计算机数控
计算机数控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213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9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463245篇;相关期刊113种,包括西安工业大学学报、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24次学术信息交流会、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第九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生学术讨论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等;计算机数控的相关文献由332位作者贡献,包括沃尔克·科瑞德勒、曹毅、李诚人等。
计算机数控—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63245篇
占比:99.96%
总计:463418篇
计算机数控
-研究学者
- 沃尔克·科瑞德勒
- 曹毅
- 李诚人
- 杨华军
- 陈吉红
- Emily Probst
- 何银康
- 刘日良
- 张承瑞
- 张立新
- 李迪
- 王平江
- 肖苏华
- 陈良骥
- 严京滨
- 余祖光
- 刘元朋
- 刘飞
- 叶峰
- 向平
- 常国祥
- 张云洲
- 张亚超
- 张济宇
- 徐开芸
- 李力千
- 李圣怡
- 李培楠
- 林亨
- 江幸波
- 王宇晗
- 王成元
- 王晓芳
- 王永章
- 王锐
- 罗伯特·戴维·阿尔马斯
- 胡俊
- 舒兆港
- 菲利普·戴维·芒罗
- 袁守华
- 许鹏
- 赖乙宗
- 邱润生
- 郑子文
- 郭艳玲
- 郭雨梅
- 陆宝春
- 陈为旭
- 陈保辉
- 陈超
-
-
张真博
-
-
摘要:
为了全面发挥自动化技术的优势作用,在机械制造装备践行自动化技术体系的过程中,要整合技术内容和要点,落实更加可控的技术处理方案,维持良好的自动化技术应用模式,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文章分析了机械制造装备自动化技术的控制方式和技术特点,并讨论了目前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并以冲压自动化生产线为例,对拆垛系统、控制系统、人机界面执行管理系统、仿真模拟系统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技术发展提出了建议。
-
-
雷宇;
焦新程;
郭浩;
王云琦;
邓凯伦;
寇军超
-
-
摘要:
电源是勘探仪器能量供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同时也带来了纹波、噪声等影响仪器正常工作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勘探仪器的计算机数控(CNC)低噪音可调电源,利用低压差线性稳压器进行电压输出,通过单片机控制数字电位器实现电压调节。电源输出电压可以在1.5~9.7 V间调节,输出电流可达到3 A,输出噪音在微伏级别,可以实现长期、稳定、低噪音的电压输出。该电源和商品电源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输出噪音低的特点,能够提高勘探仪器整体信噪比和采集数据质量。
-
-
张保;
崔成;
王留博
-
-
摘要: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兴起,各类新兴的计算机程序与辅助控制系统层出不穷,其不但能够有效地提升服务类业务的办公效率,而且显著地改善了工业领域的工艺操作与控制流程,进而为人类社会的超高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上述发展背景下,化学工程领域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中游砥柱产业,同样将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数控程序应用于实际的生产过程之中,以不断提高企业的生产效能,实现降本增效的长期发展目标。具体而言,计算机系统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报表绘制、智能控制、数值模拟等多个方面,贴合于当下化工产业及化工相关企业的实际生产流程,能够真正地为化学工程行业的发展带来积极作用。
-
-
钱炜
-
-
摘要:
随着各类数控化设备使用率的逐渐提高,我国数控加工技术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其中数控技术也可以应用在船体修理中,让船体修理转化为数控化是让相关修理部门由以前的机械化或是半机械化向信息化方面过渡的核心内容.本文对数控加工技术在船体修理中有效性应用进行简要的论证与阐述.
-
-
-
-
-
杜金锋;
张立强;
高甜
-
-
摘要:
针对数控系统在高速加工过程中由于速度或加速度曲线不平滑导致惯性振动等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高速、高精加工的新型拐角运动学平滑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拐角附近的进给参数和跳度限制加速度曲线来精确计算进给运动在拐角处的最大转接速度和持续时间,生成可以精确控制拐角轮廓误差的光顺轮廓轨迹;该轮廓轨迹所组成的刀具路径可达到G3连续,加速度曲线可达到G1连续,实现在拐角处不间断进给运动,显著减少惯性振动和进给冲击.在Windows7系统(2 GHz,i5处理器)下,RTX8.0控制的X-Y实验平台中对比Bézier曲线插补算法,该算法在加工414.2 mm长的刀具路径时,拐角转接运动的持续时间减少近30%,在减少加工时间和提高加工质量方面潜力很大.
-
-
何勇;
李月;
赵静
-
-
摘要:
目的:评价不同金属成形技术对钴铬金属全冠表面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失蜡铸造、计算机数控铣削(CNC)和选择性激光熔融(SLM)3种金属成形技术分别制作10个钴铬合金全冠,采用3D光学轮廓仪测量全冠自然表面和研磨抛光后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显微形貌,结果进行多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结果:研磨抛光前后,3种技术制作的钴铬合金全冠的表面Ra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磨抛光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全冠表面的Ra值(P<0.05);扫描电镜显示CNC组自然表面呈现规则磨痕,铸造组和SLM组自然表面粗糙且不规则;研磨抛光后3组全冠表面都更加光滑,特别是SLM组改变显著.结论:金属成形技术对钴铬合金全冠的表面质量有显著影响,研磨抛光可以有效改善钴铬合金全冠的表面质量,计算机数控铣削技术制作的钴铬合金全冠的表面质量优于选择性激光熔融和失蜡铸造技术.
-
-
-
-
摘要:
Siemens PLM Software近日发布最新版NX软件,集成了用于增材制造、计算机数控(CNC)加工、机器人和质量检测等新一代工具,以实现在统一的、集成的、端到端的系统中实现零件制造的数字化。新的NX加工生产线规划器工具结合针对基于特征加工而集成的NX CAM软件,为汽车、
-
-
-
林胜
- 《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年会》
| 2007年
-
摘要:
介绍了信息技术发展进步推动制造业发生的三次重大的战略性转变和创新性进步,及在本世纪初产生的数字化工厂(e-Factory)新技术.论述了e-Factory 基本概念和技术内涵,阐明e-Factory 是基于虚拟制造(VM)原理,为真实工厂(R-Factory)和虚拟工厂(V-Factory)融合集成的网络化协同数字化制造环境,能为企业提供数字化产品设计、工艺、制造、装配、分析、检测以及维护的可视化全过程模拟与仿真,以及产品全数字化生产,可实现短交货期、变批量、高质量、低成本、生产柔性和环境友好等为特征的最新先进制造技术.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包括有真实/虚拟物理系统和真实/虚拟信息系统组成的e-Factory 基本体系结构和集成框架,并讨论了e-Factory 对传统制造业带来的创新性变化和优势.最后,简要介绍了典型e-Factory 应用系统、工业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指明制造企业建立e-Factory 是快速实现诸如大型飞机等复杂产品数字化制造关键基础技术.
-
-
林胜
- 《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年会》
| 2007年
-
摘要:
介绍了信息技术发展进步推动制造业发生的三次重大的战略性转变和创新性进步,及在本世纪初产生的数字化工厂(e-Factory)新技术.论述了e-Factory 基本概念和技术内涵,阐明e-Factory 是基于虚拟制造(VM)原理,为真实工厂(R-Factory)和虚拟工厂(V-Factory)融合集成的网络化协同数字化制造环境,能为企业提供数字化产品设计、工艺、制造、装配、分析、检测以及维护的可视化全过程模拟与仿真,以及产品全数字化生产,可实现短交货期、变批量、高质量、低成本、生产柔性和环境友好等为特征的最新先进制造技术.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包括有真实/虚拟物理系统和真实/虚拟信息系统组成的e-Factory 基本体系结构和集成框架,并讨论了e-Factory 对传统制造业带来的创新性变化和优势.最后,简要介绍了典型e-Factory 应用系统、工业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指明制造企业建立e-Factory 是快速实现诸如大型飞机等复杂产品数字化制造关键基础技术.
-
-
林胜
- 《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年会》
| 2007年
-
摘要:
介绍了信息技术发展进步推动制造业发生的三次重大的战略性转变和创新性进步,及在本世纪初产生的数字化工厂(e-Factory)新技术.论述了e-Factory 基本概念和技术内涵,阐明e-Factory 是基于虚拟制造(VM)原理,为真实工厂(R-Factory)和虚拟工厂(V-Factory)融合集成的网络化协同数字化制造环境,能为企业提供数字化产品设计、工艺、制造、装配、分析、检测以及维护的可视化全过程模拟与仿真,以及产品全数字化生产,可实现短交货期、变批量、高质量、低成本、生产柔性和环境友好等为特征的最新先进制造技术.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包括有真实/虚拟物理系统和真实/虚拟信息系统组成的e-Factory 基本体系结构和集成框架,并讨论了e-Factory 对传统制造业带来的创新性变化和优势.最后,简要介绍了典型e-Factory 应用系统、工业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指明制造企业建立e-Factory 是快速实现诸如大型飞机等复杂产品数字化制造关键基础技术.
-
-
林胜
- 《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年会》
| 2007年
-
摘要:
介绍了信息技术发展进步推动制造业发生的三次重大的战略性转变和创新性进步,及在本世纪初产生的数字化工厂(e-Factory)新技术.论述了e-Factory 基本概念和技术内涵,阐明e-Factory 是基于虚拟制造(VM)原理,为真实工厂(R-Factory)和虚拟工厂(V-Factory)融合集成的网络化协同数字化制造环境,能为企业提供数字化产品设计、工艺、制造、装配、分析、检测以及维护的可视化全过程模拟与仿真,以及产品全数字化生产,可实现短交货期、变批量、高质量、低成本、生产柔性和环境友好等为特征的最新先进制造技术.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包括有真实/虚拟物理系统和真实/虚拟信息系统组成的e-Factory 基本体系结构和集成框架,并讨论了e-Factory 对传统制造业带来的创新性变化和优势.最后,简要介绍了典型e-Factory 应用系统、工业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指明制造企业建立e-Factory 是快速实现诸如大型飞机等复杂产品数字化制造关键基础技术.
-
-
林胜
- 《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年会》
| 2007年
-
摘要:
介绍了信息技术发展进步推动制造业发生的三次重大的战略性转变和创新性进步,及在本世纪初产生的数字化工厂(e-Factory)新技术.论述了e-Factory 基本概念和技术内涵,阐明e-Factory 是基于虚拟制造(VM)原理,为真实工厂(R-Factory)和虚拟工厂(V-Factory)融合集成的网络化协同数字化制造环境,能为企业提供数字化产品设计、工艺、制造、装配、分析、检测以及维护的可视化全过程模拟与仿真,以及产品全数字化生产,可实现短交货期、变批量、高质量、低成本、生产柔性和环境友好等为特征的最新先进制造技术.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包括有真实/虚拟物理系统和真实/虚拟信息系统组成的e-Factory 基本体系结构和集成框架,并讨论了e-Factory 对传统制造业带来的创新性变化和优势.最后,简要介绍了典型e-Factory 应用系统、工业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指明制造企业建立e-Factory 是快速实现诸如大型飞机等复杂产品数字化制造关键基础技术.
-
-
-
-
-
-
-
-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公开公告日期:2000-08-02
-
摘要:
本发明是以含有NURBS插入指令的NC工作机械用加工程序为源文件加以输入、并逐次解析输入的加工程序、同时对NURBS插入指令以外部分不变换,而将NURBS插入指令部分变换为微小线段插入指令或云形线插入指令或不同表现形式的NURBS插入指令的变换装置,根据变换模式设定装置所选择设定的变换模式对NURBS插入指令以外部分不变换,而将NURBS插入指令部分交换成微小线段插入指令或云形线插入指令或不同表现形式的NURBS插入指令来产生目的文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