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山山
裘山山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0年内共计8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篇、专利文献2823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军队党的生活、中国武警、宜宾学院学报等;
裘山山的相关文献由64位作者贡献,包括裘山山、孙婧、李美皆等。
裘山山
-研究学者
- 裘山山
- 孙婧
- 李美皆
- 陈广通
- 徐坤
- 徐贵祥
- 丁丽蓉
- 严力强
- 严厉
- 余戈
- 冯光辉
- 冯能锋
- 刘火
- 吴克敬
- 吴辰
- 周政保
- 唐文
- 姜广平
- 孙常愉
- 宗守云1
- 尉然
- 川妮
- 左存文
- 年慧敏
- 康璐
- 廖全京
- 廖奔
- 张守仁
- 张广林
- 张旻昉
- 张晶晶
- 张鹰
- 徐前
- 文史
- 曹家治
- 李婴宁
- 李希翎
- 李权
- 杨光祖
- 杨小玫
- 杨阳
- 毛毛
- 汪守德
- 焦东海
- 王久辛
- 王跃
- 王霜霜1
- 罗伟章
- 罗樱波
- 艾英
-
-
-
冯能锋
-
-
摘要:
作为一位女性作家,裘山山的作品始终流露出一种温暖柔和的人性关怀,她平实稳健的写作风格又处处关照着人性的美好,这两者的结合给当代文学创作带来一股清新文风.作家随处可见的温和和作家如丝般坚韧的人生信念,往往蕴涵着人类族群恒久的感动,她的小说创作达到了轻车熟路、浑然天成的自由境界.正是如此,她的小说艺术体现了当下文学创作一种新的出发点.
-
-
陈广通
-
-
摘要:
裘山山是一位多少被当代文学史书写忽略的女性作家,她的创作很少被研究者归入某一派别,甚至女性主义也与她关系不大,这就为我们跳出固有论说形态对她进行评价提供了思考空间.虽然不是女性主义,但她仍然保有女性天生的悲悯胸襟,对现世众生有着微温的同情.美丽生命的受挫使她产生了与生活和解的愿望,连带着叙述笔调也变得和缓了下来,这是其创作独到和整一之处.
-
-
左存文
-
-
摘要:
裘山山有关西藏情结的小说和散文构成了她作品的独特性,但是这种"西藏情结"反过来制约了她的创作.就表层结构来看,这类小说均采取双线交叉、回溯式的叙述方式,其背后却是追寻精神原乡的深层"结构",要么通过对地域故乡的追寻,要么通过对童年的追忆.这些深层心理在遇到特定主题和语境的圭臬时就形成了深层次的创作焦虑,以对历史现场的介入、对时代的介入、对人生的介入来看,这种创作焦虑在当下具有普遍性.
-
-
-
-
-
-
宗守云1
-
-
摘要:
作家裘山山在《死亡设置》(《长江文艺》2014年第10期)中写道:(1 )田野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现在公务员离婚的很多,很普遍。公务员也是人嘛。不仅公务员“也是人”,法官、律师、首长“也是人”:(2)其实,法官也是人,是人总归有七情六欲,脱下法袍便偷鸡摸狗,这样不良的法官,中国有,外国也有,不算稀奇。(杨树荫《斯文扫地之种种》,《中国城市化》2014年第9期).
-
-
李希翎
-
-
摘要:
在当代文坛,裘山山这个名字,曝光率并不算很高。她一直都低调谦虚,安安静静地写作,创作一片属于自己的文学天地,拥有自己的忠实读者群。读者们喜欢裘山山的文学品格:“温润,质朴,对日常普通生活的小人物命运有静水深流的艺术化呈现。”在文学圈,裘山山被冠以“军旅文学作家”称呼。不过,熟读裘山山的文学作品后,你会发现,她还写了大量军旅生活外的社会题材小说。裘山山对此有很透彻的自我分析:“一个作家的创作风格和在选材上的偏好,是和他的生活阅历、情感方式、文化修养乃至价值取向有很大关系的。”裘山山同时还认为,文学就是文学,作家就是作家,其所关注和呈现的,必然是超越具体的领域和范围,达到对普遍意义上的人性和心灵的艺术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