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同情

同情

同情的相关文献在1951年到2022年内共计167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伦理学(道德哲学)、欧洲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5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4篇;相关期刊1042种,包括伦理学研究、法制博览、青年博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香港中医学会、教育研究基金会2017国际针灸高峰论坛等;同情的相关文献由1604位作者贡献,包括佚名、武秀霞、泰戈尔等。

同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51 占比:98.5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24 占比:1.43%

总计:1676篇

同情—发文趋势图

同情

-研究学者

  • 佚名
  • 武秀霞
  • 泰戈尔
  • 周国平
  • 黄济鳌
  • 六六
  • 刘璐
  • 易中天
  • 林清玄
  • 毕淑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何鑫
    • 摘要: 同情是亚当·斯密伦理学的核心概念,但在其定义上仍有争议,表现为两个问题:其一,同情是否是情感;其二,同情是否是情感理解能力。从斯密的文本看,同情是旁观者的情感,来源于想象的处境转换;然而,旁观者在同情过程中不一定会转换为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因此,同情不是对情感的理解或理解能力,而是为评价当事人的情感是否具有合宜性提供参照。虽然否定同情是情感理解能力,但这并不代表斯密主张忽视他人的实际情感。相反,同情为有差异的个体情感创造了交流的基础,自我和他人在相互同情中达成一致,这也是道德生活的基础。斯密通过对同情概念的不同诠释,开出了一条不同于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道德建构之路。澄清同情的含义,不仅有助于理解斯密的理论,也为涉及这一概念的其他研究(如镜像神经元)提供了清晰的理论资源。
    • 姜甜甜
    • 摘要: 同情并非仅仅是对人们不幸的处境表达怜悯和关怀,其表达的是一种普遍性的情感反应。亚当·斯密认为自爱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同情心的充分发挥,但同情为自爱增添了人性的光辉,同情衍生出的正义是在尊重自爱本性的基础上,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道德准则。然而斯密以同情构筑的道德大厦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 艾娟; 王宁
    • 摘要: 以家暴案件为例,采用实验探讨受害者情绪状态与受伤程度对其可信度的影响与机制。结果发现,在家暴案件中,相较于平静的受害者,对悲伤受害者的可信度显著更高,相较于轻伤的受害者,对重伤受害者的可信度显著更高;受害者的悲伤符合观察者对其作为受害者角色的期望,引发了对他们的同情,进而能够提升对其的可信度。司法实践中要理性评价受害者的悲伤情绪,既要尊重受害者表达悲伤情绪的权利,也要规避其对诉讼价值实现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 王正平
    • 摘要: 同情是一个基于人性的重要伦理道德范畴。同情的产生有其独特的道德心理机制和生理基础。同情具有重要的道德价值,其表现为:同情是道德建构的主体条件,同情是道德判断的情感基础,同情是正义的道德情感来源,同情是仁爱以及一切美德的驱动力。另外,同情在道德上还具有心灵抚慰的价值。进入新时代,重视同情的道德价值,有益于克服道德独断论,拓展我国伦理学理论研究的视域;有益于克服“道德冷漠”,构建全社会和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道德;有益于培养青少年的同情心和美德,使立德树人入细入微。
    • 任强
    • 摘要: 判决不仅靠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精准的计算,还必须借助于多项标准进行平衡裁断。丹宁勋爵的裁判是对判决中平衡方法的最佳阐释。平衡是疑难案件审判中实现公正的最重要的司法方法。除了考量权威、清晰、逻辑一致、计算精确之外,判决还要符合情景化的大众常识。另外,制约公权力、保护私权利是法律的目的之一。当司法权介入公权力领域的时候,只有存在司法要素或者半司法要素,才能对其进行司法审查,否则就是越权,法官要在保守和能动之间进行平衡。同样,对个人权利的保护也应符合平衡原则,倘若私权利的边界无限扩张,使公权力无法正常运作,社会的秩序就会崩溃,个人权利也无法得到保障。此外,判决通过理性实现公正。由于法官的理性是有限的,当理性不能实现公正的时候,判决便不得不求助于信仰和道德,良心裁判必须同情弱者。但是,法官不能违背法律的目的滥用同情,而必须把握同情的限度,以同情来补救理性的局限,以理性来约束同情的滥用,做到同情与理性的平衡。平衡方法在司法裁判中的功能体现在:当法官在法条原旨、字面含义和立法意图等因素之间进行平衡,找到一个最佳解释,就支撑了解释法条的合理性;当法官的原则裁判基于自己的良心抉择和道德信念,尊重对公正的不同理解,容忍社会目的与伦理标准的多样性,平衡各种价值判断,然后做出最好的选择,就保障了价值判断的正当性;当涉及个人利益、公共利益等多种相互冲突的利益时,法官运用平衡方法对后果进行预测和取舍,就维护了利益权衡的公正性。
    • 王锋
    • 摘要: 建立在工具理性基础上的现代行政完全拒斥情感的作用,但公共行政的实践又在呼唤着情感。在诸多情感中,对公共行政最为重要的情感是同情。在特定的场景下,通过情感的激发与移情,从而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成为同情在行政管理中产生作用的机理。同情是一种自然情感,这种自然情感很容易为激情所左右,这就需要为情感注入理性的内容,从而使情感升华为高尚的情操。情操是理性化的非理性存在,公共行政应造就能够让情感顺利转化为情操的空间。
    • 周亚文
    • 摘要: 同情是一种道德力量,它助力个体跨越狭隘自我走向他者。为探寻当前青少年同情心发展的样态,该研究自2016年开始关注青少年的同情心发展状况,并于2019年开展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青少年普遍关爱他人,且在援手相助的同情行为上更加积极主动,但是也存在着由个体同情向社会同情延展不足的困境,以及随年龄增长越来越倾向于表达同情情感而非付诸行动的问题。要想保存或施展同情的道德力量,学校可将自身建构为中介伦理实体,帮助青少年由个体同情延展至社会同情,并积极培育青少年由情生出行的勇气。
    • 陈海娴
    • 摘要: 春秋时期的息夫人,事迹载于《左传》《吕氏春秋》《史记》等书,她曲折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吸引了众多诗人的注意,自唐以来佳作频出。有对息夫人饱受屈辱经历的怜悯与同情,有借息夫人的不幸经历感慨自身的,亦有对其失节行为的问责与调侃,本文列举的三首诗歌均能一一找到对应。
    • 金怀梅
    • 摘要: J.M.库切的《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在政治议题之下蕴含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不同于以往研究者多以西方文学批评理论解读该作品,论文运用儒家生态哲学对其进行观照,呈现其内在的儒家式生态观。小说认为人与天地万物皆同根同源,故动物、植物等一切自然物均应被纳入人类道德共同体,成为人类关爱和保护的对象。作品为人类实践这一伦理行动提供了两大方案:仁爱和同情,倡导作为“德性主体”的人应该自觉提升道德修养,以仁爱之心和同情共感与自然万物达成良性互动。小说的生态伦理思想跨越时空阈限,与儒家生态哲学相暗合,体现了世界不同民族文化互为相通的精神旨趣,能共同为解决当下人类愈益严重的生存危机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彰显了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和库切作品的时代意义。
    • 朱羽
    • 摘要: 钱谷融先生发表于1957年5月号《文艺月报》的《论"文学是人学"》曾在1950年代末期被归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与"人性论"谱系予以批判;而在新时期以来,评论者多从"人道主义精神"等方面给予"人学"以极高的评价。辩证的是,前一种批判虽然粗暴,却给出了"人学"说重要的思想论辩语境,后一种肯定性评价虽然抓住了"人学"说的某些思想旨趣,但随着80年代启蒙思路暴露出自身的历史局限,也成为思想上的障碍。通过重读钱谷融写于1950年代至1960年代初期的文艺论说,追问"文学是人学"所诉诸的"情感"议题,并将之摆放在当时围绕"情感"的论争中进行解析,便可剥离出"人学"的对话性价值:阶级情感与同情问题构成了一种持久的张力关系。其次,钱先生关于"典型"的思考若放到共和国文学人物塑造问题脉络中予以重读,"人学"既关注"个体"但又极为强调人物间所构造的社会关系形式的美学旨趣,尤其彰显了出来。正是"情"与"众"这两个面向,具有一种从内部扬弃旧有美学僵硬性的可能,也具有了一种与当下文学创作产生良性互动的可能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