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补播

补播

补播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282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农作物、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3615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新疆农机化、内蒙古草业、养殖技术顾问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中国国际草业发展大会暨中国草原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等;补播的相关文献由76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英俊、余永、梁方等。

补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6 占比:0.58%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3615 占比:99.41%

总计:33813篇

补播—发文趋势图

补播

-研究学者

  • 张英俊
  • 余永
  • 梁方
  • 王光辉
  • 王德成
  • 李强
  • 杨少楠
  • 刘亚红
  • 周道玮
  • 孙海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牛建龙
    • 摘要: 本文以甘南玛曲重度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灭鼠+人工补播”的改良措施,分别对修复后第1年、第3年和第5年的退化草地植被盖度、高度、草产量、物种数以及优势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灭鼠+人工补播后,禾本科、莎草科植物盖度显著增加(P灭鼠+补播5年>灭鼠+补播3年>灭鼠+补播当年>重度退化草地的变化规律;禾本科、莎草科和杂类草的草产量显著增加(P<0.05),且随补播年限的增加均显著增加(P<0.05);物种数显著增加(P<0.05),与重度退化草地相比,恢复当年、第3年、第5年的物种数分别增加了44.4%、88.9%和111.1%。因此,对退化草地进行灭鼠和补播处理能显著增加植被盖度,提高草地可利用植物比例和增加牧草产量,是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恢复行之有效的措施。
    • 陈芝能; 龙忠富; 马培杰; 罗天琼; 高碧荣
    • 摘要: 为盘江白刺花的推广利用和贵州退化天然草地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于2018—2020年以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进行补播盘江白刺花试验。结果表明:补播盘江白刺花后退化草地的地上生物量增加37.02%~84.61%;补播盘江白刺花处理的草地丰富度、均一性、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0.514、0.023、0.067、0.052,补播后莎草类和禾草类地上生物量均呈增长趋势,禾草类地上生物量显著提高;补播后第3年,土壤表层(0~20 cm)的容重较CK降低19.4%,毛管持水量提高15.38%,田间持水量提高19.74%,有机质增加24.66%,全氮增加27.08%,全磷增加18.92%,速效氮、磷、钾分别增加25.46%、21.22%和19.52%。因此,补播盘江白刺花可作为改良岩溶山区退化草地的有效措施,并加以推广利用。
    • 摘要: 云雾笼罩的大沙窝,细雨蒙蒙,德昌县林草局生态修复股专业技术人员正在海拔2800米的巴洞镇凉峰村八角厂牧场对1000亩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项目进行检查。据技术人员介绍,该项目是2022年6月份完成的,主要补播的是白三叶、黑麦草、垂穗披碱草等适应性强、饲用价值高的生态草种,效果还不错。
    • 李春玥; 马飞; 杨高文; 刘楠; 张英俊
    • 摘要: 退化草地土壤肥力和有益微生物的降低是补播植物建植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探究植物共生菌与施肥对补播豆科的退化草地群落结构和生产力的影响,本研究选取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e)、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冷蒿(Artemisia frigida)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与不接种相比,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使黄花苜蓿的地上生物量显著提高259.54%;不接种加施磷肥比不施肥下黄花苜蓿地上生物量显著提高465.93%,而双接种加施磷肥比不施肥下黄花苜蓿的地上生物量仅显著提高46.58%;(2)与不接种相比,接种AMF使羊草的地上生物量显著降低60.66%;不接种加施磷肥比不施肥时羊草地上生物量显著提高34.49%;(3)不接种加施磷肥比不施肥下冷蒿地上生物量显著提高149.32%;接种AMF时,冷蒿地上生物量在氮磷同施处理下较其它施肥处理平均显著提高129.39%。因此,在退化草地中补播黄花苜蓿时,为减少肥料用量及节约成本,可通过接种AMF替代施用磷肥。
    • 程映杰; 李敏; 朱慧森; 岑慧芳; 郭鹏
    • 摘要: 香豆素是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产生的主要化感物质,为筛选适宜补播草地早熟禾草地的种子材料,本试验采用不同浓度(0,20,40,60,80,100μg·mL-1)的香豆素处理‘晋农1号’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Jinnong No.1’)、‘太行’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Taihang’)、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和3个品种的草地早熟禾:‘幸运星’(Poa pratensis‘Luckystar’)、‘珠峰’(Poa pratensis‘Everest’)、‘新歌莱德’(Poa pratensis‘Nuglade’)进行发芽试验,测定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指标,计算综合化感效应指数。结果表明,达乌里胡枝子、白羊草分别在20μg·mL-1和40μg·mL-1香豆素处理下,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受到化感促进作用最显著;随处理浓度升高,白羊草受化感抑制程度最轻,其次是达乌里胡枝子。结合天然草地中的共生情况,推测‘晋农1号’达乌里胡枝子和‘太行’白羊草适宜与草地早熟禾组合,在草地补播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补播试验奠定基础。
    • 李强; 丛山; 赵成振; 黄迎新; 周道玮
    • 摘要: 为揭示播期、播前刈割及其交互作用对补播紫花苜蓿建植的影响,选取轻度退化羊草草甸,在不同日期(5月1日、6月1日、7月1日、8月1日)和补播前2个刈割(刈割、不刈割)交互处理下进行紫花苜蓿补播,研究紫花苜蓿建植表现的变化及其生态学机制。结果发现:7月1日补播后苜蓿出苗期间土壤含水量最高,刈割降低了苜蓿出苗和幼苗生长期的羊草植被高度。播期和刈割对苜蓿建植的影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刈割通过降低羊草植被高度显著提高苜蓿出苗率,刈割后,受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影响,7月1日补播的苜蓿出苗率(20%)显著高于其他播期。通过降低植被高度和地上资源竞争,割草显著提高苜蓿幼苗存活率,割草处理下,7月1日补播的苜蓿存活幼苗数及幼苗存活率最高,分别为83株·m^(-2)和53%。随播期延后生长时间缩短,苜蓿幼苗发育受到限制,越冬率显著降低。割草通过促进幼苗生长显著提高了苜蓿幼苗越冬率。割草处理下,7月1日补播返青苜蓿植株数量达22株·m^(-2),显著高于其他播期。翌年群落调查数据表明:播前刈割显著提高了草地中紫花苜蓿生物量,且7月1日刈割后补播草地的苜蓿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播前割草也显著提升了饲草粗蛋白含量。综合各处理紫花苜蓿补播效果和饲草生产实际,研究建议羊草草甸的紫花苜蓿补播应在植被刈割后进行,补播时间选择在7月1日前后对紫花苜蓿成功建植较为有利。
    • 刘玉玲; 王德平; 张泓博; 王国富; 李鹏珍; 戎郁萍
    • 摘要: 气候变化和不合理的利用导致草原退化,探究补播时间及补播草种对植物群落的影响,可为提高草地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设置3个补播时间(夏播、秋播、春播)和5种补播材料(扁蓿豆(Medicago varia)、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杂花苜蓿(Melissilus ruthenicus L.)、‘中科1号’羊草(Leymus chinensis‘Zhongke No.1’)、野生羊草(Leymus Chinensis(Trin.)Tzvel),对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及温度和降水量进行3年连续监测。结果表明:生长季积温和降水量是影响植物群落的关键因素,降水量与禾本科比例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其他科比例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随年份增加地上生物量显著增加,而物种丰富度显著降低(P<0.05);春播羊草提高10%~15%禾本科比例,降低5%~10%其他科比例。综合群落生物量和多样性,在呼伦贝尔干旱年份适宜春季补播羊草,有助于提高禾本科优势牧草比例,提高草地品质,对草地生产力无显著影响。
    • 刘国富; 孙雪; 肖知新; 白珍建; 崔国文; 李丹丹; 魏千皓; 孙一航; 吴清莹
    • 摘要: 以东北黑土区退化草甸为研究对象,评估了2017~2019年补播、施肥及其组合处理对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并使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探究最佳的退化草甸修复措施。结果表明,补播羊草显著降低了土壤pH值,2019年较2017年土壤pH值降低0.25;补播与施肥对土壤电导率、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补播与施肥组合处理降低了土壤盐分含量,提高了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速效养分含量。综合分析可知,补播野大麦与施农家肥的组合处理对东北黑土区退化草甸整体修复效果最佳。
    • 张彩军; 姚宝辉; 王小燕; 孙小妹; 苏军虎
    • 摘要: 本研究阐明草地补播对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食性的影响,能为其防控和草地管理提供重要参考.利用胃容物显微分析法,研究高原鼢鼠在甘南高寒草甸补播草地和退化草地的食性与生态位差异.结果发现,草地补播显著改变了高原鼢鼠的食物资源,退化草地下优势植物主要是菊科(Asteraceae,45.30%)、唇形科(Lamiaceae,26.40%)和蔷薇科(Rosaceae,18.72%),而补播后则变为禾本科(Poaceae,37.00%)、蔷薇科(25.68%)和莎草科(Cyperaceae,16.54%).退化草地中高原鼢鼠采食15科27属27种植物,食物比例中蔷薇科(45.72%)、禾本科(19.68%)和廖科(Polygonaceae,17.11%)最高.而在补播草地高原鼢鼠采食15科25属28种植物,主要采食蔷薇科(40.71%)、禾本科(25.32%)、廖科(11.70%)和莎草科(11.45%).草地补播影响了高原鼢鼠采食植物的比例,且食性的生态位宽度、食物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有所提高.综上所述,补播可以通过减少杂类草的比例来减少高原鼢鼠的食物来源,喜食植物的减少可能会增加高原鼢鼠的觅食时间从而增加高原鼢鼠的觅食代价.通过补播影响高原鼢鼠食性是其生态防控的一个有效途径.
    • 尹亚丽; 刘颖; 李世雄
    • 摘要: 为明确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对补播的响应规律,本研究采用高通量基因检测技术对草地土壤细菌物种组成、群落多样性及功能结构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退化高寒草甸补播后草地土壤细菌物种组成发生明显改变,补播草地土壤浮霉菌门和疣微菌门细菌丰度升高,酸杆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细菌丰度降低.补播对草地表土层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较小,而对下土层土壤细菌多样性影响较大.化能异养(包含有氧化能异养)、硝化作用、亚硝酸盐氧化及硫代谢作用细菌在草地土壤中起主要功能调节作用.补播改变了退化草地土壤细菌群落及功能结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