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禁牧

禁牧

禁牧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3年内共计265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农业经济、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7篇、专利文献998篇;相关期刊132种,包括生态学报、内蒙古林业、当代畜禽养殖业等; 禁牧的相关文献由583位作者贡献,包括安沙舟、卫智军、李文华等。

禁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7 占比:20.48%

专利文献>

论文:998 占比:79.52%

总计:1255篇

禁牧—发文趋势图

禁牧

-研究学者

  • 安沙舟
  • 卫智军
  • 李文华
  • 王英舜
  • 董乙强
  • 许中旗
  • 宋乃平
  • 宋梅玲
  • 崔国盈
  • 张勇娟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建春; 胡江林
    • 摘要: 张掖市从实施草原禁牧以来,认真落实了农牧民补助奖励政策措施,促进了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有效保护了草原生态环境,保障了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本文对张掖市实施草原禁牧项目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有关建议。
    • 永海; 文明; 铁木尔巴格那
    • 摘要: 以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为个案,采用入户实地调研与基层工作人员的访谈等方法,对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相关内容及存在的保底标准过低、草原专职管护员少工资待遇低导致监管难度大、生态自然恢复区转移人口安置以及扶持政策难以持续等3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 郭晨睿; 杨敬坡; 李少伟; 牛犇; 马娇林; 武建双
    • 摘要: 围栏封育是退化草地生态恢复的常见措施之一。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影响植物个体生长发育和群落结构功能演替。为评价围栏封育对高寒草原土壤矿质元素和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本研究于2010–2013年夏季对班戈县北拉镇和普保镇2块样地(围栏内外)进行植物和土壤采样,测定群落水平植物物种多样性、地上生物量以及表层土壤Ca、Cu、Fe、Mg、Mn和Zn含量。结果显示:1) 5~8年围栏封育只显著降低了北拉镇样地土壤Ca、Mg和Cu含量(P 0.05)。2)围栏封育只显著提高了普保镇样地地上生物量(P 0.05)。3)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仅土壤Mg含量与地上生物量显著相关(P 0.05)。综上所述,短期围栏封育对高寒草原土壤矿质元素和植物群落的恢复的影响有限。
    • 洛桑塔青; 普布卓玛; 旦增姑桑; 格珍; 普布普赤
    • 摘要: 草地生态系统是我国最大的生态系统,放牧是草地生态系统最常见的利用方式。不同的放牧条件下,动物不喜食的或不可采食的毒杂草量增加,且由于家畜不均匀采食、践踏以及排泄粪尿等都会加剧草地异质性的程度,从而导致重度放牧情况下草地群落空间异质性高于适度放牧,导致草地生态系统的空间异质性存在差异。禁牧条件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提高典型草原的物种多样性,但持续时间不长。本文主要论述了不同放牧程度下以及游牧民定居条件下草地生态系统的异质性,并对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做了展望。
    • 董楚珺; 董乙强; 安沙舟; 阿斯太肯·居力海提; 马春燕; 李生梅
    • 摘要: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取样,于2017~2019年(禁牧2~4a)对新疆玛纳斯县和呼图壁县的禁牧区及放牧区的群落植被特征进行测定分析,探究不同禁牧年限下伊犁绢蒿荒漠草地植被特征年际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退化荒漠禁牧后一年生草本植物逐渐从群落中消退,半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重要值增加;(2)荒漠植被禁牧2~4a后,植被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分别显著增加了15.42%~265.54%、21.76%~285.86%和106.78%~810.49%(P围栏内,其中Margalef丰富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禁牧2a后差异显著;而玛纳斯县研究区植物多样性表现为围栏内>围栏外,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禁牧3a后差异显著。综上所述,短期禁牧改善了群落植被的生长状况,促进了伊犁绢蒿荒漠草地的恢复,但荒漠植物多样性对禁牧的响应与地区差异有关。
    • 王宏生; 宋梅玲; 王玉琴; 卡着才让; 罗俊文; 洛藏昂毛
    • 摘要: 黄帚橐吾是高寒草甸分布广泛的毒害草,由于自身生物特性和不合理放牧,造成优良草地退化,形成以黄帚橐吾为优势种的毒害草型退化草地。以青藏高原退化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以天然放牧样地作为对照,开展了禁牧、施肥、防除3种处理下的草地恢复试验,以探索不同恢复措施对毒害草型退化草地中黄帚橐吾种群及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禁牧和施肥处理实施翌年对黄帚橐吾的密度和盖度影响不显著,防除措施显著降低了黄帚橐吾的密度和盖度(P禁牧>施肥;防除措施显著降低了黄帚橐吾在草地群落中的重要值,同时增加了禾本科植物的重要值(P<0.05);施肥和禁牧措施均提高了草地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防除措施降低了草地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禁牧后草地生物量和多样性变化不显著;3种措施实施1年后对草地总地上生物量、莎草科、豆科和杂类草植物地上生物量以及群落地下生物量均无显著影响,但防除措施显著提高了禾本科牧草地上生物量(P<0.05)。该结果对以黄帚橐吾为优势种的毒害草型退化草地的恢复以及青藏高原天然草地毒害草的控制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 朱怡; 吴永波; 安玉亭
    • 摘要: 麋鹿的采食、躺卧和践踏行为均会对栖息地土壤环境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禁牧点和补饲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差异,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探究禁牧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菌群落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真菌群落的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禁牧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门水平上提高了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了绿弯菌门、厚壁菌门和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禁牧点与补饲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相似性较低。冗余分析中,细菌受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大于真菌,其中土壤pH是影响细菌和真菌群落最大的土壤环境因子。研究揭示了禁牧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为保护区制定麋鹿生境恢复方案提供参考。
    • 白文丽; 胡发成; 赵雅丽; 孙金桂
    • 摘要: 多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区域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加剧,祁连山北麓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近年来,通过实施国家退牧还草工程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本次调查分析,在实施区域天祝县禁牧与轮牧草原,通过植被高度、盖度和产草量监测,调查天然草原禁牧与轮牧效益。调查显示,高寒草甸草原和温性草原禁牧可有效提高生物产量,但超过一定期限并无正相关。禁牧比轮牧草原生物量和产值均有提高,常年放牧草原生物量和产值降低,合理的轮牧利用是天然草原最好的利用方式。参考国内的研究结果,天祝县高寒草甸草原禁牧区土壤有机碳年增加量达0.007Tg C·a^(-1),温性草原禁牧区土壤有机碳年增加量达0.016Tg C·a^(-1)。
    • 古丽扎尔·阿布都维力; 卡斯拉; 张鲜花
    • 摘要: 本文基于2019年对新疆呼图壁县入户调研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效果及其影响.调查结果表明,新一轮草原生态奖励补助政策实施后,草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牧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牧民对奖补政策实施满意度较高,但在全面推行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时,仍需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研究结果可为补充和完善草原奖补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依据.
    • 王树青; 徐义; 杨坤
    • 摘要: 草原作为重要的生态资产与生产资源,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在草原牧区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草地生态保护、修复和助力牧区精准脱贫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为例,通过历年统计数据和查阅年鉴等方式获得相关资料,对两轮补奖政策实施效果进行梳理,从补奖政策资金、草地生产力及载畜量、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分析了政策实施前后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两轮补奖政策实施后,天祝县草原生态环境逐步恢复,草地生产力达到2162.28 kg·hm–2,相比补奖政策实施前提高了45.4%;2)畜牧业生产方式不断转变,理论载畜量增长了42.98万个羊单位,相比补奖政策实施前提高了54.3%;3)农牧民人均收入从补奖政策实施前的4012元增加到8265元.遵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为进一步加强草地生态恢复,建议:1)在平衡禁牧下农户收入水平和生态补偿资金投入的基础上确定草原补奖补偿标准;2)加快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积极发展特色农牧业;3)建立健全放牧禁牧制度,科学制定草原合理利用计划.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