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根瘤菌

根瘤菌

根瘤菌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3年内共计1991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微生物学、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31篇、会议论文71篇、专利文献82734篇;相关期刊448种,包括微生物学报、微生物学通报、微生物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49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土壤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全国微生物肥料生产技术研讨会、中国草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2014年大会暨青年科学家论坛、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等;根瘤菌的相关文献由3902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文新、韦革宏、周俊初等。

根瘤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31 占比:1.70%

会议论文>

论文:71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82734 占比:98.22%

总计:84236篇

根瘤菌—发文趋势图

根瘤菌

-研究学者

  • 陈文新
  • 韦革宏
  • 周俊初
  • 师尚礼
  • 马晓彤
  • 张小平
  • 陈文峰
  • 刘晓云
  • 陈远学
  • 廖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徐玥; 李玲; 胥雅馨; 黄兴军; 吴全忠; 陈国栋; 翟云龙
    •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根瘤菌接种方式对复播大豆生长及结瘤效果。【方法】以前期分离、鉴定、纯化的3株根瘤菌菌株为材料,对新疆南疆地区复播大豆新大豆8号进行种肥、随水滴施、拌种等接种方式试验,测定其根瘤数、根瘤干重、植株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接种根瘤菌均能促进大豆根系结瘤和生长发育,根瘤菌SN7-2促进效果最明显,其次是SMH12;根瘤菌接种方式中,根瘤菌拌种处理效果最好,其次是随水滴施。其中拌种SN7-2处理组合产量最佳达到3575.23 kg/hm^(2),拌种SMH12处理组合产量次之,达到3376.03 kg/hm^(2)。【结论】较好的根瘤菌和接种方式组合分别是根瘤菌SN7-2和SMH12拌种,其次是根瘤菌SN7-2滴施。
    • 黄贵斌; 关耀兵; 牛永岐; 周丽蕾; 赵永峰
    • 摘要: 【目的】研究根瘤菌接种对鹰嘴豆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减施氮肥条件下固氮效果。【方法】以木鹰1号为材料,设C_(1)(根瘤菌A、1/2氮)、C_(2)(根瘤菌B、1/2氮)、C_(3)(根瘤菌A、不施氮)、C_(4)(根瘤菌B、不施氮)和CK_(1)(不接菌、施全氮)、CK_(2)(不接菌,1/2氮)、CK_(3)(不接菌,不施氮)共7个处理,测定各处理鹰嘴豆的根瘤鲜重、叶绿素含量、干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指标。【结果】接种根瘤菌的处理鲜重显著增长,干物质积累量在生育后期表现为C_(1)>C_(2)>CK_(1)>CK_(2)>C_(3)>C_(4)>CK_(3)。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根瘤菌接种显著提高了植株叶绿素含量。C_(1)、C_(2)处理下的鹰嘴豆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以及产量升高,C_(1)处理下的产量为1928.84 kg/hm^(2),与全氮对照相比增产8.83%;C_(2)处理下的产量为1827.59 kg/hm^(2),增产3.11%。【结论】根瘤菌接种下,鹰嘴豆减施氮肥可稳产、增产,且以1/2氮肥加根瘤菌A效果最好。
    • 苏旺苍; 李慧龙; 雷海霞; 冯长松; 孙兰兰; 徐洪乐; 吴仁海
    • 摘要: 为明确甲咪唑烟酸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安全性、品质及杂草防效的影响,以种植4年和10个月的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在紫花苜蓿刈割后10 d喷施不同浓度的甲咪唑烟酸,调查不同剂量下紫花苜蓿的安全性、品质指标和杂草防效。结果表明:药剂处理后7和14 d,100.8和129.6 g·hm^(−2)甲咪唑烟酸处理显著降低了紫花苜蓿的株高、鲜重(P<0.05);药剂处理后28 d,100.8 g·hm^(−2)甲咪唑烟酸处理的紫花苜蓿株高、鲜重抑制作用明显减轻,但129.6 g·hm^(−2)甲咪唑烟酸处理对紫花苜蓿的株高、鲜重、根瘤量仍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种植4年的紫花苜蓿根瘤量明显少于种植10个月的紫花苜蓿。药剂处理后28 d,86.4、100.8和129.6 g·hm^(−2)甲咪唑烟酸处理下杂草的株防效、鲜重防效均高于80%,但129.6 g·hm^(−2)甲咪唑烟酸处理下紫花苜蓿产量和粗蛋白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试验表明,甲咪唑烟酸86.4~100.8 g·hm^(−2)剂量处理,对杂草的防效较好,对紫花苜蓿生长和品质无不良影响并能显著提高产量,在生产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吴树; 徐玥; 张磊; 冉新月; 黄兴军; 吴全忠; 陈国栋; 翟云龙
    • 摘要: 为探讨不同根瘤菌接种方式的实施效果,以前期分离、鉴定、纯化的3株根瘤菌菌株为材料,选用南疆地区复播大豆绥农35为供试品种,对根瘤菌拌种、做种肥、随水滴施等接种方式的效果进行比较,测定了大豆籽粒灌浆特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指标,用Logistic方程模拟籽粒灌浆过程,对复播大豆籽粒灌浆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接种方式Logistic方程拟合决定系数均在0.99以上,能准确反映灌浆过程;做种肥方式接种各根瘤菌后大豆百粒质量理论最大值(K)和籽粒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平均值高于拌种和随水滴施的处理;产量与单株粒质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及百粒质量均呈正相关,拌种方式处理植株单株粒质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及百粒质量的平均值均处于较高的水平。不同接种方式间以拌种处理接种根瘤菌SN7-2的产量最好,达5946.0 kg/hm^(2)。
    • 沈红玲; 梁红丽; 达晓玉; 王楠; 罗堂亮; 万传星
    • 摘要: 为了探索百脉根根瘤内生菌多样性,揭示百脉根根瘤内根瘤菌与假单胞菌的多样性及其互作关系并寻找能结瘤的根瘤菌,本研究采用免培养和可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百脉根根瘤内生菌的多样性进行分析,采用平板对峙法对根瘤菌与假单胞菌的互作关系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免培养法从百脉根根瘤内检测到内生菌分属于17门31纲69目103科140属,可培养法分离鉴定了3门4纲12目17科28属的内生细菌,根瘤菌与假单胞菌为优势种群。免培养法从百脉根根瘤内检测到根瘤菌有中慢生根瘤菌属、氨基杆菌属、茎根瘤菌属、新根瘤菌属、副根瘤菌属、根瘤菌属、剑菌属和申氏杆属,可培养法从百脉根根瘤内分离获得6属11种根瘤菌,分别为新泻氨基杆菌(TRM95017)、纤维素根瘤菌(TRM95031)、甘薯根瘤菌(TRM95046)、罗氏根瘤菌(TRM95060)、葡萄汁新根瘤菌(TRM95085)、附著剑菌(TRM95093)、鸡眼草申氏杆菌(TRM95114)、谷粒申氏杆菌(TRM95115)、动胶菌样申氏杆菌(TRM95116)、桑娟中慢生根瘤菌(TRM95624)和戈壁中慢生根瘤菌(TRM95240)。对可培养法分离获得的根瘤菌进行结瘤实验,从中筛选到一株结瘤根瘤菌为新泻氨基杆菌(TRM95017)。对峙法结果表明能够与根瘤菌融合共生的假单胞菌有鱼假单胞菌(TRM95006)、恶臭假单胞菌(TRM95007)、猴假单胞菌(TRM95024)等13种。研究表明百脉根根瘤内根瘤菌与假单胞菌物种多样性丰富,为生物固氮研究储备了重要的菌种资源。
    • 何玉娟; 李东琴; 邓波; 杨军; 对山艾力·卡布吐拉; 杨超
    • 摘要: 为探究不同浓度的外源赤霉素添加对苜蓿(Medicago sativa)-根瘤菌共生体系结瘤过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试验在室内控制条件下,外源施加不同浓度的赤霉素,观察其对苜蓿根瘤数、干鲜重、根茎长、苜蓿-根瘤菌共生结瘤过程中根瘤原基、根毛卷曲、类黄酮物质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10^(-9)mol·L^(-1)的赤霉素可以促进nod基因的表达,引起植株根系黄酮类物质的分泌量增加,诱导形成更多且活性更强的根瘤原基,促进根瘤的形成。10^(-5)mol·L^(-1)赤霉素抑制根毛卷曲过程,从而减少根瘤数。因此,在紫花苜蓿结瘤过程中可适当添加外源赤霉素以提高结瘤效果,促进作物生长。
    • 王晓丽; 秦杰; 王敏; 王利祥; 杜维俊
    • 摘要: 山西作为大豆起源地之一,根瘤菌资源丰富。为了进一步挖掘山西省的大豆根瘤菌资源,筛选出与当地主栽大豆品种共生固氮效果好的根瘤菌。本实验在大同广灵、太原清徐、晋中太谷三地采集不同大豆品种的根瘤,经过多次划线,对分离纯化出的单菌落进行菌落形态、刚果红染色、BTB染色表型鉴定;16S rDNA、nodA和nifH基因型鉴定。利用BOX-PCR对所有根瘤菌进行电泳检测,去除条带完全一致的菌株,将目的条带不一致的菌在Bionumerics@7.5软件中聚类分析。选代表性菌株接种到晋大88号和科丰1号两个大豆材料,筛选匹配性好的菌株。共分离出203株菌,其中187株根瘤菌可以扩增出nodA、nifH基因,172株快生型根瘤菌,属于S.fredii;15株慢生型根瘤菌,分别属于B.diazoefficiens和B.daqingense。BOX-PCR将85株条带不一致的根瘤菌分为四大类群,以70%为界限共分为16类。筛选出与晋大88号匹配性较好的根瘤菌GL11和GL43,其地上部分干重较接种USDA110分别增加38.5%、30.1%;根干重分别增加22.2%、27.8%;根瘤鲜重分别增加24.3%、41.5%;根瘤干重分别增加36.6%、31.0%。筛选出与科丰1号匹配性较好的根瘤菌TG37,其株高、地上干重、根干重、根瘤鲜重、根瘤干重和根瘤数较接种USDA110分别增加8.1%、15.0%、28.6%、27.3%、44.3%和60.6%。山西省根瘤菌资源丰富,种类多样,S.fredii为优势种,此外还分离出两类慢生型根瘤菌B.diazoefficiens和B.daqingense,丰富了根瘤菌资源。筛选出共生匹配性好的根瘤菌为大豆生产实践奠定了物质基础和理论依据。
    • 臧广贺
    • 摘要: 苜蓿种植过程中,除要抓好选种、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环节以外,科学运用根瘤菌接种技术、老苜蓿地切根追肥一体化复壮技术、老苜蓿地轮作技术、苜蓿第一茬灭茬等几种技术,也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益。现介绍上述苜蓿种植实用技术的作用和具体操作方法。
    • 陈晓琳; 刘洁莹; 宋艳琦; 周洁尘; 汪亮; 段翔; 李学信; 何苑皞
    • 摘要: 【目的】花榈木Ormosia henryi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用材树种,但存在种子繁殖过程中幼苗移栽存活率低,生长缓慢,结瘤率低等问题。研制高效根瘤菌剂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结合湖南土壤有效磷含量低的特点,筛选同时具有固氮作用和解磷能力的花榈木根瘤菌,可增加根瘤菌的应用功能和范围,为开发兼具固氮、解磷作用的多功能高效根瘤菌剂提供优良菌株。【方法】采用Vincent JM分离方法,从花榈木根系中分离根瘤菌;利用透明圈法及钼锑抗比色方法测定根瘤菌的解磷能力;通过回接试验研究接种根瘤菌对花榈木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从花榈木根系中分离到根瘤菌20株,具有解无机磷能力的菌株8株,具有解有机磷能力的菌株14株,菌株XT202016解无机磷和有机磷的透明圈直径均最大,无机磷溶磷量和有机磷溶磷量最高,分别为31.1±0.3、71.2±0.6 mg·L^(-1)。回接解磷根瘤菌后花榈木结瘤数量为8~39个之间,固氮酶活为0.04±0.02~2.54±0.06μmol·g^(-1)·h^(-1)之间。与对照相比,接种了解磷根瘤菌的花榈木幼苗株高、地径、植株干质量、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分别增加了2.5%~92.5%、1.7%~22.5%、14.3%~35.0%、4.7%~40%、9.5%~53.3%。接种菌株XT202016的花榈木幼苗结瘤数量、固氮酶活、株高、地径、植株干质量和氮含量均最高。【结论】解磷根瘤菌XT202016具有较强的解磷能力,同时可明显提高花榈木苗木结瘤率、促进幼苗生长,具有进一步制作高效根瘤菌剂的潜力。
    • 朱海荣
    • 摘要: 通过大田试验,使用根瘤菌合剂、叶面液肥、氮磷钾肥、本地大豆常规缓释肥,对大豆铁丰31号进行8个不同处理试验,通过大豆分枝期、开花期、鼓粒期、成熟期的株高、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根系形态、根瘤干质量指标调查和考种,并对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分析,研究减氮条件下增施根瘤菌肥和叶面液肥对大豆生长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大豆分枝期株高、根系形态、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有影响,施用NPK、根瘤菌和叶面液肥,有利于大豆自身根瘤形成,效果明显;施肥有利于大豆成熟期物质积累,尤其是常规缓释肥处理,NPK、根瘤菌、叶面液肥处理,效果最好。结果表明,在减氮条件下增施根瘤菌肥和叶面液肥对大豆根部性状均有影响,鼓粒期后至成熟期之间消耗根部营养最多,氮肥、磷肥、钾肥的不同配比直接影响大豆根部固氮;氮肥、根瘤菌、叶面液肥对株高和地上部、地下部生物量影响较大。减少氮肥用量,增施根瘤菌肥和叶面液肥,NPK、根瘤菌、叶面液肥综合利用效果最好,大豆增产增效最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