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解磷

解磷

解磷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2年内共计483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微生物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63765篇;相关期刊93种,包括生物技术通报、微生物学杂志、科技致富向导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十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全国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研究与产业化会议、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等;解磷的相关文献由127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波、史怀、朱育菁等。

解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6 占比:0.20%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3765 占比:99.80%

总计:63893篇

解磷—发文趋势图

解磷

-研究学者

  • 刘波
  • 史怀
  • 朱育菁
  • 李慧敏
  • 许炼
  • 邓文琼
  • 郑梅霞
  • 陈峥
  • 朱晓丽
  • 不公告发明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卞季
    • 摘要: 菌肥即微生物菌肥,亦称生物肥料、细菌肥料或接种剂等。确切地说,菌肥是菌而不是肥,因为它本身并不含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元素,而只是含有大量微生物,在土壤中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菌肥按不同的功能特性,可分为根瘤菌菌剂、固氮菌菌剂、解磷类微生物菌剂、硅酸盐微生物菌剂、光合细菌菌剂、有机物料腐熟剂、促生菌剂、菌根菌剂、生物修复菌剂等。
    • 胡珊; 梁卫驱; 黄皓; 徐匆; 罗华建; 胡楚维; 黄晓彦; 陈仕丽
    • 摘要: 为开发新型、安全及高效的微生物菌肥,以堆肥2个月后的中药渣为试材,筛选解磷拮抗细菌。用有机磷细菌培养基初步筛选5株解磷细菌;采用溶磷圈法和磷钼蓝比色法测定初筛菌株的解磷作用,解磷作用最优的菌株是YP5;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确定菌株YP5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促生拮抗因子测定结果表明菌株YP5能分泌铁载体和大量胞外蛋白酶;药敏实验结果显示菌株YP5对诺氟沙星、氯霉素、庆大霉素、恩诺沙星、丁胺卡那霉素高度敏感;分别采用平板对峙法和带毒培养基法测定结果表明菌株YP5发酵液和无菌滤液均对冬瓜根腐病等9种植物病原菌有良好的拮抗作用,抑菌率最高达80%以上。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菌株YP5在28°C、KB培养基中抗菌代谢物申嗪霉素的产量最高,为17.73 mg/L。
    • 陈晓琳; 刘洁莹; 宋艳琦; 周洁尘; 汪亮; 段翔; 李学信; 何苑皞
    • 摘要: 【目的】花榈木Ormosia henryi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用材树种,但存在种子繁殖过程中幼苗移栽存活率低,生长缓慢,结瘤率低等问题。研制高效根瘤菌剂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结合湖南土壤有效磷含量低的特点,筛选同时具有固氮作用和解磷能力的花榈木根瘤菌,可增加根瘤菌的应用功能和范围,为开发兼具固氮、解磷作用的多功能高效根瘤菌剂提供优良菌株。【方法】采用Vincent JM分离方法,从花榈木根系中分离根瘤菌;利用透明圈法及钼锑抗比色方法测定根瘤菌的解磷能力;通过回接试验研究接种根瘤菌对花榈木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从花榈木根系中分离到根瘤菌20株,具有解无机磷能力的菌株8株,具有解有机磷能力的菌株14株,菌株XT202016解无机磷和有机磷的透明圈直径均最大,无机磷溶磷量和有机磷溶磷量最高,分别为31.1±0.3、71.2±0.6 mg·L^(-1)。回接解磷根瘤菌后花榈木结瘤数量为8~39个之间,固氮酶活为0.04±0.02~2.54±0.06μmol·g^(-1)·h^(-1)之间。与对照相比,接种了解磷根瘤菌的花榈木幼苗株高、地径、植株干质量、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分别增加了2.5%~92.5%、1.7%~22.5%、14.3%~35.0%、4.7%~40%、9.5%~53.3%。接种菌株XT202016的花榈木幼苗结瘤数量、固氮酶活、株高、地径、植株干质量和氮含量均最高。【结论】解磷根瘤菌XT202016具有较强的解磷能力,同时可明显提高花榈木苗木结瘤率、促进幼苗生长,具有进一步制作高效根瘤菌剂的潜力。
    • 白洁; 姚拓; 王占军; 雷杨; 杨晓蕾; 张蔚
    • 摘要: 为获得欧李(Cerasus humilis)根系优良内生促生菌,以欧李根系为研究材料,采用组织匀浆法分离纯化可培养内生细菌,测定其固氮、解磷、溶磷、合成植物生长素IAA(吲哚乙酸)和耐盐碱特性,并通过16S rR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进行初步鉴定。结果显示:分离的7株菌均表现出一定的促生潜力,菌株固氮酶活性在50.64~127.40 nmol·h^(-1)·mL^(-1),菌株Y3最高;菌株解有机磷量在1.28~358.90μg·mL^(-1),菌株N23最高;菌株溶无机磷量在6.29~143.61μg·mL^(-1),菌株Y2最高;菌株合成IAA量在14.24~70.48μg·mL^(-1),菌株N22最高。菌株耐盐碱特性测定中,菌株Y3、Y4表现出广泛的耐盐碱特性,可在NaCl浓度为30%以及pH值为13的条件下正常生长,属极端嗜盐嗜碱微生物。16S rR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菌株Y3、Y4确定为Bacillus sp.,菌株N23、N22为Pseudomonas simiae,菌株N1为Brevibacterium frigoritolerans,菌株Y1、Y2为Achromobacter marplatensis。研究分离出的内生促生菌具有多种优质促生特性,可为后续研制微生物接种剂(菌肥)提供优良菌种,并有望在绿色农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 郭真; 陈倩倩; 陆星; 田江; 彭桂香; 梁翠月
    • 摘要: [目的]获得安全高效的微生物肥料备用菌种。[方法]分别从贵州石漠化土壤和广东水稻土中分离得到3株芽孢杆菌,对其进行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种属,分析其形态学和其他生理生化特性,采用大豆盆栽试验进行促生功能研究。[结果]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菌株RL1和Y26与沙佛芽孢杆菌(Bacillus safensis)、P90与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的系统发育相似性最高。生理生化特征显示,3株芽孢杆菌均具有不同程度地解磷、泌氢以及产吲哚-3-乙酸的能力。其中,RL1的解磷能力和泌氢能力均显著高于其他2个菌株。在盆栽试验中接种这3株菌株均提高了大豆植株的生物量和磷含量。在正常磷条件下,促生效果RL1>P90>Y26。其中,与不接种处理相比,RL1处理条件下大豆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地上部磷含量和根系磷含量分别增加了68.32%、40.38%、48.29%和57.33%。钙磷处理条件下,促生效果P90>Y26>RL1。其中,与不接种处理相比,接种菌株P90条件下,大豆植株的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地上部磷含量和根系磷含量分别提高了64.2%、48.21%、39.77%和73.62%。[结论]该研究所分离的3株菌株在促进作物生长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可为微生物肥料的研制提供优质的菌种资源。
    • 冯晓硕; 雷杰云; 梁喜龙; 栾晓燕; 刘鑫磊; 方淑梅
    • 摘要: 为获得抗(耐)连作障碍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解决连作障碍对大豆的不良影响,从黑龙江大庆市林甸县试验基地采集连作多年的大豆根际土,从中分离筛选具有解磷和固氮的功能的菌株,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指标、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菌株的解磷、分泌IAA(3-吲哚乙酸)能力及ACC脱氨酶活性进行测定,对菌株对种子萌发和苗期的促生作用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得到22株PGPR菌株经鉴定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沙雷氏菌属(Serratia),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菌株的有效溶磷量范围为0.19~17.49 mg·L^(-1);菌株均有固氮能力;菌株的IAA产量范围为17.72~88.21μg·mL^(-1);菌株的ACC脱氨酶活性范围为0.33~0.67 U·mg^(-1)。一株菌株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显著促进作用;两株菌株对大豆苗期促生效果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后续PGPR微生物菌肥的研制与开发提供试验基础。
    • 张珂飞; 钟永嘉; 孙丽莉; 廖红
    • 摘要: 伯克霍尔德氏菌属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细菌,其具有广泛的地理及生态位分布.近年来,随着对植物相关的伯克霍尔德氏菌的研究增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伯克霍尔德氏菌是一类重要的植物相关的有益微生物.伯克霍尔德氏菌能够通过生物固氮、解磷作用,促进植物对氮、磷的吸收;还能够产生吲哚乙酸等植物激素、分泌抗菌物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因此,伯克霍尔德氏菌在促进植物生长和维持植物健康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对近些年来关于植物有益的伯克霍尔德氏菌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其在农业上的应用前景.
    • 孙天姿; 王攀; 陈锡腾; 蔡玙潇; 任连海; 吕峥
    • 摘要: 为研究施用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制备的液态菌肥对农田土壤的影响,以中国北方典型作物冬小麦和水稻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农作物整个生长周期中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施用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制备的液态菌肥可显著提高冬小麦和水稻土壤中有效氮磷含量.冬小麦土壤液态菌肥最适宜施加量为500 L/亩(1亩=666.67 m 2,下同),此时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最高增长到94.00 mg/kg,最大增幅为81.12%;速效氮含量最高增长到1673.00 mg/kg,最大增幅为84.88%.水稻土壤液态菌肥最适宜施加量为400 L/亩,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最高增长到220.80 mg/kg,最大增幅为137.22%;速效氮含量最高增长到1140.00 mg/kg,最大增幅为127.07%.冬小麦和水稻土壤中可溶性全盐和Cl-含量均有轻微的积累现象.通过RDA分析,冬小麦与水稻种植土壤中总磷、总氮、Cl-等与液态菌肥施加量均呈正相关,表明液态菌肥对养分的增加起到促进作用.施用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制备的液态菌肥对提高农作物土壤有机组分、改善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
    • 蒋学剑; 王志强; 王志清; 何珣; 陈可泉
    • 摘要: 从汤沟酒厂的酒醅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解磷细菌,为革兰氏阳性(G+)菌,菌落表面呈金黄色,且形态圆整,边缘整齐,成堆排列.经16S rDNA序列比对,该菌株为微球菌,被命名为Micrococcus NT_1001.分别以KH2PO4和蛋黄卵磷脂(PC)为底物,考察Micrococcus NT_1001对无机磷和有机磷的分解性能.结果表明,Micrococcus NT_1001可降解无机磷和有机磷,且可转化PC生产甘油磷酸胆碱(GPC);培养温度、pH和培养基中的初始磷浓度对磷分解率、GPC收率有显著影响;Micrococcus NT_1001的最适生长条件为37°C,pH为8.0;初始KH2 PO4浓度为60 mg/L时,KH2 PO4的分解率最高,为97.89%;初始PC浓度为10 g/L时,GPC收率最高,为1.33%;KH2 PO4和PC都对Micrococcus NT_1001存在底物抑制作用.
    • 李文; 戴玲; 王陶; 严斌; 倪琳; 李同祥
    • 摘要: [背景]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indicus) JL-1菌株可将土壤中难溶性磷转化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可溶性磷,但其解磷机理尚不明确.[目的]探讨不动杆菌JL-1菌株的解磷机理.[方法]采用钼蓝比色法测定菌株在不同难溶性磷源中的解磷效果,确定最佳磷源;通过粒径测定法、超声破碎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多种方法,检测不动杆菌JL-1菌株在解磷过程中对磷酸钙的溶解作用、对磷的固化作用及产有机酸和磷酸酶酶活情况.[结果]不动杆菌JL-1菌株在磷酸钙液体培养基中解磷效果最佳,解磷量在48 h达到最高值118.04 μg/mL.在解磷过程中,JL-1菌株对磷酸钙具有溶解作用,菌株自身固化了部分磷;可溶性磷的释放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葡萄糖酸、丙酸、乙酸、乳酸等多种有机酸与磷酸酶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机酸中丙酸含量最高可达118.11 mg/mL;酸性磷酸酶酶活最高为22 901.32 μmol/(L·h),碱性磷酸酶酶活最高为23 826.02 μmol/(L·h).[结论]不动杆菌JL-1菌株在解磷过程中对磷酸钙颗粒显示出一定的溶解作用,通过分泌有机酸和磷酸酶使可溶性磷释放,同时菌体固化了一部分磷,本研究为不动杆菌应用于农业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实验数据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