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物菌肥

生物菌肥

生物菌肥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3年内共计1727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园艺、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14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346531篇;相关期刊273种,包括北方园艺、现代农业科技、安徽农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第二届新型肥料技术创新暨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交流研讨会、第五届全国磷复肥/磷化工技术创新(宜化)论坛、2015生物肥料技术创新高峰论坛等;生物菌肥的相关文献由3715位作者贡献,包括王胜、吴小毛、张承等。

生物菌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14 占比:0.18%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46531 占比:99.82%

总计:347172篇

生物菌肥—发文趋势图

生物菌肥

-研究学者

  • 王胜
  • 吴小毛
  • 张承
  • 李姣红
  • 王秋萍
  • 龙友华
  • 王亚君
  • 刘镇
  • 姚成盛
  • 李昆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峰; 张甜; 王铭伦; 司彤; 王月福; 张晓军; 于晓娜; 赵红军; 邹晓霞
    • 摘要: 不合理施肥已成为限制花生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制定花生减肥增效施肥方案,本研究采用黑曲霉菌生物肥替代部分化肥,设6个施肥处理,系统研究了化肥减量并配施菌肥对花生衰老特性、干物质积累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化肥减量10%配施黑曲霉菌生物肥可显著提高花生功能叶片抗衰老相关酶(SOD、POD、CAT)的活性、明显减低MDA含量、延缓叶片衰老,增加中后期干物质积累、保障荚果产量,可提高植株养分回收利用效率、显著提升肥料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花生衰老特性指标与各部位干物质量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与植株养分积累及肥料利用效率间也呈现一定的相关性。综上,化肥减量配施黑曲霉菌生物肥可作为实现花生绿色、高质、高效生产的有效措施。
    • 摘要: 南瓜种植园地建设应该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质疏松及透气性好的地块,最好是沙壤土和轻壤土,低洼易涝的地块不宜种植南瓜。土壤应稍偏酸性,pH值5.5~6.8之间,忌与葫芦科及茄科作物重、迎茬,以免土传病害严重发生。整地要精细,整地之前,每667平方米施优质农家肥3000~5000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有条件的还可施生物菌肥。一、南瓜的播种播种期根据当年、当地的具体情况而定,基本原则是使幼苗出土时躲过终霜,播催芽种子。长江流域一般在2~4月。
    • 张军培; 贺山峰
    • 摘要: 一、绿色食品葡萄设施栽培类型(一)促成栽培模式选用抗病性好的早熟品种,达到提前上市目的;采取温室、大棚提高气温和地温,打破葡萄休眠,促进葡萄提前萌芽;通过促成栽培模式加强棚室管理、控水控产,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等方法,促使葡萄果实提早成熟上市。(二)延迟栽培模式选择优质晚熟、耐储运的葡萄品种,延长葡萄上市期和商品“货架期”,达到利用“时间差”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利用植物调节剂延长葡萄生长的目的。
    • 剌世凯; 李佳璠; 杜丽春; 高丽红; 田永强
    • 摘要: 以温室黄瓜穴盘苗为对象,研究了不同营养液浓度(1倍、1/2倍、1/4倍和0倍)下不同生物菌肥[丰田宝(FTB)、地福来(DFL)、植动力(ZDL)、自制菌肥(ZZ)]的促根壮秧及化肥减施效果。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和单施生物菌肥相比,生物菌肥与营养液混施均提高了黄瓜幼苗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及壮苗指数,其中100%营养液+ZZ处理最为显著。在适度化肥减施50%(1/2倍营养液)、75%(1/4倍营养液)条件下,不同生物菌肥均能够有效促进黄瓜幼苗生长和提升壮苗指数(SQI),1/4倍条件下ZZ和FTB分别提高壮苗指数28.7%、22.3%,1/2倍条件下DFL和ZDL分别提高壮苗指数15.3%、44.2%;ZZ处理在低营养液浓度(1/4倍)下总根长达到25.2 m,相较于CK(不施生物肥)根长13.1 m来说ZZ处理可显著增加根系长度(P<0.05);在维持稳定的壮苗指数(0.199,以1倍营养液+CK为基准)的前提下,ZZ和FTB可减少化肥施入量约75%,而DFL和ZDL可减少50%。此外,与CK相比,ZZ在1/2倍、0倍营养液浓度下,及FTB在1倍营养液浓度下显著增加幼苗第1片真叶叶绿素含量。综上所述,为了在化肥减施的基础上实现促根壮秧,建议自制菌肥和丰田宝生物菌肥与1/4倍营养液配套施用,而地福来生物菌肥和植动力生物菌肥与1/2倍营养液配套施用。
    • 王程成; 张琦; 段黄金; 张驰; 闫敏; 吉爽秋; 穆凯代斯罕·伊萨克
    • 摘要: 试验处理为单株施1 kg、2 kg、3 kg生物菌肥,以不施生物菌肥为对照。通过研究‘新梨7号’叶片质量、果实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探讨生物菌肥对‘新梨7号’树体营养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每株施2 kg生物菌肥可以提高叶片厚度、叶片鲜重干重和比叶重;叶片钾含量以单株施2 kg生物菌肥为最高,每株施3 kg生物菌肥可以显著提高叶片中氮磷含量。生物菌肥能改善果实外观品质,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且随生物菌肥施入量的增加而降低。0~2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以单株施2 kg生物菌肥为最高,土壤速效磷的含量以单株施3 kg生物菌肥为最高;单株施2 kg生物菌肥能够最大程度增加20~40 cm土壤的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土壤全磷、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以单株施3 kg生物菌肥为最高;40~60 cm土壤全氮、全钾、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以单株施3 kg为最高,单株施2 kg生物菌肥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因此,单株增施2~3 kg生物菌肥对提高叶片质量、改善果实品质和提高土壤肥力具有较好的效果。
    • 高天一; 任锡亮; 李长申; 孟秋峰; 王洁; 黄芸萍
    • 摘要: 明确适合夏季设施小白菜栽培的生物菌肥,评估4种生物菌肥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无肥对照,施用芯生、巴啦地新生、中保粉钻、谷乐丰4种生物菌肥后,小白菜667 m^(2)产量分别提高8.5%、27.7%、22.3%、3.4%。在最大叶参数方面,巴啦地新生和中保粉钻的各项指标均高于无肥、有机-复合肥及其他生物菌肥处理。综合比较认为,巴啦地新生和中保粉钻微生物菌肥适宜夏季小白菜栽培。
    • 王姣敏; 吕海龙; 魏镛频; 郭子军; 张旦; 谢淑琴
    • 摘要: 针对连作西芹产量降低和病害严重等问题,为筛选当地西芹生长的最佳生物菌肥品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在氮肥减量20%的基础上配施不同生物菌肥对连作西芹生长、土壤理化性状和酶活性的影响。试验以常规施肥(CK)和氮肥比CK减少20%(CK0)为对照,在氮肥减施20%的基础上配施5种不同生物菌肥为处理。结果表明,在氮肥减量20%的基础上配施生物有机肥均可以改善西芹生长状况和土壤理化性质,提高了西芹产量,增强土壤酶活性。与常规施肥(CK)相比,氮肥减施20%并配施沃叶肥(T5)处理综合指标最好,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分别提高20.7%和14.6%,土壤容重降低了13.3%;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以及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14.9%、3.7%、16.1%、38.5%;土壤蔗糖酶、脲酶以及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了36.5%、57.6%、38.4%;西芹产量增加了23.8%,可溶性糖增加了22.2%,VC含量增加了9.9%,粗纤维降低了26.0%。综上所述,化肥减施20%且配合施入沃叶生物肥是试区比较适宜的连作芹菜高产优质施肥措施。
    • 高志豪; 张锦韬; 盘文政; 徐赛; 张惠林; 唐应勇; 夏凯
    • 摘要: 为研究生物菌肥对烤烟上部叶产质量的影响,以云烟97为供试烤烟品种,采用大田对比试验方式,设置生物菌肥不同的喷施时间(在打顶前10 d、打顶当天、打顶后10 d)与次数(1次或2次),研究生物菌肥对各处理烤烟上部叶农艺性状、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喷施生物菌肥处理均能显著促进上部叶生长开片、提高烟叶钾含量以及提高烤烟经济效益,且能改善上部叶油分和色度以及感官质量评价。在打顶前5 d与后10 d各喷施一次微生物菌肥效果最佳,产量增加199.5 kg/hm^(2),产值增加7455.42元/hm^(2),均价提高0.71元/kg,上部上等烟比例提高了1.42个百分点。
    • 查倩; 殷向静; 奚晓军; 蒋爱丽
    • 摘要: 为了解决错误施肥造成的葡萄园土壤板结等问题以及探究生物菌肥在葡萄栽培中的应用效果,特开展了生物菌肥改良土壤理化特性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生物菌肥处理能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阳离子交换量和EC值,低浓度生物菌肥处理对土壤物理特性的改变效果不显著;低浓度和高浓度生物菌肥处理均能降低土壤pH,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速效N、P、K含量,有效改良土壤养分;但经过生物菌肥处理后的土壤酶活性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弱,这可能与试验所用生物菌肥中的菌落成分有关。
    • 李亮; 史硕; 夏希成; 王清昌; 霍亚兵
    • 摘要: 理论联系实际,设计一种关于制备微生物菌肥的创新方法。通过植物与微生物的有效联合,探索微生物对作物的促生效应,从而加深学生对分子生物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该课题通过锻炼学生对基本实验操作技术如DNA的提取,叶绿素含量测定的掌握以及精密仪器如PCR仪器,色谱仪,凝胶成像系统的使用,培养学生严谨扎实的科研作风;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解决科学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该项工作模式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大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