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行政国家

行政国家

行政国家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69篇,主要集中在法律、政治理论、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162篇;相关期刊51种,包括甘肃行政学院学报、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北京大学2012政治学行政学博士论坛暨国家的治理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等;行政国家的相关文献由84位作者贡献,包括颜昌武、任杰、张颖等。

行政国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8 占比:5.5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1162 占比:94.39%

总计:1231篇

行政国家—发文趋势图

行政国家

-研究学者

  • 颜昌武
  • 任杰
  • 张颖
  • 李晓飞
  • 白锐
  • 郁建兴
  • Bressman
  • Geneviève Cartier
  • Grgoire Bigot
  • Lisa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董伟玮
    • 摘要: 现有研究成果中提出的“东亚行政模式”实际上是对行政国家一般特征的错置。尽管中、日、韩三国在治理传统上有诸多共性,但这三个经历过现代国家建构洗礼的国家在行政国家的形态上展现出各自不同的面貌。基于行政生态视角,从制度环境、主体结构和行动过程等三个维度开展比较公共行政研究,发现中、日、韩三国的行政国家形态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因而并不存在一种“东亚行政模式”。通过比较公共行政研究,在学术上澄清行政国家不同形态的基础上,更要深刻领会其背后的国家治理逻辑差异,在实践上真正理解中国国家治理的本质特征和显著优势所在。
    • 盛中华; 范柏乃
    • 摘要: 在自然科学成功地控制自然界之后,技术理性取得垄断地位,被视为知识合法积累的主要手段.作为一门价值理性导向的学科,公共行政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在实践和理论之间徘徊,对于其科学身份的合法性质疑也未曾断息.从"政治行政二分"以来,传统公共行政学经历了盛极而衰的范式变迁,面临"身份危机"和美国"宪法危机".基于西蒙和沃尔多之间的学术论辩,梳理出传统公共行政学范式变迁的三重演化逻辑,对行政学发展提供理性审思.通过这场论辩,公共行政学内部的张力得到扩大,推动学科发展迈向新的阶段.
    • 美克里斯托弗・J.沃克; 徐曦昊(译); 宋华琳(译)
    • 摘要: 现代行政国家的理论争议在学术论辩过程中发展出了"行政至上论""行政怀疑论"等不同理论阵营,而着眼于行政合法性控制的"行政实用主义"或为不同理论阵营凝聚学术共识提供了平台。司法审查并不是抵御行政机构违法的唯一制度工具,对行政机构违法的全面控制应考虑不受司法审查的官僚行政。不受司法审查的官僚行政概念应包括被立法规范或司法尊重学说排除于司法审查之外的行政机构行为和在技术上应受司法审查,但实际与司法审查几乎绝缘的行政机构行为。在司法审查之外对官僚行政的控制需要立法、司法、行政三大分支的共同参与,社会与行政机构本身也需要发挥相应作用。
    • 张佳俊
    • 摘要: 近百年来,"弱国家"、自由放任式的美国神话不断被打破,以庞大行政国家和总统一元化为特色的行政主导型宪制却逐渐成型并愈益巩固,这一"革命性"巨变,被批评者斥为对美国宪制原旨和法治教义的背叛。但如美国学者所言,在当代美国政治转向国家主义的过程中,最典型的趋势是党派关系结构渐以行政权为中心,即不再像以往那样纠缠于有限政府之争,而是将核心目标转移到控制和重新调整部署行政权上来,以至于党派政治越极化、代议制决策越难产,行政权反而越受重视且更加膨胀和集中。如果把这一切放在美国国内分化政治再整合与其帝国式全球秩序重组的双重背景下来理解,所谓的背叛恰恰是其对自身实用主义民族精神的高度忠诚。由此亦见,在行政主导成为人类治理重构之核心变量的时代,例外主义美国也不再例外,它顺势而为的自我反叛,不仅是普遍治理变革的一个缩影,而且折射出国家建构之于现代政治发展的显著影响和切要意义。
    • 颜昌武
    • 摘要: 我国机构改革内含着深刻的现代国家建设的意蕴.现代国家建设的核心议题,是如何打造一个有为且有限的政府,其中有为指向国家能力建设,有限指向国家权力的结构性配置.新中国在推进现代国家建设的前30年里,交织着革命逻辑和理性逻辑的张力,且革命逻辑占有压倒性的优势.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是重返理性逻辑的必然结果,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冲破原有体制的束缚.政治体制改革化约为行政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落实为机构改革,机构改革承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任,构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内在逻辑.以机构改革为载体,优化政治权力的内部配置,建设党政体制下的中国行政国家;厘清国家与市场的边界,建设中国监管国家;以央地关系的调整来理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建设中国税收国家,这三者综合起来,构成了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基本维度.
    • 任剑涛
    • 摘要: 人们一般在国家建设的论域中讨论行政国家问题.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进路.必须在国家建构与国家建设这两个角度同时审视行政国家,才足以完整理解行政国家的相关问题.国家建构需要完成确立行政国家的任务,国家建设需要落实行政效率的目标.这是现代国家结构健全与功能优化的双重要求所注定的状态.它们的关系不是疏离的,而是紧密的.对处在深水区改革的中国来讲,沃尔多与西蒙针对公共行政发出的不同声音,其实对中国都具有同场共在的针对性.中国的行政国家建构与建设,需要同时在结构完善与功能优化两个方面着手.
    • 颜昌武
    • 摘要: 党政体制作为理解中国行政生态的一个框架性概念,对中国行政国家建设具有关键性的情景预设作用.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领导核心,内嵌于国家权力体系中,并与之形成“两位一体”的治理结构形态.党政体制下的中国行政国家建设以公共权力的制度化为基本路径,以理性化的官僚体系为组织载体,充分彰显了使命型政党的政治担当与政治智慧,也充分展现了理性官僚制的科层特色与专业优势.
    • 颜昌武
    • 摘要: “行政国家”是政治学、公共管理学与行政法学等学科的一个基本概念.作为学术概念的行政国家,源于施米特等人对魏玛议会民主制的深层忧思.作为国家建设实践范畴的行政国家,是现代社会大转型的必然结果.没有现代民主政治,没有国家权力的分工机制,没有官僚制的组织形式,就没有行政国家.行政国家包括三个维度的意涵:行政国家是一种“政府国家”,相对于市场与社会,政府的力量显著增强,政府权力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行政国家是一种“执行国家”,相对于立法权与司法权,行政权空前壮大,行政成为现代政府的核心;行政国家是一种“官僚国家”,相对于政治官员,官僚体系在政府过程中占据支配性地位.
    • 朱正威; 吴佳
    • 摘要: 新时代需要新的公共行政学.在话语制度主义的分析视野中,行政国家的中国叙事包括了“党性”与“人民性”的背景观念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前景话语.立足中国国家治理现实的行政学话语实践,是对行政国家的中国经验进行刻画和形塑.它并非遵照先验的知识逻辑对研究对象进行切割与重组,而是强调知识生产的主体性,并以回应真实问题的经验叙事方式建构公共行政学的中国话语体系.在学科、知识、权力三维互动的意义上,围绕中国场景、中国问题的行政学话语实践,需要以“观念魅力”为表现形式在世界体系中建构和拓展中国公共行政学的全球图景.
    • 高春芽
    • 摘要: 现代国家中的民主政治主要表现为代议政治,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的方式建立代议机构,由其行使统治和管理权.政治权力由社会委托并对公民负责,是代议民主运行机制的基本特征.代议民主的责任政府性质,不仅表现在权力来源上接受选举的公开审查,而且体现在权力行使上实现有效的国家治理.只有当代议民主在对人负责方面具有回应性、在对事负责方面具备有效性时,政治代表性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实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