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企业
虚拟企业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1年内共计3157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95篇、会议论文156篇、专利文献76383篇;相关期刊1048种,包括经济师、商业研究、现代管理科学等;
相关会议125种,包括第五届中国管理学年会(MAM2010)、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企业应用集成系统与技术学术研讨会(EAIST'06)等;虚拟企业的相关文献由3723位作者贡献,包括郭东强、高阳、黄敏等。
虚拟企业—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6383篇
占比:96.04%
总计:79534篇
虚拟企业
-研究学者
- 郭东强
- 高阳
- 黄敏
- 包国宪
- 叶飞
- 陈新
- 于戈
- 叶飞帆
- 陈庆新
- 高长元
- 宁宣熙
- 成桂芳
- 方志梅
- 王兴伟
- 王硕
- 李向阳
- 王国仁
- 严隽薇
- 李文强
- 杨晓春
- 等
- 赵忠华
- 达庆利
- 陈一鸣
- 侯剑
- 孙东川
- 曾小青
- 杨肖鸳
- 王丹
- 王信东
- 肖人彬
- 谭建荣
- 赵艳萍
- 刘迷
- 孙林岩
- 张福顺
- 李凌丰
- 薛劲松
- 薛恒新
- 贾旭东
- 邱妘
- 邵良杉
- 郑时雄
- 万伦来
- 卢福强
- 史美林
- 周伟
- 夏维力
- 姜波
- 孙健
-
-
袁阳春;
刘森
-
-
摘要:
以准确评估、降低虚拟企业审计风险为目的 ,设计了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虚拟企业审计风险评估模型.基于虚拟企业审计风险的主要特征,从重大报错风险、审计人员风险和审计程序风险三方面选取造成虚拟企业审计风险的不同因素作为评估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值,选取权重值大于阈值的指标构建虚拟企业审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指标体系内的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使不同风险评估指标具有可比性.依照评估指标采集相关数据,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BP神经网络构建由输入层、中间层和输出层组成的评估模型,基于神经网络学习过程对指标数据进行训练,输出虚拟企业审计风险评估结果.模型测试结果显示,该模型能够准确评估虚拟企业审计风险,基于评估结果改善虚拟企业审计过程薄弱环节,降低虚拟企业审计风险.
-
-
贾旭东;
解志文;
何光远
-
-
摘要:
虚拟企业自1991年首次被提出以来便成为企业实践和学术研究热点,至今已有30年历史,取得大量理论研究成果,迫切需要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首先采用质性整合法,对国外虚拟企业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按照研究主题,将其分为三大类:虚拟企业起源与概念界定、运营管理研究和协调管理机制研究.然后,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并结合因子聚类、多维尺度分析等手段,对国内虚拟企业研究成果进行全面分析,得出研究热点问题和核心作者群体,并基于研究内容和方法两个维度,将国内虚拟企业研究初步划分为4个学派,将其研究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4个步骤.最后,分析虚拟企业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该领域未来发展前景和趋势进行展望并提出建议.
-
-
杨力
-
-
摘要:
现阶段如何提升创新创业效果,需要积极探索培养新时代双创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为此,通过对目前高校创新创业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不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单一等问题分析,将"虚拟企业"理念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中,提出了基于"虚拟企业"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首先在专业教育基础上,通过构建面向"虚拟企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线上资源,其次创建线上线下结合的虚拟团队,最后通过"虚拟企业"创业准备、"虚拟企业"创业计划、"虚拟企业"创业实施及"虚拟企业"创业评价等阶段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该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够极大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而且为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
-
楚文海;
卞伯蓉
-
-
摘要:
农业产业升级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应有之义,电子商务作为当代网络经济的主要形态之一,为农村产业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电子商务平台极大地降低了零散分布、单位产量较低且难以获得市场信息的农业生产者进入农产品市场的成本,促进了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及整合.电子商务推动农村产业升级的路径主要是:首先,通过数字技术对农业生产技术的改造,促进数字农业发展;其次,通过对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和商品供给模式的改造,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第三,建立和完善为数字农业和数字乡村提供技术支撑的农业农村信息技术生态系统.
-
-
关松立;
林淑伟
-
-
摘要:
从道德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通过虚拟企业内部盟员企业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分析完全信息条件下和道德风险中性情况下的最优契约,并进行激励契约的设计.研究发现,在不考虑道德风险和完全信息条件下,盟主企业激励盟员企业正向努力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努力水平的增加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产水平;在道德风险中性情况下,尽管盟员企业的努力程度不一定能被盟主企业或监督机构监测到,但道德风险并不会阻碍虚拟企业的发展,最优的区间激励方式是可以被使用的;激励契约的设计过程是以对买卖双方的信息收集为基础的,信息的收集有助于判断买方的风险偏好,并进而确定虚拟企业内部的分工以及如何进行契约激励.研究结果表明,在激励契约的设计过程中,契约模型的选择以及契约成本和收益的权衡是设计的核心和关键.
-
-
-
-
-
黎湘琼
-
-
摘要:
由于企业竞争加剧,为了抓住市场机遇,更多企业选择建立动态联盟,其中合作伙伴的选择是动态联盟成功的关键.本文系统性地梳理了近二十年间国内动态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的相关研究,从选择过程、 选择指标、 选择方法三个方面对文献进行述评,并且提出了一些不足之处与未来的研究及应用方向.
-
-
郭玲玲
-
-
摘要:
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推动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与壮大.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已开始使用Internet作为在其运营和管理中借助网络信息连接各种业务活动模块的链接.因此,带来了社会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同时改变了一些传统的会计惯例,这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和惯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研究以虚拟会计问题为网络经济形势的突破,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概述了虚拟企业,然后讨论了各种会计问题的影响和对策,以便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情况.网络经济发展措施.
-
-
Wan Jun;
万军;
Zhao Buhui;
赵不贿
- 《第十五届全国Petri 网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在分析现有虚拟企业建模及其调度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一种扩展Petri网模型的虚拟企业建模和调度方法.给出了T时延广义自控网的形式化定义和变迁规则.根据虚拟企业项目的特点,描述了基于T时延广义自控网的虚拟企业建模过程.基于所建立的虚拟企业项目模型,分别针对时间最短与费用最小两个调度目标,设计了A*算法以实现虚拟企业项目调度方案求解.实例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模型及调度算法的有效性.
-
-
田中禾;
廖祖冬
- 《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由于虚拟企业具有其动态特性,合作成员之间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道德风险,因此,合作成员容易产生攫取私人利益的倾向。基于该假设,该文以信用风险作为私人利益攫取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利润最大化的求解模型,分析得出虚拟企业合作者存在一个最小的私人利益攫取率以保证自身利益不低于其他合作方的利益。在该最小攫取水平下,虚拟企业的整体收益并不会因合作者的私人利益攫取行为而被蚕食。
-
-
赵强;
周敏
-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2011年青年学者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本文阐述了虚拟企业生产任务调度的层次框架,该调度框架包括虚拟企业全局调度和合作伙伴局部调度两个层次。针对虚拟企业调度层的优化问题,综合考虑虚拟企业生产任务的时序逻辑关系、作业时间和生产任务集等影响因素,建立了以任务总作业时间最小化为目标的数学模型,并基于蚁群算法对上述优化模型进行了求解。应用实例与算法比较验证了优化模型与求解算法的有效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