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蒙古牛

蒙古牛

蒙古牛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89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中国文学、分子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9660篇;相关期刊44种,包括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业生物技术学报、当代畜禽养殖业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十六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暨纪念吴仲贤先生诞辰100周年大会、国际草业(草地)学术大会、第十四届中国肉类科技大会等;蒙古牛的相关文献由256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欢敏、毕力格巴特尔、辛满喜等。

蒙古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3 占比:0.85%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9660 占比:99.12%

总计:9746篇

蒙古牛—发文趋势图

蒙古牛

-研究学者

  • 周欢敏
  • 毕力格巴特尔
  • 辛满喜
  • 敖日格乐
  • 斯琴巴特尔
  • 李光鹏
  • 王峰
  • 王纯洁
  • 白韬
  • 乌兰其其格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盛聪; 澈力木格; 陈泽明; 王秀艳; 朱莉仙; 王申元; 吴凯峰; 苏雅; 陈宁博; 张毅; 周欢敏; 雷初朝; 韩建林; 李光鹏; 佟彬
    • 摘要: 阿拉善牛是蒙古牛的一个重要群体,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优良肉牛品种之一,具有乳肉役兼备的特点,适应干旱寒冷的气候,适合荒漠化草原和沙漠放牧等优异特性,主要分布在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湖泊湿地及其周边地区,现存栏约3.3万余头,是我国宝贵的肉牛遗传资源。但是阿拉善蒙古牛存在长期近亲繁殖,群体内的遗传变异越来越窄的趋势,加之本身生长速度缓慢、体型小等不足,未来可使阿拉善蒙古牛品种资源不断枯竭。为了保护阿拉善蒙古牛蒙古牛群体的优异特性和种质资源,本文综述了阿拉善蒙古牛的体貌特征、数量分布以及对阿拉善蒙古牛种质资源的保护措施和产业发展建议。
    • 陈嘉磊; 夏小婷; 肖正中; 陈宁博; 雷初朝
    • 摘要: [目的]通过对蒙古牛线粒体DNA(mtDNA)的基因组进行测序,探究蒙古牛的mtDNA基因组遗传多样性与母系起源。[方法]采用DNA提取、三代测序及生物信息学方法。[结果]在36头蒙古牛mtDNA全基因组序列中,共检测到22种不同的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度(Hd)为0.970,平均核苷酸多样度(Pi)为0.00845,表明蒙古牛有丰富的母系遗传多样性。构建的IQ系统发育树发现,蒙古牛具有瘤牛和普通牛两个母系支系。[结论]蒙古牛有丰富的母系遗传多样性,拥有普通牛和瘤牛两个母系起源,以普通牛起源为主。
    • 孙宇晴
    • 摘要: 以蒙古国草原文化为背景,结合蒙古国天然草原的肉质加上传统的工艺制作进行设计,新乐隆牛肉干包装以插画为蓝本,着力打造蒙古国牛肉干的品牌文化特色,提升品牌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主要设计元素取"乐"的蒙文、牛图腾、蒙古牛等。乐的蒙文:取自"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含义,用两个蒙文的"乐"字简化变形,寓意分享;牛图腾:蒙古国自古以来都有丰富的牛文化,牛图腾是他们的民族图腾;蒙古牛:该产品是风干牛肉,选自内蒙牛,蒙古牛体格大小中等,毛色以黄褐色及黑色居多,所以用其色来作为产品标识色。
    • 盛聪; 周欢敏; 雷初朝; 韩建林; 李光鹏; 佟彬; 澈力木格; 朱莉仙; 孟克巴依尔; 乌力吉; 王申元; 吴凯峰; 陈宁博; 张毅
    • 摘要: [目的]阿拉善牛是蒙古牛的一个重要群体,是我国宝贵的肉牛遗传资源.为了解阿拉善牛生长和肉质特性.[方法]本研究对47头阿拉善牛的生长指标进行测定,同时对16头阿拉善牛和13头对照牛的背部最长肌的37种脂肪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年龄段阿拉善牛的体尺指标均较低;阿拉善牛背部最长肌共检测到23种脂肪酸;阿拉善牛的二十碳五烯酸(EPA)极显著高于安格斯牛、夏洛莱牛和日本黑毛和牛(P<0.01);ω-3脂肪酸极显著高于日本黑毛和牛(P<0.01),显著高于安格斯牛和夏洛莱牛(P<0.05);ω-6脂肪酸极显著高于夏洛莱牛(P<0.01).[结论]阿拉善牛富含优质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作为我国开发优质牛肉产品的宝贵肉牛品种资源.
    • 张可; 王雅春; 张毅; 纪皓楠; 柴河; 姜立鑫; 赵曼; 佟彬; 郭峰; 吴宏军; 刘爱荣
    • 摘要: 无角是养牛生产中的有利性状,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已报道有3种不同的无角基因,分别源自欧洲牛(2种)和蒙古牛(1种).三河牛是经多品种杂交育成的乳肉兼用牛品种,经过长期选育在品种内形成一个无角品系,但其无角基因的具体类型及来源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收集7头三河牛种公牛(无角3头、有角4头)和20头蒙古牛(无角2头、有角18头)的样本,使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分别鉴定3种无角基因的基因型.结果显示:3头无角三河牛的无角基因均属于蒙古牛无角基因类型,其中2头为无角杂合子、1头为无角纯合子,2头无角蒙古牛均为蒙古牛无角基因杂合子,样本中未检出欧洲牛无角基因.经PCR产物测序验证,无角三河牛与无角蒙古牛的无角等位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据此判定,三河牛培育过程中虽然有欧洲牛品种参与,但三河牛无角基因来自本地蒙古牛.本研究为三河牛无角品系的分子选育奠定了技术基础.
    • 阿日查; 敖日格乐; 斯木吉德; 王纯洁; 张剑; 陈浩; 刘波; 何利娜; 张晨; 崔银雪
    • 摘要: 为探究内蒙古锡林郭勒冬季放牧蒙古母牛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其功能,采集同一地区冬季(11、12月和次年1月)放牧蒙古母牛(各20头)直肠粪便样品,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对其肠道菌群多样性进行分析及PICRUSt(Phylogenetic investigation of communities by reconstruction of unobserved states,PICRUSt)功能预测.结果 显示,60份样品平均每样品测得90 075条序列,通过聚类共获得3 975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84.60%的OTU注释到门水平;29.56%的OTU注释到属水平;在门水平和属水平,冬季放牧蒙古牛肠道中优势物种分别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艾克曼菌属(Akkermansia);随着天气逐渐变冷,食物短缺,蒙古牛肠道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减少,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增多;聚类分析发现,11月和12月蒙古牛肠道微生物群落较为相似,而与次年1月相比有明显差异;PICRUSt功能预测发现,随着天气逐渐变冷,免疫系统、环境适应性及细胞运动性相关通路丰度降低,氨基酸代谢通路丰度增加.综上,蒙古牛肠道菌群在适应食物短缺的冬季发挥着重要作用.
    • 谷明娟; 罗荣松; 高丽; 周新宇; 吴迪; 魏著英; 白春玲; 武云喜; 李光鹏
    • 摘要: 在现代养殖业中,牛无角性状对提高动物福利、降低养殖成本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提取7头蒙古牛(Bos taurus)基因组DNA(其中3头有角,4头无角),制备基因组文库,经Illumina HiSeqTM平台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重测序数据进行分析,对识别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和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s,InDels)进行注释.结果共得到380.88 Gb序列数据,共确定了11362382个SNPs和1150664个InDels,大部分变异(96%的SNPs和94%的InDels)位于基因间、转录本和内含子区,注释3768个基因.经过筛选,确定与角发育相关差异基因20个.同时利用SNPs和InDels进行群体分层分析,发现无角性状没有造成蒙古牛的遗传分化.以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琼脂糖凝胶电泳和Sanger测序结果,确定控制蒙古牛无角形状的POLLED位点为P219ID突变型.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蒙古牛无角性状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数据,为蒙古牛的遗传特性提供有价值的资源.
    • 才仁道尔吉; 巴义尔
    • 摘要: 和静县有着无可替代的山区草场优势,拥有由这片草原哺育形成且存栏量较大的地方品种焉耆马、巴音布鲁克羊、蒙古牛、巴州牦牛等4个巴州主体家畜品种,和静县一直以来都是巴州的畜牧大县,但是离畜牧强县仍有一段距离.本文中作者针对和静县畜牧业生产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当前畜牧业发展实际形势,结合农牧民养殖户养殖中的理念、技术现状等,按照畜种品种发展提出一些看法,与同行工作者们交流.
    • 谷明娟; 高丽; 周新宇; 吴迪; 魏著英; 李光鹏; 白春玲
    • 摘要: 在养殖业中,牛角作为个体间争斗和伤人工具而成为养牛业的隐患之一.POLLED位点是目前发现控制牛(Bovidae)无角性状的主要位点,但在实际生产中,存在该位点的牛并不多见.为研制无角基因编辑牛,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将POLLED位点P202ID基因型定点整合到有角蒙古牛(Bos taurus)胎儿成纤维细胞基因组中,建立P202ID基因型蒙古牛成纤维细胞系.首先以牛POLLED位点为靶点,设计合成4对单导向RNA(single guide RNA,sgRNA),并插入到CRISPR/Cas9系统表达载体.Surveyor酶切结果显示,由sgRNA1~4构建的载体切割效率依次是24%、26%、55%和17%,其中pCas-Guide-EF1α-GFP-sgRNA3活性最高.利用电转染法将活性最高的切割载体与含有P202ID序列的打靶载体共转染到蒙古牛胎儿成纤维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阳性单细胞,进一步培养使其形成单克隆细胞;然后利用PCR及DNA测序技术,鉴定得到4株定点整合入细胞基因组的阳性单克隆细胞,可作为后续体细胞核移植的供体细胞.本研究可为培育无角体细胞克隆牛提供实验材料和技术支撑,为研究牛角的发生发育机制提供基础材料.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