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菔子
莱菔子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36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8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53402篇;相关期刊184种,包括食品与药品、中国社区医师、光明中医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十八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次中医方剂学学术年会、2013年中药、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分析与创新药物研究交流研讨会等;莱菔子的相关文献由748位作者贡献,包括吕文海、朱立俏、吴人照等。
莱菔子—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3402篇
占比:99.46%
总计:53692篇
莱菔子
-研究学者
- 吕文海
- 朱立俏
- 吴人照
- 周洪雷
- 任涛
- 孟祥红
- 张欣
- 王群
- 谭鹏
- 陈慧婷
- 马山
- 佘毅
- 侯冬岩
- 刘晓媛
- 刘梅
- 吴嘉瑞
- 回瑞华
- 姚雪琴
- 常章富
- 张冰
- 张小梅
- 李光庆
- 李运伦
- 王云红
- 王计瑞
- 盛华刚
- 秦伟瀚
- 程磊
- 谢祝捷
- 郑延芬
- 郭炜
- 阳勇
- 高思佳
- 不公告发明人
- 于绍华
- 代淑莉
- 任泽明
- 刘东锋
- 刘丽芳
- 刘邵阳
- 刘鑫
- 刘铁钢
- 刘长河
- 卢丽琼
- 叶红霞
- 吴悦
- 周可为
- 周秩武
- 唐健元
- 姜虹玉
-
-
徐舒
-
-
摘要:
1.驱虫健胃。按肉牛每千克体重0.05克药量内服敌百虫进行驱虫,每天1次,连用2天。健胃可用香附75克、陈皮50克、莱菔子75克、枳壳75克、茯苓5克、山楂100克、神曲100克、麦芽100克、槟榔50克、青皮50克、乌药50克、甘草50克,水煎一次服用,每头牛每天服用1剂,连用2天。2.全舍饲育肥。适当饮用温水,保证饮水充足。适当运动,有利于牛的新陈代谢,促进消化,防止牛体质衰退和肢蹄病发生。
-
-
-
-
摘要:
莱菔子适量,文火炒黄,取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另取10克研为细末,以米酒调匀制饼,外贴于脐部,包扎固定,并以热水袋热敷,12小时换药一次。治中风或其他久病卧床引起的腹胀、肠鸣等。四川彭州胡佑志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中风等久病卧床患者,易使肠蠕动减慢,引起腹胀或肠内胀气。临床发现,中风后为减轻脑水肿而使用脱水药,会使尿量增多,也容易引起低钾、肠麻痹而引起腹胀。
-
-
潘婷华;
黎凤彩;
李惠贞
-
-
摘要:
目的:探讨吴茱萸+莱菔子热罨包联合维生素B_(1)穴位注射治疗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8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_(1)穴位注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使用吴茱萸+莱菔子热罨包热烫神阙穴。术后3 d时,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大便不畅、腹胀、腹痛、饮食减少),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治疗期间腹胀发生率。结果:术后3 d时,两组大便不畅、腹胀、腹痛、饮食减少等症状积分较术后1 d时有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吴茱萸+莱菔子热罨包联合维生素B_(1)穴位注射治疗能有效改善肠胃症状,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正常,加快术后肛门排气。
-
-
周秩武;
张汯
-
-
摘要:
目的探讨单药莱菔子在胃肠肿瘤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行胃肠肿瘤根治性手术并且进入快速康复处理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将其分为试验组(66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早期口服莱菔子煎液,对照组早期口服清水,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吻合口瘘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药莱菔子可促进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
-
陈域;
刘靖圆;
石秦川;
李艳茹;
刘玉梅
-
-
摘要:
目的 研究反式-芥子酸盐与平滑肌MMC的作用关系。方法 用分离提取出来的反式-芥子酸盐作用于大鼠平滑肌,观察症状变化情况。选取106例大鼠机械性肠梗阻导致的胀气为研究对象,对其随机分组,用不同方法治疗分析症状缓解程度,总结归纳反式-芥子酸盐在大鼠平滑肌MMC中的作用。结果 治疗组治疗机械性肠胀气明显优于对照组,并能有效预防尿潴留的发生。结论 单味中药莱菔子提取出来的反式-芥子酸盐,作用于大鼠胃肠平滑肌,能有效促使肠相反应增加Ach的活性,从而达到治疗肠胀气的作用,并对因肠胀气引起的尿潴留也有显著效果。
-
-
庞荔丹;
魏娇娇;
苗壮;
王安君;
吴家劲;
薛明真;
朱立俏
-
-
摘要:
目的 优选炒药机炒制莱菔子的最佳炒制工艺,并观察其对大鼠离体十二指肠运动的影响.方法 以萝卜苷、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含量和RS01相对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和炒药机转速对莱菔子炒制工艺的影响,优选出最佳工艺参数.采用MP160多导生理记录仪,观察炒莱菔子对大鼠离体十二指肠运动的影响.结果 莱菔子最佳炒制工艺为炒制温度217.14°C,炒制时间3.05 min,炒制转速29.73 r/min.考虑到实际生产中的可行性,对炒制工艺调整为炒制温度220°C,炒制时间3 min,炒制转速30 r/min.炒莱菔子水提液可增大大鼠离体十二指肠收缩的张力和振幅.结论 优选的莱菔子炒制工艺简单可行,更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要求.莱菔子具有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
-
-
李华妮;
郑连营;
王艳艳;
葛文静;
刘长河
-
-
摘要:
目的:探讨莱菔子配伍蒺藜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胸主动脉和心脏组织的影响.方法:40只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莱菔子组、蒺藜组、莱菔子配伍蒺藜(莱蒺)组、马来酸依那普利组,8只同周龄WKY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连续给药4周,每周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末次给药后观察大鼠胸主动脉和心肌组织的病理学变化,ELISA法测定血清中内皮素-1(ET-1)、血管紧张素(AngⅡ)、醛固酮(ALD)和NO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莱菔子组、蒺藜组、莱菔子配伍蒺藜组能够降低SHR大鼠收缩压(P<0.01)以及大鼠血清中ET-1、AngⅡ、ALD含量,升高血清中NO含量(P<0.05或P<0.01),降低血管壁的厚度,抑制胸主动脉血管重构,改善心肌细胞形态.结论:莱菔子配伍蒺藜能干预血压的升高,对胸主动脉和心肌组织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ET-1、AngⅡ、ALD含量、增加血清中NO含量有关.
-
-
高思佳;
王计瑞;
秦伟瀚;
王云红;
程磊;
阳勇;
张小梅
-
-
摘要:
目的 建立莱菔子生品和炒制品的特征图谱并测定其特征成分含量,探讨莱菔子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规律,为合理控制莱菔子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HPLC对12批莱菔子炮制前后样品进行研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莱菔子生品和炒制品特征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对其特征图谱峰面积进行聚类分析(H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结果 莱菔子生品和炒制品特征图谱分别标定出8、11个共有峰,12批莱菔子生品和炒制品与对照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5.HCA和OPLS-DA可明显区分生品和炒制品,萝 卜硫苷特征峰标识性最强.生品中未检出萝 卜硫苷,芥子碱硫氰酸盐、莱菔素和芥子酸含量分别为0.21%~0.36%、0.80%~1.61%、0.02%~0.05%;炒制品中萝 卜硫苷、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分别为2.70%~4.52%、0.29%~0.52%,莱菔素和芥子酸均未检出.结论 莱菔子生品和炒制品特征图谱专属性强、差异显著,结合特征成分含量测定可有效区分莱菔子生品和炒制品并控制其质量.
-
-
王利平;
魏婷婷;
朱艳平;
张艳芳;
田金河
-
-
摘要:
以莱菔子、红茶、白砂糖为主要原料,红茶菌为菌种,研制具有莱菔子风味的复合型发酵茶饮料.通过改变发酵时间、莱菔子液浓度,结合饮品口感、色泽、菌膜生长情况、还原性糖含量以及pH值,初步探究出莱菔子红茶菌复合饮品的最适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6 d,莱菔子添加量10 g/L.发酵液具有莱菔子香气,饮品色泽透亮,口感酸甜适中,菌膜成透明胶制状,富有弹性.
-
-
钟红英;
孙海燕;
钟稳萍;
刘涛;
刘玉林;
邹萍
-
-
摘要:
目的 探讨莱菔子耳穴埋药护理对股骨骨折术后便秘患者的通便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12月会昌县中医院收治的股骨骨折术后便秘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施行莱菔子耳穴埋药,对比2组干预前、干预后的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评分、大便间隔时间及肠鸣音情况.结果 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AC-SYM评分较低,大便间隔时间较短,肠鸣音次数较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莱菔子耳穴埋药护理用于股骨骨折术后便秘患者,能有效减轻便秘症状,改善肠道蠕动与排便情况.
-
-
-
葛亚如;
郭炜;
董文亮;
李鸣鹤;
郭晓敏
-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次中医方剂学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高血压是一种以头疼,眩晕,耳鸣,心悸气短等为临床表现的动脉血压升高的慢性疾病。莱菔子是莱菔干燥成熟的种子,常用其消食导滞、降气化痰.现代研究证实莱菔子亦可用来降压.目前,文献报道证实莱菔子成分中的水溶性生物碱、芥子碱盐类及其他成分均有降压作用,且临床亦有莱菔子单用或配伍他药治疗高血压的报道.将近几年的有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指出莱菔子作为传统的中药,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其在治疗某些疾病时疗效确切,价格低廉,药源广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
-
-
-
-
-
-
段绍瑾;
张泽渤;
顾丽贞;
张春阳;
陈宇霞;
谢爱芳;
安荣姝;
解荣庆;
吕文琦;
徐惠
- 《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莱菔籽芥子碱延缓GSNO诱导的胸腺细胞凋亡作用来洞察理气中药调节的整体作用.方法与结果:将純化出莱菔子生物碱用薄层层析,高效液相层析和NMR鉴定为芥子碱(Sinapine of Raphanvs sativus semen,SRS).用高性能细胞分选流式细胞仪、电镜和DNA 琼脂糖电泳从形态、生化和凋亡率三方面都证明SRS可缓慢地部分延缓胸腺细胞凋亡,并在近场光学扫描显微镜(near-field scanning optical microscopy, NSOM)的荧光及形貌图像上得到证实.在此基础上,着重用双光子激光扫描技术在excitation/emission: 730/460nm波长下测试 LysoSensor Yellow/Blue DND -160(L-7545)标记的胸腺细胞溶酶体.用CAS、B2A和Origin 6.0软件依序将PIC图像转换为BMP文件和单细胞荧光强度转化为数据,并显示单个细胞荧光强度值.未处理胸腺细胞溶酶体的荧光强度在正常范围内,dexamethasone(Dex)和GSNO 处理的细胞荧光强度显著增加,这意味着溶酶体在pH 3.5-6.5内酸化,同时凋亡率增加.而GSNO-L-NMMA(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及GSNO-SRS 共同调节的溶酶体使之荧光强度下降,这标志着在pH 3.5~6.5范围内酸化减弱.同时凋亡被轻微抑制.讨论:从SRS和GSNO 共同处理胸腺细胞的TEM、NSOM图都孕育着SRS 可缓慢地部分关闭GSNO启动的细胞凋亡.ICCD实时荧光显微图像已证明,GSNO从开始处理胸腺细胞到120分时可使标志细胞凋亡的荧光强度增加,SRS能缓慢地使荧光强度减弱.由此进一步论证TEM和NSOM对SRS可部分关闭GSNO启动的凋亡的观点.Dex和GSNO有不同的靶分子、信号转导通路和通过不同的基因表达调控细胞程序死亡.Dex靶分子可作为转导因子的受体,和T-淋巴细胞受体协同调节.Dex所启动的T细胞死亡是与其死亡基因8表达相关.NO与巯基反应通过亚硝酰化生成S-亚硝基硫醇进行的信号转导,可激活p53基因网络导致细胞凋亡.我们的研究表明,GSNO通过上调p53表达诱导的胸腺细胞凋亡.p53 基因和蛋白与Akt的'对话' 所构建的基因网络是调节凋亡开关的核心,干扰基因网络的变动决定着细胞的存亡.各种凋亡参数的阈值在决定开关中也起重要作用.不同激活因子诱导胸腺细胞凋亡的过程其溶酶体酸化程度不同.据此提示质子在凋亡过程中的信号传导作用及胸腺细胞具有不均一性和分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