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尔
莫尔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3年内共计859篇,主要集中在欧洲哲学、中国文学、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40篇;相关期刊338种,包括内蒙古社会科学、世界博览、拳击与格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世界史研究论坛第五届学术年会等;莫尔的相关文献由1219位作者贡献,包括郝群、胡摇、王劭溥等。
莫尔
-研究学者
- 郝群
- 胡摇
- 王劭溥
- D·辛格
- G·贝尔
- 杜虎兵
- 胡松
- 张伟
- 朱江平
- 申溯
- 刘守
- 刘胜
- 宋劭
- 张向苏
- 张鸿海
- 朱福龙
- 王建华
- 王志勇
- 赖虹凯
- 陈云云
- 陈磊
- 刘春雨
- 唐燕
- 常丽
- 徐梦
- 戴震东
- 李春盛
- 王琼华
- 王飞
- 赵悟翔
- 郭凌华
- 陈铭勇
- J·D·纽顿
- 万秋华
- 何渝
- 刘云
- 刘俊伯
- 刘国栋
- 刘红忠
- 卢振华
- 史永胜
- 叶明哲
- 吕海宝
- 吴倩楠
- 吴志东
- 周锋子
- 唐凌露
- 唐涛
- 唐蓉
- 孔令胜
-
-
王恒
-
-
摘要:
通过挖掘莫尔早年对皮科和卢奇安的翻译,以及与伊拉斯谟的交往,分析了文艺复兴时期毕达哥拉斯主义的两种形式。《乌托邦》最明显的三个特征——财产共有、劳动和对科学与技术的热情——就是这两种毕达哥拉斯主义的结合。对乌托邦宪制的细致分析表明,乌托邦岛本质上是一个异教版的神权政体。此外,通过分析莫尔的两次人生选择,指出了不能把希斯拉德的观点等同于莫尔的观点,莫尔的真正贡献在于发展了一种天主教版的入世禁欲主义。
-
-
-
-
摘要:
在阿德莫尔小学存在已久的文化,明显的透露出整个学校的强烈的高价值社区意识深厚的影响到每个强调协作力的年级。设计创建L形的教室集群是按年级组织,并开放到共享的工作区,显示出设计精心响应的价值。这种布局允许教室能够在21世纪的学习环境中合作并开展工作。这些课堂集群位于学校中心,策略性地布置在两层楼的图书馆周围。图书馆的玻璃墙和走廊的大开口被视为一个透明的灯塔,鼓励连通性,激励学生和教师提供强烈的社区意识。
-
-
李广益
-
-
摘要:
《乌托邦》中的乌托邦人好战而善战,不仅通过不拘一格的战争手段捍卫自身的安全,而且造就了一个以近于民族国家的乌托邦为中心的帝国.古典传统、中世纪观念、基督教人文主义以及托马斯·莫尔的现实政治考量在《乌托邦》中纠缠盘曲,共同塑造了乌托邦人的战争行为.在世界霸权层面效法古罗马的乌托邦实为理想化的民族帝国,因此,莫尔堪称现代民族国家的思想先驱.
-
-
张培均
-
-
摘要:
莫尔的《乌托邦》专辟一节讲述乌托邦人的战争观.乌托邦人表面反战,却不仅有一套自己的正义战争理由,还有一套高度理性的战争行为.对这部分文本的仔细分析表明,这些论述并不严肃;相反,根据沃格林的诊断,莫尔的戏谑背后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智识人共有的那种贪婪狂特质.在当下,更为审慎的做法是重新审视而非一味推崇文艺复兴智识人.
-
-
美科林·佩里
-
-
摘要:
早上7点钟,黎明的太阳勾勒出货运列车的巨大轮廓,牵引机车满载着燃料和水,整装待发。这辆机车有186吨重,只比一架747喷气式客机稍轻。就在它空转的时候,列车长莫尔也能感觉到柴油机的隆隆声穿过地面。莫尔巡视着身后的96节车厢。有那么一瞬间,他回想起自己一直想当列车长的原因:对他来说,这台超大的机器,以及对如此巨大力量的控制,是一种美。
-
-
李晨曦;
伍浩松
-
-
摘要: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网站2021年11月17日报道】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Rosatom)2021年11月17日宣布,亚美尼亚梅察莫尔核电厂2号机组的延寿与现代化改造工作已经完成。该机组装机容量提升了15%,并可以运行至2026年。俄原集团专家表示,相关技术参数表明该机组可以再运行10年。亚美尼亚官员表示,将开展相关研究,目的是将该机组的运行寿期延长至2036年。
-
-
侯冬意(选译)
-
-
摘要:
对于那些改变历史进程的人来说,没有比建造一座成为整个国家标志的纪念碑更好的方式来表达敬意了。拉什莫尔山位于南达科他州的黑山地区,尤其从建筑设计和技巧上来说,它无疑是这样一个壮举。更重要的是,杰出人物的存在使它更吸引游客,这就是为什么每年有近300万人涌向这个地方的原因。
-
-
-
赵奇
-
-
摘要:
空间(χω′ρα)作为事物得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在《蒂迈欧篇》的宇宙创生图景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文本的模糊性,对此概念的理解始终存在着多重困境。莫尔将其类比为镜子或媒介,并将在其中的事物都称为影像,将空间与可感事物类比为一种镜像关系。相比于康福德,莫尔更是将空间的镜子类比深化到本体论层次,在他看来,柏拉图所说的空间并没有实体意义上的承载功能,本质上只能作为一种映射能力而存在,但莫尔的镜子类比却造成了对理解柏拉图文本的诸多疑难。因此致力于论述并批判莫尔对柏拉图空间概念的镜子类比,认为此类比不仅造成了与《蒂迈欧篇》文本的冲突,而且本身也是自相矛盾的。从空间与元素痕迹相互奠基的维度将其还原为一种关系性概念,并探讨关系性空间的性质,进而理解柏拉图空间的本质特征。
-
-
王霞
-
-
摘要:
庄子与莫尔虽生活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但他们的生态政治思想却有着共性.庄子遵循道之本体,提出物无贵贱;莫尔则倡导公民平等、与物和谐.虽然他们勾画的社会制度及政治理想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尊重自然,提倡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融洽关系,无论是庄子所向往的“至德之世”和“建德之国”,还是莫尔所构想的乌托邦岛国,他们心目中理想的幸福社会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共处,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处处体现出自由、平等、快乐的氛围,以及东西方文明对美好生态政治理想的乌托邦情怀.比较庄子与莫尔生态思想的共性,对当今受全球化影响的生态政治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