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的相关文献在1961年到2022年内共计842篇,主要集中在世界文学、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8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6篇;相关期刊584种,包括文教资料、文艺评论、电影文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2年中国世界古代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第六届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冬季世界史论坛、中国世界古代史2016年会等;荷马史诗的相关文献由763位作者贡献,包括程谷雨、陶铖、刘小菠等。
荷马史诗
-研究学者
- 程谷雨
- 陶铖
- 刘小菠
- 月光
- 汪华
- 童辰
- 朱毅璋
- 朱秀英
- 赵山花
- 陈中梅
- 陈静
- 冯国军
- 张国庆
- 张强
- 徐其超
- 汪瑞
- 甘运杰
- 程建平
- 蒋保
- 赵印国
- 赵晓
- 马莉娜
- 云无心
- 佚名
- 刘军
- 刘刚
- 刘欣然
- 刘燕
- 刘连青
- 刘雅麒
- 向玉桂
- 孙大权
- 孙晓昕(文/图)
- 孙迪
- 宋宝珍
- 尹虎彬
- 崔雪莹
- 庞纬
- 徐莉华
- 徐贲
- 揭雁飞
- 晏绍祥
- 智华
- 朝戈金
- 李万钧
- 李健辉
- 李斌
- 李本华
- 李永斌
- 李长林
-
-
卢永和
-
-
摘要:
荷马史诗在古希腊世界构建了全民共享的文化记忆。荷马史诗的文化记忆传统建基于口头传统和简易字母表。在口头文化时代,荷马史诗以诗性思维的形象,诠释和传承古希腊文明观念。进入书面文化时代之后,荷马史诗文本的文化权威亦是源自于口头传统。荷马史诗研究传统中的“语文学”派,忽视荷马史诗在无文字社会中所承载的文化记忆与传承功能;而“演述派”则无视书写记忆相比口头记忆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从口头吟唱到文本阅读,荷马史诗是以一种艺术自由而非宗教和政治宰制的形式,实现文明传统的延存与激活。这是古希腊文明异于世界其它古老文明的独特之处。
-
-
苏祖祥
-
-
摘要:
校园里的应急避难场所,两年多的新冠疫情,时时响起的消防警报,9.18响起的防空警报,随处可见的消防器材……这些都在提醒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灾难离我们并不遥远,灾难教育必须时时处处加以落实。有关灾难的记载与创作也在提醒我们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大禹治水,诺亚方舟,荷马史诗,《黍离》《国殇》《三国》《水浒》,《鼠疫》《后天》《2012》……天灾人祸所造成的灾难,从来就是艺术、科学、伦理、宗教所关注的问题。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考查鲁迅小说《理水》,以大禹治水为背景,侧重于关注天灾.
-
-
达吾提·阿不都巴热
-
-
摘要:
《玛纳斯》与《荷马史诗》都是享誉世界的文化精髓,反映了各自民族的社会生活。很多研究《玛纳斯》的学者表示这两部史诗有不少相似之处。《玛纳斯》与《荷马史诗》不仅都是战争题材,在文学价值和艺术效果上的价值也不分上下。本文立足《玛纳斯》史诗和《荷马史诗》的文本,以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比较女性身份和地位、女性美的表现,以及史诗表现女性人物形象之方法,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异同,并试图追溯产生这些异同点的渊源。
-
-
程曦
-
-
摘要:
荷马史诗这一彪炳千古的伟大史诗系列,是对半传说半史实的特洛伊战争的诗意叙述。史诗所反映的古希腊黑暗时代的法律思想,主要包括正义观和政体观两方面。荷马史诗中一切正义都是宙斯的意志,包括分配的正义和纠正的正义。其中分配的正义并非绝对平等,具有差异性的分配才能做到各得其所,而纠正的正义更多通过私人血亲复仇来体现,既符合复仇者自身的正义观,也体现了众神的正义观。荷马史诗中政体观主要通过描述其所处时代的政治演变来体现。从特洛伊到黑暗时代,史诗描述与历史事实的差异,体现了希腊民众对贵族政体的抵触。同时,史诗中政体观从一人统治的君主政体转变为少数人统治的贵族政体,这一变化为后世城邦时代多数人统治的民主政体的萌发和发展提供了土壤。
-
-
徐洲赤
-
-
摘要:
作为一部中国式的主旋律大片,《万里归途》通常被表述为中国外交官带领海外被困同胞穿越火线踏上归途的故事。但不知为何,看片过程中,我始终能想起古希腊《荷马史诗》中的奥德赛故事,一个英雄回家的故事。我认为这个题材无意中触及了人类情感世界中的一个重要母题:还乡!我猜想编剧在构思这部影片的时候,一定想到过这个故事原型,假如是不谋而合的话,更证明原型的意义无处不在,证明人类文化符号的共通性。
-
-
陈以云
-
-
摘要:
1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在其诺奖演说《相信诗歌》临近结尾的地方,提到了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一个片段:见到男人喘着气就快死在那里,她滑下去搂着她,呼喊;接着感到那些长矛在捅她的背和肩,然后被绑走,遭受奴役和悲伤。凄惨的哭泣消蚀她的脸颊:但并不比奥德修斯的眼泪更凄惨,此刻被掩饰起来,不被别人见到。
-
-
陈静
-
-
摘要:
《荷马史诗》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伊玛堪》作为一种特殊的说唱文学艺术,是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两部作品的主题分析比较,找出其中的异同,探索从更深的层次来审视不同民族的文学和文化.
-
-
陈静
-
-
摘要:
《荷马史诗》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伊玛堪》作为一种特殊的说唱文学艺术,是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两部作品的主题分析比较,找出其中的异同,探索从更深的层次来审视不同民族的文学和文化。
-
-
徐清羽
-
-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人与人、人与神、神与神的饭局,得出以下结论:人类的秩序要求同级的公平、阶级的差别,以及对神绝对敬仰;人与神之间存在着不可忽略的距离,人与神之间注定分道扬镳;神与神之间不会因为小事产生永久的矛盾,他们始终高高在上俯视人类。
-
-
-
朱毅璋
- 《中国世界古代史2016年会》
| 2016年
-
摘要:
学界对荷马史诗"命运"和法制特征的研究较少,前者多集中在哲学领域、后者的主要研究者为迈克尔·加加林,而且至今未有把两者结合的研究成果.我们在正视"命运"地位并把其看成是一种准则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其受控于神明且主要作用于凡人的特点.这种关系也许正反映了在法制层面上、贵族与平民的对立,即贵族享有一定的法律特权且把持着法律话语权,跟古风时代的情况基本一致.
-
-
ZHU Yi-Zhang;
朱毅璋
- 《2012年中国世界古代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 2012年
-
摘要:
不管是在古希腊的宗教、神话还是文献中,波塞冬都是一位重要的角色.他的宗教职能、神话地位和文学形象,很大程度是由荷马史诗所奠定.波塞冬在荷马史诗中频繁出现且直接影响了剧情的发展,是史诗的重要角色之一.尽管史诗多处对波塞冬进行了描写,但并未清晰介绍和归纳波塞冬的基本形象.本文分别从神明职能、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家庭角色和权力地位等五个方面来考察波塞冬在荷马史诗中的基本形象,进而揭示波塞冬的形象原型,最后简述史诗相关记载对后世希腊的影响.
-
-
孙佳琦
- 《第六届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冬季世界史论坛》
| 2010年
-
摘要:
《荷马史诗》是希腊历史上极具重要地位的著作,是研究古希腊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在以往的众多研究成果中,几乎涉及了古希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事实上, 《荷马史诗》在反映了那些传统研究领域问题的同时,也反映了古希腊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和观念.本文将对其所反映的关于古希腊人的友谊观问题的某些方面做一些简单分析,包括古希腊人朋友关系的类型、古希腊人的友谊观及其及产生的原因.
-
-
JIANG Bao;
蒋保
- 《2012年中国世界古代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 2012年
-
摘要:
荷马在史诗中描述了许多栩栩如生的怜悯场面.荷马的怜悯不仅是人的一种情感,还是人的一种行为,一种为神所认可的正义行为,更是一种有选择性的行为.人们应当怜悯那些值得怜悯的人,如果对之拒绝则被视为不正义,而拒绝怜悯的人也将会受到应有的惩罚.荷马的怜悯通过史诗传给后世希腊人,成为希腊人的优秀品质和城邦体制的一部分.
-
-
JIANG Bao;
蒋保
- 《2012年中国世界古代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 2012年
-
摘要:
荷马在史诗中描述了许多栩栩如生的怜悯场面.荷马的怜悯不仅是人的一种情感,还是人的一种行为,一种为神所认可的正义行为,更是一种有选择性的行为.人们应当怜悯那些值得怜悯的人,如果对之拒绝则被视为不正义,而拒绝怜悯的人也将会受到应有的惩罚.荷马的怜悯通过史诗传给后世希腊人,成为希腊人的优秀品质和城邦体制的一部分.
-
-
JIANG Bao;
蒋保
- 《2012年中国世界古代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 2012年
-
摘要:
荷马在史诗中描述了许多栩栩如生的怜悯场面.荷马的怜悯不仅是人的一种情感,还是人的一种行为,一种为神所认可的正义行为,更是一种有选择性的行为.人们应当怜悯那些值得怜悯的人,如果对之拒绝则被视为不正义,而拒绝怜悯的人也将会受到应有的惩罚.荷马的怜悯通过史诗传给后世希腊人,成为希腊人的优秀品质和城邦体制的一部分.
-
-
JIANG Bao;
蒋保
- 《2012年中国世界古代史国际学术讨论会》
| 2012年
-
摘要:
荷马在史诗中描述了许多栩栩如生的怜悯场面.荷马的怜悯不仅是人的一种情感,还是人的一种行为,一种为神所认可的正义行为,更是一种有选择性的行为.人们应当怜悯那些值得怜悯的人,如果对之拒绝则被视为不正义,而拒绝怜悯的人也将会受到应有的惩罚.荷马的怜悯通过史诗传给后世希腊人,成为希腊人的优秀品质和城邦体制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