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主题学

主题学

主题学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27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文学理论、世界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6326篇;相关期刊178种,包括广东社会科学、贵州社会科学、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等;主题学的相关文献由203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立、刘卫英、赫云等。

主题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4 占比:1.65%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6326 占比:98.34%

总计:16601篇

主题学—发文趋势图

主题学

-研究学者

  • 王立
  • 刘卫英
  • 赫云
  • 宁稼雨
  • 郝明
  • 刘囝妮
  • 孟昭毅
  • 李兵
  • 李冬梅
  • 刘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吴浩
    • 摘要: 作为文学审美范畴中独特范式,复仇文学渊源有自,近年来国内关于复仇文学研究由专注复仇主题类型分类、故事叙事模式中西比较,转向民族文化内质心态观照。渐随法制社会深入建构,法律体系及其“正义”因子重新被纳入复仇文学研究内容之中。国内复仇文学研究整体特征呈现为:从研究范围看,由整体的复仇文学主题内容转向单个人物及单部作品研究;从国别类型研究来看,研究方向从侧重于中国古代复仇文学故事类型研究转向中外复仇文学的叙事模式、复仇方式、复仇动机比较;从研究视角来看,从专注复仇文学文化内涵转向社会现实的法制观照;从研究对象的时间维度来看,由概论整个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复仇”主题转向以个别朝代复仇文学背后的社会内因为重点。
    • 高尚学
    • 摘要: 文章运用主题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广西民间艺术铜鼓、花山岩画和蚂拐节中“蛙”意象主题及其相互之间复杂、密切的关系,“蛙”意象主题在铜鼓民俗、花山岩画和蚂拐节中集中、反复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说明在这些意象之间,具有某种内在的传承性。这种内在的传承性及其共同具有的“蛙”意象主题,是探寻广西民间艺术文化基因和精神范式的突破口。广西民间艺术中的“蛙”意象主题及其体现出的千百年来壮族先民所追求的丰饶崇拜和生殖崇拜,就是其背后的主题思想,也是潜藏在广西民间艺术中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范式,是广西民间艺术中独特的具有特定意义的文化艺术意象。
    • 刘卫英
    • 摘要: 由冷兵器时代铠甲装备演进而来的"护体宝衣"具有丰富的文化符号意义。早期的物理功能,表现出护体宝衣的工具性价值;后期的江湖社会文化功能虽受限于科技水平,却保有对他者科技力量的艳羡向往,呈现出由可见、可用向可感性、社会性扩展的趋势。女将护体软甲书写,标明男权社会中女将体能的不被承认,是性别传统观念的工具化外在显现。护体宝衣的材料构成、奇特功能,蕴含武林身份的象征意味,是"甲胄"护体功能的社会伦理性转化,也是江湖社会秩序建构的功能性扩张想象,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武器改进及科技实用等方面的惰性思维。民国武侠小说中的"护体宝衣"母题,既继承了传统甲胄的神奇功能,还渗透着现代物理学原理,真实而神秘,增添了意味深长的艺术魅力,展示出现代技术面前的平等意识。
    • 吕晓晨
    • 摘要: 作为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重要领域,主题学不同于简单的文学主题研究,它主要研究不同作家对于同一主题、题材、情节和人物的处理,通过比较其异同点,从中得到对作家作品意义与特征的深刻理解。奥尼尔和曹禺的戏剧作品有许多相似之处,许多学者从多个方面和角度对二人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研究。然而对于《天边外》和《日出》的主题学研究却较少。两部作品在主题、情节、人物塑造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是不同时代、不同国别作家的产物,两者又带有明显的差别。本文将从主题学的角度对此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 李兵
    • 摘要: 运用主题学研究理论,从主题、母题视角探究民间艺术,是当代文化语境下民间艺术研究的新视域。民间艺术与宫廷艺术、文人艺术、宗教艺术有密切联系,是这三种艺术的基础,具有母型性质。民间艺术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是母体文化,具有典型的文化矿藏性质。从多维度思考,以主题学视角探讨民间艺术,研究传统民间艺术发展演变的文化路径和真实脉络,是更立体地看待民间艺术的有效途径。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研究民间艺术相关主题、母题,不仅能丰富中国艺术史学体系,而且更有利于深层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真正做到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
    • 陈静
    • 摘要: 《荷马史诗》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伊玛堪》作为一种特殊的说唱文学艺术,是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两部作品的主题分析比较,找出其中的异同,探索从更深的层次来审视不同民族的文学和文化.
    • 陈静
    • 摘要: 《荷马史诗》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伊玛堪》作为一种特殊的说唱文学艺术,是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两部作品的主题分析比较,找出其中的异同,探索从更深的层次来审视不同民族的文学和文化。
    • 吴滨洋; 文霜
    • 摘要: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和《水浒传》中的潘金莲这两个人物形象是中外文学史上极富代表性的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女性代表,本文从比较文学主题学理论这一研究视角入手,分别从形象、题材、母题、情境几大方面对安娜和潘金莲这两个人物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更好地理解两部作品中的人物,把握其内在联系性,为中外其他文学作品形象的对比研究提供新思路。
    • 徐可晶
    • 摘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这直接关乎学生未来的成长,同时也关乎自身未来发展方向,所以,在传媒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应当将传媒行业文化有效融入其中,这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本文就传媒类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导入传媒行业文化的重要性加以分析,也提出了几点对策,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将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 吴滨洋; 文霜
    • 摘要: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和《水浒传》中的潘金莲这两个人物形象是中外文学史上极富代表性的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女性代表,本文从比较文学主题学理论这一研究视角入手,分别从形象、题材、母题、情境几大方面对安娜和潘金莲这两个人物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更好地理解两部作品中的人物,把握其内在联系性,为中外其他文学作品形象的对比研究提供新思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