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渣
药渣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3年内共计203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825篇;相关期刊159种,包括中成药、中国药学杂志、食用菌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4中国食用菌产业年会等;药渣的相关文献由4424位作者贡献,包括覃央央、龚云、罗刚银等。
药渣
-研究学者
- 覃央央
- 龚云
- 罗刚银
- 刘逆夫
- 不公告发明人
- 段金廒
- 马玉龙
- 田国民
- 郭明
- 伍实花
- 张鹏
- 薛艳芬
- 韩淑英
- 胥晶
- 赵高威
- 余强
- 杨小生
- 肖勇
- 郭盛
- 钱大玮
- 凌勇根
- 周会川
- 曾楚楚
- 梁光寰
- 蔡永潮
- 陈龙
- 冯婷婷
- 卢嘉敏
- 吴力克
- 孙飞
- 张兆玲
- 徐兵
- 李亚丹
- 李伏君
- 李留纪
- 董磊
- 谢丽
- 贺艳山
- 邓廷飞
- 初军
- 彭开锋
- 徐鹏举
- 敖杨
- 李齐激
- 杨仁党
- 梁敬翠
- 汪群慧
- 苏理洲
- 于淼
- 何志敏
-
-
赵程鹏;
王继红
-
-
摘要:
为了对不同比例的二丁与连翘药渣堆肥腐熟度进行评价,采用条垛式好氧堆肥方式,将二丁和连翘两种药渣按照5种不同的比例进行堆肥处理,通过分析堆肥过程中温度、pH、C/N和发芽指数等指标的变化规律,对堆肥腐熟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试验处理条件下及堆肥周期内,单一药渣堆肥的两组处理未能完全腐熟,混合药渣堆肥的3组处理均已达到完全腐熟的标准,说明两种药渣混合后进行堆肥,可以有效促进堆肥的顺利进行,且二丁与连翘比例为2∶1(质量比)时发酵效果最好。3组混合药渣的发酵产物可以作为有机肥或土壤改良剂施用,也可以与化肥配合,制备成有机/无机配方肥。
-
-
姚波;
黄力;
李冬丽
-
-
摘要:
以测定云南滇黄精药渣中多糖的含量为目的,采用热回流法提取总多糖,以葡萄糖为对照品制作标准曲线,采用苯酚-硫酸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含量。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0.999,精密度良好,相对标准偏差≤3%,准确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40%,测得6批滇黄精药渣中多糖的平均含量为4.47%,实验结果可为滇黄精的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
-
马晓勇;
岳世林;
周帮会;
姜国均
-
-
摘要:
旨在研究中药渣和牛粪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试验设A(黄藿口服液药渣组)、B(黄芪组)、C(淫羊藿组)和D组(空白对照组),A、B、C组再将药渣或原药与发酵好的牛粪分别按照质量比1∶9、2∶8、3∶7搭配作为饲料饲喂蚯蚓,D组不添加药物,使用发酵牛粪作为蚯蚓饲料,每组各设3个重复,检测各组蚯蚓的适应性、繁殖和生长情况。试验发现:牛粪搭配药渣(原药)会对蚯蚓的生长和繁殖产生明显影响,搭配黄藿口服液药渣30%效果最好;黄芪搭配比小于30%可提高蚯蚓的适应性和生长;20%淫羊藿促进蚯蚓的繁殖效果显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黄藿口服液药渣均提高了蚯蚓的适应性和生长性能,按30%搭配时作用效果最好。
-
-
谢芳;
谢继斌;
胡光胜;
李军华
-
-
摘要:
以药渣为原料,采用氯化锌前处理药渣制备改性生物炭,以得率和Cr(Ⅵ)去除率为考察对象,以氯化锌质量浓度、浸渍比、炭化温度、炭化时间作为主要影响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又进行正交实验,最终筛选出改性药渣生物炭吸附剂的最优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改性药渣生物炭的最优制备工艺条件为氯化锌溶液的质量浓度300 g·L^(-1)、炭化温度600°C、炭化时间50 min、浸渍比1∶2.5。通过改性制备的药渣生物炭对Cr(Ⅵ)去除能力良好,且改性药渣生物炭的制备工艺流程简单,实验操作条件易于控制,为后续改性生物质制备生物炭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
徐海军;
杨洋;
董雅琪;
李天宇;
张娅菲;
爨淑楠;
邓辉;
郝经文;
戴军
-
-
摘要:
为探明霍山石斛依次经无水乙醇和水提取一次后剩的药渣中的多糖含量、40%醇沉多糖及其盐酸水解物的分子量分布特点,用水提醇沉法从霍山石斛药渣中提取粗多糖,并经脱淀粉、脱蛋白、脱色素纯化,获得精制总多糖。对精制总多糖依次用30%、40%、50%、60%、70%和80%浓度的乙醇分级沉淀,对占比最高的40%醇沉霍山石斛多糖用盐酸进行水解,测定40%醇沉霍山石斛多糖及其盐酸水解物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霍山石斛药渣中多糖含量为12%;30%、40%、50%、60%、70%和80%浓度乙醇分级沉淀所得到的多糖占比分别为5.2%、51.5%、24.9%、11.4%、5.0%和1.9%;40%醇沉霍山石斛多糖重均分子量(Mw)为6万,数均分子量(Mn)为5.3万,Mw/Mn为1.136,表明多糖均一性较好;40%醇沉霍山石斛多糖盐酸水解物重均分子量(Mw)为2.4万,数均分子量(Mn)为5.9万,Mw/Mn为4.1,表明多糖均一性较低。
-
-
丁世磊;
罗第梅;
江宗蔚;
韦雅婷;
谢植龙;
张强
-
-
摘要:
在间歇式高压反应釜中,以水为反应介质,研究了药渣直接低温液化制备生物油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药渣受到提取过程的影响,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结构受到一定破坏,液化所需温度和反应时间降低,在290°C下反应2 h时,药渣转化率达到90.79%,得油率为15.36%;药渣液化中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液化程度较高;溶剂水含量增加时,有助于呋喃类化合物产生而抑制了芳香类化合物生成;氮气压力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半纤维素的裂解而阻止了木质素的裂解。
-
-
张雨柔;
张娱
-
-
摘要:
目的:使正源方药渣得到资源化利用。方法:以中药复方正源方药渣为碳化原料,在600摄氏度高温下热解,研究保留1小时、3小时、6小时的生物炭对对硝基苯酚的吸附特性,研究不同初始浓度和不同的吸附时间、吸附温度条件下,保留时间对正源方药渣生物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保留时间为1 h的正源方生物炭在刚开始时吸附速度较其他两种略慢,随着反应的进行,吸附效率介于3 h和6 h之间。同样的保留时间下,生物炭的投加量影响吸附量,投加量小的吸附量大。在保留时间1 h,生物炭投加量为2.5 g/L时,达到最大吸附量13.07mg/g。温度对吸附的影响不大。结论:正源方药渣生物炭是一种很好的PNP吸附剂,不同热解保留时间对正源方药渣生物炭吸附PNP的影响有所不同,3 h制备的生物炭对PNP的吸附最迅速。
-
-
蔡宇燕;
吴春杰;
周丹红;
陈崇
-
-
摘要:
利用合成盐酸林可霉素原料药及衍生物所产生的药渣为原料,通过一步炭化和活化法制备药渣基氮掺杂分级多孔炭(DNHPC)。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氮气吸脱附对DNHPC的形貌、物质结构、成分、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进行表征,并在三电极体系中以6 mol·L-1的KOH水溶液为电解液对DNHPC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DNHPC具有较高的比较面积(1269 m^2·g^-1)和氮掺杂量(5.3%),并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当电流密度为0.25 A·g^-1时,其质量比电容高达263 F·g^-1,当电流密度高达20 A·g^-1时,其质量比电容能够达到180 F·g^-1,质量比电容保持率高达68.4%,而且经过3000次充放电循环(10 A·g^-1)的电容保持率高达93%。
-
-
蔡宇燕;
吴春杰;
周丹红;
陈崇
-
-
摘要:
利用合成盐酸林可霉素原料药及衍生物所产生的药渣为原料,通过一步炭化和活化法制备药渣基氮掺杂分级多孔炭(DNHPC).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氮气吸脱附对DNHPC的形貌、物质结构、成分、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进行表征,并在三电极体系中以6 mol·L-1的KOH水溶液为电解液对DNHPC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DNHPC具有较高的比较面积(1269 m2·g-1)和氮掺杂量(5.3%),并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当电流密度为0.25 A·g-1时,其质量比电容高达263 F·g-1,当电流密度高达20 A·g-1时,其质量比电容能够达到180 F·g-1,质量比电容保持率高达68.4%,而且经过3000次充放电循环(10 A·g-1)的电容保持率高达93%.
-
-
刘巧明;
奉建芳;
梁健钦;
林亿龙;
吴玉强
-
-
摘要:
目的测定复方扶芳藤合剂、复方扶芳藤胶囊生产后红参、人参和黄芪药渣中相应指标成分的质量分数。方法按《中国药典》采用HPLC法分别测定5批次红参药渣、5批次人参药渣中的人参皂苷(Re、Rg1和Rb1)质量分数,采用HPLC法与HPLC‐ELSD法分别测定10批次黄芪药渣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与黄芪甲苷的质量分数。结果红参药渣组的人参皂苷Rb1平均质量分数和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总量均显著高于人参药渣组(P0.05)。与《中国药典》规定的相应原药材含量限度相比,有4批次红参药渣高于《中国药典》规定的红参含量限度,人参药渣和黄芪药渣指标成分含量均低于《中国药典》规定的含量限度。结论复方扶芳藤合剂、复方扶芳藤胶囊生产后药渣中有效成分较高,具有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的价值;复方扶芳藤合剂、复方扶芳藤胶囊的提取工艺需进一步优化。
-
-
史德芳;
周明;
杨德;
郭鹏;
薛淑静;
李露
- 《2014中国食用菌产业年会》
| 2014年
-
摘要:
香菇液态深层发酵技术是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在香菇生产中的应用,目前该技术得到了深入研究和大力推广,本文介绍了香菇液体深层发酵的研究背景及进展,总结了香菇液体发酵研究的重点及热点,阐述了果蔬、药渣液态深层发酵香菇菌丝体的研究思路,最后对香菇液态深层发酵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