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2014中国食用菌产业年会
2014中国食用菌产业年会

2014中国食用菌产业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武汉
  • 出版时间: 2014-09-14

主办单位:中国菌物学会;华中农业大学;易菇网

会议文集:2014中国食用菌产业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创造更大范围的国际贸易自由和国际投资便利成为世界各国努力的目标。为履行WTO进一步削减关税的义务,关税壁垒的作用将逐渐削弱。尽管如此,中国包括食用菌农产品出口,仍然遭遇相关国家的关税壁垒,其程度和影响不容忽视。rn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使得关税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力大大减弱,而在现实中,非关税壁垒使用的频率已逐步超过关税壁垒的使用。通常,非关税壁垒形式多样,但具体到中国食用菌的出口,表现最为显著的是技术性贸易壁垒,而以日本的“肯定表制度”和欧盟的“农药管理与食品卫生新法规”最具代表性。rn 比起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反倾销和“特保条款”为代表的新型贸易壁垒对中国食用菌出口带来的冲击也毫不逊色,反倾销调查的持久性和“特保条款”的突然性、滥用性都曾使中国食用菌出口遭到巨大影响。
  • 摘要:回顾三十年来的随州菇业,从生产发展、技术进步、栽培种类增加,栽培区域扩大,总产量提高,产业构架形成以及在全省菇业所处地位的变化,认为从三个方面值得肯定:在市场竞争中选准产业方向,在驾驭市场中探索产业化途径,在规范市场中完善产业化保障机制。虽然菇业走过30年历程,也取得辉煌业绩。但是,也应该更清楚地认识到,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随着香菇发展的国际化和多元化,国际菇类市场将会出现更激烈的竞争,无公害和标准化生产迫在眉捷,生态和环境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还要积极探索香菇集约化规模栽培新模式,走低成本、高效益发展之路。
  • 摘要:十堰市有悠久的食用菌栽培历史,生态环境适宜,生产源料丰富,生产历史悠久,产品质量上乘,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十堰食用菌产业效益不断凸显,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逐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稳步提高,品牌优势不断显现。但存在着菌种生产管理薄弱,精深加工能力低,专业人才队伍比较匿乏,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品牌管优势尚未有效发挥等问题。提出要规范菌种生产管理;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促进精深加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配套服务体系;狠抓科研攻关,推进成果转化;加大品牌打造力度;创新机制体制。
  • 摘要:立足湖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科技力量做支撑,研发项目为纽带,产业基地作平台,产、学、研有机结合,社会力量高度整合的食用菌产业科技技术创新模式,把组织引导科技力量开展有效科技创新,培育名牌产品和知名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目标,找准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需求,进行产业全程科技规划,从重大基础课题选题、共性关键技术开发、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企业科技产品研发及科技服务体系构建等多个层面,进行项目分层设计,制定科技发展规划,促进食用菌产业技术升级,使食用菌产业发展适应中国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力争5-10年内使湖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发展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确保湖北省食用菌产业在全国的出口强省地位.
  • 摘要:为进一步提高云南省食用菌产业的整体水平,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食用菌产业升级发展的意见和加快生物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布置和要求,结合产业具体实际,分析食用菌产业基本情况、机遇与挑战,确定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明确主要任务,规范产业布局,确立重大项目,完善保障措施。
  • 摘要: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挖掘和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加大政府推动和引导力度,整合全区食用菌资源和科技、资金等要素,着力搭建食用菌产业化发展平台,全力培育壮大以香菇、平菇(反季鲜菇)生产为主体的食用菌产业,不断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延伸食用菌产业链条,增加其市场竞争力,实现食用菌产业持续高效健康发展。总体目标是:高效生态的现代食用菌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产品结构和产品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功能进一步发挥和拓展,科技创新、转化、推广和服务能力得到强化和完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实现产业功能多元化、结构生态化、技术高新化、栽培标准化、生产集约化、质量安全化、产业发展持续化。
  • 摘要:香菇同一菌株在高温影响下的菌丝体生长形态与子实体的生长表现具有相关性,即菌丝体生长受高温影响小的,其子实体发生受高温影响也小;菌丝体生长受高温影响愈严重的,其子实体的发生受高温影响也就愈严重.在不同香菇菌株间,其菌丝体及子实体生长受高温影响的表现程度也不相同.不论是从子实体产生的基础和生长过程来分析,还是从栽培实践中的观察比照其菌丝体高温培养下的形态表现来分析,均可证明这两点。这些生长形态的异常虽是受环境条件影响的生理性反映,但它是不同菌株酶活力水平的表现,就其相对稳定的表现结果来看,应属一个菌株固有的生长形态特征。
  • 摘要:香菇液态深层发酵技术是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在香菇生产中的应用,目前该技术得到了深入研究和大力推广,本文介绍了香菇液体深层发酵的研究背景及进展,总结了香菇液体发酵研究的重点及热点,阐述了果蔬、药渣液态深层发酵香菇菌丝体的研究思路,最后对香菇液态深层发酵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及展望.
  • 摘要:目前国内绝大部分菌种生产厂家还处于家庭作坊式的水平,设备简陋、条件差。远安科力生菌业有限公司在科力生集团信息中心的支持下,在国内同行业中率先实行信息化管理,并通过IS09001,IS014001和IS022000三个管理体系的认证,与公司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rn 通过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公司相关领导每天只需打开电脑,就可以实时查询所有人员的考勤、仓库库存、菌种装袋数量、接种数量、出库数量和接种成品率、公司现有客户以及销售情况等信息,随时掌握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对企业的经营数据进行多角度的分析,然后对市场的发展做出预测,从而对管理提供支持。实现了管理的及时性、有效性,提高了管理效率。
  • 摘要:本试验以不同比例的油菜壳作为原材料添加到平菇栽培料中,为油菜壳循环再利用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rn 由于平菇菌丝对培养料的适应性相对较强可利用的原材料相对广泛,从本试验中得知利用油菜壳栽培平菇是可行的。由于油菜壳为英果状,从装袋效果上来看拌料后油菜壳分散在培养料中降低了装袋的紧实度,在培养料中加大了料间的空隙间隔从而增加了培养料内部的透气性,有利于提高平菇菌丝在培养料中的生长速度和吃料能力。油菜壳的利用增加了菌袋被刺破而遭受污染的几率,这可能与油菜壳荚果状的边缘呈针叶型有关,也与堆置发酵时间有关,适当延长发酵时间能有效的对油菜壳进行软化腐熟,但与此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量。当油菜壳与玉米芯的添加比例达到40%时,菌袋污染几率显著提高,在装袋时可以明显看到油菜壳刺破菌袋的现象,菇体的品质与对照相比较也显著降低。从本试验中总结出油菜壳添加量在20%,玉米芯添加量在50%时,前三潮菇的出菇时间与对照相当,产量、出菇子实体品质与对照相当。初步认为添加20%油菜壳在平菇培养料中的效果最佳,该配方菌丝生长速度为5.20mm/d,菌丝满袋时间比对照快2天左右。前三潮菇总产量为603.7g比对照产量低16.3g,出菇期子实体形态丛生,整齐,品质佳,综合经济效益分析成本比对照降低20%左右,一个栽培季节每亩地玉米芯投料成本能降低约1700元左右。
  • 摘要:中国毛木耳根据生产的产品类型不同分为黄背木耳和白背木耳两大类,白背木耳主要在福建生产,黄背木耳在全国其它地区均有生产,主要栽培地区有四川、河南、江苏、安徽、重庆和山东等.探讨了毛木耳的生产季节、培养基配方、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接种场所消毒、培养发菌、出耳管理、采收及采后管理、产品加工等一系列栽培关键技术。
  • 摘要:近年来,随州市九口堰富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试验、示范推广"大棚脱袋香菇-水稻"、"地栽双孢蘑菇-水稻"栽培新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春栽香菇的栽培流程为:备料→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冷却→菌种处理→接种室消毒→接种→养菌→越夏管理→转色→菇场选择→搭棚→出菇→注水→采收加工。
  •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湖北省武汉市地区的一种平菇高效周年栽培模式,包括安排适宜的栽培季节、菌株选择、培养料的处理、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培养、秀珍菇出菇管理、姬菇出菇管理、采收等关键技术。在当地将平菇品种中的口感较好、经济价值相对较高的姬菇与秀珍菇进行有机的结合起来,按照当地气候特点进行覆盖全年的交替栽培.
  • 摘要: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建站三十年来,北京市食用菌生产经历了自由种植阶段、引导发展阶段和全面推进提高阶段。自由种植阶段的生产特点是:1.生产与技术无人主抓,总产量低;2.科研与育种单位少,品种单一;3.生产规模小而分散,技术水平较低,不能形成稳定的产品供应。引导发展阶段表现为:1.面积由少到多,产量实现翻番;2.菇种由单一的平菇向香菇、金针菇、木耳等多样化发展;3.生产技术有所提高,生产设备有所改善;4.原料本地化,配方科学化;5.由分散引种、分散种植向集中管理、规模化生产发展;6.工厂化食用菌(双抱菇、金针菇等品种)生产开始起步,规模化点、专业化村、区域化生产带逐步形成,在京郊食用菌生产中起到了主导和推动作用。全面提升发展阶段食用菌产业之所以发展迅速,一是各级领导重视;二是市民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三是连续多年积极开展食用菌高产技术推广与高产创建工作。
  • 摘要:中国食用菌已发展成为年产值超过1400亿元的营养健康产业,但产业效益整体下滑、新品种选育技术手段落后等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天津市食用菌技术工程中心,开展创新研究,以科技促进食用菌的持续健康发展,取得丰硕成果.据天津市食用菌技术工程中心负责人介绍,食用菌是利用农业废弃物为原料来进行栽培,有效地处理了污染源和保护了环境,为人们提供了鲜美的营养保健食品.该中心依托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集科研、示范、推广、科普等功能于一体,致力于满足行业对科技的需求,围绕食用菌产业链的各关键节点和"瓶颈"环节,开展创新研究,解决共性技术难题,加快技术体系的构建,强化示范,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培育和壮大食用菌行业,以促进食用菌的持续健康发展.
  • 摘要:由平泉县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共同承建的河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项目通过国家专家组论证.专家组通过听取平泉县关于《河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方案》、《河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发展规划》等相关报告,经质询、答辩和讨论,一致认为,河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项目功能定位准确,行业特色突出,技术研发方向符合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对提升平泉县、河北省乃至华北地区的食用菌产业技术整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n 食用菌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全面提升食用菌产业技术和发展水平为目标,以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其集成和产业化开发为主要任务,根据市场需求,研究和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及其产品。包括八个中心,即:中国北方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中心、食用菌科技成果示范推广中心、食用菌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中心、食用菌产品检验检测中心、食用菌产业化技术培训中心、国际食用菌农法生产技术培训中心、食用菌人才中心、菌文化创意中心。项目建成后,将担负起河北省食用菌产业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推广、行业发展咨询服务、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等多项功能,成为河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高水平创新创业基地。
  • 摘要:2014年4月4-12日,世界著名菌蕈学学家张树庭教授自澳大利亚飞赴山西太原,山西省忻州市沐野食用菌研究所所长梁枝荣、山西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所长郭尚等一行到机场迎接.张树庭教授在晋期间,先后到忻州市沐野食用菌研究所、宁武县千亩香菇基地、岢岚县方圆土特产公司、忻州市师范学院、山西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山西生物研究所等地考察指导讲学.张树庭教授考察指导期间,受到有关方面的热烈欢迎、盛情接待,忻州市有关领导到张教授下榻的沐野食用菌研究所看望.张教授对沐野食用菌研究所的生态化产品"虎皮菇"给予了高度评价.
  • 摘要:尽管食用菌在山西省种植业中的占比不大,但近两年的发展态势却非其他农产品可以比拟.短短几年,省内已经形成几个专业县和产业集聚区,出现了一批加工销售企业,让很多农民找到了新的增收之路.食用菌具备了成为新兴农业产业的潜质,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扶持政策力度不够、技术力量薄弱、加工能力不足等等,破解这些问题可以使产业向更高的层次迈进.rn 要把食用菌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进行打造,当务之急是理顺管理职能,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尽快出台中长期的规划。政府牵头,做强行业协会,研究出台一套专门政策,将有助于这个新兴产业的继续发展壮大。产业技术体系的下游短板必须补齐。大规模培养实用技术人才已是当前产业继续提升的必要条件,而且培训必须有连续性,注重技术的持续更新。真正把食用菌做成全省的大产业,必须引导农民、合作社、企业进行差异化、多样化、特色化的生产,开发更多新品种,而不是都挤在有限的几个品种上展开竞争。改变销售初级产品为主的局面,关键在于做强、做多深加工企业。
  • 摘要:位于非洲南部的赞比亚土地肥沃,是该国农作物的主产区,全国五分之一的经济总量来自赞比亚的农业产值。目前当地的食用菌品种以平菇为主,且市场价格较高。2014年,吉林海外农业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在赞比亚国际机场10公里外建设了吉林生态农业开发园区,在食用菌基地里种植杏鲍菇、香菇和平菇等品种,丰富赞比亚的食用菌品类,同时平衡赞比亚的蘑菇市场价格。rn 4月份,吉林生态农业开发园区一期开工,截止目前为止,建设投资达到400万美元,计划开发一个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的食用菌基地,还有三栋厂房正在建设中,项目一期预计在今年年底前结束,后续将投入500多万美元。目前,吉林生态农业开发园区的食用菌基地的菌种基本依靠国内运进,因为赞比亚本土食用菌科研力量较为薄弱,吉海农集团将加大食用菌科技研发的投入,争取在2015年实现在赞比亚培养菌种。
  • 摘要:用了十余年的时间,牡丹江将自己打造成"世界黑木耳之都"、"中国食用菌之城",2013年全市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37亿袋,总产量达189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二十分之一,全省的三分之二.随着食用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化分工的细化,不仅催生了食用菌原辅材料的巨大市场,也在不断拉伸着牡丹江的食用菌产业链条.食用菌产业发展是一个不断细化产业分工的过程,菌农们已逐渐抛弃了自给自足的发展模式,完成了从食用菌生产资料物资供应,到生产、加工、销售、研发各环节的社会化分工.rn 栽培食用菌实现了富农,向下游产业链延伸意在强企,牡丹江市的食用菌产业就是要走出一条生态、安全、高端,全产业链条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在第一产业基地生产方面,不断推出高新技术,实现集约经营,继续引领全国;在第二产业方面,向菌种、锯末子等所有生产资料的生产延伸,向打眼机、灌装机、环保锅炉等木耳机械生产设备的生产延伸;食用菌成品的加工向高端产品延伸,往废弃菌袋回收加工利用延伸,生产活性炭、有机肥、再生塑料,进行生物质发电。也正是如此,才有理由相信,牡丹江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步伐将更加坚定。
  • 摘要:从最初的“零买零卖”,到现在大宗交易,从干货、鲜品等“原字号”,到后来的食用菌糖果、饮品等深加工产品输出,依靠龙头企业的强大带动作用,牡丹江市的食用菌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产业链条也在不断向外延伸,如今的牡丹江食用菌产业已经摆脱了单兵作战的传统产业模式,快步走在集群发展的产业化经营之路上。
  • 摘要:4月20日上午,中国食用菌协会第二十期《菌类园艺工》职业资格培训班开班仪式在牡丹江市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举行.本期培训班由中国食用菌协会主办,易菇网承办,黑龙江省食用菌协会、黑龙江省食用菌协会个体种植联合会、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贵龙食用菌设备有限公司、黑龙江省菌农信息网、牡丹江千珍源菌业有限公司、千珍源食用菌网络商城协办.参加本期培训班的学员来自全国近20个省80余人,创下《菌类园艺工》职业资格培训班开班人数新高.本期培训班坚持贯彻落实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进食用菌行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旨在提高菌类园艺从业职业素质,通过此次培训令学员掌握菌类园艺工系统基础知识以及菌类园艺工操作规范流程与技巧。培训将于24日结束,参加培训的人员经考试鉴定合格,将颁发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资格证书》。
  • 摘要: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是中国现代香菇栽培技术的发源地,在30多年积累的基础上经过3年多的不断探索,国际上率先提出并验证成功新型的“基于二次培养的香菇工厂化生产工艺”。这种模式在选育专用香菇品种的前提下,彻底摒弃传统香菇用菌袋生产菌棒的模式,充分利用了国内十分成熟的木腐菌工厂化生产基础,结合香菇对出菇的特殊工艺要求创新而成。相对于日韩现有香菇工厂化生产模式中需要专用设备和材料,这种新模式更适合现有食用菌工厂转产,生产成本更低,自动化程度更高,极大降低了使用透气袋栽培发生的污染机率和对人工经验的依赖,更易于实现香菇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操作,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是一项全面领先日韩的香菇工厂化生产方式,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和特色。中国工程院李玉院士在看过试验后,对其中的创新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 摘要:在如皋市,食用菌产业依托新型的种植模式和经营理念,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发展着,带领传统农业跳起了"现代舞".通过工厂种植实现高效高产,采用秸秆做基料变废为宝创新种植模式,自己生产、加工到销售一条龙,形成了产业链,形成特色产业开辟致富道路。
  • 摘要:1至7月,食用菌出口1246万美元,同比增长40.91%.食用菌出口快速增长源于庆元县食用菌企业加大开拓市场力度。同时也反映了庆元县食用菌产品质量的提高。据县经商局外贸科相关负责人李和进分析,庆元县自2013年12月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后,产品质量和知名度显著提升,连续实现3年国外农残超标零通报,效益逐步显现。此外,食用菌出口退税政策的恢复,也进一步调动了企业出口积极性。
  • 摘要:近年来,房县县委、县政府确立了“管好资源扩规模,改良品种创品牌,优化模式增效益,培植龙头拓市场,创新机制增活力”的发展思路,食用菌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目前,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技术应用渐趋成熟,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品牌创建成效明显。预计到2020年,房县代料食用菌将发展到1.5亿袋,产量15000吨,产值12亿元,将建成鄂、陕、川、渝、豫五省食用菌集散中心,由全国食用菌名县迈向全国食用菌强县行列。
  • 摘要:4月29日,荆楚行采访组走进随州,近距离感受随州打造中国食用菌出口王国的大手笔,倾听企业负责人解说随州企业敢闯敢试的魄力,提出随州香菇从“提篮小卖”华丽转身为“国际宠儿”的原因在于生产基地建设,政府的扶持,科技的创新。
  • 摘要:随着消费者健康饮食观念的增强,"一荤一菌一素"正成为一日三餐的标配.原来颇受市民青睐的"一条腿"杏鲍菇,过去要靠天成长,产量和产能上不来,价格也居高不下.而今,蘑菇的生产不再是"大棚+草灰",而是进入工业化生产环节,成了四季皆有的产品,而消费者的桌子自然少不了一道物美价廉的食用菌.rn 蘑菇的生长环境要求无菌、低温,特别是在培养基中,只有把其他细菌杀死,菌种才能在里面生根、生长出菌丝来,这样的生长习性也决定了在杏鲍菇的整个生产流程,从原料堆沤到装箱冷藏,都采用全封闭无公害生产模式,杜绝任何农药制剂,以实现生态安全。rn “工厂+农户”的产业发展方式,通过位于马王堆的“湖南菌业”批发销售中心,把全省的菇类企业汇集起来,实现了技术、菌种、销售的标准化生产,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和科研为一体的产业体系。记者了解到,食用菌进入工厂化时代后,湖南还将建立食用菇的溯源体系,消费者扫描外包装上的二维码,所购蘑菇的营养基、菌种、营养成分等各种信息,都能一清二楚。
  • 摘要:对于南阳市西峡县的"菇农"们来说,香菇种植不仅仅把他们带入高效农业发展的道路上,更由此拉开了农民们依托食用菌产业致富的序幕.目前,香菇产业链已初步建成,通过精深加工引领产业升级,以标准化的生产融入市场大潮。南阳市将以科技为支撑巩固提升木腐菌、大力发展草腐菌、积极开发特色菌,突破发展加工业提高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专业化、产业化生产水平,到2015年全市菌产品加工增值20亿元以上,再创2~3个全国知名品牌,全市年出口创汇5亿美元以上。
  • 摘要:每天一大早,家住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坳上镇响水村的农妇张菊香便来到公路边,等候"中国靖州茯苓大市场"的专线客车,赶往市场"上班".该县像张菊香这样在茯苓市场专门从事茯苓加工的农民有6000多人.目前,靖州茯苓产业从业人员已有5万之众,年总产值高达3.4亿元,成了全国最大的茯苓集散地.rn 近年,该县专门成立了“靖州茯苓专业协会”,制定了茯苓生产、加工的行业标准,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本县的文溪、三秋、大堡子、藕团等乡镇建立了规范化的种植基地,并与贵州、云南、四川,广西等省区的茯苓产区签订了购销合同,向这些地区的苓农提供全程服务。
  • 摘要:食药用菌工厂化生产与精深加工关键技术项目针对食药用菌产业发展的资源、栽培、加工、质控等产业关键环节的主要问题,发明了系列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发明了采用热泵、热回收和水帘原理的温度调控,采用制冷冷凝水回收雾化加湿和带状LED灯阵的湿度与光照调节等节能技术;筛选出具有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辅助降血糖等功能和对肿瘤细胞及病毒有抑制作用的食药用菌品种;发明了原态提取、超高压提取、膨化结合发酵提取等食药用菌精深加工技术;研制出食药用菌基因指纹快速鉴定等检测技术;制定了相关国家标准。
  • 摘要:近年来,灵川县制定政策加强产业扶持,引导食用菌生产走产业化道路.自2004年在桂林市率先引进大棚蘑菇二次发酵栽培技术以来,相继引导、带动、扶持群众发展双孢蘑菇、金针菇、香菇、夏季高温菇、灵芝、云耳等品种规模化、基地化种植.通过配备空调及变温处理冷库等设施,探索温差出菇技术和优化最佳培养料配方技术,生产反季节秀珍菇,今年生产规模达到了40万袋,总产值320万元,为实现秀珍菇产业增产增效、菌农增收铺砌了一条致富的道路。
  • 摘要:横县积极发展以双孢蘑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长期以来,该县县委、县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积极引进广西集盛食品有限公司等大企业作为龙头带动,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推动双孢蘑菇产业不断发展.目前,该县已形成了专业工厂化栽培与农户小拱棚栽培相结合,从菌种生产、蘑菇栽培到蘑菇加工出口的完整产业链.去年,横县获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双孢蘑菇之乡"称号.
  • 摘要:总产突破100万吨,效益突破70亿元,亩纯收入突破1万元——这是2012-2013生产年度广西食用菌产业交出的优秀"成绩单".目前横县建成了单造栽培面积4.2万平方米的双抱蘑菇工厂化生产基地,引进国际先进的“隧道发酵+温控菇房”技术,实现了周年化生产,每造生产期2个月,每年可种6造,每造单产可达30公斤/平方米。近年来,横县通过引进广西集盛食品等大企业作为龙头带动,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通过土地流转,促进了双抱蘑菇产业的发展。rn 全区目前每年可作为食用菌生产原料的桑杆约400万吨左右,利用桑杆为原料生产食用菌,转化率高,产品品质好;同时采收后的废菌糠可作为有机肥还田,提高土壤肥力,减少肥料的投入,使桑杆资源得到高效、安全、生态的循环利用,变废为宝。rn 现阶段广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重点,就是实施“136”工程,即努力打造一大桂菌品牌(广西双抱蘑菇),重点支持杏鲍菇、巴氏蘑菇等三大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突出建设黑木耳、秀珍菇等六大菌包供应中心。2013-2014生产年度,力争食用菌总产值达到100亿元,打造出又一个百亿元产业。
  • 摘要:四川省金堂县,工业化所带来的高产能不仅迅速的改变了整个食用菌行业的生态,流水线的标准化生产更为传统食用菌种植模式带来启示.标准化的菌瓶在流水线上依次进行蒸汽高压消毒后,再进行冷却接种,便可放入菇房培养,45天后,鲜嫩的金针菇上市。同时,不仅与四川省农科院、成都市植保站研究完成了食用菌病虫害物理综合防治技术,还建立了食用菌种植大户落实生产档案管理制度,将菇农信息及生产过程详细地作以记录,建立生产经营者责任制和质量追溯制,有效保障了食用菌生产、管理程序的规范化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近年来,金堂县不断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推动食用菌产业化发展。工厂化与种植大户联合发展的食用菌种植模式已成为一种常态。
  • 摘要:印江作为典型山区农业县,在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充分利用梵净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创新农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建设木黄食用菌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一个生产基地规模化、生产技术标准化、产品销售市场化、组织形式多元化的现代农业典型和样板园区在梵净山麓崛起.通过基地建设精心打造高标准园区,通过示范带动实现企业与菇农双赢,通过科技支撑着力提高产品竞争力。
  • 摘要:云南省对2014年的野生菌出口提出了要求,争取今年野生菌出口恢复到2011年出口1.6亿美元的水平.日前,淘宝网已与专注野生菌发展的云南茂昽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借助电商的强大商业能量,以松茸为代表的云南野生菌产业完全可以实现品牌化、标准化发展,探索云南野生菌产业走向“价格与价值相统一”的有效营销路径。
  • 摘要:近日《云南省“十二五”食用菌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对云南省食用菌产业的基本情况和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产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提出要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扩大“云菌”品牌。但目前存在着过度采摘现象严重,还缺乏深加工能力,云南省野生食用菌主要以初级原料为主,云南省还长期沿用传统的采购和销售方式,市场存在无序竞争等混乱现象,严重影响了产业规模的壮大和市场体系的建立等问题。有必要从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大农业,即林业和谋划林业长远发展,与此同时也可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及林下经济—野生食用菌经济。此外,还有不可低估的社会效益,云南野生菌解决了老、少、边、穷、旱地区近2千万人的就业,不仅解决了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也让这些山区的农民每年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有力地支撑了社会稳定,具有不可小觑的社会效益。最后,要建立完善的野生食用菌出口体制,在松茸的出口数量上有所控制,修订野生菌重金属含量等出口标准,,积极推广成熟的野生菌根食用菌仿生栽培技术。
  • 摘要:2011年,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拉萨综合试验站开始了“西藏野生灵芝栽培技术”的课题研究,野生灵芝的栽培分为制袋、灭菌、接种、菌丝培养、出菇管理等步骤。从菌种分离到菌丝布满菌袋大约需要3-4个月,到灵芝成熟还需3个月。课题组对灵芝的有效成分进行检测,并与野生灵芝做对比。结果表明,人工栽培灵芝的有效成分不低于野生灵芝,其中栽培灵芝的多糖含量达到3.8-4.6/100g,三萜类物质含量大于1.5/100g。课题组还将该其与内地多家企业等栽培的灵芝对比,发现均高于内地栽培品种。最终经分子生物鉴定结果,确定人工栽培的野生灵芝就是白肉灵芝,而白肉灵芝人工栽培走在了国内前列。
  • 摘要:"冬虫夏草(西藏)"7月22日在拉萨举行挂牌仪式,正式在渤海商品交易所市场内挂牌开始现货交易.业界分析认为,这是虫草行业在线交易迈出的第一步,标志着冬虫夏草的电商化新市场体系启动,对虫草行业规范化发展及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rn 虫草的电商化,将为产业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业界龙头企业携手合作整合产业链,规范冬虫夏草的质量标准和市场布局,实现从收购、加工、研发,到贸易、物流配送、电商终端销售等的一体化服务,借助渤商所的市场服务体系整合冬虫夏草的销售渠道,进行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rn 但是,对于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虽然国家近年来多次清理整顿,但是目前仍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日常运行所依靠的交易规章制度如交易规则、风险控制制度、现货交收制度、资金结算及结、算管理制度等,也是参考了期货的相关机制,却缺乏类似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等具有法律效应的管理办法来规范,不具有法律的权威性,市场无法可依导致监管职责不明,国内各种电子交易纠纷时有发生。同时,大宗商品的金融化趋势,也伴随着资金操纵、虚炒价格的风险。
  • 摘要:近年来,中国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食物供需基本平衡,食品安全状况总体稳定向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食物与营养发展成效显著.但是,中国食物生产还不能适应营养需求,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与健康知识缺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为保障食物有效供给,优化食物结构,强化居民营养改善,特制定本纲要.主要任务为:构建供给稳定、运转高效、监控有力的食物数量保障体系;构建标准健全、体系完备、监管到位的食物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定期监测、分类指导、引导消费的居民营养改善体系。要全面普及膳食营养和健康知识,加强食物生产与供给,加大营养监测与干预,推进食物与营养法制化管理,加决食物与营养科技创新,加强组织领导和咨询指导。
  • 摘要:资源环境制约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解决节能环保问题,是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对拉动投资和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节能减排和民生改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围绕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工程为依托,强化政府引导,完善政策机制,培育规范市场,着力加强技术创新,大力提高技术装备、产品、服务水平,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释放市场潜在需求,形成新的增长点,为扩内需、稳增长、调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改善环境质量,保障改善民生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要围绕重点领域,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发挥政府带动作用,引领社会资金投入节能环保工程建设;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扩大市场消费需求;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节能环保产业市场竞争力;强化约束激励,营造有利的市场和政策环境。
  • 摘要: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中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要求,结合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和《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特制定本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强政策扶持,加大农作物种业投入,整合农作物种业资源,强化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推进商业化育种,完善法律法规,严格市场监管,快速提升中国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努力构建与农业生产大国地位相适应、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全面提高中国农作物种业发展水平。提出了建立新型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等十项重点任务;确定了种业基拙性公益性研究工程、商业化育种工程等四项重大工程;明确了健全法律法规、建立多元化投资渠道等五项保障措施。
  • 摘要:通过考察,两岸的菇业在生产发展和消费上有着太大的差异。在台湾,每天都会感受到菇类消费的氛围。台湾在菇类消费的推广力度,还体现在有众多的菇类休闲农场,带给民众予菇类知识、菇类文化。这次考察,最大的收获是看到台湾多元化的拉动和促进菇类消费,所到之处都充满浓浓的菇类文化,使民众更多的了解菇类的保健作用,了解吃菇的好处,从而使菇类消费成为日常的必需,值得大陆学习。如果大陆13亿人口能把吃菇当成日常的必台湾菇类生产发展跟大陆完全不同,大陆近几年盲目扩展,导致工厂化栽培的杏鲍菇和金针菇产大于销,市场价格一直很低,多数菇厂处于亏本状态,而台湾根据市场的需求来确定生产量,不盲目扩张,争先发展,互相争夺市场。菇价一直保持平稳,所有的菇厂都保持盈利状态。
  • 摘要:早在上世纪80年代,安远就享有"江南万担蘑菇生产县"美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安远县食用菌产业实现了规模扩张、产业升级、文化注入"三级跳",产品畅销全国各地,甚至漂洋过海外销至美国、印尼、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2012年,该县生产食用菌8500万袋,产值突破2亿元,成为全国著名的鲜菇生产和出口基地.安远食用菌为何能"菇香四海"?笔者发现该县科研人员从家用空调调控室温中受到启发,研发出了适合在菇棚安装的空调,使四季都有新鲜小蘑菇上市,品质还更好。通过建立食用菌科技示范园,进行技术攻关,他们摸索出了将稻草、棉子壳等农村常见的废弃物作为生产原料的技术,使食用菌生产彻底摆脱了对木材资源的依赖。同时,还研发出了“杏鲍菇床架式栽培技术”和“鸡腿菇工厂化生产二次覆土技术”两项具有国家专利的新技术,产业获得了“新生”。着眼产业可持续发展,在安远县相关部门的帮助下,该公司投资3.5亿元,在新规划建设的城北工业园区组建一个面积超600亩的“百菇园”。建成后,“百菇园”将成为集菌类文化、生态园、科研培训、交易市场等功能为一体的食用菌文化展示区,并以其为依托,聚集全县多家从事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和加工的企业,提升产业规模和产业效益。这样就避免了生产品种不同、基地分散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大大增加了安远食用菌产业的辐射带动效应。
  • 摘要:近年来,邹城市始终把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作为繁荣农村经济、带动农民致富的重要举措来实施,按照拉长产业链、做出大产业的工作思路,坚持以扩张发展食用菌产业基地为基础,以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龙头企业为核心,以健全完善营销体系为保障,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龙头带动等措施,初步建立了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食用菌产业化经营体系,走出了一条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的特色路,创造出食用菌产业“既快又好”的产业化发展“邹城模式”。具体通过培植龙头企业,实施以内融外战略;“一棚菇百亩粮”,效益引导,农企联合,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严格质最安全标准,决胜国内外市场。
  • 摘要:浙江是灵芝主要产区之一,尤其是位于中西部、森林资源丰富、无污染的丽水庆元、龙泉和金华的磐安、武义地区,以野外段木栽培为主,质量好、产量高,是最接近野生灵芝的栽培方法. 近几年来,作为灵芝种植及消费的大省,浙江越来越关注灵芝这个“特色产业”。对于灵芝产业的现状与发展,丽水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了调研评估,认为目前灵芝产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产品定位、质量标准、生产规模、产品广告。为促进灵芝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急需提升产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提升品牌的公信力和竞争力,从而提升灵芝产业在保健和药用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应以国际化为目标,着重进行“产业规模化、工艺现代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市场规范化”的建设;重视灵芝文化对提升灵芝产品附加值的重要作用,通过灵芝产品的文化包装,延长产业链,推进灵芝产业发展。明确定位,创建标准,紧抓管理,侧重引导,浙江将加快灵芝产业的规划发展,推动浙江省自有保健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 摘要:昆明是云南省会,是科技、经济、政治中心,具有独特区位优势,在全省具有发展食用菌产业独特优势。食用菌产业是一项投资少、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市场广阔的农业产业项目,发展食用菌这种高效、立体、生态产业,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保护生态环境,构建昆明加快发展高原都市型现代农业都具有重要意义。rn 食用菌国际市场需求巨大,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围绕昆明高原都市型农业发展思路和定位,昆明食用菌产业可以在食用菌品种资源研发、产品精深加工、市场信息物流等方面发展。要利用资源和科技优势,着力在良种选育和新产品研发;利用区位和地理优势,建立食用菌基地和市场;利用产业优势,食用菌精深加工技术;制定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竞争力。
  • 摘要:在今年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大幅提升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和加工转换能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随县是农业大县,菇耳林资源丰富,拥有食用菌产业集群,聚集农产品加工企业近百家,基本形成了香菇菌种生产—食用菌种植—市场交易—精深加工—内外贸营销完整链条,在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精神,深化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和加工转换,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特色品牌,构筑特色农产品产业体系上具有较好的条件.但目前资源供应趋紧,产业发展受资源制约情况逐步凸显;产业链延伸不够,科技含量及研发能力有待;产业整体利润下降,以简单加工出口为主导的创汇模式亟待转变;菇农和财政收入下降,行业波动较大。提出要减少户均种菇规模,提升工厂化生产能力;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推进食用菌资源转换和品种转型;狠抓精深加工,提高产业化程度。
  • 摘要:西峡县是全国最大的香菇生产基地,已经在国外市场打响了"西峡香菇"品牌."具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产业发展管理体系,基地建设已具规模,贮藏保鲜和加工能力具备了一定基础,市场建设全国闻名,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菇农种植积极性不断提高。
  • 摘要:食用菌行业的发展在中国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上占有一定的比重,它是一些地域性农民致富的主要支柱产业.从表面上看,食用菌生产技术是比较粗糙或是很简单的,如要真正得到较好的品质和产量,还是要有过硬的实践技术经验的.这就牵涉到要有好的菌种质量、过硬的种植技术、良好的空气环境、还要有得力的天时等基础.所以,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生产者的成败往往同菌种单位产生多而复杂的关系,因此进入司法程序的案例也不少见.造成成活率不好或者菌棒(袋)死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笔者近30年经验来分析,主要有气候原因、菌种质量问题、管理不当、使用农药不当等。目前一般通过通过有关部门,通过执法单位来解决,双方个人解决等途径来调解菌种生产单位与种植户的纠纷。提出菌种生产者与栽培者之间要有理性的融洽关系,菌种生产单位要端正出发点,生产种植者要有虚心于业的出发点。
  • 摘要:本文回顾了“十一五”期间食用菌产业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基础与条件,确立了“十二五“时期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总体构想,规范了食用菌产业总体布局,明确了建设重点与支撑项目,提出了相关保障措施。
  • 摘要:本试验在武汉市新洲区徐古镇进行,以传统覆土材料塘泥加谷壳为对照,研究了添加100%、50%、30%三种不同比例草炭土覆土配方对双孢蘑菇第一潮菇出菇品比试验和效益差异分析,分析结果显示50%比例的草炭覆土配方在出菇产量上与100%比例的草炭土无显著差异,且在采收第一潮菇过后就能收回种植成本.
  • 摘要:人们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液体发酵技术在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活质量的关注,食用菌这类低脂肪、高蛋白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健康食品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目前,食用菌生产方式多以固体培养基培养子实体,与固体培养相比,通过液体发酵生产食用菌产品更具有周期短、产量高、效益大、安全性可靠等优点,是食用菌进行大量生产的重要途径,正在日益受到重视.食用菌产品的液体发酵,根据不同的品种对培养基和环境因子的需求会有所不同,但总体的工艺流程是相似的,其发酵过程包括:①培养基的处理和灭菌;②空气净化除尘系统送风;③菌种逐级培养及产品发酵;④发酵条件的控制;⑤产品提取和精制等。主要设备有前工段固体物料的处理与输送设备,公用工程设备,发酵设备以及分离提取设备等。
  • 摘要:介绍食用菌生产方式中的工厂化智能生产、机械化设施生产、园艺式手工生产、生态型段木生产、仿野生人工生产等5种方式.指出工厂化生产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具有3种显著的特性:智能化的栽培环境控制系统,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设备设施,以及自动化的菌种接种设备.
  • 摘要:反季节地栽香菇,菌棒覆土后能自然转色,不易感染杂菌,能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可减少菌棒补水的繁琐工序,解决夏季高温季节不产鲜品香菇的问题,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笔者于1999年从福建屏南引进该项技术,结合十多年来在推广过程中所遇到的地下长菇、散烂筒等夏香菇栽培技术难道,进行综合详尽剖析,系统地整理成夏香菇埋筒覆土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季节、品种选择、栽培工艺、厢面消毒、脱袋排筒、转色、出菇管理、采收、防治病虫害等。
  • 摘要:地处华北平原与太行山的交界地带,北京市房山区成为首都天然的“森林空调”,由于平均气温较北京城区较低,适合于食用菌的反季节生产。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房山区的村民们搭起小小的棉棚,自制菌棒生产平菇、香菇贴补家用,到如今食用菌的工厂化生产方式栽培方式在房山逐步推开,通过标准化生产,关键节点的严把关,“房山菌业”已经成为房山区食用菌出口海外的一张“金名片”。
  • 摘要:目前蘑菇种植存在着单产低、育种水平落后,品质差、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要首先解决3个关键科学问题:一是食用菌子实体形成的营养利用与遗传调控;二是食用菌抗逆性的温度响应机制;三是食用菌活性物质的合成代谢调控机理。科研团队将应用各类组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多项技术方法,开展食用菌高效利用木质纤维素的分子机制、食用菌温度响应的分子机制、食用菌活性物质及其合成代谢的分子基础、食用菌优异种质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等多项研究。
  • 摘要:凝望着连绵不绝大别山脉,充分发展红色旅游产业一直被视为安徽金寨的重要经济支点,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同样依山而生的金寨中药材种植产业,多年来未形成产业合力.被当地人视为潜在金矿的天麻种植如何完成蜕变,省内外资本的相继进驻,将在未来两年内给出答案.首家入驻央企,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公司(简称中国农批),已在金寨投入巨资,兴建打造被列入安徽省8G1重点工程之一“中国天麻城”项目,同时还将在此成立“中国天麻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以及积极申请“金寨天麻”国家地理标志等相关品牌建设工作。中国天麻城临时交易市场本月底已正式对外运营,目前包括周围3个邻省、大约36个县几百家种植经营户已相继完成入户。交易市场希望借此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还可依托把握的优质天麻渠道逐渐成为区域性价格形成中心。”中国农批一位负责人表示,“围绕健康产业制定的国家大别山片区中药材产业布局,将在未来2年在安徽金寨初步产生区域规模连带效应。
  • 摘要:新干县塔峰生态食用菌有限公司以"公司+农户"的模式,以稻草为主要原料,夏秋季种植草菇,秋冬季再用草菇废料种植双孢蘑菇,引导带动周边乡镇1106家农户积极参与,年利用稻草2400吨,年产草菇、蘑菇(鲜品)750吨.该模式不但产量高、质量优、效益好,而且保护了当地生态环境,实现了稻草资源的循环利用.rn 新干是粮食生产大县,每年水稻播种面积4.8万公顷,年产稻草30万吨以上,绝大部分未被很好地开发利用,犹如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以往稻草非但没有很好利用,且在稻田就地付之一炬,既浪费了宝贵资源,又污染了当地环境。为引导鼓励更多的群众利用稻草种植食用菌,发展新型食用菌产业,该县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民间经济组织为纽带,积极发展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效应和规模效应,变资源优势、自然条件优势为品质优势、市场优势和产业优势,稻草资源与食用菌生产循环往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发展以稻草为主料的食用菌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截止目前,该县已在神政桥、麦斜、沂江、七琴等地建立利用稻草种植食用菌基地16个,辐射带动群众致富逾万人。
  • 摘要:为全面贯彻落实山东省果菜产业振兴规划,加快推动果菜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巩固提升山东省果菜产业发展优势,促进农民增收致富,2014年该省继续安排资金,支持实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果菜产业项目.6月3日,山东省农业厅、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组织申报2014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果菜产业项目的通知》,发展目标为通过项目带动,力争到2015年,全省3000万亩蔬菜、900万亩水果基本达到设施农业、园区农业水平,大田蔬菜亩均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设施蔬菜亩均收入达到15000元以上,水果亩均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全省食用菌周年化生产覆盖率达到60%以上,标准化生产率达到85%以上,菇农人均年收入达到15000元以上.rn 《通知》强调,原则上,省以上财政资金对苹果产业项目县每个补助600万元,蔬菜和食用菌产业项目县每个补助500万元。食用菌产业重点用于种苗繁育基地建设。菌种、菌包(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主要用于储备、引进与筛选优良菌种,配套完善菌包(料)生产和发酵设备,建设接种、菌包生产与培养车间和发酵隧道等。省以上财政扶持资金不超过总投资额的40%。
  • 摘要:承德平泉县位于京津风沙源的东端,离阿鲁科尔沁和浑善达克两大沙地不足400公里。过去,农民吃“木头饭”,伐木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上世纪90年代起,为阻风沙,县里封山育林,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开始吃“蘑菇饭”。如今,平泉已经成为华北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光种植蘑菇一项,就为农民人均增收2800余元。rn 单户种蘑菇,农民面临的市场风险也高。县里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修通水电,建起园区,扶持贫困户进园种菇。如今,在平泉,蘑菇形成了研发、种植、储存、运输、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这里是北方食用菌的交易市场,不但有规模,还拥有了话语权和定价权,即使市场供需不平衡,价格波动也不大。正因为做到规模化,形成有气候的市场,中间商就不会轻易隔开生产者和消费者,独占定价权,而使菌农在定价过程中掌握更多话语权。rn 为保证食品安全,平泉县还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为每户菌农发放产品生产台账,详细记录产品原材料购进信息和产品销售信息,特别是规范购货方建立产品标识,使每户的产品都有自己的‘身份证’。
  • 摘要:栗蘑学名灰树花,又名莲花菌。是一种可食用真菌,具有极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有“食用菌之冠”、“VE之王”、“真菌之王、抗癌奇葩”之称。迁西是京东板栗的最佳适生区,著名的“中国板栗之乡”。迁西也是栗蘑人工栽培的发源地。通过优化环境,壮大产业规模;通过科技支撑,产业提质上档;通过品牌建设,扩大产品知名度。如今,迁西栗蘑继迁西板栗后,成为该县农业经济发展的又一个亮点。
  • 摘要:平泉食用菌从无到有,之所以能持续发展20多年,成为产业标杆,主要原因就是在产业升级上做加法,在环境污染上做减法,让传统产业脱胎换骨,逐步向现代产业迈进,最终使产品走向世界。通过规模效应让“草根产业”盛装起航,通过品牌优势让“草根产业”羽化成蝶,通过科技创新让“草根产业”续演致富传奇。
  • 摘要:发展食用菌产业是促进离石区农民收入翻番的有效途径之一。闲置窑洞成为培植蘑菇切入点,科研技术作为菌类发展的支撑点,村官带菇农成为规模化进程的着力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归根结底是要靠市场,而不是政府一味的补贴,而窑洞种植食用菌又是一种相对薄弱的方式。基于这样的考虑,离石区在规划三年后乃至今后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模式中,在为温室大棚食用菌种植大户无偿提供基地的前提下,由大棚种植户以提供菌棒、技术等方式对窑洞种植户予以补贴。
  • 摘要:黄松甸镇开启黑木耳电子商务模式,助农增收、增效,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为进一步促进吉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进程,农民开始转变观念,杜绝“等、靠、要”的思想,主动闯市场、抢市场,才是吉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弯道超车”的路径所在。此外,蛟河市将充分利用阿里巴巴菜鸟本部专业物流、天岗天赋本地物流、顺丰、圆通等第三方物流,拓宽电商发展空间,从完善物流和快递业支持体系,完善服务平台与完善发展环境着手,对同城配送的托盘共用、完善智能物流快递基础设施给予政策扶持。
  • 摘要:牡丹江市以龙头企业拓宽食用菌销售渠道,实现集群式发展、产业化经营.2013年,全市食用菌龙头企业加工量达1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年出口食用菌产品1.45万吨,创汇3160万美元.rn 从最初的“小打小闹”,到现在大宗交易,从干货、鲜品等“原字号”,到后来的食用菌糖果、饮品等深加工产品输出,依靠龙头企业的强大带动作用,牡丹江市的食用菌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产业链条也在不断向外延伸,如今的牡丹江食用菌产业已摆脱了单兵作战的传统产业模式,快步走上集群发展的产业化经营之路。
  • 摘要:市场经济不仅仅以规模论英雄,“大块头”还要有“大智慧”,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近年来,牡丹江市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提高组织化、标准化程度,加快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按照“全面规划、总体布局、重点建设”的思路,坚持优先规划布局,重点予以扶持的原则,初步形成了以东宁县黑木耳、林口县滑子蘑、海林市猴头菇等为大宗骨干品种,以宁安市白灵菇、穆棱市双抱菇为高附加值品种的“3+2”模式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同时,随着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专业化生产也应运而生,食用菌产业形成了一大批特色鲜明的“一品乡”和“一品”。还全面实施了“科技强菌”战略,连续开展了“标准化生产年”、“科技推广年”等系列活动。食用菌产业走上了质量效益发展快车道,不仅撑起了菌农的钱袋子,还带动了土地产出率的大幅提升,让牡丹江过去没人愿意耕种的中低产田、河滩地长出了金疙瘩。
  • 摘要:近年来,嘉荫县始终把食用菌种植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按照“以点带面、树立品牌、培育产业”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以黑木耳、香菇、猴头为主的食用菌生产种植,通过政策引、示范带、科技促“多轮驱动”的方式,推动食用菌产业实现了区域化布局、园区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成为农民发家致富、农村经济转型的支柱和特色产业,并通过注册商标、精细包装、申请绿色标识,走出了嘉荫、走进了超市、提升了人气、叫响了品牌。最终壮大了食用菌发展规模,加快了食用菌发展进程,提升了食用菌发展品质。
  • 摘要:目前,金针菇、杏鲍菇、蟹味菇等上海本地食用菌七八成是人工培养的“菇宝宝”。和种植出来的“农民菇”不同,人工培养的“菇宝宝”生产过程不会使用任何农药和化学添加剂,采用木屑、玉米芯等农林业下脚料进行培养,从源头确保了食品安全。而今年自年初制定了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标准后,杏鲍菇的生产标准也已经制定完毕,将向全市推广。
  • 摘要:寻觅一朵秘藏的菌伞,追逐一段香菇开史的传奇.8月12日,2014年香菇始祖吴三公朝圣活动在"中国香菇第一城"——浙江庆元举行.来自国内各地、海峡两岸的近千菇业人士齐聚"香菇开史的地方",寻根问祖,共同祭拜香菇始祖吴三公,传承千年香菇文化.香菇始祖吴三公是庆元百山祖镇龙岩村人.八百年前,吴三公进行人工砍树并在树皮上剁花栽培香菇,由此发明了"剁花法"香菇人工栽培技术,也正是他点燃了庆元演绎香菇传奇的焰火,让庆元成为香菇开史之地.
  • 摘要:8月起正式实施的香港版农残检测标准——《食物内除害剂残余规例》,对584种(类)食品农产品中的360种农药制定了7083项残留限量标准. 《规例》实施后,将导致贸易成本增加、企业产品被通报的风险增高、部分食品可能因达不到规例要求而被限制甚至取消供港。农残项目成倍增加,相关企业应该及早应对:浙产蔬菜要提早应对,有机茶叶要规避风险,将影响减少到最低。
  • 摘要:香菇是浙江庆元的金字招牌和文化符号,也是当地绿色农产品的代表.今天的中国香菇城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必须面对巨大的挑战。rn 庆元的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浙江百兴食品有限公司,就努力探索着食用菌新型工业化栽培的发展道路。工厂化生产系统具有完全自动可控的人工气候,使得食用菌菇的种植彻底摆脱了季节气候影响。凭借优越的质量管理,企业的食用菌产品远销海内外,并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rn 庆元的食用菌企业还在交易形态上锐意创新,打破了传统实体市场的交易形态,通过对食用菌产品的标准化管理,食用菌可以实现上市交易,产品交易实现了向现代营销模式的转变。诸葛静俊说,电子盘开通前,农户信息相对封闭,收购价格受到收购方的压制。而现在,菇农可以实时了解价格信息,提升了食用菌的价格空间。rn 庆元的食用菌产业或许将不仅具有产量规模的优势,更应该在标准定制、科技研发、品牌培育和文化建设中有新的建树。
  • 摘要:继《舌尖2》给房县小花菇带来关注度后,十堰食用菌产业借“中国欧盟地理标志互认证”的契机,再次迎来机遇,这一次,赢得的是国际市场关注。但受中央“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的影响,2013年至今,食用菌个体经营者的日子并不好过。十堰更多的食用菌经营者,选择顺应趋势,转战电子商务。同时,在十堰的同类企业专注于扩展食用菌电子商务的同时,一些企业家将目光放之欧洲,提前在国际市场站稳了脚跟。
  • 摘要:2014年6月9日上午9时,湖北省食用菌协会2014年年会暨新产品新技术交流会在湖北省枣阳市国际大酒店开幕。会议提到:在全球经济不景气,部分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缓慢的大背景下,湖北省的食用菌产业仍然显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12年湖北省食用菌产量为111.92万吨,产值达102.93亿元,出口42.2万吨,出口创汇3.11亿美元,面对此大好形势,对小蘑菇实现的大产业而感到鼓舞。湖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也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生产方式落后、分散,作坊式生产,与大市场不家匹配,生产中造成资源浪费、病虫害防治提倡的预防为主的举措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等问题,成为影响湖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阻碍因素。因此要大胆改革、坚持科技创新来应对各项挑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湖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稳步向前。2014年是湖北省食用菌协会成立三十周年,湖北省食用菌产业应借此机会总结提炼,相信未来湖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必将更加辉煌。会议安排有专家讲座、分组讨论、展览展示、基地参观等内容。
  • 摘要:2010年11月19日,"随州香菇爆发虫害……"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就像是紧急集合的号令.随后的48小时,国家食用菌产业体系从体系团队成员到岗位专家,从综合试验站到功能实验室,体系上下纷纷参与到这次紧急行动中.上午8:00,在20日的防治试验基础上,经过对环境条件的分析,综合防治方案趋于完善,提出了5+1工作方案:5即(1、清场,地面铺石灰;(2、架菇棒,远离地面;(3,吡虫啉1000倍菇木表面喷雾和周边环境喷雾灭虫;(4、磷化铝熏蒸3-5天;(5,覆盖薄膜,用土压实;1即防治后若发现还有活虫,进行二次药剂处理。
  • 摘要:近日,从渤商所传来了新的喜讯,靖州茯苓在渤商所成功上市,并成为目前湖南省首个在渤商所上市的农林产品。rn 靖州茯苓此次在渤商所上市,是由湖南唐氏茯苓商贸有限公司作为主体企业。据渤商所与唐氏公司制定的规则,此次定价机制由原来的卖家定价转变成买家通过报价购进,与卖家一起定价。为了鼓励普通家庭消费者的参与,茯苓的最小交易量仅为5公斤。相比淘宝电子购物平台,买家如果通过渤商所平台购买茯苓产品,可选择不用立即提货,只需交缴20%的保证金就能长期持有交易。如果其他买家花更高的价格来买,还可以转让自己先前的合同,从中赚取差价。rn 对于在渤商所上市的获芬产品,唐氏茯苓作为主体公司对每批产品都要经过检验机构的严格检验,保障上市产品的品质。据渤商所关于茯苓的质量标准,合同里规定标准品为直径大于0.8cm的茯苓中丁,相关质量指标须符合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的《靖州茯苓系列地方标准》。靖州茯苓的电子现货交易方式保证了产品价格更接近真实价格,对于渤商所上市品种的初始价格皆经过当地的现货行情严格计算过,由于渤商所的现货交易并不一定是当时交易,所以茯农可以通过预判市场行情来进行是否卖出,减小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同时对于卖家来讲,也可选择价格低时大量买进。
  • 摘要:作为循环利用废弃农作物的秸而变废为宝的产业,食用菌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明显.近日从市农业部门了解到,今年柳州市食用菌面积保持为1400万平方米,主要品种为双孢蘑菇、香菇、平菇、黑木耳、秀珍菇、灵芝、茯苓等十多个品种,预计年产值超过6亿元。目前,柳州市食用菌生产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培育了一批专业化、智能化、工厂化、周年化生产企业,保障了市场上的鲜菇供应。rn 柳州市还通过政府财力支持,使基地生产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大大改善了菌种菌包生产基础设施、生产设备、产品处理和加工设施装备,使其综合生产、服务的能力大幅度提升。rn 今年柳州市将按照现代农业标准,打造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农业食用菌示范园(区),参照国家农业部蔬菜标准园技术标准进行蔬菜园区建设,引领带动产业提升和发展。开展食用菌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主体,开展1-3个食用菌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并加强采后处理、流通设施建设,以企业、合作社、专业户为主体,建立产品预处理间、冷库,解决产品在加工、流通过程的突出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
  • 摘要:甜玉米全身都是宝.在横县,甜玉米所有副产品都得到了综合利用,玉米笋(生产过程中剥除的多余幼果穗)加工成罐头出口;甜玉米秸秆、苞衣、玉米芯等用来发展肉牛、水奶牛、山羊、梅花鹿等养殖业,或用来做种植食用菌原料,形成了"甜玉米—秸秆养牛—牛粪种蘑菇—菇料还田"的循环农业模式,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延长甜玉米产业链,促进甜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除了甜玉米,在横县,稻草、甘蔗叶、桑枝等农作物副产品,以前都是废弃物,如今都得到了循环利用,实现了变废为宝.该县通过科技创新,开发桑枝栽培双抱蘑菇等食用菌技术,使全县19万多亩桑园产生的桑枝变成种菇原料;推广甜玉米免耕栽培、秸秆养牛,牛粪种菇,种菇后的栽培料还田种植甜玉米、水稻、蔬菜等农作物,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既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化肥的使用,又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为有效推进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该县不断完善植保预测报工作。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完善对重大病虫应急防控、检疫审批和疫情追溯工作制度,全面提升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防控和检疫监管等。同时,强化科学用药指导和农药抗性监测评估,大力推广绿色植保技术。
  • 摘要:广西食用菌产量、产值已实现了8连增。2012~2013年度,广西食用菌总产量达104.06万吨、总产值74.8亿元,分别是2004年度的5.2倍和8.9倍,其中双抱蘑菇总产量53万吨,在全国排名第一。广西从服务“三农”、造福农民出发,在依靠科技推进食用菌产业发展方面,扎扎实实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2011年,广西成立食用菌产业创新团队,成为国内率先建有专业体系的5个省区之一;2012年,总投入1100万元,其中财政资助科技经费320万元的“广西食用菌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启动,现已初见成效。同时,在全区启动“百名顶尖人才支撑工程”,聘请国内多名食用菌顶级专家指导广西食用菌发展。目前,广西食用菌栽培面积超100万平方米的县有31个,年产值超亿元的县有21个。食用菌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朝阳产业,推进食用菌产业稳定、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提高食用菌产业的创新能力,加强食用菌创新人才的培养。
  • 摘要:记者日前调查发现,不少四川、云南产的低价虫草都打着青海产的旗号出售,普通消费者根本无法分辨.真正的冬虫夏草都是野生的,生长在海拔3500米以上高寒湿润的深山灌丛和高山草甸上,其他地方的虫草品质和药效要逊色不少,也正是这个原因,四川、云南等地的虫草,往往会打着青海虫草的名义销售.出现了断草经过“整形”当成好草卖,同是虫草价格相差10多倍,产地不同品质差异大等现象。
  • 摘要:"中国菌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于2014年7月12日至16日在贵阳市举行.贵州省农科院品资所以此次大会为契机,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李玉教授等20余位国内知名科学家、学者,先后对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遵义市遵义县、贵阳市白云区等食用菌基地进行实地考察,指导贵州省食药用菌产业发展.提出打造生态绿色的食药用菌产业,走特色、发展、精品和反季节之路,建立食药用菌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体系;把原有的野生菌资源充分保护利用起来,建立野生菌保护保育区和野生菌保护和开发利用技术体系;由农业、林业、扶贫和科技等政府部门共同组织建立食用菌产业联席会议制度,组织食药用菌全产业链专家和企业家,系统开展全省食药用菌产业发展情况调研,编制科学全面的食药用菌产业发展情况报告等十一条建议。
  • 摘要:近年来,竹荪产业在贵州省锦屏县钟灵乡风生水起,为该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书写了浓重一笔.在该地竹荪产业不仅实现了农村人脉、水脉、绿脉资源的"优势集中",而且吸纳了大批农民"当地就业",成为家门口增收的"绿色工厂".rn 钟灵乡阳艾村作为锦屏竹荪产业发展中心地,可使用耕地1598.8亩,其中适合种植竹荪1200余亩,目前建有食用菌产业园区1个,成立了竹荪种植专业合作社、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蔬菜协会等经济组织6个,协调盘活土地流转循环利用,产业转型调整,成为了菌农们的新思考。rn 钟灵乡盛丰竹荪种植农民合作社党支部组建,全乡采取“公司十基地+农户”和“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扩大规模,党员干部、人大代表、致富带头人等示范点、带动点应运而生,土地流转协调机制逐步完善。去年,该村召开竹荪产业专题会议20余次,进行农业技术集中培训4次近500人次参加,协调土地流转80余亩。
  • 摘要:在白云区,在这里,食用菌的各个生产环节与工业生产无异,皆按照现代、高效、循环的农业理念来打造,全部实行集约化、机械化与标准化生产,且各生产要素之间形成集聚效应,实现效益最大化。通过变废为宝,走生态循环路;连锁销售,完善市场体系;带富农村,户均增收万元。
  • 摘要:在南华,每个人对野生菌都怀有深厚的感情。野生菌产业从小到大,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加,更凝结着县委政府、菌农、企业20多年来对这个产业倾注的心血和坚守。小小菌子,不仅长出工业,还长出第三产业,形成一、二、三产联动新格局。只有打通渠道,才能保证产品价格、销路稍量、品牌塑造通畅。南华县清醒分析自身资源禀赋,确立比较优势产业,以规模化生产为基础、标准化生产为目标,以技术研发和品牌塑造为核心竞争力,形成集聚效应,不断推动云菌产业升级优化和结构调整,用优异的单科成绩,为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其他产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
  • 摘要:两当县近年来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全县共发展食用菌520.2万袋,人均100多袋.建成10万袋以上集中连片食用菌种植示范点8个,新建食用菌保鲜库4个,扶持建设食用菌大棚1760座,预计实现菌业总产值5900万元,小蘑菇撑起富民大产业.通过"生态"联动资源多,通过科技促动产出多,通过龙头带动收效多。目前,两当县已发展食用菌种植户380余户,实现袋料香菇400万袋、灵芝40万袋(窝)、地栽袋料黑木耳77万袋,预计实现产值达5900多万元。初步形成了站儿巷、泰山等乡镇的袋料香菇生产基地,张家乡的袋料木耳以及以左家乡为主的灵芝种植园。金针菇、杏鲍菇、双抱菇等菌类也在两当县试种成功,为两当县食用菌产业化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
  • 摘要:近年来各地顺应形势发展需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1号文件要求,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就促进家庭农场发展提出要充分认识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要意义,把握家庭农场基本特征,明确工作指导要求,探索建立家庭农场管理服务制度,引导承包土地向家庭农场流转,落实对家庭农场的相关扶持政策,强化面向家庭农场的杜会化服务,完善家庭农场人才支撑政策,引导家庭农场加强联合与合作,加强组织领导。
  • 摘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国发[2010] 33号)和《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的通知》(国发[2013] 39号)要求,农业部对规章进行了全面清理,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渔业船舶船名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利用特许办法、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办法等13部规章进行修订。
  • 摘要:为推进中国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统筹规划,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突破关键技术为核心,以推动需求应用为抓手,以培育产业为重点,以保障安全为前提,营造发展环境,创新服务模式,强化标准规范,合理规划布局,加强资源共享,深化军民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体系,有序推进物联网持续健康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主要任务为加快技术研发,突破产业瓶颈;推动应用示范,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社会管理,提升公共服务;突出区域特色,科学有序发展等。要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发展合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财祝政策扶持,完善投融资政策,提升国际合作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摘要: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3]1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集散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健康发展,提出要提高认识,加强市场全面建设;统筹规划,促进市场合理布局;加快升级改造,完善市场功能;强化组织保障,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 摘要:近年来,各地区大力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为主要内容的林下经济,取得了积极成效,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生态建设成果、加快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加快林下经济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科学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大力推进专业合作组织和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着力加强科技服务、政策扶持和监督管理,促进林下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为实现绿色增长,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提出了科学规划林下经济发展、推进示范基地建设等七项重点任务和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政策扶持等四项政策措施。
  • 摘要:当前中国的菌文化体系已经在从业人员中逐步形成,虽然没有明确的界定和产业发展的方向,但是实际上菌文化工作已经带动着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的前进,在菌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普及了菌类的基本知识,使大众都能够得益。在自然及人为地与菌物接触和生产中产生的文化现象。以菌物为对象,研究和利用其与人类的关系,与菌物相关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行为方式、思考习惯、价值观念、文学艺术等等都是菌文化,菌文化包涵食用菌文化,确切地讲,食用菌文化就是菌文化,且不仅仅是食用菌和大型真菌,也包括菌物,以此形成的产业,就是食用菌的文化产业。 中国菌文化历史表达的主要形式是诗词和绘画。菌类还在于它给人们带来许多研究的方向和想象,他们的色彩、结构、生长速度与过程,它们在人类环境变化中起到的作用都会为人类的文化带来新思想,由此产生的文化现象将推动人类整个社会向前迈进,菌类及其文化在未来会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