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免疫球蛋白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556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妇产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38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152717篇;相关期刊302种,包括临床肝胆病杂志、河北医药、医学信息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会议、内蒙古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第六届一次学术交流会、第三届全国肝病治疗进展与临床药学学术研讨会等;乙肝免疫球蛋白的相关文献由123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士敬、肖小敏、闫香芹等。

乙肝免疫球蛋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38 占比:0.35%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52717 占比:99.64%

总计:153269篇

乙肝免疫球蛋白—发文趋势图

乙肝免疫球蛋白

-研究学者

  • 刘士敬
  • 肖小敏
  • 闫香芹
  • 张弋
  • 钱燕华
  • 万钢
  • 何明娇
  • 何晓顺
  • 侯春生
  • 孟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闫柳柳; 王爽; 张晓; 魏涛; 韩迪(指导); 张磊(指导)
    • 摘要: 目的:观察按不同时间方案注射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与乙肝疫苗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饲养BALB/c小鼠120只(雌雄各60只),将小鼠按HBIG与第1针乙肝疫苗接种时间间隔分为三组(0周组、2周组、4周组),每组小鼠按接种的乙肝疫苗剂量分为2个亚组(1μg组、2μg组)。每只小鼠于第0周注射50 IU HBIG。所有小鼠于第3针乙肝疫苗接种后4周分离脾脏淋巴细胞,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4^(+)、CD3^(+)CD8^(+)、CD3−CD19^(+))比例。结果:0、2、4周组比较,两亚组(1μg、2μg)显示,与体液免疫相关的CD3−CD19^(+)B淋巴细胞所占比例在雄、雌鼠4周组中均分别高于0、2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细胞免疫相关的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3^(+)、CD3^(+)CD4^(+)、CD3^(+)CD8^(+))均未显示4周组高于其他两组。乙肝疫苗1μg组、2μg组比较,在雄、雌鼠中均显示4周组中2μg组CD3−CD19^(+)B淋巴细胞所占比例高于1μg组(P<0.05)。与细胞免疫相关的T淋巴细胞亚群未显示出2μg组高于1μg组的趋势。结论:小鼠注射HBIG的前提下,推迟接种乙肝疫苗及增加乙肝疫苗剂量有利于B淋巴细胞的增殖,推迟接种乙肝疫苗对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无明显影响。
    • 贺昔春; 严玲; 彭晓华
    •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组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102例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研究组分为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双阳性组(n=29)和HBsAg阳性、HBeAg阴性组(n=22)。对照组给予单纯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研究组给予重组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比较两组HBsAg阳性率及研究组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阻断效果。结果 研究组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BsAg、HBeAg双阳性组的新生儿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HBsAg阳性、HBeAg阴性组(P<0.05)。结论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于阻断乙肝母婴传播临床效果显著,孕妇携带的HBeAg阳性能够使乙肝母婴传播阻断失败。
    • 李冬梅; 刘伟华; 汪琪; 郭美静
    • 摘要: 本文针对乙肝病毒在母婴间的传播机理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药物对乙肝病毒抑制作用,建立了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在母婴间传播的动力学模型.利用Lyapunov函数和复合矩阵理论,研究了模型平衡点的稳定性问题.再结合临床实践中乙肝免疫球蛋白治疗剂量与检测到乙肝病毒的DNA数据,运用Matlab数值模拟,分析了模型的合理性.数值模拟了不同给药剂量下,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感染者孕妇体内病毒的数量,预测了胎儿感染的乙肝病毒数量,为临床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 郭小红; 马琴
    • 摘要: 目的 评价本街道表抗阳性孕妇分娩的新生儿经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肝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方法 选取城北街道2011——2016年表抗阳性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干预、随访、分析.结果 实施母婴阻断后乙肝母婴传播发生率显著低于无干预下自然感染率,有效减低乙肝病毒母婴传播.保护性抗体的8月龄阳转率为92.8%,18月龄阳转率为93.6%,与以往的文献报道相一致.HBeAg阳性孕妇分娩的新生儿母婴阻断率为94.64%,明显低于HBeAg阴性孕妇母婴阻断成功率100%,表明孕妇HBeAg阳性是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孕妇及新生儿注射HBIG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以此达到阻断母婴传播.
    • 梁家文; 杨公随
    • 摘要: 目的:实验将针对乙型肝炎进行母婴传播预防管理,采用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方案,分析控制成效.方法:实验选取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共作为调研的主体,在时间段上则截取了2019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设计方案完成分组,对76例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记录,两组新生儿均采用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方案,对照组新生儿在乙肝免疫球蛋白上为100IU,观察组则为200IU,对比检验情况.结果:从调研上看,观察组脐血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为2.63%(1/38),对照组为18.42%(7/38),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新生儿出生后的各个阶段乙肝表面抗原阳率均以观察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乙肝疫苗与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方案有助于控制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且大剂量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的防控效果更好,有助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 杨变丽
    • 摘要: 目的:对妊娠中晚期抗病毒治疗在乙肝母婴阻断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分析.方法:68例研究对象分入三组,A组使用替比夫定,B组使用替诺福韦,C组实施新生儿预防免疫,对比三组乙肝母婴阻断效果.结果:A、B两组分娩时及产后24周转阴率均高于C组;A、B两组1年后HBsAg阳性率低于C组,HBsAb阳性率高于C组(P<0.05).结论:慢性乙肝妊娠中晚期实施抗病毒治疗乙肝母婴阻断效果理想,值得重视.
    • 巩卫东; 王昱丹
    • 摘要: 目的讨论乙肝免疫球蛋白婴儿期注射对预防母婴乙型肝炎效果分析。方法现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这个阶段对长春市妇产医院分娩的孕妇76例进行调查分析作为研究对象,其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均为阳性,将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在婴儿出生后的1 d内注射乙肝疫苗,并且在1个月和6个月再次注射乙肝疫苗剂。研究组孕妇在孕28周、32周以及36周时给予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在婴儿出生后的1个月和6个月分别进行一次乙肝疫苗注射。在婴儿出生后的首日内需要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注射,观察两组产妇母婴乙型肝炎传播情况进行观察。结果①0岁,对照组HBsAg阳性率为21.05%,研究组HBsAg阳性率为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7,P<0.05),对照组抗-HBs阳性率为65.78%,研究组抗-HBs阳性率为8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9,P<0.05);②1岁,对照组HBsAg阳性率为23.68%,研究组HBsAg阳性率为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69,P<0.05),对照组抗-HBs阳性率为76.31%,研究组抗-HBs阳性率为94.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8,P<0.05)。结论乙肝免疫球蛋白婴儿期注射对可以有效地抑制乙肝母婴宫内传播及婴儿在母体内生长过程中的感染发生,有助于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在婴儿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降低母婴乙型肝炎的传播率,值得应用和推广。
    • 巩卫东; 王昱丹
    • 摘要: 目的讨论乙肝免疫球蛋白婴儿期注射对预防母婴乙型肝炎效果分析。方法现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这个阶段对长春市妇产医院分娩的孕妇76例进行调查分析作为研究对象,其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均为阳性,将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在婴儿出生后的1 d内注射乙肝疫苗,并且在1个月和6个月再次注射乙肝疫苗剂。研究组孕妇在孕28周、32周以及36周时给予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在婴儿出生后的1个月和6个月分别进行一次乙肝疫苗注射。在婴儿出生后的首日内需要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注射,观察两组产妇母婴乙型肝炎传播情况进行观察。结果①0岁,对照组HBsAg阳性率为21.05%,研究组HBsAg阳性率为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7,P<0.05),对照组抗-HBs阳性率为65.78%,研究组抗-HBs阳性率为8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9,P<0.05);②1岁,对照组HBsAg阳性率为23.68%,研究组HBsAg阳性率为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69,P<0.05),对照组抗-HBs阳性率为76.31%,研究组抗-HBs阳性率为94.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8,P<0.05)。结论乙肝免疫球蛋白婴儿期注射对可以有效地抑制乙肝母婴宫内传播及婴儿在母体内生长过程中的感染发生,有助于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在婴儿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降低母婴乙型肝炎的传播率,值得应用和推广。
    • 张伟丽
    • 摘要: 目的 观察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8月-2019-9月间收治的72例乙型肝炎患者,根据随机平衡序贯原则进行分组,参照组36例患者接受乙肝疫苗预防,研讨组36例患者则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预防,就其母婴传播乙型肝炎的预防效果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研讨组新生儿出生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HBsAg阳性率均高于参照组,P<0.05,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疗效良好,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张振军
    • 摘要: 目的:分析乙肝疫苗与免疫球蛋白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的有效性.方法:以2019年4月~2020年10月期间在我区医院治疗的100例乙肝孕妇和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据方式分为研究Ⅰ组及研究Ⅱ组,研究Ⅱ组患儿采用乙肝疫苗与免疫球蛋白预防,研究Ⅰ组孕妇和患儿采用乙肝疫苗与免疫球蛋白预防,对比两组新生儿检测指标阳性率、孕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Ⅰ组新生儿乙肝表面抗体检测阳性率高于研究Ⅱ组,新生儿乙肝表面抗原检测阳性率低于研究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Ⅰ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研究Ⅱ组,分别为4.00%和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疫苗与免疫球蛋白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的有效性显著,预后效果理想,值得推荐使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