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润滑油
航空润滑油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00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9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256877篇;相关期刊57种,包括石化技术与应用、石油化工、石油炼制与化工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中国润滑技术论坛(2015)暨中国内燃机学会油品与清洁燃料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2015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第十一届摩擦、减摩、耐磨材料和技术学术年会等;航空润滑油的相关文献由313位作者贡献,包括费逸伟、姜旭峰、徐敏等。
航空润滑油—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56877篇
占比:99.94%
总计:257036篇
航空润滑油
-研究学者
- 费逸伟
- 姜旭峰
- 徐敏
- 姚婷
- 宗营
- 彭显才
- 顾鹏翔
- 杨宏伟
- 卞森
- 郭峰
- 王清亮
- 赵升红
- 马军
- 吴楠
- 胡建强
- 阮少军
- 孙元宝
- 宋兰琪
- 岳聪伟
- 郝敬团
- 郭忠烈
- 姜会泽
- 杨伯原
- 校云鹏
- 梁宇翔
- 谢凤
- 陈立波
- 刘婕
- 刘学芬
- 刘广元
- 康小洪
- 张占纲
- 彭兴隆
- 曾萍
- 杨智渊
- 王亚丽
- 王燕霜
- 王鲁强
- 程治升
- 郭庆洲
- 刘双红
- 刘建刚
- 刘洪亮
- 刘爱全
- 卢莹冰
- 吴坤
- 唐红金
- 姚俊兵
- 姜克娟
- 孙静
-
-
-
彭宏业;
方建华;
谷科城;
林旺;
王顺祥
-
-
摘要:
利用高温模拟氧化装置,考察了某型国产航空润滑油和进口航空润滑油在不同温度下氧化后运动黏度、酸值、抗氧剂质量分数和抗磨性能与氧化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175°C氧化时,两种航空润滑油的黏度、酸值、磨斑直径和抗氧剂质量分数随氧化时间的变化都比较小,可以长期使用;在200°C氧化温度以上,两种航空润滑油的各项指标随温度变化幅度较大,可以短期使用;短时间的氧化作用有利于提高航空润滑油的抗磨性能,磨斑直径有明显减小趋势;在所有氧化温度条件下,国产航空润滑油的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进口航空润滑油.
-
-
孙元宝;
阮少军;
姜旭峰;
吴坤
-
-
摘要:
针对某型国产航空润滑油代替进口航空发动机润滑油50-1-4Φ后,存在的滑油系统压力下降明显并存在明显波动的问题,采用滚子轴承模拟试验装置对该型国产与进口航空发动机润滑油的高温抗泡性能进行对比研究,同时考察2种润滑油基础油聚α-烯烃(PAO)与癸二酸二异辛酯(DOS)之间高温抗泡性能的差异.结果 表明:同一氧化温度下国产航空润滑油及其基础油PAO高温抗泡性能明显差于进口50-1-4航空润滑油及其基础油DOS;不同氧化温度下2种成品油与其基础油的抗泡性能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润滑油的抗泡性能主要取决于其润滑基础油.因此国产航空润滑油存在的油压不稳的问题,极有可能是其采用的非极性基础油聚α-烯烃(PAO)抗泡性能明显差于进口油品使用的是极性基础油DOS导致的.
-
-
-
-
-
-
-
周少鹏;
尹开吉;
梁宇翔;
唐红金
-
-
摘要:
采用满足MIL-PRF-23699F规范中航空发动机润滑油要求的季戊四醇酯为基础油,研究了3种抗氧剂和3种极压抗磨剂对航空润滑油橡胶相容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磷酸酯极压抗磨剂使丁腈橡胶的体积变化率增大,其他添加剂对丁腈橡胶的体积变化率无显著影响;极压抗磨剂对氟橡胶的体积变化率几乎没有影响,而抗氧剂使氟橡胶的体积变化率有微弱的减小;胺类添加剂在酯类润滑油中对氟橡胶拉伸性能无显著影响;酸性磷酸胺极压抗磨剂使硅橡胶体积发生收缩,使氟硅橡胶的体积变化率减小;酸性磷酸胺极压抗磨剂与硅橡胶和氟硅橡胶可发生化学反应,使橡胶的拉伸性能大幅下降.
-
-
-
ZHANG Xu;
张旭;
NI Xue-hua;
倪雪华;
JIANG Ke-juan;
姜克娟
- 《2015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目前国内航空润滑油与橡胶相容性试验方法较多,适用范围最广的SH/T 0436加热条件苛刻,考察了改变加热设备对SH/T 0436试验结果的影响,对比了目前国内常用的橡胶相容性方法,包括SH/T0436-92、GJB 1820-93和SH/T 0691-93.结果表明,SH/T 0436-92方法中金属浴和空气浴试验结果一致;SH/T 0436-92和GJB 1820-93两种方法分别对硅橡胶进行相容性试验,试验结果一致;SH/T0436-92和SH/T 0691-93两种方法分别对丁腈橡胶进行相容性试验,试验结果一致.
-
-
刘爱全;
顾鹏翔;
张亮;
徐敏
- 《2013大连润滑油技术经济论坛》
| 2013年
-
摘要:
采用BЦM管沉积模拟试验对几种航空润滑油的高温沉积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试验能有效评定航空润滑油的高温抗沉积性能,航空润滑油的沉积物起始生成温度一般比最高使用温度低10°C左右,目前常用的航空润滑油都有较好的抗沉积性能.
-
-
魏伟;
贾庆锋
- 《2012大连润滑油技术经济论坛》
| 2012年
-
摘要:
文章在介绍目前军用飞机发动机的新进展的同时,分析了飞机发动机发展的对热氧化安定性、耐热点温度能力、自燃点和蒸汽压等航空润滑油性能指标的技术要求,总结了航空润滑油发展历程的主要特点,探讨了航空润滑油的发展方向.
-
-
卢莹冰;
张金生;
李丽华;
张起凯;
李秀萍
- 《辽宁省第二届学术年会暨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研究了微波等离子体炬原子发射光谱法(MPT-AES)同时测定未使用过的合成航空润滑油中铁、银和镍含量的方法.详细考察了微波功率、载气流量、工作气流量、氧屏蔽气流量、酸效应、共存离子等对元素发射强度的影响,并进行了系统优化.各元素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3.95﹪,回收率在93.1﹪~107.4﹪之间.实验结果表明,可成为测定润滑油中痕量金属元素含量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
-
-
黄宗平;
金献忠
- 《第十五届全国光谱仪器与分析测试技术会议》
| 2005年
-
摘要:
本文研究采用硝酸-高氯酸混合酸湿式消化法,建立ICP-AES法同时测定航空润滑油中的痕量金属元素镍、钛、镁、铬、钼、锡.样品消化完全、快速,检出限分别为(μg·L-1):镍4.1、钛2.1、镁4.2、铬3.2、钼3.6、锡24.4,RSD小于5%,回收率为96.0%~104.0%.
-
-
-
吴楠;
胡建强;
王玉梅;
杨士钊
- 《中国润滑技术论坛(2015)暨中国内燃机学会油品与清洁燃料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水分含量是航空润滑油质量检测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水分含量超标会严重影响润滑油品的质量和润滑性能.本课题针对环境温度、湿度、储存时间等因素对润滑油中溶解水含量的影响,采用微量水分测定仪,根据卡尔费休测定原理,研究不同条件下润滑油中溶解水含量的变化规律.通过研究发现,润滑油中溶解水含量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环境湿度的增大呈线性增长,而对于不同类型的润滑油,储存时间的影响各异,由此确定了一系列变化规律模型,建立溶解水含量数据库,为进一步准确、高效测定润滑油中的水分含量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
-
-
-
姜克娟
- 《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年会》
| 2007年
-
摘要:
介绍了我国喷气燃料、航空润滑油和航空液压油的现状、水平及发展方向.我国主要使用3号喷气燃料,其发展方向是提高热氧化安定性.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合成酯类航空润滑油,空军选用低粘度油,海军和民航选用中粘度油,其发展方向是开发新型高温润滑油以满足未来高性能涡轮发动机的要求.我国的军机主要使用石油基液压油,民机主要使用进口磷酸酯抗燃液压油.飞机液压系统使用石油基航空液压油安全性差,应推进抗燃液压油的研发和应用.航空液压油的发展方向是从石油基到抗燃型,最终向不燃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