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聚α-烯烃

聚α-烯烃

聚α-烯烃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3年内共计525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工业、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2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104991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精细石油化工、精细石油化工进展、石油化工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中国化工学会2017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 、中国内燃机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油品与清洁燃料分会和山西省内燃机学会联合学术年会、2012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暨第六届生物摩擦学与内植物工程学术研讨会等;聚α-烯烃的相关文献由1079位作者贡献,包括费逸伟、刘通、姚婷等。

聚α-烯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2 占比:0.17%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4991 占比:99.81%

总计:105186篇

聚α-烯烃—发文趋势图

聚α-烯烃

-研究学者

  • 费逸伟
  • 刘通
  • 姚婷
  • 刘辰
  • 孟永建
  • 段庆华
  • 王力搏
  • 王斯晗
  • 徐显明
  • 王秀绘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鑫源; 刘洋; 赵嘉烽; 韩学圣; 丛世龙; 谢辛
    • 摘要: 在-10°C冷浴中,以一氯二乙基铝和四氯化钛为催化体系,以硅油为溶剂,采用淤浆法制备了减阻剂。在聚合完成后,以抽滤的方式将所得减阻剂悬浮液分离,得到聚α-烯烃粉末与硅油。采用机械搅拌将聚α-烯烃粉末与自制溶剂混合均匀,得到30%减阻剂悬浮液。考察了聚合时间、聚合温度、催化剂种类及用量、淤浆法溶剂种类对减阻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的合成工艺条件为:聚合时间48 h、聚合温度-10°C、n(一氯二乙基铝)/n(四氯化钛)=60,在此条件下,减阻率最高为59.6%,硅油重复使用率达78.57%。
    • 赵思萌; 王玉龙; 刘通; 王波; 马克存; 张良
    • 摘要: 聚烯烃合成润滑油基础油比常规润滑油基础油具有更优异的性能。文章从原料、催化体系和产能等方面概述了聚烯烃合成润滑油国内外市场和产能情况,介绍了近些年来国内各聚烯烃合成润滑油生产企业的发展现状,从企业性质、装置规模和原料来源等方面,对国产聚烯烃合成润滑油产业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发展建议和展望,煤基聚α-烯烃合成润滑油(PAO)和聚乙烯合成润滑油是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
    • 段付强; 凤维民; 宋晖; 胡献国
    • 摘要: 为探究聚α-烯烃链长和石墨烯添加剂对聚α-烯烃(PAO)合成基础油摩擦性能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不同结构的PAO的摩擦学性能,分析PAO分子链长及石墨烯质量分数对润滑油与摩擦副接触面间的剪切应力、范德华能以及油膜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烯可以增加润滑油与摩擦副接触面间的范德华能,从而吸附更多润滑油分子,增加油膜厚度,降低剪切应力,提升润滑油减摩效果,且可使范德华能的变化更加平稳,提升润滑油吸附的稳定性;石墨烯对不同链长PAO的影响不同,对于短链PAO,石墨烯较低时就能起到很好的减摩效果,且减摩效果更加明显;而对于长链PAO,石墨烯含量较高时才能起到减摩效果。
    • 刘阚德; 巩富庆; 施力; 刘乃旺
    • 摘要: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考察了HY分子筛、活性氧化铝以及活性白土3种不同载体,三氟甲烷磺酸、AlCl_(3)等不同活性组分及添加量,反应温度对C_(10)烯烃低聚反应的影响。选择浸渍法将质量分数5%AlCl_(3)负载到活性白土上,制得C_(10)烯烃低聚反应催化剂。吡啶红外光谱表征催化剂酸性,N 2吸附-脱附分析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径,采用气相色谱分析产物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在体积空速6 h^(-1)、反应温度190°C、反应压力1 MPa条件下进行反应,二聚产物收率为40.9%,三聚产物收率为21.7%。白土作为载体相比纯活性组分作催化剂提升了活性组分的利用率,减少污染,产物与催化剂更易分离,从而降低了催化剂分离的成本。
    • 孙丰顺; 齐先志; 刘洪达; 王晓霖; 赵巍; 王海; 宾月珍
    • 摘要: 在前期聚α-烯烃减阻剂合成工作的基础上,以经过合成条件优化的辛烯-癸烯共聚物为基础,配制聚α-烯烃减阻剂浆液,探究了主悬浮介质、密度调节剂、乳化剂、固含量、减阻聚合物颗粒粒径对浆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优选配制稳定的减阻剂浆液的条件为:主悬浮介质为正己醇,密度调节剂为乙二醇丁醚,乳化剂为聚氧乙烯油醇醚,浆液固含量为35%,减阻聚合物颗粒粒径大于40目。存放稳定性和耐温性测试结果表明,浆液可以在-30~70°C的环境下长期稳定存放。流变性测试结果表明,浆液呈明显的剪切稀化,且固含量越高的浆液剪切稀化越明显。研究可为高性能减阻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重要的参考。
    • 张国茹
    • 摘要: 传动液的低黏度化可以有效地提升变速箱的传动效率和降低能耗.就基础油(矿物油及聚α-烯烃)和聚甲基丙烯酸酯黏度指数改进剂对低黏度(100°C运动黏度6.7 mm2/s~6.8 mm2/s)传动液摩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温度40 °C,80°C及负荷15 N,75 N的摩擦条件下,用微牵引试验机(MTM)对不同基础油及聚甲基丙烯酸酯的低黏度传动液的牵引系数随平均速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考察.在弹性流体润滑下聚α-烯烃(PAOs)的牵引系数较矿物油更低,而在混合润滑和/或边界润滑下PAOs的牵引系数较矿物油更高.在低负荷(15 N)下,剪切安定性指数(SSI)相对较低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的牵引系数有变小的倾向,而在高负荷(75 N)下并处于边界润滑时,聚甲基丙烯酸酯摩擦特性的差异并不明显.在合适的摩擦条件下,用MTM能够区分出基础油及聚甲基丙烯酸酯的低黏度传动液的摩擦特性,因此可以根据基础油和聚甲基丙烯酸酯的摩擦特性来调配合适的低黏度传动液.
    • 阮少军; 姜旭峰; 宗营
    • 摘要: 采用ASTM D4636标准试验方法,探究了不同金属催化及不同类型抗氧剂作用时聚α-烯烃润滑基础油颜色变化情况,并利用GC/MS测试手段分析了生色产物的结构组成.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金属对油样颜色影响程度为:Fe+Cu>Cu>Fe;不同类型抗氧剂对油样颜色影响程度为Tz516>T501+Tz516>T501;油样生色产物分子中存在着n-π*分子结构,具有波长较长而强度较低的性质,因此能够产生很深的颜色,使得高温氧化油样颜色加深.
    • 任志超; 石薇薇; 杜佳芮; 韩冬云; 刘振业
    • 摘要: 采用混合α-烯烃为原料,运用齐聚反应合成高黏度聚α-烯烃基础油(PAO),并通过实验考察了混合α-烯烃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反应条件对聚合产物的影响,测定100°C运动黏度、黏度指数以及产品收率.实验验证最佳反应条件,以1-辛烯和1-癸烯混合物(体积比为2:1)为原料,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30°C,反应时间8 h,加聚温度为80°C的条件下,得到最佳的聚合产物,收率为91.61%,其性质:100°C运动黏度为54.76 mm2·s-1,黏度指数为162,凝点为-40°C,闪点为285°C.对比PAO40标准,所得聚合产物为高黏度润滑油基础油.
    • 张乐; 马静; 苏朔
    • 摘要: 针对国内低黏度聚α-烯烃(PAO)合成基础油研究进展情况,从催化剂体系、线性α-烯烃原料、制备工艺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PAO的结构组成与性质关系,为进一步开展研究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 冯黄河; 蒋瑜芳; 袁诗谣; 顾雪萍; 冯连芳; 褚洪岭; 刘通
    • 摘要: 聚α-烯烃(PAO)用于高档润滑油的基础油,以模型为工具建立优化命题并面向质量指标求解是高品质PAO牌号定制的有效手段.基于BF3/C2H5OH催化体系下1-癸烯连续齐聚的稳态模型,分析了工艺条件对产物组成和单体转化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影响聚α-烯烃(PAO)组成和单体转化率;引发剂用量影响单体转化率;反应压力和平均停留时间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不再影响反应.对比各工艺条件单变量优化与多个工艺条件同步优化,结果显示前者收敛性更好,计算结果更准确,且受初始值影响较小.采用单变量依次优化策略,以单体转化率达到95%和产物中三聚体和四聚体总含量达到80%为目标,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30°C以及引发剂与单体进料质量比为0.66%.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