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传性

自传性

自传性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29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世界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0篇、专利文献435730篇;相关期刊233种,包括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读书等; 自传性的相关文献由284位作者贡献,包括冯亦代、宋雯、狄马等。

自传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0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435730 占比:99.93%

总计:436020篇

自传性—发文趋势图

自传性

-研究学者

  • 冯亦代
  • 宋雯
  • 狄马
  • 王春林
  • 仲子
  • 左燕茹
  • 张楚
  • 段圣玉
  • 江合友
  • 熊家良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鹏程
    • 摘要: 我自有记忆以来,对教师的印象就是:不言苟笑,望而畏之.所以曾经的我,理想职业中便没有"教师"一职.一次机缘巧合之下,我却与教师结缘了.2016年的春天,我去山区一个中学支教,第一堂课——《一棵小桃树》(这是贾平凹的一篇带有自传性的散文),改变了我之前对教师的印象.倒不是说课堂上给我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以至于让我改变想法,而是下课之后,一个小男孩的行为让我深受震撼.直到现在我都记得那天下课之后,一个身材瘦弱的小男孩跑过来找我,并将一个小字条塞给我,上面写着:"老师,我家也有一颗小桃树,我也想和贾平凹先生一样走出大山,走进城里."他如此真诚而又质朴的理想,让我切身地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和价值.我看着他,一个新的小桃树形象仿佛已经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了,我觉得这个小小瘦瘦的男孩就是小桃树高高的枝头上那个欲绽的花苞.
    • 张昊苏
    • 摘要: 乾嘉时期的白话长篇小说,大量出现“自寓”情况并生成了“自传性”现象。《绿野仙踪》《镜花缘》等小说接续明末清初小说的写作方式,更丰富地影写作者的性格、思想、心态、志趣诸方面。《野叟曝言》则在自寓与幻想中逐渐加入个人及家族的实事。《儒林外史》《红楼梦》可看作具有自传性的小说,其主要特点是结构性地将现实场域移入小说,涉“自传性”的内容在小说人物塑造与情节演进中占有重要地位。读者需在分辨“真事隐”和“假语存”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理解小说的意味。白话小说从影写抽象的真实变为影写场域的真实,作者亦在此进程中完成了具有“史”性的自我保存。小说作者的“隐”与读者的“索隐”,与乾嘉时期文学思想大背景是相因应的,也给后世文学批评带来了颇多影响。在厘清小说“自传性”的过程中,还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围绕小说及作者的“场域”,决定了小说的性质。作者的交友圈决定了小说的素材来源与早期读者群体,而这些又反过来奠定了小说的接受框架,并被小说史研究范式所固化。
    • 袁海锋
    • 摘要: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收录于高中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是一篇落实“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自传性科普文章。“单元导语”要求“主要学习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但相对于《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中国建筑的特征》等组元文章,加来道雄的书写无疑有超越文类特征的文体独特。
    • 王春林
    • 摘要: 近些年来,虽然面临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生存与写作困境,但作家阎连科的写作意志却丝毫未见衰减,在继续从事他最得心应手的小说创作的同时,他也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带有鲜明自传性色彩的非虚构文学这一文体的写作上。从《我与父辈》到《田湖的孩子》,再到这一部《她们》(载《收获》杂志2020年第2期),阎连科非虚构文学写作的视野始终未曾脱离那块一直让他魂牵梦绕的苦难深重的故土。尽管有着鲜明的自传性色彩,但占据文本中心地位的,却又并非阎连科自己,而是包括他家族成员在内的那些父老乡亲。我们都知道,作为一位曾经的农裔军人作家,阎连科的一系列小说作品所讲述的故事,很多都发生在一个叫做“耙耧山脉”的地方。
    • 孟昭毅
    • 摘要: 西方戏剧文学专家亢西民教授嘱我为其高足高鲜花博士的专著写个序。我读着这本由博士论文精选提炼的《励志与颓废的传奇——田纳西·威廉斯及其戏剧研究》异常兴奋与激动。我虽然写过一些戏剧理论和戏剧艺术研究的著述,但涉及西方作家的研究较少。因此,这次写序也是学习高鲜花博士的研究精神与治学方法的机会,同时能够深入窥视到美国新现实主义戏剧家田纳西·威廉斯极其复杂的精神世界,探索其自传性的本色书写和那些鲜为人知的价值取向,一举多得。
    • 摘要: 《一色一生》[著]志村福美(日)[译]米悄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69元,这是日本染织界“人间国宝”志村福美的第一本半自传性随笔集,初版即获大佛次郎奖,并屡次再版,畅销40年不衰,如今已成为日本学生必读的散文佳作。通过该书,作者以诗性的语言,向我们展现她在染织道路上,对自然色彩最初的探索与思考,是了解这位染织大师的必读之作,亦可由此剖见染织这门手工技艺。通过此书,感受志村福美的语言之美和染织之魅。
    • 陈新学
    • 摘要: 废名小说特别是诗化小说中呈现出鲜明的意象思维特点,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废名小说中突出表现的自传性和强烈的主体意识;废名小说对旧诗的吸收借鉴;废名小说对于禅宗思维的吸收和美学追求。这三者共同构成了废名以图像为基础的意象思维方式,通过对自我意象的构建,对旧诗意象的借鉴和对禅宗思维的吸收充分展现了废名小说中淡化情节和晦涩风格的内在驱动力。
    • 高子媛
    • 摘要: 尤金·奥尼尔是一位自传性倾向极为强烈的作家,他的传世之作《通往黑夜的漫长旅程》是其一生的总结与回顾.本文将以《通往黑夜的漫长旅程》为研究对象,结合奥尼尔的生平,分析其自传性作品中的特殊剧作法,即对比奥尼尔作品中的人物以及其真实生活中的家人,探索奥尼尔是如何在咀嚼痛苦的过程中对生活进行艺术加工,从而与生活握手言和的.
    • 卢德坤
    • 摘要: 关于"我"的文章,是极难写的。现在,我却要写一篇多少与"我"有关的东西了。事实上,一部分自传性成分,已散布于写过的作品中,散布于那些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人物身上,同时也在句式、腔调、结构中显露,在价值的择与弃中显露。不过,这些成分也可在另一些地方游荡,即他人的词汇、句子、文本内。如何将自己看得更清楚?当局者迷,有时,非经由他者"引介"不可。
    • 四川垃圾焚烧发电产业研究课题组
    • 摘要: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藏。”七百余年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人但丁在其自传性诗体小说《新生》中如是说。七百余年后,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计算机革命之后,垃圾革命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又一次浪潮。往常弃之如敝屣的垃圾,在新技术与新理念的促进下,焚烧发电变废为宝,兼顾经济与社会效益,在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目标实施背景下,发展潜力更是无限。四川垃圾焚烧发电产业肇始于21世纪初,经过十余年发展,现已颇具规模,在解危“垃圾围城”、节能减排方面贡献卓著,但蓬勃之下已暗藏隐忧,痛点、堵点亟需解决,以便助力产业更好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