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脑梗死,急性

脑梗死,急性

脑梗死,急性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1年内共计432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中国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7298篇;相关期刊65种,包括实用临床医学、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0年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2006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等;脑梗死,急性的相关文献由1311位作者贡献,包括谌剑飞、吴海科、张媚等。

脑梗死,急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30 占比:5.56%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7298 占比:94.41%

总计:7730篇

脑梗死,急性—发文趋势图

脑梗死,急性

-研究学者

  • 谌剑飞
  • 吴海科
  • 张媚
  • 徐江霞
  • 曾红
  • 李晓萍
  • 楼小亮
  • 毛玲群
  • 王洪源
  • 王金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应魏; 贝宁; 张润泽; 游丽; 王婷; 梁培日
    • 摘要: 目的 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神经功能及炎性指标等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海南省干部疗养院/海南省老年病医院内科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血流速度及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0(IL-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并比较ADL评分、NIHSS评分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00%vs.80.00%,χ2/P=6.061/0.014);2组患者治疗后MCA、ACA血流速度,血清NGF、BDNF、IL-10水平,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NSE、S100-β、TNF-α、CRP、MCP-1水平,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CA、ACA血流水平,血清NGF、BDNF、IL-10水平,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P=4.450/0.001,4.317/0.001,3.315/0.001,10.420/0.001,6.274/0.001,7.507/0.001),NSE、S100-β、TNF-α、CRP、MCP-1水平,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P=7.963/0.001,5.212/0.001,13.450/0.001,14.840/0.001,11.650/0.001,6.385/0.001).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能改善脑血流动力,通过调控NGF、NSE、BDNF水平,促进患者脑神经功能恢复,抑制炎性反应,达到治疗目的.
    • 车景华; 王楠; 那里; 史宝和; 刘彤彤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正五聚蛋白3(PTX3)水平与H型高血压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ACI)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6月就诊于辽宁省人民医院的H型高血压患者80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ACI分为ACI组27例和对照组53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家族史、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脂等一般资料;测量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Hcy、LPPLA2、PTX3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型高血压患者发生ACI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Hcy、LPPLA2、PTX3水平对预测H型高血压患者发生ACI的效能.结果 ACI组BMI>24 kg/m2、合并糖尿病比例,收缩压、舒张压、血清LDL-C、Hcy、LPPLA2、PTX3高于对照组(χ2/P=5.236/0.022,4.549/0.033;t/P=2.902/0.005,2.411/0.018,2.390/0.019,9.790/0.000,4.960/0.000,2.801/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高收缩压、高LDL-C水平、高Hcy水平、高LPPLA2水平及高PTX3水平均为影响H型高血压患者发生ACI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3.364(1.081~10.463),1.214(1.071~1.376),2.273(1.238~4.173),3.108(1.743~5.541),1.883(1.318~2.690),2.337(1.281~4.266)].ROC曲线显示,血清Hcy、LPPLA2、PTX3预测H型高血压患者发生ACI的截断值分别为18.89μmol/L、157.90μg/L、7.81μg/L,AUC分别为0.836、0.795、0.819,三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13,高于三者单独预测(P<0.05).结论 影响H型高血压患者发生ACI的因素包括合并糖尿病、高收缩压及高LDL-C、Hcy、LPPLA2和PTX3水平,且血清Hcy、LPPLA2、PTX3水平对H型高血压患者发生ACI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张娜; 姜敏; 白立红; 李晓云; 王哲涛; 韩雪娟
    • 摘要: 目的 观察丁苯酞联合注射用脑蛋白水解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于发病24 h内给予丁苯酞治疗,观察组患者于发病的24 h内给予丁苯酞联合尤尼泰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2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变化情况以及致残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均出现不同程度改善,且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致残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联合尤尼泰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更好,且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脑血管储备能力,同时可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玄洪雷; 啜红斐; 李珊珊; 张宁宁; 吴兵; 郝新斌
    • 摘要: 目的 分析血小板—纤维蛋白凝块强度(MAADP)、P-选择素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6月辽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282例,根据患者6个月内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n=30)和未复发组(n=252),计算复发率,检测并比较2组MAADP、P-选择素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MAADP、P-选择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2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6个月内复发30例,复发率为10.64%.复发组的糖尿病比例、房颤史比例高于未复发组(χ2/P=4.345/0.037、4.715/0.030),MAADP、P-选择素水平高于未复发组(t/P=6.629/0.000、6.303/0.000).ROC分析显示,MAADP、P-选择素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9、0.796,而二者联合预测脑梗死复发的AUC为0.847.有糖尿病、有房颤史及MAADP、P-选择素水平过高均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OR(95%CI)=2.067(1.206~3.543)、3.736(1.424~9.799)、2.790(1.394~5.584)、2.633(1.131~6.127)].结论 MAADP、P-选择素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复发密切相关,二者联合应用可较好地辅助临床预测患者的复发风险,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晏立娜; 李佳艳; 陈奕菲; 聂曦明
    •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白介素-6(IL-6)、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北京市平谷区医院神经内科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ACI患者128例,根据治疗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分为不良组42例(mRS评分>2分)和良好组86例(mRS评分≤2分).统计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分析血清IL-6、SDF-1水平与ACI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不良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血清IL-6、SDF-1水平均高于良好组(t=7.712、9.484、3.876,P均<0.01).NIHSS评分高,治疗前血清IL-6、SDF-1过表达可能是ACI患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95%CI)=1.772(1.369~2.293)、3.569(1.712~7.441)、1.123(1.053~1.198)].治疗前血清IL-6、SDF-1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ACI患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短期预后不良风险的AUC为0.819、0.805、0.818,特异度为0.756、0.756、0.756,敏感度为0.810、0.833、0.810.结论 ACI患者rt-PA静脉溶栓前血清IL-6、SDF-1高表达对溶栓治疗短期预后有一定的影响.
    • 郭未艳; 吴松笛; 王芳; 王园姬; 吕娟; 李亚美
    • 摘要: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用于治疗高龄(≥80岁)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西安市第一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年龄分成高龄组(≥80岁)、老年组(65~79岁)、中青年组(18~64岁)。记录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溶栓前和溶栓后1 h、24 h、7 d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溶栓后第7天总有效率,用改良Rankin’s(mRS)评分评价溶栓后短期疗效。结果:3组患者溶栓后出血并发症、溶栓后7 d总有效率、溶栓后预后极差比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溶栓前比较,高龄组和中青年组患者NIHSS评分在溶栓后24 h、7 d均显著降低(P<0.05),但高龄组患者预后良好比例低于中青年组(P<0.05)。结论: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有效,且安全性好。
    • 田丽华; 岳丽
    • 摘要: 目的 观察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9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治疗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2组疗效、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NSE、S100β、TNF-α、hs-CRP、MDA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MMSE评分、ADL评分、BDNF、IGF-1、SOD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mRS评分、NSE、S100β、TNF-α、hs-CRP、MDA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ADL评分、BDNF、IGF-1、SOD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尿激酶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机制与抑制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有关.
    • 秦锐; 谢宏斌; 苏茜
    •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神经节苷脂联合临床康复路径治疗对神经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11月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市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与研究组(41例),对照组患者常规西医治疗联合临床康复路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炎性因子水平、神经生长相关因子水平,并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24%vs.75.61%,χ2/P=14.098/0.000),治疗后2组患者Barthel指数、NIHSS评分、血清TNF-α、MMP-9、IL-6及NGF、GAP-43、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t/P=12.965/0.000、15.372/0.000、16.303/0.000、6.044/0.000、29.971/0.000、7.165/0.000、11.220/0.000、9.119/0.000),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临床康复路径可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炎性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高.
    • 范磊; 刘星亮; 岳秉宏; 潘妍婷
    • 摘要: 目的 观察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机体血清炎性因子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11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59)和对照组(n=55).对照组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评价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利用Barthel指数(BI)评估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C反应蛋白(CRP)]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变化,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83%高于对照组的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4,P=0.030).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均下降,BI升高,IL-6、IL-8及CRP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显著下降,BI明显升高,IL-6、IL-8及CRP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4,P=0.283).结论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和血流动力学状态,降低机体炎性反应,且治疗安全性良好.
    • 吴金秀; 李青; 王超伟; 徐志秀; 赵盼盼; 张黎军; 袁彬; 赵建华; 吉四辈
    • 摘要: 目的 探讨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局部血流灌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临床前瞻性研究的方法,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94例.按患者就诊时间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按急性脑梗死的标准诊疗方案治疗,试验组在标准诊疗方案治疗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脑CT灌注成像参数,即局部血流量(rCBF)、局部血容量(rCBV)、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的变化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间脑CT灌注参数及NIHSS评分、ADL评分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rCBF较对照组增高[(36.16±6.65)ml/(100 g·min)vs(32.87±8.48)ml/(100 g·min)]、rCBV较对照组增加[(2.83±0.92)ml/100 g vs(2.42±0.81)ml/100 g],MTT较对照组降低[(3.71±1.10)s vs(4.34±0.96)s]、TTP较对照组缩短[(14.90±4.30)s vs(16.49±2.12)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091、2.317、-2.981、-2.269,P=0.039、0.023、0.004、0.026);治疗后试验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5.57±3.07)分vs(7.00±3.68)分]、ADL评分较对照组升高[(61.06±17.51)分vs(49.68±15.5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038、3.336,P=0.044、0.001).结论 丁苯酞治疗能够改善脑梗死患者局部血流灌注水平,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在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方面具有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