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脉动压力

脉动压力

脉动压力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679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水路运输、航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7篇、会议论文91篇、专利文献162567篇;相关期刊226种,包括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机械设计与制造等; 相关会议78种,包括第十七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力学学术委员会水下噪声学组成立三十周年第十五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第二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等;脉动压力的相关文献由1596位作者贡献,包括熊鹰、陆森林、黄红波等。

脉动压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77 占比:0.29%

会议论文>

论文:91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162567 占比:99.65%

总计:163135篇

脉动压力—发文趋势图

脉动压力

-研究学者

  • 熊鹰
  • 陆森林
  • 黄红波
  • 刘沛清
  • 伍锐
  • 李爱华
  • 练继建
  • 叶金铭
  • 吴宏武
  • 李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文敏; 李启良; 贾尚帅; 韩铁礼; 王毅刚
    • 摘要: 某型高速列车以350 km/h运行时,靠近车厢连接处的乘务室在40 Hz频率下对应的声压级高达105 dB。为明确该噪声的产生根源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采用子域法建立了车厢连接处的气动仿真模型,使用改进延迟涡分离模型进行脉动压力预测。经分析车厢连接处上、下缺口测点压力功率谱密度发现,射流剪切层存在接近40 Hz的峰值频率,该频率与车厢连接处所围区域形成的声学空腔的二阶模态频率接近,由此产生了共振。仿真分析表明:在上、下缺口前端与末端增加波浪板能明显降低测点在36~45 Hz对应的脉动压力总能量。实车测试表明:该方案能使乘务室在40 Hz下对应的声压级降低5 dB。主动射流方案也有较好的降噪效果,有望在未来成为可实施的方案。
    • 刘志勇; 何彬华; 梁锦敏; 张兆; 罗振兵
    • 摘要: 在Ma=0.4的来流条件下,利用安装在主翼后缘处的合成双射流激励器对襟翼上的流动进行控制,在风洞中开展了合成双射流对下游声压级影响的研究.基于脉动压力测量结果,结合油流显示试验,得到了合成双射流对下游不同流动状态区域声压级影响的一些结论.对于附着流,在其峰值频率附近激励会明显提高其声压级;对于受旋涡主导的流动,恰当的合成双射流控制可以降低声压级,激励频率较为关键.在俯仰运动过程中,对于附着流,激励提高了声压级,但不改变其迟滞特性;对于受旋涡主导的流动,激励对声压级的影响与攻角有关,能够减弱其迟滞特性,但激励强度对迟滞特性的影响较小,减小声压级的最佳激励与运动历程有关.
    • 徐席旺; 易仕和; 张锋; 郑文鹏; 米琦
    • 摘要: 在高超声速静音风洞内,通过基于纳米粒子示踪的平面激光散射(nano-tracer-based planar laser scattering,NPLS)技术、高频压力传感器和温敏漆(temperature sensitive paints,TSP)技术开展了0°攻角条件下7°直圆锥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相关实验研究,得到了圆锥边界层由层流发展至湍流完整过程的NPLS图像,清晰地展示了第2模态波的“绳状”结构,尖锥与钝锥边界层的NPLS结果表明尖锥边界层转捩中第2模态波占主导,而钝锥边界层在转捩前出现波长约为第2模态波波长5倍(甚至更长)、特征频率不高于31 kHz的狭长涡结构;采用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um density,PSD)分析、互相关和N值计算对高频脉动压力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边界层内扰动波的发展规律,在尖锥和钝锥中均观察到了沿流向第2模态波幅值先增大后减小、特征频率逐渐降低,低频成分逐渐增加,表明边界层发展过程中第2模态率先发展达到饱和,而后逐渐衰减,而低频模态则逐渐发展;通过TSP技术得到了不同单位Reynolds数下的圆锥表面温升分布,结果表明,随单位Reynolds数增大,边界层转捩阵面前移.
    • 王智超; 申勋安; 胡玉斌; 周全宝
    • 摘要: 燃烧不稳定性是火箭发动机设计中难以消除的不稳定因素,脉动压力测量作为研究燃烧不稳定的重要手段,它的有效准确获取至关重要。文章研究了几种脉动压力测量系统的声振模型及其安装结构固有频率的计算方法,重点分析火箭发动机试验中一种常用的脉动压力测量的声振模型及其安装结构固有频率计算方法,并通过计算分析和标准计量检定得到了不同传压结构的响应频率信息,为发动机脉动压力测量接口设计及脉动压力数据分析提供了依据。研究成果极大地提升了发动机的动态压力测量水平,为发动机可靠性提升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 冷超勤; 周俊毅; 罗永钦; 魏海; 韩先宇; 李欣
    • 摘要: 针对某水电站泄洪明渠底板被冲刷,明渠左导墙局部基础被冲蚀掏空影响安全稳定性等问题,对泄洪明渠下游的消能设施进行了技术改造,为分析与评价改造后消能区的安全性和为运行期的闸门开启方式提供依据,开展了水力学原型观测和结构安全监测,重点考察不同泄洪工况下的水流流态、水面线以及脉动压力等参数。结果显示,在不同泄洪工况之下,各区域水流流态稳定,无明显不利水力现象,水面线以及脉动压力等参数均处于合理范围,表明技术改造后下游消能设施布置总体成功。
    • 赵国亮; 陈美霞
    • 摘要: 对流激平板的振动试验设计与响应预报作了分析与探讨。验证了湍流脉动压力自功率的归一化方法在不同流体介质间的适用性。对平板流激响应,考虑流体负载并采用模态叠加法进行计算。通过原始模型与缩比模型响应之间的对比,提出一种平板响应间的换算方法。换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同种介质湍流边界层激励下的平板响应之间的换算。对不同外流场介质的平板流激响应,用该方法可实现理论上的换算。该研究结果对水下结构物流激响应预报有实际意义。
    • 杨灵飞; 冯金强; 武岳; 郑建军
    • 摘要: 南海某海洋石油平台的天然气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多次关停,给作业公司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损失。经过分析所有的停机原因,其中无油流开关误报警导致的停机占比最大,而且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为了减少因无油流开关误报警触发停机给油田带来的经济损失,作业公司决定对天然气压缩机的注油管路进行改造,采用在注油管路使用两组无油流开关和压力变送器,软件的控制逻辑增加表决机制。通过改造,因无油流开关误报警导致的停机很少发生,同时也通过新增的变送器采集到了注油管路的脉动压力,为天然气压缩机注油管路的进一步诊断、分析、维护提供了直接的数据依据。在不降低原来的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得到了更多的数据支持,也挽回了经济损失。
    • 李小军; 沈杰; 刘寒秋
    • 摘要: 为研究船舶螺旋桨的弹性效应对水动力性能和结构特性的影响,建立螺旋桨和轴系的三维模型,以镍铝青铜合金和玻璃纤维2种材质作为“刚性桨”和“弹性桨”的代表,在均匀流场中将2种材料的螺旋桨进行双向流固耦合计算,对比分析了其脉动压力、桨叶压力分布、推进性能等水动力性能,以及桨叶变形和最大等效应力等结构性能。结果表明:桨叶的弹性效应增大流场脉动压力,使桨叶压力分布更加均匀,降低推力和扭矩,但不同进速下的推进效率变化不一;同时,桨叶弹性效应增大桨叶的形变,降低其最大等效应力,可为大型船舶尤其是采用长轴系、大侧斜桨的舰船以及水下航行器的螺旋桨性能计算和船尾部减振降噪设计提供借鉴。
    • 高梦露
    • 摘要: 某水库采用竖井旋流隧洞泄洪,其最大特点是小流量大流速,与传统设计不同,竖井整体形似头大身小的“漏斗”,可能出现壅水、呛水等现象。为了避免不利现象,采用三维整体数值模拟,Realizable k-ε和大涡模拟两种紊流模型、VOF追踪自由表面,分析其水力特性。结果表明:旋流竖井流态、空腔稳定;水垫塘底最大压强24.00 m,沿程未出现负压;竖井内最大流速约21.01 m/s,水流空化数0.46,未出现空蚀空化问题;总消能率为86.51%,消能效果良好。水垫塘底板各测点优势频率为0~4 Hz,集中于低频范围,不会引起竖井建筑物的共振危害。研究结果为竖井结构的可行性与隧洞安全运营提供参考。
    • 任春雷; 周小陈; 张炳诚; 薛小龙; 武艳奎; 杨懿
    • 摘要: 在发动机试验中,推力室脉动压力数据是研究发动机性能、判断不稳定燃烧的重要依据。针对发动机试验脉动压力数据的特点和传统傅里叶变换在时频分析领域的不足,根据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方法良好的自适应特征、瞬时频率的精确定位能力、局部瞬时表达能力以及提取信号分量的优点,对发动机试验脉动压力数据进行分析。介绍了采用EMD方法对脉动压力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分别采用FFT方法、EMD分解和基于不同小波基函数的小波分析方法分析脉动压力数据,总结了FFT和小波分析两种方法对非线性非平稳数据进行分析的不足。研究的结果显示,EMD方法能够较好地分析非线性非平稳脉动压力数据,且对研究、分析发动机试验脉动压力数据的频谱特征和不稳定燃烧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