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流动控制

流动控制

流动控制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3年内共计1525篇,主要集中在航空、力学、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87篇、会议论文216篇、专利文献1443597篇;相关期刊194种,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航空工程进展等; 相关会议118种,包括全国第十六届分离流、漩涡和流动控制会议 、第九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第四届近代实验空气动力学会议等;流动控制的相关文献由2928位作者贡献,包括吴云、李应红、梁华等。

流动控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87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21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443597 占比:99.94%

总计:1444400篇

流动控制—发文趋势图

流动控制

-研究学者

  • 吴云
  • 李应红
  • 梁华
  • 顾蕴松
  • 宋慧敏
  • 罗振兵
  • 张鑫
  • 聂万胜
  • 史志伟
  • 夏智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孟宣市; 惠伟伟; 易贤; 蔡晋生; 李华星
    • 摘要: 层流控制、复合材料、全电驱动等创新性航空技术的应用给传统防/除冰方法带来了新的挑战。基于高电压驱动的表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新概念防/除冰方法因其没有复杂的机械构造和潜在的气动耗损,从而有潜力成为下一代飞行器采用的防/除冰方法。该综述从飞行过程中的结冰与防/除冰研究、等离子体空气动力与热激励特性研究、等离子体激励防/除冰研究等三个方面,对等离子体防/除冰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等离子体防/除冰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主要包括:1)以等离子体空气动力与热激励为主要因素的多物理场耦合机制;2)等离子体激励下多物理场非平衡相变演化规律与防/除冰机理。上述科学问题的研究包含了等离子体物理特性、流动控制机理、结冰机理、防/除冰规律等众多流体力学前沿方向,等离子体防/除冰研究的难点在于涉及多物理场耦合和多时间尺度,因此,相应的数值模拟方法与实验观测技术成为解决上述科学问题的关键突破点。探索等离子体激励防/除冰机制以及解决面向工程应用的技术问题,是下一步需要聚焦的研究方向。
    • 秦立涛; 张海灯; 汪一舟
    • 摘要: 为了揭示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流场作用效果对流动状态的依赖性,设计了由八组表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器(AC-SDBD)组成的阵列式激励器,在来流风速20~80 m/s工况下,研究了其对近壁区流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施加激励的瞬间,阵列式AC-SDBD使得近壁区速度明显增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近壁区速度有所下降,最后趋于稳定;当流动状态稳定后,激励沿流向和法向的影响范围分别达到了激励器下游170 mm和距离壁面10 mm位置,且激励后近壁区速度分布规律与流向距离和距壁面高度均有关;来流速度较低时,激励使得稳定后的近壁区速度增大,但当来流速度增大到一定数值时,施加激励后近壁区速度有所减小。
    • 朱文庆; 仲唯贵
    • 摘要: 采用阻尼网数值模型和改进的延迟脱落涡(IDDES)湍流模拟方法,计算了阻尼网用于控制圆柱流动和噪声的场景,研究了阻尼网的控制机理和规律。计算中,阻尼网呈圆弧形,放置于圆柱之前,探索了不同开孔率的影响。阻尼网能够通过影响圆柱的分离区和涡脱特性来影响振动和噪声辐射。开孔率为0.55时,阻尼网可以消除由圆柱涡脱引起的主导频率振动,极大降低下游尾迹区的湍流脉动,无量纲湍动能最大值从0.19降到0.09。在远场噪声方面,该阻尼网能在90°方向降低总声压级3.5 dB。
    • 夏梓豪; 丁浩林; 易仕和; 孙明波
    • 摘要: 利用基于纳米示踪的平面激光散射(nano-tracer-based planar laser scattering,NPLS)技术研究了Ramp-VG阵列对超声速混合层流场的控制效果.对流Mach数Ma_(c)=0.17.通过比较无控和控制状态下的混合层NPLS图像,发现控制状态下混合层流动速度提高了5%~15%,K-H不稳定涡的平均波长减小了5%~30%,y_(1/2)处(ramp尖端)的层流段长度增加了12.8%.结合分形理论,分析了超声速混合层中的流动发展过程,发现引入控制后混合层的分形维数数值明显改变,y_(0)处(ramp凹槽)的分形维数幅值增加,y_(1/2)处的分形维数幅值减小.实验结果证明Ramp-VG阵列能够改善超声速混合层的能量分布,达到延迟转捩、改变掺混强度、提高流动速度和减小涡结构各向异性等目的.
    • 高东来; 余海洋; 陈文礼
    • 摘要: 为研究基于均布式多孔表面吹气对索结构尾流的控制效果,进行了一系列的风洞试验.通过粒子图像测速(PIV)系统对雷诺数Re为1.0×10^(4)的无控和控制工况的索结构尾流场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尾流的瞬时和时均流动特性,并利用本征正交分解(POD)和动态模态分解(DMD)对降阶后的模态特性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在吹气控制中,控制参数为无量纲的等效吹气系数C_(Q).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_(Q)的增加,POD各模态的能量分布趋于一致,流场中的拟序结构尺度趋于均一化,对旋涡脱落起控制作用的第1、2阶模态受到抑制;尾流中旋涡脱落频率被改变,分离的剪切层间的相互作用得到削弱;多个DMD模态特征值被改变,模态幅值的频域分布发生偏移;尾流中回流区的尺度变大,湍动能和雷诺应力得到显著削弱.
    • 侯淋; 王登攀
    • 摘要: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研究了定常、方波脉冲、正弦脉冲这3种喷流对Ma=2流动激波/边界层干扰的控制效果,分析了不同喷流方式对受控流动流场结构、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喷流方式都能够实现对受控流动的有效控制,可以增大激波距离,减弱激波强度,减小激波发生器壁面压力.在控制效果方面,定常喷流效果最佳,方波脉冲喷流效果次之,但定常喷流所需要的质量流量也最大,方波脉冲质量流量次之.3种喷流的控制效果与所需质量流量的关系表明,控制收益的增加随着质量流率的增大而减小.
    • 陈劲帆; 周正贵
    • 摘要: 以大弯角静子叶型叶栅为对象,构造多种端壁吸气方案。引入密流比分布差作为衡量叶中截面流动二维性的新指标,在0.7马赫数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吸气方案对平面叶栅叶中截面流动二维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端壁吸气方案吸气使叶中截面总密流比为1时,叶片表面等熵马赫数分布与二维流动相差很小,但不同方案密流比分布与二维流动差异较大;端壁弦向槽位于叶片尾缘处,可有效控制角区分离,进而有效控制叶中截面密流比,并且达到较小密流比分布差。这种吸气方案可实现叶中截面流动与二维流动较好的一致性。
    • 成水燕; 李立; 聂智军
    • 摘要: 为了对合成射流控制边界层流动进行有效探索,并证实合成射流有望应用于工业相关流动,基于RANS方法,针对合成射流(阵列)用于NACA0012平直机翼减阻控制开展了数值计算研究。通过在亚声速机翼开展合成射流的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了安装位置、合成射流出口频率以及雷诺数等关键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有效的合成射流控制措施能相对有效地控制边界层的流动特性,起到减小零升阻力的目的,且对流场空间结构影响较小,同时,提出了具体的实践建议。
    • 程怀玉; 季斌; 龙新平; 槐文信
    • 摘要: 该文综合利用实验及数值模拟方法细致研究了悬臂式沟槽叶顶间隙泄漏涡(tip-leakage vortex, TLV)空化抑制器的悬臂凸出方向对抑制TLV空化效果的影响,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讨论。研究表明:相比于原始水翼叶顶处的TLV空化,无论悬臂凸出方向指向水翼的吸力面还是压力面,悬臂式沟槽TLV空化抑制器在各个间隙大小下均能产生显著的抑制效果。相对而言,当所采用的悬臂凸出方向为压力面时,该装置对TLV空化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且可更有效地抑制TLV空化体积脉动。测量结果表明:悬臂凸出方向对水翼升、阻力系数影响均很小。数值结果则进一步表明:当采用悬臂凸出方向为指向压力面时,悬臂式沟槽TLV空化抑制器能更好地抑制流体从压力面流向吸力面,干扰TLV的生长,进而可以更加有效地抑制TLV空化的发展。
    • 陆惟煜; 李秋锋; 傅鑫
    • 摘要: 针对双脉冲射流流动控制机理不明的问题,建立了双激励受迫Van der Pol理论模型,用于指导双脉冲射流流动控制参数选取及揭示其流动控制机理。该理论模型基于弱非线性稳定性理论,通过对不同参数下模型方程的求解,将理论模型与典型分离流场中双脉冲射流的数值模拟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该理论模型与数值模拟结果在频率、相位等特性上相吻合,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其中,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结果均表明:双脉冲射流在折合频率都为1且同相位时控制效果最好。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脉冲射流依靠流动不稳定性增强主流与分离流间的动量传递以抑制流动分离,邻近双脉冲射流的相位具有相干效果,且双脉冲射流通过预锁频效应产生相比单脉冲射流的控制效果增益。针对双脉冲射流流动控制的机理为脉冲射流器的设计和应用指出了一种可能方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