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青少年
肥胖青少年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85篇,主要集中在体育、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8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634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现代交际、当代体育科技、湖北体育科技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十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暨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2016中国康复医学会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五届学术交流大会、第四届中国多巴高原训练与健康国际研讨会等;肥胖青少年的相关文献由17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春艳、陈文鹤、唐东辉等。
肥胖青少年
-研究学者
- 李春艳
- 陈文鹤
- 唐东辉
- 高志强
- 何志安
- 冯连世
- 原阳
- 吕林
- 周爽
- 姚梦
- 封飞虎
- 常李静
- 庄洁
- 徐磊
- 曾祥英
- 朱展业
- 李娜
- 李娟
- 李婷
- 李旭龙
- 李瑾
- 杨建辉
- 梁志德
- 梁蓓蓓
- 毛彩凤
- 熊晓玲
- 甘洁莉
- 田雷冲
- 白爽
- 苏杭
- 薄冰
- 许荔
- 邹筱雨
- 陈佩杰
- 魏春艳
- 魏晓微
- 中出了真
- 于洋
- 于长隆
- 侯娜
- 侯玉洁
- 冯晓洲
- 冯磊
- 刘京
- 刘娜
- 刘强德
- 刘敏
- 刘文
- 刘景新
- 刘海斌
-
-
汤盈
-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低氧训练对改善肥胖青少年身体成分、血脂和血压的影响效果研究。方法:运用Stata16.1对本次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1)低氧训练对改善肥胖青少年的体重、BMI、BFR和体脂含量具有统计学意义(Z=3.39/3.18/2.93/2.29,SMD=1.021/0.449/1.309/0.867,P0.05);3)回归分析显示,研究之间的异质性来源主要是研究对象的性别和运动干预的形式;4)经过Egger’s发表偏倚分析,发现本研究纳入的文献存在明显的发表偏倚(P<0.05)。结论:低氧训练对改善肥胖青少年的身体成分有明显的效果。
-
-
李经剑;
陈名尉
-
-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加重了青少年久坐习惯,引起近些年青少年肥胖高发.有氧运动作为体质干预的首选策略,矛盾在于运动类型的选择,以及实施环境的就近.由于近期疫情的产生,长期居家久坐是肥胖和耐力水平下降的核心因素. 肥胖和超重问题会给人体带来众多致病因素,特别是对人体的心血管机能造成不利影响,随着青少年肥胖现象的普遍出现,预防和改变青少年的肥胖现状迫在眉睫。外国学者Gutin认为运动可改善青少年身体成分,预防肥胖、心血管疾病以及其他代谢紊乱。对此现状的干预方式存在多种,其中运动干预也区分多种类型的运动方式,快走、慢跑、健身操等,每个人都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科学健身方式。
-
-
王飞雄;
杨肖皓捷
-
-
摘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及"体医结合"的视域下,对我国青少年的肥胖现状、原因、危害等进行了分析,结合肥胖青少年运动处方、运动处方库的建立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减少肥胖青少年健康风险应制定科学有效的运动处方对其进行运动干预.同时,应统筹"体医融合"的发展,尽快建立肥胖青少年运动处方库,造福更多的肥胖青少年,其目的是为更好地促进肥胖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发展,减少健康风险而提供参考依据.
-
-
朱展业;
常李静
-
-
摘要:
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进行检索,筛选出近三年来31篇与运动对肥胖青少年的影响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从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以及认知方面四个方面进行一个综合的梳理,指出存在的不足.
-
-
朱展业;
常李静
-
-
摘要:
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进行检索,筛选出近三年来31篇与运动对肥胖青少年的影响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从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以及认知方面四个方面进行一个综合的梳理,指出存在的不足。
-
-
黄正渠;
朱琳;
刘景新
-
-
摘要:
目的:从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R,HOMA-IR)的角度比较不同运动方式对肥胖/超重青少年代谢疾病的改善作用.方法: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以及知网等数据库检索并搜集有关运动干预改善肥胖青少年代谢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RCT),对文献进行筛选和纳入,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以及stata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运动能显著降低肥胖/超重青少年的胰岛素水平(WMD=-2.25、95%CI=-2.54~-1.95、P<0.00001)以及HOMA-IR指数(WMD=-0.73、95%CI=-0.83~-0.63,P<0.00001);混合运动与高强度间歇运动方式在降低肥胖/超重青少年的胰岛素水平以及HOMA-IR指数方面效果较好.结论:运动干预能有效降低肥胖青少年体内胰岛素水平及HOMA-IR指数;其混合运动在降低胰岛素水平和HOMA-IR指数方面效果显著.
-
-
廖佳琳
-
-
摘要:
调查寒假期间肥胖青少年的体育锻炼现状,探索寒假期间肥胖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为促进肥胖青少年进行合理体育锻炼提供理论依据.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编寒假期间肥胖青少年体育锻炼影响因素问卷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对322名13—18周岁BMI≥25的超重及肥胖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寒假期间肥胖青少年体育锻炼影响因素调查表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肥胖青少年在寒假期间体育锻炼现状堪忧,肥胖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更易受社会、家庭和学校环境等外部因素层面的影响,寒假期间肥胖青少年体育锻炼影响主因子的排序为假期影响主因子、主观态度主因子、心理情感主因子、身体健康主因子、家庭体育主因子和学校体育主因子,各项主因子是相互关联的,各维度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
-
梁志德;
李晓彤;
原阳
-
-
摘要:
肥胖不仅会在个人生活中造成不便,更给个人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本文从运动与心血管健康的关系入手,通过8周对照实验,给受试者严格制定训练计划,探讨有氧间歇(AIT)和持续有氧(MICT)会给肥胖人群带来何种心血管机能的影响,为肥胖青少年寻求更健康有效的运动方案。研究对象为不同体重青岛大学48名大一学生(其中男女各24名),含数名肥胖青少年,肥胖判断以BMI指数的中国参考标准为依据。
-
-
苏晟杰;
梁志德;
原阳
-
-
摘要:
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对肥胖者的各生理指标改善有优异的效果,但对肥胖青少年的安全性还存在疑问。本文通过实验法,将连续的HIIT运动作为持续耐力运动前的干预手段,研究其对肥胖青少年后期持续耐力运动过程中心血管方面的运动预适应效果。研究选取年龄在(18?)岁的男性肥胖青少年40名。随机分为HIIT组及对照组CON组。
-
-
-
陈开梅;
盛岗;
董磊
- 《2016中国康复医学会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五届学术交流大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探讨肥胖青少年锻炼行为与锻炼经历、均衡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均衡决策和自我效能在锻炼经历和锻炼行为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均衡决策、自我效能在锻炼经历和锻炼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自我效能对锻炼经历与均衡决策的关系,以及均衡决策与锻炼行为的关系起调节作用;均衡决策的中介效应受到自我效能的调节,并且均衡决策也是自我效能和锻炼行为关系的中介变量.结论:自我效能在锻炼经历和锻炼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调节作用.
-
-
-
-
于洋
- 《2017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学生体质健康与运动生理学”学术研讨会》
-
摘要:
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运动是良医”.运动对儿童和青少年身体健康、正常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喜欢运动的儿童90%不肥胖,并且40%在学校成绩优异.然而,中国中小学生由于课业繁重,明显缺乏运动.《2010年广州市学生体检与健康状况调研结果报告》显示,只有19%的学生可以坚持每天一小时的运动.2014年美国的一项卫生统计显示,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体重超重或肥胖,中国的肥胖人口排全球第二,儿童和青少年肥胖增速迅猛.本文着重阐述肥胖儿童和青少年运动时血压升高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及作用机制。上海市学龄前儿童尤其是男童肥胖率较高;受试儿童总身体活动未达推荐量标准,但中大强度身体活动水平超过推荐量标准,男童身体活动水平明显高于女童;身体活动与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关系并不密切。
-
-
于洋
- 《2017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学生体质健康与运动生理学”学术研讨会》
-
摘要:
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运动是良医”.运动对儿童和青少年身体健康、正常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喜欢运动的儿童90%不肥胖,并且40%在学校成绩优异.然而,中国中小学生由于课业繁重,明显缺乏运动.《2010年广州市学生体检与健康状况调研结果报告》显示,只有19%的学生可以坚持每天一小时的运动.2014年美国的一项卫生统计显示,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体重超重或肥胖,中国的肥胖人口排全球第二,儿童和青少年肥胖增速迅猛.本文着重阐述肥胖儿童和青少年运动时血压升高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及作用机制。上海市学龄前儿童尤其是男童肥胖率较高;受试儿童总身体活动未达推荐量标准,但中大强度身体活动水平超过推荐量标准,男童身体活动水平明显高于女童;身体活动与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关系并不密切。
-
-
于洋
- 《2017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学生体质健康与运动生理学”学术研讨会》
-
摘要:
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运动是良医”.运动对儿童和青少年身体健康、正常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喜欢运动的儿童90%不肥胖,并且40%在学校成绩优异.然而,中国中小学生由于课业繁重,明显缺乏运动.《2010年广州市学生体检与健康状况调研结果报告》显示,只有19%的学生可以坚持每天一小时的运动.2014年美国的一项卫生统计显示,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体重超重或肥胖,中国的肥胖人口排全球第二,儿童和青少年肥胖增速迅猛.本文着重阐述肥胖儿童和青少年运动时血压升高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及作用机制。上海市学龄前儿童尤其是男童肥胖率较高;受试儿童总身体活动未达推荐量标准,但中大强度身体活动水平超过推荐量标准,男童身体活动水平明显高于女童;身体活动与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关系并不密切。
-
-
于洋
- 《2017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学生体质健康与运动生理学”学术研讨会》
-
摘要:
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运动是良医”.运动对儿童和青少年身体健康、正常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喜欢运动的儿童90%不肥胖,并且40%在学校成绩优异.然而,中国中小学生由于课业繁重,明显缺乏运动.《2010年广州市学生体检与健康状况调研结果报告》显示,只有19%的学生可以坚持每天一小时的运动.2014年美国的一项卫生统计显示,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体重超重或肥胖,中国的肥胖人口排全球第二,儿童和青少年肥胖增速迅猛.本文着重阐述肥胖儿童和青少年运动时血压升高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及作用机制。上海市学龄前儿童尤其是男童肥胖率较高;受试儿童总身体活动未达推荐量标准,但中大强度身体活动水平超过推荐量标准,男童身体活动水平明显高于女童;身体活动与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关系并不密切。
-
-
于洋
- 《2017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学生体质健康与运动生理学”学术研讨会》
-
摘要:
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运动是良医”.运动对儿童和青少年身体健康、正常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喜欢运动的儿童90%不肥胖,并且40%在学校成绩优异.然而,中国中小学生由于课业繁重,明显缺乏运动.《2010年广州市学生体检与健康状况调研结果报告》显示,只有19%的学生可以坚持每天一小时的运动.2014年美国的一项卫生统计显示,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体重超重或肥胖,中国的肥胖人口排全球第二,儿童和青少年肥胖增速迅猛.本文着重阐述肥胖儿童和青少年运动时血压升高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及作用机制。上海市学龄前儿童尤其是男童肥胖率较高;受试儿童总身体活动未达推荐量标准,但中大强度身体活动水平超过推荐量标准,男童身体活动水平明显高于女童;身体活动与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关系并不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