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400
聚乙二醇400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76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463261篇;相关期刊56种,包括生物工程学报、中国药房、中国药事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十一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第八届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全国第15届有机和精细化工中间体学术交流会等;聚乙二醇400的相关文献由263位作者贡献,包括赵许杰、闫雪生、徐新刚等。
聚乙二醇400—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63261篇
占比:99.98%
总计:463337篇
聚乙二醇400
-研究学者
- 赵许杰
- 闫雪生
- 徐新刚
- 吐松
- 唐薇
- 孙会敏
- 孙飞龙
- 宁景叶
- 张丰
- 张国福
- 张朝阳
- 张起凯
- 徐家立
- 曹卓松
- 李阳
- 杨柳
- 杨锐
- 江湘梅
- 汤龙
- 王晖
- 王茜
- 白林
- 符鑫博
- 董万
- 袁敏
- 许凯
- 陈建明
- 高保安
- 魏红
- 龙文清
- WU Wenwei LI Shushu LIAO Sen XIANG Feng and WU Xuehang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 China
- 丁一
- 丁益萍
- 万家文
- 严鹏
- 付森林
- 仝永涛
- 代龙
- 任秀华
- 余翔
- 倪雷清
- 党鸿辛
- 冠秀芬
- 冯建
- 冯春生
- 冯晓琴
- 刘乐群
- 刘佩坚
- 刘卉
- 刘啸天
关键词
-
聚乙二醇400
(48)
-
聚乙二醇-400
(22)
-
合成
(7)
-
溶出度
(5)
-
相转移催化
(4)
-
聚乙二醇(400)
(4)
-
1,2-丙二醇
(3)
-
相转移催化剂
(3)
-
4-羟基香豆素
(2)
-
乙二醇
(2)
-
光固化树脂
(2)
-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2)
-
吐温-80
(2)
-
响应面
(2)
-
姜黄素
(2)
-
对羟基苯甲酸
(2)
-
对羟基苯甲酸苄酯
(2)
-
氯化苄
(2)
-
水飞蓟素
(2)
-
环境友好合成
(2)
-
甘油
(2)
-
碘化钾
(2)
-
碳酸二乙酯
(2)
-
稳定性
(2)
-
绿原酸
(2)
-
聚乙二醇 400
(2)
-
胶束增稳室温燐光
(2)
-
色氨酸
(2)
-
药动学
(2)
-
超声波提取
(2)
-
软胶囊
(2)
-
邻羟基苯乙酮
(2)
-
酯化
(2)
-
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
(1)
-
1,3-二(对腈基苯氧基)丙烷
(1)
-
1-(2,4-二氯苯基)-2-(1-咪唑基)-乙醇
(1)
-
1-(2,4-二氯苯基)-2-氯-乙醇
(1)
-
1-环丙二甲醇
(1)
-
1750MHz
(1)
-
2,2'-双氧代-4,4'-二苯基-5,5'-三亚甲基-6,6'-螺-双六氢嘧啶
(1)
-
6-氯-2-氯甲基-3-喹啉甲酸乙酯
(1)
-
CuCl2/NiCl2
(1)
-
E-6,6-二甲基-3-苯基-2-庚烯-4-炔酸甲酯
(1)
-
FDA批准
(1)
-
HPLC法
(1)
-
K0.5Na0.5NbO3
(1)
-
MCM-22
(1)
-
P-糖蛋白
(1)
-
Reline离子液体
(1)
-
SAR测试
(1)
-
-
陈俊红;
戴薇;
蔡煜;
刘裕鹏;
祁宇晨;
方光远;
茅慧华;
戴鼎震
-
-
摘要:
姜黄素涂膜剂具有促进动物伤口愈合的作用,其疗效取决于有效部位的血药浓度和持续时间,本文旨在研究姜黄素涂膜剂中姜黄素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选取小鼠皮肤,采用智能透皮试验仪测定姜黄素涂膜剂中不同浓度薄荷醇和聚乙二醇-400(PEG-400)单独以及联合使用时姜黄素在12 h内的累积透过量和渗透系数,分析其对姜黄素透皮吸收的量效关系。结果显示,4%的薄荷醇和6%的PEG-400共同促进姜黄素的透皮吸收时,累积透过量及其渗透系数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据此确定了姜黄素涂膜剂的最佳促透方案。将试验大鼠给予该姜黄素涂膜剂后,用Agilent 1200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MS)测定48 h内姜黄素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并用DAS3.2.7软件对药动学数据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大鼠血药浓度的峰值C_(max)为483.8 ng/mL,达峰时间T_(max)为2 h,血浆中药物消除半衰期t_(1/2)为9.5 h。试验结果表明,姜黄素涂膜剂中姜黄素能够透过皮肤进入血液,并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测定结果可为姜黄素涂膜剂的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
-
董素娴;
高颖;
许子龙;
朱玉风;
郭庆林
-
-
摘要:
为拓宽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范围,以聚乙二醇400(PEG-400)为相变囊心材料,气相法二氧化硅(俗称白炭黑)为载体,采用囊壁溶液包裹制备了一种微胶囊定型相变材料.通过DSC、TGA、SEM试验对复合定形相变材料的性能和结构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聚乙二醇与白炭黑的质量比为5:3、囊壁材料质量分数为8.5%、定型相变材料与囊壁溶液质量比在1:0.45和1:0.55之间时,制备的相变材料性能最优;制备的两种微胶囊定型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1.34、-2.19°C,相变焓为54.7、52.83 J·g-1;复合定型相变材料在366.38、384.13°C以内质量损失较小,热稳定性良好;微胶囊定型相变材料定形效果和热稳定性良好.
-
-
金世奇;
文尚胜;
李牧云;
陈延威;
王皓罡;
蒋世杰
-
-
摘要:
目的使用聚乙二醇400(Polyethylene Glycol 400,PEG400)掺杂直接将光固化树脂溶于电解液,并通过光固化先液后固制备全固态电解质。方法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了聚乙二醇400的WO_3薄膜,用高氯酸锂粉末、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粉末和光固化树脂(UV-cured resin)配制了凝胶态的电解液。采用毛细封装法对制得的WO_3薄膜进行光固化封装。对制得的电致变色器件进行循环响应时间、光透过率和记忆效应测试,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薄膜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结果掺杂了聚乙二醇400的WO_3薄膜表面裂痕明显减少,平均粗糙度为3nm,疏松孔隙结构较多,制得的电致变色器件完全着色时只需要0.5s,而未掺杂PEG400制得的电致变色器件完全着色需要4 s,掺杂了PEG400制得的器件完褪色需要0.5 s,而未掺杂的器件需要1.5 s,且掺杂组比未掺杂组的光调制幅度要高出20%,记忆效应也要更好。结论掺杂PEG400可以使WO_3薄膜表面更加均匀,有效地提升了光调制幅度和降低了循环响应时间,记忆效应也有明显的提升。同时,利用光固化技术制备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制备工艺简单,且易于保存。
-
-
-
潘炳庆;
霍利春;
贺峰
-
-
摘要:
以2,6-二叔丁基酚、多聚甲醛、均三甲苯为原料,经醚化,Friedel-Crafts两步法合成抗氧剂1330[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对反应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用了相转移催化剂聚乙二醇400对85%硫酸催化效果的改善.结果 表明,相转移催化剂聚乙二醇400对浓硫酸催化效果的改善非常明显,降低了浓硫酸消耗量和废硫酸的产生量.
-
-
-
杨海亮;
胡壮才;
王祥清;
马三剑
-
-
摘要:
某合成制药综合废水含有5.5%聚乙二醇400废液,聚乙二醇COD贡献值占60%左右.该综合废水厌氧去除率约40%,需通过好氧及高级氧化等深度处理后达到当地纳管标准,运行费用高,达标保证率低.对综合废水进行厌氧小试分析,聚乙二醇是导致综合废水生化处理效率低的直接原因,将聚乙二醇400废液采用湿式氧化预处理后,与其它废水混合进入现有厌氧—好氧处理系统,可达到排放要求,大大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
-
唐薇;
孙飞龙;
曹卓松;
杨柳;
宁景叶
-
-
摘要:
为优化咖啡生豆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条件,采用超声波法、BBD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法进行提取.从甲醇、乙醇、聚乙二醇200(PEG200)、聚乙二醇400(PEG400)和聚乙二醇600(PEG600)中优选出最佳提取剂为PEG400,最佳浓度为40%;通过单因素和BBD实验考察了3个因素的影响程度,经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28(g/mL)、提取时间50min、提取温度60°C,绿原酸得率达到13.68mg/g,与响应曲面拟合所得方程的预测值13.6986mg/g符合良好,此模型合理可靠.这3个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
-
-
唐薇;
孙飞龙;
曹卓松;
杨柳;
宁景叶
-
-
摘要:
为优化咖啡生豆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条件,采用超声波法、BBD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法进行提取.从甲醇、乙醇、聚乙二醇200(PEG200)、聚乙二醇400(PEG400)和聚乙二醇600(PEG600)中优选出最佳提取剂为PEG400,最佳浓度为40%;通过单因素和BBD实验考察了3个因素的影响程度,经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28(g/mL)、提取时间50 min、提取温度60°C,绿原酸得率达到13.68 mg/g,与响应曲面拟合所得方程的预测值13.6986 mg/g符合良好,此模型合理可靠.这3个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
-
-
张朝阳;
刘海涛;
许凯;
杨锐;
汤龙;
孙会敏
-
-
摘要:
目的:建立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测定聚乙二醇400(PEG400)分子量及其分布,并与《中国药典》所用的端基分析滴定法比较。方法:采用Shodex OHpak SB-802.5HQ与Shodex OHpak SB-803HQ色谱柱串联分离,以0.1 mol·L^(-1)硝酸钠(0.02%叠氮钠)为流动相,流速0.5 mL·min^(-1),柱温30°C,样品浓度2 mg·mL^(-1),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进行测定。结果:HPGPC测定的聚乙二醇400的分子量结果与《中国药典》2015年版所用的端基分析法测得的平均分子量结果接近,采用不同厂家色谱柱、对照品可影响PEG400的分子量测定结果,选用Shodex OHpak SB色谱柱串联测定聚乙二醇400重均分子量的范围为407~440,分子量分布宽度1.0~1.1,该方法的精密性RSD为0.2%,重复性为2.89%,24 h内样品稳定性RSD为0.66%。结论:经方法学验证,HPGPC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聚乙二醇400分子量及其分布测定。
-
-
-
-
-
-
- 高级聚合系统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01-07-18
-
摘要:
PEG-POE,PEG-POE-PEG,和POE-PEG-POE嵌段共聚物具有亲水和憎水两种链段,它们在水溶液中形成胶粒,使它们适于包裹或溶解憎水或不溶于水物质,同时它们还形成用于持续释放活性制剂的生物蚀解性基质,当POE链段含有至少一单元具有一个α-羟基酸时尤其如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