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火试验
耐火试验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29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化学工业、水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0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205933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中国科技纵横、阀门、中国设备工程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2015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第三十届全国直升机年会、第五届民用飞机先进制造技术及装备论坛等;耐火试验的相关文献由474位作者贡献,包括于朋举、王成龙、高健等。
耐火试验—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05933篇
占比:99.94%
总计:206063篇
耐火试验
-研究学者
- 于朋举
- 王成龙
- 高健
- 谢照荣
- 冯静慧
- 刘建勇
- 吴欣
- 张宝方
- 张峙琪
- 杜玉浩
- 沈丽华
- 赵侠
- 邬玉龙
- 阮振
- 凌翩
- 刘立周
- 吴波
- 易爱华
- 朱晓华
- 杨展
- 王剑
- 王华帝
- 王德荣
- 赵凌瑞
- 何一鸣
- 孙宝玉
- 庄红斌
- 张继伟
- 彭林
- 曾令可
- 李海伦
- 李萍
- 王慧
- 王良伟
- 程小苏
- 罗民华
- 范宜霖
- 雷艳
- 黄健
- 于广和
- 余稳松
- 凌国桢
- 刘平安
- 史毅
- 吴磊
- 孙治堃
- 张才
- 张正先
- 方海鑫
- 李汝湘
-
-
田大春
-
-
摘要:
从一起油船起居处所防火窗安装错误的典型案例入手,梳理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对油船防火窗的相关要求,并结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防火窗工业生产试验标准,对防火窗和耐火试验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指出应特别注意防火窗的安装方式。
-
-
黄宇
-
-
摘要:
本文介绍了现阶段电线电缆耐火试验方法及其体系,指出不同体系的电线电缆耐火试验方法的区别与联系。同时结合相关产品标准和通则的引用情况,以及笔者多年从事耐火试验标准研究的经验,对产品标准和通则的耐火试验进行探讨。
-
-
姜民;
陈勇敢;
蒋首超
-
-
摘要:
采用轻质底层抹灰石膏分别掺入玻璃纤维或挂网构造,对其保护的钢板和钢管混凝土束试件在室内火灾标准升温曲线下开展耐火试验,根据温度曲线结合规范公式计算出不同构造下轻质底层抹灰石膏高温下等效热传导系数,并评估其保护的钢管混凝土束试件耐火性能。试验表明,采用轻质底层抹灰石膏加挂网的防火保护构造能够满足钢结构防火保护要求。钢板试件在受火过程中能保持完整,升温缓慢,试验140 min后,温度基本保持在500°C左右,隔热效果良好。钢管混凝土束构件在受火140 min后,截面所有测点的温度均不超过200°C,表明此种防火保护构造对钢管混凝土束构件具备较好的防火性能。
-
-
王剑;
范宜霖;
雷艳;
彭林;
黄健;
张继伟;
徐晓刚
-
-
摘要:
为考核阀门端部连接在燃烧状态下的抗弯和抗压的设计性能,分析了现行标准推荐的端部连接耐火试验系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阀门端部连接火灾环境下的实际工况,设计了一套阀门端部连接耐火试验系统并提出了试验方法。该系统基于改进的增压系统、测漏系统和独立研制的弯矩加载装置等组成,能有效控制系统的压力波动范围在±10%、测量参数的精度误差范围在±5%以内、提高系统使用寿命及经济性。对燃烧工况下连接件承压性能试验系统的设计及试验方法的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
-
邱培芳
-
-
摘要:
对于木结构建筑,大家最担忧的是防火问题。从2002年起,天津消防研究所就开始对木结构建筑防火技术进行研究,并开展了关键构件的系列耐火试验,也和从事这方面工作的部分业界专家、专业机构携手进行了大量实践工作。在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参与了多部木结构建筑防火标准的编制修订,并不断完善相关规定。在这个过程中,业界对木结构建筑的防火性能越来越有信心,实践操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
-
孟天畅;
仝玉;
刘庆;
史毅;
王礼;
张唯
-
-
摘要:
排烟(气)道是重要的建筑构配件,可减少火灾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采用标准实验方法对排烟(气)道耐火极限进行了测试,研究了不同管道厚度、不同水泥砂浆厚度下排烟(气)道的耐火完整性与耐火隔热性,实验结果对于JG/T 194-2018《住宅厨房和卫生间排烟(气)道制品》标准的实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就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以优化排烟(气)道制品.
-
-
资谊;
鲁志鹏;
薛光桥;
郭晨阳;
谢宝超;
徐志胜
-
-
摘要:
依托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开展了盾构衬砌管片抗火性能数值模拟及烟道板耐火性能试验,提出了一种新的顶部集中排烟盾构隧道结构防火保护策略.建议行车道层管片采用防火材料进行防护,烟道层拱顶部位管片采用混凝土内衬进行通长保护,烟道板不需进行防火保护.盾构管片模拟结果表明,当管片防火保护层等效热阻大于0.10°C?m2/W时,管片耐火极限大于2.0 h;烟道板耐火性能试验表明,无防火保护烟道板构件在RABT升温曲线作用下,跨中挠度小于允许极限挠度,耐火极限大于2.0 h.模拟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顶部集中排烟盾构隧道结构防火保护策略安全可行.
-
-
张秋实;
周川胜;
孙春平;
李化云;
郭宗林
-
-
摘要:
高温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会出现不同程度降低,严重影响结构的使用寿命,而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的温度分布规律是分析构件抗火性能和维修加固的依据.鉴于此,文章依托成都市某装配式隧道工程,基于该隧道工程钢筋混凝土衬砌实际情况,采用室内耐火试验,研究高温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内温度传播规律.根据室内试验成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混凝土相关热工参数进行优化,获得更适合于工程实际的数值模拟参数,并对实际工程装配式隧道进行热力耦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单面受火条件下,钢筋混凝土梁距离受火表面越近,升温速率越快温度越高;(2)基于有限元方法修正导热系数计算公式,可为仿真计算参数选取提供参考;(3)顶板与中墙、侧墙相连接的边角处易产生热应力集中,对结构损伤较大,在隧道防火设计时应考虑加强.
-
-
赵彬彬;
高旭;
金东杰;
沈斌;
张然
-
-
摘要:
设备密封门是高温气冷堆反应堆厂房内大型设备的重要进出通道,也是阻断火情蔓延的重要建筑构配件.结合设备密封门的结构设计,分析设备密封门耐火极限的影响因素对防火的影响,研究了设备密封门最小填充材料厚度计算,并通过耐火试验测试了设备密封门的耐火极限.结果表明,高温气冷堆设备密封门双门一体的结构设计经过耐火试验验证了其设计的合理性,能够保证至少1.5 h耐火极限.
-
-
董舟俊;
陈国涛;
梅志远;
张焱
-
-
摘要:
为了开展典型舰用复合材料隔热特性研究,首先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和夹层结构两种结构形式在ISO 834标准火灾作用下分别进行了耐火试验,得到了两者背火面温度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为了深入探讨不同结构与材料体系的复合材料在标准升温曲线下的隔热特性规律,采用ABAQUS软件对两种结构的复合材料建立了火灾中截面温度场仿真模型,通过参数反演法确定了对流换热系数与热辐射系数,模型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性较好.结果表明:(1)若单纯考虑隔热特性,两种结构形式均能达到A-30级,且在试验初始阶段,夹层结构的隔热性能优于层合板;(2)复合材料在高温作用下生成的炭层,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背火面温度的升高的速率,对提升隔热性能有益;(3)在相同火灾环境下,导热系数是决定隔热性能的关键热物理性能参数,导热系数越小,复合材料的隔热能力越好.
-
-
-
刁晓亮
- 《2015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在建筑构件的耐火试验中,选取合适的热电偶十分重要,可以通过升温曲线来确定所需热电偶的测温范围,通过准确度要求确定热电偶的温度允差范围,进而确定热电偶的种类和型号.只有选取合适的热电偶,并在试验过程中排除其出现的一些故障,才能够得到完整、准确的数据.
-
-
郑秀艳;
辛勃
- 《第三十届全国直升机年会》
| 2014年
-
摘要:
货舱内衬是保护航空器乘员、机组人员不受货舱内部火灾伤害的重要屏障.根据旋翼航空器适航规章的相关要求,对民用直升机货舱和行李舱内衬材料耐火试验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耐火试验的主要要素,火焰温度、火焰热通量和火焰的持续时间是考核货舱内衬材料耐火特性的重要指标。给出了局方可接受的耐火试验验证方法:《动力装置技术报告No.3A:软管组件标准燃烧试验设备和程序》;AC20-135《动力装置安装和推进系统部件火防护试验方法、标准和准则》;《航空器材料燃烧试验手册》;AC33.17-1A《发动机防火》。研究结果对新型直升机的货舱和行李舱设计和耐火试验验证具有指导意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