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3年内共计11683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建筑科学、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380篇、会议论文741篇、专利文献3762449篇;相关期刊1259种,包括煤矿安全、煤炭工程、山东煤炭科技等;
相关会议398种,包括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环境与设备分会国防系统委员会第五届年会、安徽省煤炭学会通风安全专业委员会六届三次学术交流会、2012年铁路暖通空调学术年会等;通风系统的相关文献由2052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伟、田峰、刘斌等。
通风系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762449篇
占比:99.84%
总计:3768570篇
通风系统
-研究学者
- 李伟
- 田峰
- 刘斌
- 吴冷峻
- 崔皓善
- 张伟
- 金廷勇
- 陈世强
- 不公告发明人
- 王伟
- 王磊
- 周伟
- 居伟伟
- 刘剑
- 周志刚
- 居发礼
- 李勇
- 王勇
- 郭金成
- 金景桓
- 陈永平
- 刘伟
- 安志华
- 李强
- 李斌
- 王超
- 王飞
- 谢贤平
- 贾进章
- 吴世先
- 张宇
- 李保明
- 李峰
- 杨志英
- 刘强
- 崔瑾荧
- 张军
- 张杰
- 李起燮
- 李鹏
- 王庆良
- 葛俊
- M·扎库拉
- 丁艳蕊
- 刘双
- 王海桥
- 秦光宇
- 张洁
- 李安桂
- 王志
-
-
谢文红;
叶盛;
李成;
郑国平
-
-
摘要:
通风系统是维系公路特长隧道正常服务的重要机电设施,通常设备规模和安装功率庞大,但实际建成通车后却出现较高的闲置率。为了降低通风系统规模、运营能耗和闲置率,合理的通风模式至关重要。以浙江杭绍台高速公路三座长度超过5 km的特长隧道通风系统设计为例,介绍了通风系统设计的理念。其中陈家山隧道和镜岭隧道采用了互补式通风方案,并设置小断面竖井以满足排烟长度的要求;大盘山隧道采用传统双竖井送排式通风模式,对比分析了两种不同的通风设备的设置策略,推荐首先设定隧道内的设计风速不大于交通活塞风速,进一步确定竖井尺寸和通风设备规模。上述设计理念有效降低了杭绍台高速公路特长隧道通风系统设施的安装功率,为减少今后运营期间的设备闲置打下基础。
-
-
姚文宇
-
-
摘要:
为更好地保证张双楼煤矿通风系统满足矿井通风需求,进行了通风系统优化研究。首先,进行了矿井通风系统阻力及风流参数测定,获取通风系统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矿井通风系统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优化矿井通风系统。应用表明,通过计算机模拟优化后的矿井通风系统更加稳定可靠与科学合理。
-
-
吴志全
-
-
摘要:
现有某铁矿通风系统存在风量分配不合理、通风工程欠缺、井下风流紊乱、风机选型不合理和机站能源浪费等问题,从矿井总风量的重新计算核定、通风方式优化、机站设置合理性评估、通风构筑物设置以及风机选型5个方面对通风系统进行优化。优化方案实施后,经过现场对风量以及风机工况的检测得出:该矿通风系统总风量达到230.97 m^(3)/s,各中段供风量均满足实际需求;机站装机功率为768.45 kW,风机平均效率为80.61%。优化改造后,矿山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大幅提高,对深部矿山开采通风系统优化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
-
闫栋
-
-
摘要:
以S煤矿为例,在概述其矿井通风系统现状及矿井通风系统改进措施的基础上,从监测系统分站及线缆设置、风流参数传感器及监测点选址、滤波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该矿井通风系统改进后风流参数动态监测的研究,并对风量调节优化模型的构建思路以及约束条件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矿井通风系统风流参数实时监测、风量调节优化及通风机自动监控是保证矿井通风系统自动化运行的必要条件;通过风量调节优化处理改进矿井通风系统调控模式,有助于推进矿井自动化控制的全面实现;矿井通风系统风流参数动态监测系统的优化设计和应用对于矿井安全生产、降低能耗具有积极意义,也是国内各大煤矿矿井通风系统改革的方向。
-
-
朱静波;
徐谦;
顾敏敏;
李孟丽;
沈杰;
张慧亮
-
-
摘要:
为帮助船舶设计人员更有效率地进行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通风系统的电气设计,基于某客滚船,对LNG通风系统的电气设计要求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结果表明:客滚船LNG通风系统的电气设计方法,既满足规范要求,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研究成果可为客滚船LNG通风系统的电气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
-
-
陈建飞
-
-
摘要:
以官地矿28417综放工作面为工程实例;分析煤炭自然发火原因;拟采用正、副巷同时出架工艺,支架拆除仅用时25~30d,拆架效率提升约40%;拟采用预测预报管理、预注浆封堵裂隙、优化通风系统、优化拆架工艺、调整拆架期间供风量、采空区注氮、快速密闭等综合防灭火技术;在回撒后期回风流内CO浓度由以往的60~80ppm降低至18ppm,有效降低了采空区煤炭自然发火的危险,确保了综放工作面安全收尾。
-
-
董世华
-
-
摘要:
冬瓜山铜矿老区采矿范围变化,产量减小,亟需对通风系统进行优化改造。在调查和分析矿山通风系统及生产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种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经过技术经济对比,选择利用-390 m水平作为回风水平,将花树坡采区深部污风引入团山采区回风侧,并在-390 m水平增加回风机站进行串联通风,以克服回风侧较大阻力。经通风系统三维仿真软件模拟,优化改造方案实施后,矿山井下通风效果明显改善;通风系统主要回风线路经过多次倒段后,系统通风阻力将明显增大,若采用多个回风机站进行接力通风,能有效克服通风系统总阻力,提升风机运行效率。
-
-
王磊;
关健;
彭猛;
张琨;
韩浩;
康健;
许嘉钰
-
-
摘要:
为全面了解通风系统对地铁站内有毒气体扩散的影响,以北京某地铁站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全尺寸实地扩散试验.采用三维超声波风速仪对机械通风和应急通风下的站内流场进行监测,分析其气流组织形式;采用六氟化硫(SF6)释放,时序采集和离线检测的方法,研究重气的扩散与沉降,为疏散路径规划提供建议.结果表明,应急模式下各监测点的风速更大,是机械通风的1.2~2倍;SF6在机械通风工况下扩散,会出现明显的沉降现象,易于在楼梯和边缘等位置的地面积累从而形成局部高浓度区域,且长时间高于50×10^(-6);应急通风系统开启后,沉降的SF6加速向上传输,且会快速充满整个站台,东西站台浓度最高均达到200×10^(-6)以上;应急处置时,需要尽快将乘客向上层或反向区域疏散,严禁开启应急通风设备,避免地面气体向呼吸区扩散.
-
-
宋晓栋
-
-
摘要:
基于店坪煤矿206工作面回采前期回风隅角瓦斯超限、采面粉尘浓度高,导致工作面瓦斯、粉尘治理效果差、治理难度大,且无法现实集中控制而严重制约综采工作面高质量生产等技术难题,决定对店坪煤矿206工作面通风除尘、排瓦斯系统进行优化,采用一套通风集中控制系统。该系统应用后实现了工作面回风隅角瓦斯、工作面粉尘远程自动控制的目的,提高了工作面瓦斯、粉尘治理自动化水平,具有显著的应用成效及推广意义。
-
-
-
ZHU Xudong;
朱旭东;
LU Zhongliang;
鲁忠良
- 《第七届黄金科学技术论坛》
| 2018年
-
摘要:
为了解矿井通风系统中通风阻力分布状况,更好地通风降阻,并为通风设计、网络解算和优化改造提供可靠的基础信息,有必要对矿井通风系统的阻力进行测定.采用基点法进行通风系统阻力测定,选取不同测点测定参数,并从测定精度评价、通风阻力分布状况、矿井等积孔和风阻4个方面对测定结果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焦家寨煤矿的通风系统布置和阻力分布较合理,通风难易程度属于容易等级,3个采区的公用进风风路风阻偏大,矿井井下调节风量的设施过多,且风门漏风量偏大,建议更换1号和2号风机,并加强矿井总回风巷道的维护和管理.
-
-
居发礼;
刘丽莹;
余晓平;
丁艳蕊;
祝根原;
黄雪
- 《第21届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对动力分布式通风系统各支路在不同入口静压下的风量测试发现,同一转速下支路风机的风量随着支路入口静压的增大而增大,部分情况下支路风机起阻碍作用.对该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推导得出支路设计风量偏移的理论表达式,揭示了影响风量偏移的因素为支路阻力特性、支路风机性能及支路进口压力比,并给出了支路设计风量偏移的图解分析方法.该解析分析法和图解分析法可为动力分布式通风系统支路设计风量偏移的计算与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
-
桑利新;
王汉青;
李铖骏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科学技术年会》
| 2020年
-
摘要:
为防止新冠病毒在住宅建筑中传播,避免居民交叉感染,助力防疫.对新冠病毒在住宅建筑中的传播途径及垂直公共通道(包括:厨卫公共排风道、公共电梯、楼梯间及前室等)的通风系统迸行综合分析,绘制各途径通风系统原理图,指明各空间适用的通风方式,分析各通风系统优劣,并探讨疫情期间如何使用通风方法迸行防疫.分析说明在疫情突发期间不合理的通风系统会加重病毒聚集,甚至为病毒传播提供通道.针对现有住宅建筑垂直通道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对通风设计方案迸行了重新设计及改迸,以期彻底改善住宅建筑的通风环境和防疫安全,切断新冠病毒在垂直公共通道内的传播途径.
-
-
-
许攀;
高莉萍;
何宇
- 《2018年全国铁道与城轨暖通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针对部分地铁线路存在调试时因风压过大站台门无法关闭的情况,结合具体工程,对行车组织、隧道通风系统的设置情况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和建议.通过车站站台门关闭时风压的测试,结合测试数据和理论分析,得出站台门关门力的推荐值.
-
-
樊航
- 《2018年全国铁道与城轨暖通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呼和浩特市属于严寒地区,冬季将室外冷风直接送入区间隧道及地铁车站,不但区间送风口处易产生结露现象,对地铁行车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也会对车站公共区热平衡造成影响.地铁车辆进站时,电阻制动会转化成热能聚集在区间隧道内,车站机电设备也会持续散热,将区间隧道及车站的热量以回风的形式预热新风,可达到保持车站热平衡的送风温度需求.同时车站采用可调风口站台门的通风系统,风机采用变频运行的方式.从节能方面考虑,此系统模式无需额外增加电加热系统,为严寒地区地铁通风系统提供参考.
-
-
-
潘贵和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科学技术年会》
| 2020年
-
摘要:
目的:针对目前部分采油化验室毒物(主要是汽油)浓度超标问题,通过对采油厂化验室职业病危害暴露情况及通风现状调查,调查毒物暴露现状与通风问题,以暴露环节和操作方式为参考依据,在全面通风的基础上完善局部通风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工人接触毒物水平. 方法:现场调查结合检测结果发现目前采油厂原油含水分析化验室主要污染源处于蒸样操作台、洗瓶操作处和配液处(洗瓶和配液汽油浓度较大),因此将局部通风装置划分为两部分,分别设蒸样通风橱和洗瓶配样通风橱,洗瓶与配样共用一个通风橱,即“洗瓶配样通风橱”. 结果:某采油厂4个采油队化验室按此方案再次迸行治理后,检测结果为蒸样处汽油浓度均<0.1mg/m3,洗瓶处分别为7.8mg/m3、8.3mg/m3、6.2mg/m3、8.5mg/m3,汽油浓度(TWA)可控制在10mg/m3以下(职业接触限值[1]为300mg/m3);开口风面风速可控制在0.8-2.3m/s,符合《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3]要求. 结论:合理设计并安装蒸样通风橱、洗瓶配样通风橱后,汽油浓度及噪声强度均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卫生标准,该措施是可行的.
-
-
潘贵和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0科学技术年会》
| 2020年
-
摘要:
目的:针对目前部分采油化验室毒物(主要是汽油)浓度超标问题,通过对采油厂化验室职业病危害暴露情况及通风现状调查,调查毒物暴露现状与通风问题,以暴露环节和操作方式为参考依据,在全面通风的基础上完善局部通风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工人接触毒物水平. 方法:现场调查结合检测结果发现目前采油厂原油含水分析化验室主要污染源处于蒸样操作台、洗瓶操作处和配液处(洗瓶和配液汽油浓度较大),因此将局部通风装置划分为两部分,分别设蒸样通风橱和洗瓶配样通风橱,洗瓶与配样共用一个通风橱,即“洗瓶配样通风橱”. 结果:某采油厂4个采油队化验室按此方案再次迸行治理后,检测结果为蒸样处汽油浓度均<0.1mg/m3,洗瓶处分别为7.8mg/m3、8.3mg/m3、6.2mg/m3、8.5mg/m3,汽油浓度(TWA)可控制在10mg/m3以下(职业接触限值[1]为300mg/m3);开口风面风速可控制在0.8-2.3m/s,符合《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T194-2007[3]要求. 结论:合理设计并安装蒸样通风橱、洗瓶配样通风橱后,汽油浓度及噪声强度均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卫生标准,该措施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