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翘嘴鳜

翘嘴鳜

翘嘴鳜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228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农业经济、动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6174篇;相关期刊78种,包括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水生生物学报、渔业科学进展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一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水产科技分论坛暨2014年上海市渔业科技论坛等;翘嘴鳜的相关文献由538位作者贡献,包括梁旭方、李桂峰、陈昌福等。

翘嘴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5 占比:0.6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6174 占比:99.33%

总计:26350篇

翘嘴鳜—发文趋势图

翘嘴鳜

-研究学者

  • 梁旭方
  • 李桂峰
  • 陈昌福
  • 黄鹤忠
  • 路瑶
  • 何珊
  • 杨凯
  • 张勇
  • 张建社
  • 成为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龚万达; 宋文; 钟林; 梁骁; 王守荣; 曾可为
    • 摘要: 为比较全雌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与自交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胚胎发育及仔幼鱼生长速度,采用人工繁殖的方法获得全雌翘嘴鳜和自交翘嘴鳜后代的受精卵,在水温为26~28°C条件下孵化,对全雌翘嘴鳜和自交翘嘴鳜后代的胚胎发育进行观察与比较,并详细记录了受精卵受精、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和出膜7个连续发育阶段特征,结合胚胎发育特征进一步比较了二者在仔幼鱼阶段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在水温、孵化方式等外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全雌翘嘴鳜、自交翘嘴鳜的受精卵从受精到孵化出膜所需的总时间分别为39 h 12 min和38 h 44 min,各时期的胚胎发育特征基本一致;在仔幼鱼生长阶段,21日龄后全雌翘嘴鳜与自交翘嘴鳜的生长呈显著性差异(P<0.05);仔幼鱼全长-体质量生长结果显示,全雌翘嘴鳜的生长方程为W_(全雌鳜)=0.016L^(2.971)(R^(2)=0.991),说明在仔幼鱼阶段全雌翘嘴鳜略呈匀速生长,自交翘嘴鳜的生长方程为W_(自交鳜)=0.020L^(3.008)(R^(2)=0.991),说明在该阶段自交翘嘴鳜体质量生长快于全长生长。研究表明,全雌翘嘴鳜与自交翘嘴鳜的胚胎发育时间及其特征基本一致,但全雌翘嘴鳜仔幼鱼的生长速度显著快于自交翘嘴鳜
    • 李勇明; 桂彬; 黎阳雨; 李扬扬; 陈亮明; 黄容; 廖兰杰; 汪亚平
    • 摘要: 为通过建立雌核发育纯系以实现快速优化种质资源,文章以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为研究对象,探索出了一套静水压诱导雌核发育的方法:将装有翘嘴鳜精子的培养皿置于摇床缓慢摇动,在两只15 w的紫外灯管(培养皿与紫外灯管的垂直距离约17 cm)下照射18min,然后与雌鱼卵子受精5min,63 MPa静水压处理2min,最后常规孵化。HRM分型技术检测其雌核发育群体的雌性率为100%。该方法简单快捷,诱导孵化率(受精后72h的存活率)为7.56%,比已有的冷休克诱导翘嘴鳜雌核发育的方法约提高3个百分点。研究结果可用于翘嘴鳜雌核发育品系的快速扩群,也可用于翘嘴鳜抗逆相关品系的种质资源创制。
    • 摘要: 一、品种概况(一)培育背景鳜鱼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养殖以来,一直是我国淡水养殖优质名贵鱼类品种,其单位经济效益是四大家鱼的四倍以上。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形成以广东珠三角地区为中心的鳜产业,广东的鳜苗种产量与养殖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珠三角地区许多繁殖场使用的鳜亲本经人工繁育已达第5代,有的甚至第6代~7代。
    • 王菲菲; 王华; 秦伟; 葛明主; 苏鹏
    • 摘要: 近年来,安徽无为市稳步推进"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试验、示范,现稻渔种养面积发展到17.26万亩,稻渔种养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收,一举多得",进一步提高了效益,有力地推动了无为水产绿色高效发展。本试验在无为市陈斐家庭农场稻渔综合种养基地,选择了2块田,共50亩,开展水稻—小龙虾—鳜鱼种养试验,水稻为"桃优香占"、小龙虾为克氏原螯虾、鳜鱼为翘嘴鳜,尝试利用多余的小龙虾苗作为鳜鱼适口饵料,提高稻田资源利用率.
    • 汪福保; 程光兆; 孙成飞; 董浚键; 可小丽; 王淼; 卢迈新; 叶星
    • 摘要: 翘嘴鳜是我国传统的名贵淡水鱼,俗称“桂花鱼”(以下简称鳜鱼),肉质丰腴细嫩,味道鲜美可口,无肌间刺,营养价值高。据《2021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2020年全国养殖鳜鱼产量37.7万吨,比2019年增长近4万吨,其中广东省产量14.3万吨,占比38%;2020年广东贡献了全国93%的鳜鱼增量。
    • 朱鑫海; 张紫瑞; 周丽颖; 汤环宇; 敖士齐; 周一凡; 高晓建; 姜群; 张晓君
    • 摘要: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是严重危害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养殖生产的主要病原之一,为揭示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翘嘴鳜后宿主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筛选免疫相关基因,解析翘嘴鳜应答病原细菌感染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病原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翘嘴鳜,于感染24 h后,采集感染组与对照组翘嘴鳜头肾组织,采用Illumina Hiseq 2000进行了RNA-Seq分析,原始数据拼接后组装共获得53040个单基因(unigene)。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翘嘴鳜存在526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254个上调基因和272个下调基因,其中,免疫相关的显著上调的差异基因主要有炎症和免疫原性细胞因子白介素、补体系统、MHCⅠ型抗原提呈、溶菌酶、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泛素蛋白连接酶等。GO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涉及免疫应答反应和炎症反应等,经KEGG富集分析显示,89个通路富集显著,免疫相关的代谢通路主要有内吞作用和吞噬体等。此外,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表明,所选取7个差异表达免疫相关基因与RNA-seq结果具有相似的表达趋势。本研究为揭示翘嘴鳜对病原微生物感染的防御分子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 肖倩倩; 梁旭方; 庄武元; 蔡文静
    • 摘要: 为探究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中原癌基因c-Fos (proto-oncogene c-Fos)对摄食相关的味觉受体t1r1(taste receptor type 1 member 1, t1r1)的调控作用,研究采用学习记忆通路相关抑制剂T-5224、KN-62处理鳜脑细胞,通过不同浓度抑制剂处理发现T-5224对c-fos的起负调控作用而KN-62对c-fos起正调控作用,同时筛选出适合的处理时间及浓度。30μmol/L T-5224处理24h,鳜脑中c-fos及t1r1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以上结果说明,翘嘴鳜脑细胞味觉受体t1r1转录水平变化,可能是通过学习记忆因子cfos基因调控,而c-fos可能通过其他途径调控t1r1的转录,但不是DNA甲基化。同时为翘嘴鳜驯化后摄食偏好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 汪福保; 程光兆; 董浚键; 孙成飞; 王淼; 卢迈新; 叶星
    • 摘要: 【目的】了解池塘养殖模式下人工配合饲料养殖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广清1号(以下简称饲料鳜)的生长发育规律,为饲料鳜的选育和规模化养殖提供参考。【方法】对一个生产周期下不同月龄饲料鳜的形体参数和生长性能进行测定,应用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anffy等3种非线性模型对其体重和体长进行生长模型构建。【结果】饲料鳜绝对增重最大值出现在5月龄,绝对增长出现在3月龄,而相对增重率和相对增长率则均在4月龄开始出现下降。形体参数中肥满度、脏体指数、脂体指数随月龄呈现上升趋势,肝体指数和肠胃体指数则呈现下降趋势。构建的3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模拟饲料鳜的生长曲线,拟合度(R^(2))≥0.97。模型预计值和实测值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Logistic模型更优,相应的体重和体长生长模型分别为W_(t)=1230.808/(1+39.666e^(-0.760t)),R^(2)=0.989;L_(t)=40.871/(1+3.076e^(-0.387t)),R^(2)=0.990。体重生长拐点为4.843月龄,相应的体重为615.404 g,体长为20.436 cm。【结论】L ogistic模型更适合用于描述饲料鳜的生长过程,能对其各阶段的生长数据进行预测,为饲料鳜进一步选育和规模化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 刘鼎瑞; 欧阳号锋; 黄景军; 韩林强; 李水生; 李桂峰; 严保华; 侯玉洁; 林浩然; 张勇
    • 摘要: 对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饲养对比试验,针对不同食性翘嘴鳜开展转录组测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差异基因(DEGs)注释主要集中在糖代谢、脂代谢以及免疫反应。GO富集分析显示,肝脏中有36个条目被显著富集,而KEGG通路富集显示,蛋白酶体通路及神经活性配体与受体的相互作用通路被显著富集。研究结果发现蛋白酶体以及神经活性配体与受体的相互作用通路可能在翘嘴鳜适应人工配合饲料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投喂人工饲料后,翘嘴鳜糖代谢、脂代谢以及摄食相关基因表达量下调,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上调,表明糖脂代谢可能在翘嘴鳜适应人工饲料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 摘要: 翘嘴鳜(Sinipera chuatsi),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人体多种必需氨基酸,是市场需求量很大的水产品种之一。研究资料表明,鳜生长存在雌雄二态性,即雌性比同胞雄鱼的生长速度在当年快18.6%以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