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美容缝合

美容缝合

美容缝合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妇产科学、口腔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1篇、专利文献26875篇;相关期刊75种,包括临床医学、局解手术学杂志、中国美容医学等; 美容缝合的相关文献由34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曦、付亚坤、冯颜杰等。

美容缝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1 占比:0.45%

专利文献>

论文:26875 占比:99.55%

总计:26996篇

美容缝合—发文趋势图

美容缝合

-研究学者

  • 张曦
  • 付亚坤
  • 冯颜杰
  • 吴伟强
  • 吴艳萍
  • 姚洁芳
  • 张亮
  • 张博
  • 张尊祺
  • 张慧慧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林; 舒茂国; 王瑞; 贾晶; 郝晓艳; 张卓
    • 摘要: 随着人们对美需求的提高,皮肤美容缝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外科住培中加入皮肤美容缝合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2019年起笔者所在医院将皮肤美容缝合作为外科住培生的一门临床技能课,通过理论教学、模拟训练、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教授外科住培生皮肤美容缝合方法,同时积极鼓励住培生在临床中应用并进行临床科研。通过将皮肤美容缝合加入到外科住培教学中,外科住培生的皮肤缝合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降低了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受到外科住陪生的欢迎。文章就皮肤美容缝合教学的意义、内容、方法以及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学的效果等进行了介绍和探讨,为皮肤美容缝合教学在住培中推广积累经验。
    • 朱宗丽
    •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急诊就诊的面部外伤患者绝大多数都要求治疗后“不留疤痕”,以避免影响日后的容貌,社交和生活。但由于大部分急诊外科医生对整形美容外科技术不太了解,往往治愈后瘢痕明显,影响容貌,给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较重。面部是身体主要的暴露部位,也是最常见的外伤部位,日常的跌撞、碰伤及一些交通事故、生产事故中常常被伤及,打架、斗殴者也常常被砍伤、击伤面部。如对面部外伤急诊处理不当,往往会留下较大的瘢痕,这将严重影响患者容貌和生活质量,并增加心理负担,甚至造成医患纠纷。因此,此类患者通常在整形外科接受诊治,期盼美容修复面部外伤,以达到理想的美容效果。
    • 张斌斌; 朱必清; 王仁俊; 钟俊波
    • 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急诊面部外伤行一期美容缝合术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美容外科2019年7月至2022年2月内278例单纯儿童面部挫裂伤急诊行美容缝合术后效果,主要分析儿童面部不同部位采用同样美容缝合技巧后瘢痕情况、术后不良反应、患儿家属满意度等数据,采用瘢痕评分量表、视觉模拟评分表、满意度调查表等分析量表。结果:病例以创口部位分为额部(108例)、眶周(47例)、面颊(45例)、口周(78例),其中患者额部、面颊部创口美容缝合术后满意度最高,眶周、口周创口美容缝合术后满意度相对欠佳。其中口周较眶周美容缝合术后效果满意度稍差。以两岁为分界,将病例分为4组,其中2岁~4岁(≤4岁) 114人;4岁(>4岁)~6岁(≤6岁) 94人;6岁(>6岁)~8岁(≤8岁) 45人;8岁(>8岁)~10岁(≤10岁) 25人。其中以8岁(>8岁)~10岁(≤10岁)组美容缝合术后效果最佳,随诊年龄层次增加,术后瘢痕满意度增高。结论:儿童急性面部单纯性皮肤挫裂伤选择美容缝合修复在短期、长期内均可收获良好的术后效果,但其最终预后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其中额部及面颊创口美容缝合后均达到满意术后效果,口周、眶周美容缝合术后效果相对满意率较低。且随着儿童年龄增长,真皮层随之成熟,局部抗张力作用更强,局部瘢痕遗留更小,美容缝合术后效果更佳。
    • 杜娇; 郑德义
    • 摘要: 目的:观察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封闭负压引流(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对美容缝合伤口愈合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9年3月92例躯干体表包块行切除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美容缝合,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生长因子组30例、VSD组31例、联合组31例.比较三组住院换药次数、术后14 d伤口愈合情况、术后12个月患者满意度、视觉模拟量表(VAS),患者瘢痕评估量表(patient scar assessment scale,PSAS)及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结果:三组伤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因子组和VSD组换药次数、患者满意度、VAS、PSAS、V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换药次数、患者满意度、VAS、PSAS、VSS评分均优于生长因子组和VS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美容缝合的患者,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VSD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换药次数,提高患者满意度,并降低瘢痕面积,值得临床上开展应用.
    • 白滨; 陈旻静; 刘林嶓; 赵高峰; 汤梦岩
    • 摘要: 目的:探讨皮肤减张器对整形外科张力性手术切口愈合及后期瘢痕增生的影响.方法:2018年6月-2019年6月笔者科室共收治各类张力性手术切口患者110例,通过皮下逐层减张缝合、皮内间断缝合、皮肤美容缝合、皮肤减张器外固定的方法,从皮下、皮内及皮肤表面三个层次来充分减张,使切口低张力愈合,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瘢痕增生情况.结果:110例张力性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均未发生感染、红肿及裂开.随访6个月,除2例面部、2例腹部、2例胸部、1例前臂、1例大腿、2例腹股沟区、1例背部瘢痕稍明显外,其余99例瘢痕纤细不明显,4例瘢痕疙瘩切口,均无复发.2例减张缝合器固定部位出现水疱,经处理后痊愈.结论:皮肤减张器能促进整形外科张力性手术切口愈合,减轻瘢痕增生.
    • 雷岱锋
    • 摘要: 目的研究美容缝合在面部皮肤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中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面部皮肤肿瘤患者1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治疗组患者在完成肿瘤切除后采用美容缝合的方式缝合伤口,而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比较手术后两组患者创面修复情况,手术2个月期间内观察创面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后,治疗组创面修复总有效率为74.63%(50/67),高于对照组[56.72%(3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2个月后,治疗组瘢痕的发生率为13.43%(9/67),低于对照组[28.36%(1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伤口感染的发生率为8.96%(6/67),低于对照组[22.38%(1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瘢痕长度为(1.53±0.68)cm,短于对照组的(2.30±0.9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美容缝合,患者皮肤的修复情况好于常规缝合,术后瘢痕、伤口感染的发生率也低于常规缝合,美容缝合值得在头面部皮肤肿瘤手术中应用。
    • 李纯兰; 罗冠雏; 谭林旺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脉冲CO2激光后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治疗睑黄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睑黄瘤患者6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每例睑黄瘤患者均采用超脉冲CO2激光治疗,激光治疗后创面应用生长因子、金霉素眼膏换药治疗修复伤口.观察组30例,患者均采用超脉冲CO2激光治疗,激光治疗后修整伤口缘,应用美容缝合方法,缝合皮肤.结果 比较两组治疗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美容满意度,疤痕情况,残留瘤体,创面愈合时间等,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超脉冲CO2激光去除睑黄瘤,联合美容缝合伤口的临床效果,具有复发率低,美容效果及高满意度的特点.
    • 齐瑞雪; 韩兆峰; 许华琳
    • 摘要: 目的 探讨颌面部外伤清创缝合术并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BoNT-A)对伤口愈合后瘢痕性状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1—2020-0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行清创缝合术的74例颌面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局部处理方法将仅采用清创整形美容缝合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术后即刻于伤口两侧边缘注射BoNT-A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各37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使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视觉模拟量表(VAS)、患者与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PSAS、OSAS)评价伤口愈合后瘢痕的性状,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术后1个月时的VSS评分、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的VSS评分、VAS评分,以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OSAS评分、PSAS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颌面部外伤患者行整形美容缝合术后局部即刻注射BoNT-A能有效改善伤口愈合后瘢痕的性状.
    • 雷岱锋
    • 摘要: 目的 研究美容缝合在面部皮肤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中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面部皮肤肿瘤患者1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治疗组患者在完成肿瘤切除后采用美容缝合的方式缝合伤口,而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比较手术后两组患者创面修复情况,手术2个月期间内观察创面恢复情况.结果 手术后,治疗组创面修复总有效率为74.63%(50/67),高于对照组[56.72%(3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2个月后,治疗组瘢痕的发生率为13.43%(9/67),低于对照组[28.36%(1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伤口感染的发生率为8.96%(6/67),低于对照组[22.38%(1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瘢痕长度为(1.53±0.68)cm,短于对照组的(2.30±0.93)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面部皮肤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美容缝合,患者皮肤的修复情况好于常规缝合,术后瘢痕、伤口感染的发生率也低于常规缝合,美容缝合值得在头面部皮肤肿瘤手术中应用.
    • 茅彦; 马成; 孟泽兰
    • 摘要: 目的:探讨美容缝合联合rh-bFGF眼凝胶及银离子抗菌敷料包扎用于眼部外伤处理的美容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眼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清创、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溶液喷洒创面、常规换药、可吸收缝合线进行美容缝合、加压包扎等处理,其中50例缝合后应用rb-bFGF眼凝胶外敷和银离子抗菌敷料包扎处理为观察组,另50例未应用rb-bFGF眼凝胶作为对照组,评估两组疗效,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调查两组创口美容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8.00%,较对照组高(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3d后可见伤口平整,针眼附近附近未见明显红肿,创口有细小线状瘢痕;而对照组眼针周围红肿,多数创面存在渗液;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创口表皮生长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均未见明显创面肉芽组织过度增生,未出现感染病例,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0%vs 12.00%,P<0.05).观察组的创口美容满意度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容缝合联合rh-bFGF眼凝胶及银离子抗菌敷料包扎用于眼部外伤处理美容效果显著,能快速促进创面愈合,未出现明显术后并发症,可提高患者的创口美容满意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