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绿柱石

绿柱石

绿柱石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62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矿业工程、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6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8185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地质论评、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2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全国包裹体及地质流体学术研讨会、第七届全国矿床会议等;绿柱石的相关文献由332位作者贡献,包括亓利剑、向长金、王汝成等。

绿柱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6 占比:1.75%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8185 占比:98.15%

总计:8339篇

绿柱石—发文趋势图

绿柱石

-研究学者

  • 亓利剑
  • 向长金
  • 王汝成
  • 张良钜
  • 周开灿
  • 彭明生
  • 曹志敏
  • 裴景成
  • 雷威
  • 饶灿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浩; 李安邦; 赵鹏; 夏细胜; 李润泽; 祝明明; 徐海军
    • 摘要: 幕阜山地区复式花岗岩内部和外缘接触带中发育大量伟晶岩脉,绿柱石矿物局部富集。断峰山、下麦窝和大坳等地的斜长石-石英伟晶岩脉中,可以见到聚集状产出的绿柱石。电子探针测试后换算结果显示,这些绿柱石的平均化学式为(Be_(2.952),Li_(0.048))Al_(2.000)[Si_(5.983)O_(18)]·0.035H_(2)O,富碱金属元素,贫镁铁锰。绿柱石中发育大量包裹体,通常沿着主晶体C轴方向定向排列分布。气相、液相和固相三种包裹体同时存在,常见气液两相共存,偶见三相包裹体。激光拉曼探针测量数据显示,这些包裹体主要为气液相流体,富含CO_(2)、N_(2)、H_(2)O等。幕阜山地区伟晶岩中的铍矿化可能与复式花岗岩体演化晚期的热液活动密切相关,大量流体活动有利于促进化学分异和稀有金属元素运移、富集和沉淀,从而局部富集巨晶绿柱石
    • 秦锦华; 王成辉; 陈毓川; 赵如意
    • 摘要: 南岭多金属成矿带中段南部的一六矿床新发现了花岗伟晶型的Be矿化。为进一步查明其矿化特征和成矿机制,文章对一六矿床中的绿柱石及共生的白云母开展了系统的矿物学和矿物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绿柱石富集Li、Rb、Cs等,贫V、Cr、Mg、Mn,属于低碱-无碱绿柱石。云母的类型为白云母-多硅白云母,富集Li、W、Sn、Nb、Ta、Rb、Cs、Ba、Ga、Zn等元素,相对亏损Be、Mg、Cu、Pb等元素。绿柱石类质同象形式为Al^(3+)→Me^(2+),其中Fe^(2+)对Al^(3+)的替换是绿柱石呈淡蓝色-蓝绿色的主要致色机制。白云母中稀有金属元素富集的机制为:(1) Li+Al^(Ⅵ) ■ Fe^(2+)+Mg(Li_(3)Al_(-1)□_(-1)和Si_(2)LiAl_(-3));(2) Rb^(+) ■ K^(+),Na^(+)。绿柱石中高Cs/Na(apfu)比值,低Mg/Fe(apfu)比值,白云母高Nb、Ta、Cs,低K/Rb、K/Cs比值的特征指示一六矿床Be矿化花岗伟晶岩具有较高的分异演化程度。本次发现和研究为区域Be矿化作用研究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也进一步为稀有金属、钨等矿种的找矿预测提供了思路。
    • 王水龙; 王大钊; 刘爽; 廖生万; 聂晓亮; 李凯旋; 徐林; 周宾
    • 摘要: 红磷锰铍石(Vayrynenite),化学式为Mn^(2+)[BePO_(4)(OH,F)],是一种十分罕见的含铍磷酸盐矿物[1]。红磷锰铍石最早发现于芬兰的Viitaniemi地区[2],目前仅在芬兰、中国等少数地区的花岗伟晶岩中发现[2-8]。红磷锰铍石与绿柱石具有同构型,是岩浆演化过程中铍矿物相结晶与演化的重要指示矿物[1],同时也是一种稀有的宝石[8]。
    • 吴金铭; 胡煦阚; 李业兴
    • 摘要: 绿柱石是一种含稀有金属铍的六方环状铝硅酸盐矿物,是金属铍的重要矿物来源,更是国家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天然纯净的绿柱石化学式为Be3Al2[Si6O18],呈无色透明状。绿柱石中常含有Cr、Fe、Ti、V、Mn等元素。在自然界中,绿柱石是相对罕见的,因为Be元素的缺乏,Be往往集中在大陆地壳的岩石中,如花岗岩、伟晶岩、黑色页岩以及它们的变质等价物。文章以绿柱石的地质背景还有结构颜色成因方面对绿柱石做一个综述。本文针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阐明绿柱石的地质背景、结构颜色成因等研究现状。
    • 毛素荣; 李光明; 钟乐乐; 文伟; 余新文; 何婷; 张才学
    • 摘要: 简述了铍的资源分布、铍矿物种类、类型及国内需求;介绍了铍矿物不同的选矿方法,对于不同的铍矿物绿柱石、羟硅铍石、硅铍石和金绿宝石的选矿现状进行详细的阐述。主要内容包括:绿柱石的选矿工艺流程、锂铍分离的工艺流程、绿柱石的常规浮选药剂、新药剂和新工艺等;羟硅铍石的浮选工艺和浮选药剂,以及采用化学选矿、浮选—化学选矿联合工艺等;硅铍石和金绿宝石的浮选药剂以及浮选—浸出联合工艺;铍矿床中资源综合利用情况,包括锂辉石、铌、钽、铷、云母、石英和长石等综合回收利用。为了改变国内铍资源高度依赖进口的现状,需要高度重视铍矿资源勘查;加强研发高效、环保、选择性强的铍矿物浮选药剂和开发合理的联合工艺流程,使低品位的铍矿山能够开发利用,实现其真正的价值。单一的选矿流程不能满足性质复杂的铍矿石的回收,联合工艺流程是今后回收铍矿物和伴生矿物的主要发展方向。重视伴生矿产资源的回收,根据不同伴生矿物自身的特性研发合理的工艺流程,对伴生矿物进行综合回收,实现矿山资源综合利用最大化,同时实现矿山无尾化,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 朱挺深; 许礼刚
    • 摘要: 作为地方型资源枯竭型城市代表的DY县,曾是享誉全球的"世界钨都",境内矿化面积约30平方公里,大小矿脉有3000余条,有48种矿类物质,金属矿物以黑钨矿为主,伴有锡石、辉钼矿、辉铋矿、绿柱石、白钨矿等。
    • 摘要: 钽铁矿产于花岗岩伟晶岩中,常与绿柱石、铌钇矿、钠花石、锂辉石、磷铝石等共生。矿物含Ta2O541%~84%,Nb2O52.0%~40%,是提取钽铌的重要矿物。纯的钽铁矿是少见的,常常有铌,与铌铁矿是一个系列,铌铁矿是矿物系列另一端成员。当纯的时候,钽铁矿的比例是7.9,随铌含量增加而减少。
    • 许秀婷; 教镇渤; 海国泉; 杨雨; 李军丽; 滕莹雪
    • 摘要: 本文介绍了全球铍工业矿藏资源和储量的分布以及主要厂家的生产现状,概括了近10年全球铍矿产量及铍产品的应用现状,分析了铍矿及铍产品的市场情况.最后,对铍工业及铍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并分析和预测了未来全球铍工业的市场供需情况.
    • 王威; 马华东; 王家鑫; 朱炳玉; 柳献军
    • 摘要: 帕米尔构造结位于青藏高原北缘,记录了自新元古代晚期以来到新生代完整的特提斯构造演化过程.在长期的构造-岩浆演化过程中,发育了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成矿事件.野外调查表明,在帕米尔北东段,发育了含绿柱石的伟晶岩及含氟碳铈矿的碳酸岩(碳酸岩-伟晶岩组合).通过独居石及锆石U-Pb定年,识别出该区两期伟晶岩带(包括碳酸岩),分别是新生代和中生代(19~18 Ma和200 Ma),其中早期含绿柱石伟晶岩形成于古特提斯洋关闭后的伸展阶段,而新生代含氟碳铈矿碳酸岩-伟晶岩组合,与新生代陆内走滑伸展事件相关,表明帕米尔构造结伸展走滑启动的时间可能在19 Ma.结合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表明在帕米尔地区有望在稀有、轻稀土找矿上获得突破.
    • 罗丽萍; 胡军亮; 谭洪旗; 周涛
    • 摘要: 绿柱石作为铍的矿石原料和祖母绿的来源,有重要的工业价值和欣赏价值,其化学组成可以反映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本文通过对川西九龙上基拱伟晶岩型绿柱石开展LA-ICP-MS原位测试,查明不同矿化类型伟晶岩中绿柱石的元素替代机制,探讨上基拱伟晶岩的稀有金属成矿过程和成矿机制.结果 表明,九龙上基拱地区绿柱石的SiO2含量为64.25%~67.19%(平均65.82%),Al2O3含量为16.71%~18.54%(平均17.40%),BeO含量为14.97%~16.46%(平均15.67%),富含Li、S、Zn、Se、 Cs等微量元素,与标准绿柱石的化学组成存在差异.绿柱石中Si与Al、Be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与Na、Li、Fe、 Mg不具相关性,且Cs-Na/Cs和Cs-Mg/Fe图解显示,具高分异演化的特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