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护理
综合性护理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2814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97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640214篇;相关期刊279种,包括母婴世界、中国医药指南、当代医药论丛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中医杂志》特邀心血管专家学术座谈会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经验会议、2011全国藏医药学术研讨会、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第十一届学术年会等;综合性护理的相关文献由355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娜、张艳、王娟等。
综合性护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40214篇
占比:99.56%
总计:643024篇
综合性护理
-研究学者
- 李娜
- 张艳
- 王娟
- 张丽
- 张媛
- 李华
- 李敏
- 王芳
- 刘丽
- 刘颖
- 张娟
- 张春花
- 张静
- 李丹
- 李玉
- 杨洁
- 杨莉
- 王玲
- 王红
- 王艳
- 赵燕
- 陈萍
- 陈静
- 侯敏
- 刘霞
- 张婷
- 张海燕
- 张瑜
- 张萍
- 彭琳
- 徐萍
- 朱丽
- 李丽
- 李倩
- 李冬梅
- 李彩霞
- 李慧
- 李燕
- 李盼
- 李红
- 李红梅
- 李艳
- 李静
- 杨丽
- 杨慧
- 王启梅
- 王小丽
- 王敏
- 王晓燕
- 王欢
-
-
杜娜;
高玲
-
-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以70例ACS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下肢DVT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LDVT发生率为5.72%(2/35),低于对照组(22.86%(8/35);χ2=4.200,P=0.040).观察组术后6个月、12个月抗凝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b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72%,低于对照组(22.86%,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提高ACS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减少DVT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凝血状态.
-
-
刘华荣;
尹宝兰
-
-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胆结石合并糖尿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5月该院就诊的胆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机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术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身体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FPG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ACTH、A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结石伴糖尿病患者给予围术期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便于降低血糖值,改善负性情绪与应激水平,值得采纳。
-
-
李红明
-
-
摘要: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治疗肝脓肿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治疗肝脓肿患者80例,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综合性护理组、基础性护理组,每组40例。基础性护理组患者接受基础性护理,综合性护理组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护理依从性。结果综合性护理组护理质量高者占比高于基础性护理组,护理质量低、中占比均低于基础性护理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性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基础性护理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性护理组患者的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基础性护理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性护理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高于基础性护理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基础性护理相比,对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置管治疗肝脓肿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较好,更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依从性,值得在临床应用。
-
-
王丹
-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从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为研究起止时段,收集此3年间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病例,按入院顺序排序,前40例为观察组,后40例为普通组,普通组实施普通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性围手术期护理,记录此80例患者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初次下床活动时间,使用调查表收集护理满意度,以生活质量评定量表(GQOLI-74)评估护理后生活质量,评比两组护理后焦虑及抑郁情况。结果与普通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初次下床活动、住院时间更短,生活质量评分各维度(物质、社会、心理、躯体)评分更高(均P<0.05);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普通组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期间,给予患者综合性围手术期护理较普通护理效果更佳,可控制并发症发生,加快患者康复出院,改善不良情绪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提升整体护理满意度,本次护理措施可为临床参考借鉴。
-
-
李慧
-
-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综合性护理方法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进行干预后对生活质量等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7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6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数字奇偶法分组;护理组(33例):采用常规传统护理方法+综合性护理方法完成肺癌化疗护理;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传统护理方法完成肺癌化疗护理;对组间体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癌因性疲乏数据、总依从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态度、护理全面性、护理细节、护理针对性、护理质量)评分展开对比。结果护理前,护理组心理因素评分(57.19±5.05)分、生理因素评分(47.29±4.35)分、环境因素评分(43.59±5.69)分、社会关系评分(45.69±5.19)分以及KPS评分(69.13±18.69)同对照组心理因素评分(56.59±4.52)分、生理因素评分(46.19±5.25)分、环境因素评分(44.11±4.05)分、社会关系评分(46.01±4.79)分以及KPS评分(68.59±20.03)分比较,未呈现出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护理组心理因素评分(66.29±4.39)分、生理因素评分(57.13±5.57)分、环境因素评分(59.12±4.25)分、社会关系评分(63.39±3.65)分以及KPS评分(86.49±11.49)均高于对照组心理因素评分(59.79±5.62)分、生理因素评分(49.49±5.15)分、环境因素评分(53.39±6.02)分、社会关系评分(57.49±3.69)分以及KPS评分(80.29±11.79)分(P<0.05);护理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无疲乏以及轻度数据均高于对照组明显(P<0.05);护理组护理总依从率(96.97%)高于对照组(75.76%)(P<0.05);护理组护理态度(90.58±4.25)分、护理全面性(90.11±4.17)分、护理细节(92.28±5.29)分、护理针对性(91.77±4.17)分、护理质量(91.69±4.59)分均高于对照组护理态度(80.38±5.13)分、护理全面性(81.16±2.29)分、护理细节(81.89±4.32)分、护理针对性(81.68±5.13)分、护理质量(81.55±5.29)分(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方式的运用,使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体力、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且癌因性疲乏症状改善显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可实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有效预后。
-
-
刘玉洁
-
-
摘要:
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在减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在我院行TURP治疗的106例患者,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各53例。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术后膀胱痉挛程度、术后1~3d疼痛程度及干预前后情绪状态。结果:研究组术后膀胱痉挛总发生率、中度膀胱痉挛总发生率及术后1~3d时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AI、TAI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可显著减少TURP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并降低其严重程度,同时还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焦虑情绪。
-
-
张园
-
-
摘要: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仪联合综合性护理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振动排痰仪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气促、喘息、哮鸣音、肺啰音及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日排痰量多于对照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振动排痰仪联合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相关临床指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
肖贵元
-
-
摘要:
目的探讨对直肠癌造瘘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综合性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后对其术后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采取对比研究的方式,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80例直肠癌造瘘患者,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护理组(40例)采用基础护理+预见护理+综合性护理展开造瘘护理干预,常规组(40例)采用基础护理展开造瘘护理干预,就组间癌因性疲乏比例以及术后自护能力评分展开对比。结果护理组直肠癌造瘘患者无疲乏比例(15.00%)、轻度疲乏比例(70.00%)均高于常规组(0.00%、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疲乏比例(10.00%)、重度疲乏比例(5.00%)均低于常规组(50.00%、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直肠癌造瘘患者自我护理技能评分(36.19±6.43)分、自我护理责任感评分(25.31±1.41)分、自我概念评分(19.21±5.13)分、健康知识水平评分(59.05±6.45)分以及ESCA总得分(141.55±20.21)分均高于常规组的(29.61±6.47)分、(23.08±1.19)分、(15.49±5.42)分、(51.16±5.62)分、(112.95±22.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护理+综合性护理方法的有效运用可使直肠癌造瘘患者癌因性疲乏显著减轻,同时提升其自护能力,最终实现直肠癌造瘘患者的有效预后。
-
-
梁晶
-
-
摘要:
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6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时间为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采用掷骰子法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与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评估两组临床体征改善时间、再次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体温、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及脱水纠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再次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负面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体温、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及脱水纠正时间,降低再次出血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
张寒芳
-
-
摘要:
目的:研究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中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来宾市人民医院2020年4月-2021年12月收治的52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纳入研究,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血气指标、肺功能、临床指标及凝血指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深吸气量、肺活量及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bg)、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CPAP的治疗中,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加强肺功能,缩短住院及机械通气时间,改善凝血指标,对患儿具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研究和借鉴。
-
-
王丽红;
王蓉
- 《《中医杂志》特邀心血管专家学术座谈会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经验会议》
| 2017年
-
摘要:
目的:对以心理支持为主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银屑病患者的影响进行探讨和分析.rn 方法:抽取本院于2015年6月到2016年5月收治的110例银屑病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其中寻常病型、脓疱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各32、40、38例,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试验组护理时予以心理支持为主的综合性护理,对照组则予以常规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护理结果.rn 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发现,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长为(15.9±2.1)d,明显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长(25.9±2.8)d,差异显著.在实施综合护理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抑郁、焦虑的评分都显著下降,且试验组比对照组降低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n 结论:在临床治疗银屑病工作中,利用以心理支持为主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程度,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
-
金芳芳;
余爱萍
- 《《中医杂志》特邀心血管专家学术座谈会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经验会议》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索综合性护理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睡眠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n 方法:选取2016年2月13日至2017年2月13日期间本院收治的7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将其随机化分组,两组各有3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综合性护理和常规护理.rn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DS(23.43±2.69)分、SAS(22.05±3.98)分、社会功能(96.38±2.47)分、物质生活(97.85±1.36)分、躯体功能(96.38±2.15)分、心理功能(97.11±1.36)分、PSQI(9.65±1.58)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rn 结论:综合性护理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负面情绪.
-
-
王娟
-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第十一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膀胱痉挛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科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住院的BPH患者5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60例,对照组24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前列腺电切术护理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率、膀胱痉挛程度及疗效. 结果:观察组病人的膀胱痉挛发生率明显降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x2=82.928,P<0.05);观察组膀胱痉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x2=8.473,P<0.05).观察组病人膀胱痉挛治疗的有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x2 =21.866,P<0.05);观察组病人的膀胱痉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t =64.375,P<0.05);观察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后的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t =297.042,P<0.05). 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发生次数和程度,同时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具有良好的预防及治疗效果.
-
-
王瑞
-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第十一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目的:通过对患儿进行综合护理,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对策,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方法:制定综合性护理规范,筛选60例中重度HIE患儿,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包括高压氧疗、早期康复训练、环境饮食护理等,并跟踪随访.对照组采取历史对照,比较2013年以前60例中重度HIE患儿出院时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9.3%,对照组为66.0%;观察组病死率为3.6%,对照组为20.0%,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两组存活者随访6~12个月,观察组有后遗症8例(14.0%),对照组18例(36.0%),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预见性的产前监护、防治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手段,产后的及时救治及尽心的护理可减轻并发症的症状,早期的干预性康复训炼可提高生存质量.
-
-
席小红;
唐金凤;
丁晓娟;
张娟
- 《海峡两岸专科护理论坛》
| 2018年
-
摘要: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的心脏疾病,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老年人,且有起病急的特点,同时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因此,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关键就是有效且及时、持续的打通梗死的血管,再次实行心肌灌注.应用PCI治疗术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实现疗效好、恢复快的目的,主要的治疗机制的通过再次开通冠状动脉,建立缺血心肌的血运,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但同时,这种治疗方法会带来一定的刺激和创伤,引发多种并发症,尤其对于老年AMI患者来说,随着心肺等脏器功能的衰退,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也会随之而来,这极大地影响术后的预后.
-
-
李伟玲
- 《2017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随着一次性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负压引流术后患者感染率也逐渐升高,本文旨在分析采用负压引流VSD在皮肤撕脱伤患者治疗预防感染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9月皮肤撕脱伤患者11例作为研究组,并对引流管固定、负压、充分引流及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常规进行观察护理VSD负压引流的患者7人,设为对照组,对患者伤口创面治疗使用VSD引流管的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伤口创面感染率. 结果:研究组患者感染控制为0.05,对照组为0.27;研究组患者伤口感染1例,对照组患者有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VSD引流管进行综合性护理可促进皮肤撕脱伤患者伤口创面条件改善,降低感染率,降低患者痛苦,显著减少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
雷会轻
- 《2016河南省肿瘤专科护理理论与技术创新进展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乳腺癌为临床常见性妇科疾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已经成为导致女性死亡的常见恶性肿瘤.临床上目前对于乳腺癌患者多采用乳腺癌改良术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但是,术后乳房缺失也导致患者在康复期间出现很多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探讨乳腺癌术后乳房缺失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院近年来对乳腺癌术后乳房缺失患者开展综合性护理干预,取得确切效果。
-
-
陈婧婧;
李敏
- 《2016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对整形外科计划性多次手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015年6月~2016年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瘢痕整形手术的6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在这两组患者入院后,予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每次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抑郁症状评分、焦虑症状评分、自我效能水平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服务满意度. 结果:第一次住院手术前,两组患者抑郁症状的评分、焦虑症状的评分、自信心的评分和生活质量的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一次手术后,两组患者抑郁症状评分和焦虑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其自我效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后抑郁症状评分和焦虑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自我效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第二次及第三次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第一次手术后(P<0.05),而对照组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则无明显变化. 结论:对整形外科计划性多次手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可有效地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
-
程殷
- 《河南省护理学会2015重症监护新进展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高危妊娠对孕产妇及胎婴儿有较高危险性,可能导致难产及或危及母婴者,称高危妊娠.具有高危妊娠因素的孕妇,称为高危孕妇.临床调查显示,高危妊娠产妇新生儿疾病、早产、畸形、胎儿死亡等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对新生儿和产妇的生命安全具有严重威胁.因此对于具有高危妊娠因素的产妇,应对其进行全面的围产期监测和护理,以降低患者围产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探讨综合模式护理对于高危产妇的干预效果,本次研究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0例高危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以为临床研究提供可靠的证据.对照组患者实施妇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根据产前产妇护理需求调查表中的相关内容对其进行综合性护理。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对高危产妇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保障母婴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对高危产妇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对高危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保障母婴的生命安全,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
冉瑞霞
- 《河南省护理学会2015重症监护新进展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医院内,感染现象可发生于多个科室,其中发生率最高的是重症监护室.机体内最容易发生感染的部位是肺部,可直接降低患者治愈率,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经济负担.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本院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且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50例,对综合性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进行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诱发肺部感染的主要致病因素为:患者身体状况:由于重症监护患者体内处于持续性负氮状态,营养需求比较强烈,若长期无法及时补充热量及营养元素,则造成患者免疫力逐渐下降,机体抵抗力较差,容易引发感染;呼吸道屏障功能是否遭到破坏,重症监护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生理反射减弱,或胃肠内容物出现反流、误吸、手术切口、气管切开等因素导致呼吸道屏障功能发生破坏,容易引发感染;抗生素及激素药物的合理使用。严格按照抗生素合理使用规则应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避免出现抗生素滥用。重症监护室患者的临床实际护理工作中,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护理,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对已表现出肺部发生感染症状的患者进行及时且有效的针对性治疗,以保障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