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5640篇,主要集中在儿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322篇、会议论文48篇、专利文献9863篇;相关期刊740种,包括母婴世界、基层医学论坛、吉林医学等; 相关会议41种,包括《中医杂志》特邀心血管专家学术座谈会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经验会议、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临床经验学术研讨会等;新生儿黄疸的相关文献由791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静、郝天羽、刘颖等。

新生儿黄疸—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322 占比:34.94%

会议论文>

论文:48 占比:0.32%

专利文献>

论文:9863 占比:64.75%

总计:15233篇

新生儿黄疸—发文趋势图

新生儿黄疸

-研究学者

  • 张静
  • 郝天羽
  • 刘颖
  • 吴曙粤
  • 李静
  • 郝宽
  • 刘芳
  • 刘静
  • 姚绍卫
  • 官希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霍静雨; 雷东红; 闫凡; 孙妍茹
    • 摘要: 目的探究四磨汤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病理性黄疸新生儿22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四磨汤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黄疸消退时间、光疗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每日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4^(+)、CD4^(+)/CD8^(+)、IgA、IgG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磨汤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能提高患儿免疫功能,改善其血清胆红素水平,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 柳海丽; 张吉勇; 黄晶晶
    • 摘要: 目的探讨间断蓝光照射治疗联合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中对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云和县人民医院2021年6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黄疸新生儿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抚触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儿持续性蓝光照射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儿间断蓝光照射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5~7 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日均下降量、降至正常水平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的血清IBIL、炎症因子水平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BIL、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血清IBIL日均下降量多于对照组,血清IBIL降至正常水平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间断蓝光照射联合抚触护理应用于黄疸患儿可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患儿临床体征,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促进患儿病情恢复。
    • 骆城
    •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外洗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自2019年1月—2020年6月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中医院儿科诊治的黄疸患儿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药外洗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退黄时间、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儿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退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6.55%(28/29)高于对照组79.31%(2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45%(1/29)低于对照组10.34%(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洗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缩短黄疸消退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联合应用价值。
    • 曲恩慧
    • 摘要: 目的探究甲胎蛋白(AFP)和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黄疸(NNJ)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选取睢县妇幼保健院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之间的NNJ患儿121例,其中包括生理性NNJ患儿55例,设为生理组,病理性NNJ患儿66例,设为病理组,并选取同期的5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新生儿的血清AFP、CR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进行对比,对比病理组患儿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并采用Spearman模型做AFP、CRP与TBIL、DBIL、IBIL的相关性分析。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AFP、CRP水平对病理性NNJ诊断以及病理性NNJ疗效的预测效能。结果三组新生儿的AFP、CRP、TBIL、DBIL、IBIL水平对比为病理组>生理组>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各因素均显著相关(P<0.05)。血清AFP、CRP及二者联合诊断病理性NNJ的曲线下面积为0.887、0.926、0.982,二者联合高于单独检测。病理组患儿治疗后AFP、CRP、TBIL、DBIL、IBIL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疗效将病理性NNJ患儿分为无效组14例和有效组52例,且有效组病理性NNJ患儿的AFP、CRP水平低于无效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FP、CRP及二者联合预测病理性NNJ患儿疗效的曲线下面积为0.701、0.722、0.777,二者联合高于单独检测。结论AFP、CRP水平对病理性NNJ患儿的诊断、疗效监测均有一定的价值。
    • 孙淑兰
    • 摘要: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胆红素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红素(TSB)、直接胆红素(DB)及经皮胆红素(TCB)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经皮胆红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育; 王薇
    • 摘要: 目的:观察新生儿黄疸采用茵陈蒿汤药浴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蓝光照射疗法,观察组采用茵陈蒿汤药浴+蓝光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胆红素日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胆红素恢复正常、胎便转黄等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发生黄疸的可能性非常高,对患儿在常规蓝光治疗的同时,以中药茵陈蒿汤进行药浴治疗,可加速黄疸的消退。
    • 王薇; 王育
    • 摘要: 目的:观察新生儿黄疸接受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间歇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13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使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使用蓝光间歇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以及治疗时间。结果:经过比较,两组在治疗前的胆红素水平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胆红素水平更低,治疗效果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黄疸行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间歇照射治疗,对促进黄疸的消退有重要意义,能提升治疗效果,降低胆红素水平。
    • 温玲英; 黄碧容; 卢文珍; 陈丽燕; 陈建东; 巫亮招; 熊冬莲; 罗羚; 钟荣华
    • 摘要: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的常见临床表现之一[1],未及时治疗可能快速进展为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甚至发展为胆红素脑病,严重者甚至死亡[2].早发现,早治疗,对其预后极为重要,但往往因为人们对新生儿黄疸危害性的认识不足,导致患儿没有第一时间接受治疗而出现了伴随终身的后遗症,甚至死亡.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孕期对孕妇及其家属进行宣教[3],缺少对儿科医生、社区卫生工作者的黄疸健康教育,而且健康教育形式过于单一,影响宣教效果[4].
    • 胡芝玲
    • 摘要: 目的探究新生儿黄疸临床接受四磨汤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50例新生儿黄疸,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采用四磨汤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胆红素水平、免疫功能及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前1 d,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5、7 d,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逐渐降低,与组内治疗前1 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5、7 d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gA、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 d后,两组IgA、IgG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 d后,两组NBNA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磨汤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可更有效控制胆红素水平,提高新生儿免疫功能及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毕兰芳; 曲艳杰; 高淑青; 王冬梅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益生菌联合茵栀黄及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建库至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等数据库发表的有关益生菌联合茵栀黄及蓝光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应用RevMan 5.4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RCTs,其中观察组(益生菌联合茵栀黄及蓝光治疗)和对照组(蓝光治疗)分别为489例和47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治愈率高于对照组[RR=5.83,95%CI(3.10,10.97),P<0.00001]、黄疸消退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MD=-5.15,95%CI(-6.05,-4.24),P<0.00001]、治疗后胆红素浓度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MD=-38.25,95%CI(-52.91,-23.58),P<0.00001]、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5,95%CI(0.26,2.16),P=0.59]。结论:益生菌联合茵栀黄及蓝光可提高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缩短黄疸持续时间,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