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石藤
络石藤的相关文献在1970年到2022年内共计11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1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四川劳动保障、甘肃科技、海峡药学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五届华东地区色谱、质谱学术报告会、第十一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等;络石藤的相关文献由268位作者贡献,包括谭兴起、崔完铢、李正珉等。
络石藤
-研究学者
- 谭兴起
- 崔完铢
- 李正珉
- 于能江
- 赵毅民
- 陈海生
- 全成燻
- 刘美平
- 孔飞飞
- 张健
- 朴志曛
- 李戊弘
- 李承夏
- 李荣峻
- 林载允
- 梁敬钰
- 河哲奎
- 蓝子花
- 郭良君
- 雷云超
- 殷志琦
- 苏彦雷
- 韩英梅
- S·金
- 任凤霞
- 俞在勳
- 冉挺
- 刘春宇
- 卢一赞
- 唐丽化
- 安恩淑
- 富乐
- 崔圭锡
- 崔志娜
- 崔正昊
- 张莉
- 张萍
- 张铭
- 徐斌
- 戚中田
- 朱勇喆
- 朴在源
- 朴志熏
- 李荣奭
- 段绪红
- 洪镇泰
- 西部三省
- 金世娜
- 金永生
- 钱汐晶
-
-
张铭;
张莉;
冉挺;
段绪红;
赵聪格;
魏计超;
苏彦雷
-
-
摘要:
目的研究络石藤中牛蒡子苷、牛蒡子苷元和络石苷元B与靶标P38αMAPK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方法以P38αMAPK抑制剂SB-203580、BIRB-796为阳性参照配体,运用分子对接软件Autodock Vina探究牛蒡子苷、牛蒡子苷元及络石苷元B与P38αMAPK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结果试验中的配体均以非共价键方式与P38αMAPK活性位点结合,产生氢键、疏水相互作用等。牛蒡子苷、牛蒡子苷元、络石苷元B与P38αMAPK对接产生的结合能分别为-8.0、-8.3、-4.4 kcal·mol^(-1),表明三者中牛蒡子苷元与靶酶活性位点处的结合能力最强,牛蒡子苷次之,络石苷元B结合能力最弱。结论推测牛蒡子苷和牛蒡子苷元为P38αMAPK靶酶的竞争性抑制剂,络石苷元B不是P38αMAPK激酶的抑制剂。牛蒡子苷和牛蒡子苷元应该是络石藤中抗风湿作用的活性代表成分。
-
-
沈云方;
王青华;
汪洋
-
-
摘要:
目的观察络石藤挥发油抗炎、镇痛药理活性.方法同时蒸馏萃取法制备络石藤挥发油,通过角叉菜胶诱导的小鼠足趾肿胀,二甲苯所致耳廓肿胀和棉球肉芽肿实验观察络石藤挥发油抗炎活性;通过小鼠醋酸扭体实验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络石藤挥发油对二甲苯所致耳廓肿胀、角叉菜胶所致足趾肿胀和棉球肉芽肿三种炎症模型均具有较好抑制作用,对醋酸所致疼痛也具有显著镇痛作用,且均呈现典型的剂量依赖性,尤其高剂量组(120 mg/kg)抗炎、镇痛作用几乎与地塞米松(10 mg/kg)相当.结论络石藤挥发油具有抗炎、镇痛活性,可能是中药络石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较好开发利用价值;其化学成分和潜在分子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
章碧静;
吕伟旗;
陈健苗
-
-
摘要:
cqvip:络石藤系夹竹桃科藤本植物络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Lindl.)Lem.的干燥带叶藤茎,性苦,微寒,归心、肝、肾经,具有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的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等症[1-2]。研究表明,络石藤干燥藤茎中富含木脂素、黄酮、萜类、甾醇、生物碱等多种化学成分[2-4],具有抗炎镇痛、抗氧化、降血脂等药理活性[5-6]。络石藤在我国安徽、浙江、陕西、江西、云南、广西等省均有分布,南北跨度较大,而现有报道多集中在化学成分[7]、药理作用[8]、伪品鉴别[9]、临床应用[10]等方面,针对不同产地络石藤木脂素含量测定的研究鲜有报道,已有的含量测定也仅集中在少数产地[11]。木脂素类(络石苷、去甲络石苷)是络石藤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抑菌等药理活性,络石苷是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质量评价标准之一[1]。本研究收集安徽、浙江、陕西、江西、云南等络石藤主分布区种质资源19份,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其干燥藤茎中络石苷与去甲络石苷进行含量测定,分析其与原植物生长性状、产地生境因子(经纬度、海拔)间的相关性,以期为络石藤药材质量控制提供试验依据。
-
-
张铭;
赵海珍;
张莉;
苏彦雷;
冉挺;
魏计超;
段绪红
-
-
摘要:
目的:研究络石藤中化合物木犀草素和罗汉松脂素与p38α之间的分子相互作用机制.方法:以p38α激酶抑制剂SB-203580、BIRB-796为阳性对照化合物,利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木犀草素和罗汉松脂素与p38α激酶在三维空间上的相互作用.结果:所有化合物均以非共价键方式与靶酶活性位点结合,形成生氢键、疏水等相互作用.SB-203580与p38α激酶的对接结合能为-9.0 kcal·mol-1,BIRB-796的对接能量为-11.0 kcal·mol-1,木犀草素对接能量-8.8 kcal·mol-1,罗汉松脂素对接能量为-8.2 kcal·mol-1,木犀草素、罗汉松脂素与p38α激酶活性位点处的结合强度与SB-203580相近,两者可竞争性阻碍该靶酶活性位点与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的结合从而抑制该靶酶上调炎症因子水平的生物学活性.结论:木犀草素和罗汉松脂素应该是络石藤中抗风湿作用的活性代表成分,从分子间相互作用层面证实两者可抑制p38α激酶生物学活性从而起到抗炎作用,也给新型p38α激酶抑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
-
蒋涛;
孔博;
颜威;
吴昌桂;
徐醒;
江敏;
奚小冰
-
-
摘要: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络石藤-伸筋草药对治疗骨关节炎的生物活性成分和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和中国科学院化学专业数据库(CASC)中收集已知的络石藤-伸筋草药对中的生物活性化学成分;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网络服务器预测化合物的蛋白靶点;从疾病数据库中挖掘已知的骨关节炎相关靶点数据;利用收集到的数据分别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提取其交集作为药物-疾病相互作用网络,通过网络拓扑学分析筛选出核心靶点;使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注释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从TCMSP和CASC数据库中共收集到108个已知的络石藤-伸筋草药对中的化学成分,虚拟筛选后得到17个生物活性化合物,并预测出117个潜在的蛋白靶点;从疾病数据库中一共检索到191个骨关节炎相关靶点;对化合物和疾病的交集PPI网络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得到208个核心靶点,这些靶点主要富集到自噬、凋亡、炎性反应、雌激素相关的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结论:络石藤-伸筋草药对可能通过多条生物途径发挥调节炎性反应、自噬、凋亡和类雌激素样作用发挥抗骨关节炎作用.
-
-
马珂;
周胜强;
邱四君;
刘芳;
刘祖贻
-
-
摘要:
目的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国医大师刘祖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整理国医大师刘祖贻自2015年7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接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案,共计137例,将患者初诊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采用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国医大师刘祖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用药规律.结果 对筛选出的137首处方、141味中药进行分析,高频使用药物有青风藤、忍冬藤、防己、络石藤、生地黄;常用组合主要有青风藤-忍冬藤,青风藤-防己,青风藤-络石藤-忍冬藤等;挖掘出由忍冬藤、鸡血藤、络石藤、淫羊藿、黄芪、青风藤等组成的5首新处方.结论 国医大师刘祖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用药特点鲜明,善用通络三类,分别是藤类通络药、虫类通络药、枝类通络药,且将寒凉药和温热药并用.
-
-
董调亚;
彭晓国;
方明春;
肖毓
-
-
摘要:
目的:优选络石藤配方颗粒最佳提取工艺及参数.方法:以传统汤剂为参照,对比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9(34)优选的工艺和采用篮式提取优选的工艺,以络石苷转移率和干膏得率为指标,进行提取工艺的选择及参数的确定.结果:篮式提取更合适,工艺为加14倍水,煎煮3.0 h.结论:篮式提取能耗低,效率高,工艺稳定,适用于络石藤配方颗粒的产业化.
-
-
XIAO Jing;
ZHANG Huize;
AI Yanling;
YING Rongtao;
WANG Fan;
LING Guihua;
FAN Xiyi;
LAI Yu
-
-
摘要: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病情缠绵易反复发作,其中湿热夹瘀型较为常见.《内经》 有云:"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提示湿性胶着,易稽留于血脉分肉,久滞不去则蕴而化热,湿热阻滞经脉则为瘀血,从而出现湿热内蕴夹瘀的病理状态.茵陈、 生茜草、 络石藤药组具有清热利湿、 祛瘀通络之效,可应用于湿热夹瘀型湿疹.
-
-
罗芹仙
-
-
摘要:
山村络石春末,午后,被山村里的络石感动。络石非石,一种爬藤植物。一条盘山公路悬在山壁上晃晃荡荡,车子盘旋了半个多小时后,拐入裤带般勒在山腰上的水泥小路,绕了两个''W''形的大转弯后,到达村口。村庄叫王家山,偏远,无名气,没有卷入开发的潮流,城市的虚华和喧嚣还没有复制到这里。这样的地方,我才能找到自在。
-
-
贾有梅;
蔡剑锋;
辛华夏;
丰加涛;
付艳辉;
傅青;
金郁
-
-
摘要:
A preparative two dimensional hydrophilic interac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reversed-phase liquid chromatography (Pre-2D-HILIC/RPLC) method was established to separate and purify the components in 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The pigments and strongly polar components were removed from the crude extract after the active carbon decolorization and solid phase extraction processes.A Click XIon column (250 mm×20 mm,10 μm) was selected as stationary phase and water-acetonitrile as mobile phases in the first dimensional HILIC.Finally,15 fractions were collected under UV-triggered mode.In the second dimensional RPLC,a C18 column (250 mm×20 mm,5 μm) was selected and water-acetonitrile was used as mobile phases.As a result,14 compounds with high purity were obtained,which were further identified by mass spectrometry (MS)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Finally,11 lignan compounds and three flavonoid compounds were obtained.The method has a good orthogonality,and can improve the resolution and the peak capacity.It is significant for the separation of complex components from 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建立了亲水/反相二维制备液相色谱(Pre-2D-HILIC/RPLC)分离纯化络石藤中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络石藤药材经醇提、活性炭脱色后用反相固相萃取柱除去色素和强极性物质,最终得到干燥的浅黄色粉末.一维亲水色谱选择Click XIon色谱柱(250 mm×20 mm,10 μm)作为固定相,水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以紫外触发模式收集馏分,共得到15个组分.二维反相色谱选择C18色谱柱(250 mm×20 mm,5 μm)作为固定相,水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最终得到14个高纯度化合物,并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对其进行确认.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具有良好的正交选择性,可以有效提高分离度和峰容量,对于分离络石藤等复杂样品具有重要意义.
-
-
潘君汉
- 《2017畲族医药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络石藤是畲药中十分常见的中药材,价格不高,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药材,用处很多,可以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的药物,民间跌打损伤、关节痛、外伤出血等常用药物.络石藤在浙江省区域多有,生于山野、溪边、路旁、林绿或杂木林中,常缠绕于树上或攀援于墙壁、岩石上很多.是这种植物的藤茎,它多在秋冬时收取,收取以后晒干就是畲药络石藤,在民间应用相当普遍.
-
-
Kongming;
孔铭;
张健;
Zhangjian;
Yaonan;
姚楠;
Liyue;
李玥;
Jiangcuihua;
蒋翠花;
Gaomeng;
高萌;
方志军;
Fangzhijun;
Liangjingyu;
梁敬钰
- 《第五届华东地区色谱、质谱学术报告会》
| 2012年
-
摘要:
目的:建立测定中药络石藤中络石苷元-4'-O-β-龙胆二糖苷、络石苷、野漆树苷、络石苷元及木犀草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75%甲醇提取络石藤药材,微孔滤膜(0.45μm)过滤,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采用Alltima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0.5%HAc-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0nm,采用外标法峰面积计算含量.结果:5种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RSD<2.0%.该法成功的用于络石藤药材中5种成分含量的测定.药材中络石苷元-4'-O-β-龙胆二糖苷、络石苷、野漆树苷、络石苷元及木犀草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7%,97.30%,97.20%,96.89%和96.48%.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为络石藤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依据.
-
-
-
-
-
-
-
-
-
-
- 桂林医学院
- 公开公告日期:2020-10-09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络石藤中具有抗炎活性的甘油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甘油酯类化合物有两个,分别为1‑hexadecanoyl propan‑2,3‑diol化合物1和1‑heptadecanoyl propan‑2,3‑diol化合物2。其中化合物2为新化合物,并通过Griess法、ELISA等实验进一步研究化合物1的抗炎效果,结果显示化合物1对NO抑制作用的IC50值为15.76μM,对炎症因子TNF‑α和IL‑6也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IL‑6的抑制作用强于TNF‑α。实验还通过Western Blot考察了化合物1对RAW 264.7细胞中诱导型iNOS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化合物1能够明显抑制RAW 264.7细胞中诱导型iNOS的蛋白表达,表明化合物1通过抑制炎症相关的iNOS的表达,从而抑制炎症的发生。本发明从络石藤中发现结构新颖的、具有抗炎活性的甘油酯类化合物,为制备抗炎新药奠定基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