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手术
经腹手术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04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妇产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682286篇;相关期刊170种,包括母婴世界、中国中医药咨讯、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妇科内镜及微创技术学术会议、第三届全军胃肠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普通外科热点论坛等;经腹手术的相关文献由679位作者贡献,包括何亚舟、刘尧、刘津成等。
经腹手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82286篇
占比:99.96%
总计:682550篇
经腹手术
-研究学者
- 何亚舟
- 刘尧
- 刘津成
- 刘莉萍
- 尹森林
- 张元川
- 朱敏婷
- 李强
- 杨黄静
- 林小群
- 王刚
- 王玲
- 王自强
- 蒋志龙
- 邓祥兵
- 魏明天
- 于风叶
- 侯新丽
- 冉勋
- 刘云华
- 刘兴贵
- 刘彦
- 刘红
- 刘金红
- 叶莉
- 吕文杰
- 吴妹玲
- 周鉴基
- 姜潇
- 娄雪玲
- 孙冬梅
- 孙民昌
- 孙红英
- 孙诚谊
- 宋青山
- 宣立宗
- 岳丽娟
- 张丽娟
- 张剑萍
- 张容
- 张振东
- 张汝一
- 张玉华
- 张铭瑶
- 张龙
- 彭伟雄
- 徐生源
- 徐超逸
- 朱云芳
- 朱建飞
-
-
王鹏飞;
赵玺;
张辰喜;
潘欣;
张勇
-
-
摘要:
女性对疼痛敏感程度较高,加之经腹手术创伤较大,多数患者在一些妇产科手术术后会经历中度至重度的疼痛,因此对镇痛的要求较高。神经阻滞可阻断源自损伤处的伤害性刺激,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手术的辅助麻醉及围术期的镇痛,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阻滞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得到了极大提升。因此,本文综述了妇产科手术中较为常见的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方式,并简述它们的阻滞方法、应用进展等,提供相关参考和依据。
-
-
许向宁;
黄蕾
-
-
摘要: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以及经腹手术对于早期子宫内膜癌(EEC)的手术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入院治疗的100例EEC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A组52例实行腹腔镜手术治疗,B组48例实行经腹手术治疗,对比治疗相关指标。结果:A组的围术期指标对比于B组更优(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A组的疼痛评分均低于B组(P<0.05)。术后,A组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低于B组(P<0.05),A组的免疫功能指标高于B组(P<0.05),A组的凝血功能指标优于B组(P<0.05),A组的并发症率低于B组(P<0.05),A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B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可以提升EEC患者的康复效果,缓解术后痛感,且能改善肿瘤标志物指标,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与凝血功能,尽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可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
-
-
梁晓燕
-
-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20M,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和研究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各60<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48.25±3.26)ml、排气时间(12.26±2.33)h、下床时间(3.68±1.22)d、住院时间为(4.22±2.14)d,明显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88.75±2.68)ml、排气时间(25.17±2.21)h、下床时间(5.13±2.15)d、住院时间(10.28±2.98)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感染、切口未愈合、尿潴留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
-
鲜振宇;
邹齐;
胡邦;
刘超;
苏丹;
彭慧;
任东林
-
-
摘要:
目的分析经会阴手术与经腹手术治疗直肠脱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108例接受经会阴手术(Altemeier术、Delorme术)或经腹手术(腹腔镜腹侧直肠补片固定术)治疗的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入路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经会阴手术组64例,经腹手术组44例。观察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随访期间复发情况。结果与经会阴手术组相比,经腹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更长,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术后30 d内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术后30 d内死亡病例。经会阴手术组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5.5(13.0,41.8)个月,在按照既定计划进行随访的55例患者中,复发率为45.5%(25/55);经腹手术组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7.5(12.0,27.0)个月,在按照既定计划进行随访的40例患者中,复发率为15%(6/40)。结论经会阴手术(Altemeier术、Delorme术)与经腹手术(腹腔镜腹侧直肠补片固定术)均是治疗直肠脱垂的有效手段。采用经腹手术治疗直肠脱垂的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
上官立琴
-
-
摘要:
目的分析中医健脾化湿法应用于妇科经腹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行经腹手术治疗患者,使用电脑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康复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健脾化湿法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及胃肠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经1周干预,研究组患者胃泌素(GAS)、胃动素(MOT)、血管活性肠肽(VIP)及生长抑素(S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健脾化湿法能够有效改善经腹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指标,减少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
-
沈霞;
康建萍
-
-
摘要:
子宫内翻是指子宫底部陷入宫腔内,甚至翻出宫颈外的病变。这是一种分娩期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主要发生在第三产程。如不及时处理,死亡率高达15%,患者常首先出现剧烈疼痛,继而发生急性大量出血、休克及感染等临床表现。本文总结1例多次流产顺产后发生急性子宫内翻手法复位失败转经腹手术复位成功的患者其经验和教训,探讨其预防及处理方法,提高产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救治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
-
吴庭伦;
袁喜红
-
-
摘要:
直肠脱垂主要表现为直肠壁部分或全层通过肛门脱出,或存在解剖结构异常,并伴有盆底功能障碍,其发病率较高,临床中较为多见,且易于诊断.直肠脱垂多发于多产的女性或者较为虚弱的患者,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其产生的肛门异物脱出或肛门失禁、出血等症状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使部分患者出现焦虑的症状.直肠脱垂主要是因为直肠周围组织疏松加上腹内压升高导致直肠组织从肛门脱出.目前针对直肠脱垂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非手术治疗、硬化剂治疗、经腹手术治疗、经会阴手术治疗、多种术式综合治疗等,但是每种手术都有其局限性.因此,对于直肠脱垂的患者的治疗,首先应该明确诊断,确定直肠脱垂的病情程度,再根据病情程度决定选择一个最适合的治疗方式.
-
-
张贾红
-
-
摘要: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腔镜组)33例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经腹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术后并发症及3个月内肌瘤复发情况.结果:腔镜组手术时间65.39±18.20 min,术中出血量49.84±2.38 mL,首次排气时间15.43±2.29 h,下床时间3.83±1.78 d,住院时间4.59±2.31 d,分别小于经腹组的78.84±20.51 min,86.59±3.65 mL,26.21±2.14 h,5.22±2.37 d和10.31±3.45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患者3个月内月经恢复率100.00%,高于经腹组的8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术中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月经恢复较快等优点.
-
-
贡震;
周璘;
王迎春;
周晓美;
李星;
徐寒子
-
-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切口保护套(WEP)在经腹宫颈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科应用WEP行经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以既往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同类患者临床资料为对照(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周围布单浸润面积、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期间换药次数,记录两组的手术完成情况以及观察组的WEP置入情况,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并随访晚期感染和窦道形成等情况.结果 共纳入ⅠA2-ⅡA2期宫颈癌患者43例(观察组21例、对照组22例),手术均顺利实施,其中观察组所有患者WEP均顺利置入和取出,未见有断裂、破损、异物遗漏、组织嵌顿等不良事件发生.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252.0±47.3)min、术中出血量为(242.0±68.5)ml,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256.0±50.1)min、术中出血量为(251.0±89.6)ml,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切口周围布单浸润面积为(212.0±28.1)cm2,少于对照组的(261.0±27.3)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WEP行经腹宫颈癌根治术是安全的,可显著减少切口周围布单浸润面积及住院期间换药次数,具有潜在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
程英莲
-
-
摘要:
目的:了解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切口的危险因素,为实施相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我院妇产科住院经腹手术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现状及其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共对566例腹部手术患者进行了调查.术后切口感染40例,裂开10例.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时间、切口大小、缝合技术是影响切口感染和裂开的重要因素.结论:引起我院经腹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
-
陈丽梅;
丁景新;
华克勤
- 《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妇科内镜及微创技术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与经腹手术的效果.方法:将67例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32例为腹腔镜组,35例为经腹组.对比分析两组病例的手术相关结果 、产科结果,并于行剖宫产时评估其盆腔粘连程度。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较经腹组少(31±14vs.51±13ml,P<0.01),术后住院时间短(2.9vs.6.7天,P<0.001),术后疼痛评分小(2.6vs.5.9,P<0.001)。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早产率,流产率,新生儿的出生Apgar评分、新生儿出生体重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有16例孕妇采用剖宫产终止妊娠,经腹组有15例孕妇采用剖宫产终止妊娠.腹腔镜组的盆腔粘连发生率及粘连程度均比经腹组较轻(腹腔镜组vs经腹组:粘连发生率为6.25%vs80%,膜状粘连为6.25%vs53.3%,致密粘连为0vs20%),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手术治疗妊娠期卵巢囊肿时,腹腔镜手术比经腹手术的优越性体现在术中出血更少,术后疼痛更轻,术后住院时间更短.腹腔镜手术不仅恢复快,而且不易形成盆腔粘连,且对胎儿尚未见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