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逼近
线性逼近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00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数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41575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中国大学教学、电子学报、电子与信息学报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13届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物联网专题、2014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年会、2014年全国机械行业可靠性技术学术交流会暨可靠性工程分会第五届委员会成立大会等;线性逼近的相关文献由238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文玲、伊文坛、卿斯汉等。
线性逼近—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1575篇
占比:99.80%
总计:41658篇
线性逼近
-研究学者
- 吴文玲
- 伊文坛
- 卿斯汉
- 燕善俊
- 程璐
- 金晨辉
- 陈少真
- J·西迪
- R·桑德里森
- 余昭平
- 侯宇
- 刘逸
- 吴在军
- 张航
- 徐怡悦
- 李冰川
- 李旭
- 潘红播
- 王开荣
- 王成
- 王洋
- 王雷
- 田佳
- 祝世雄
- 窦晓波
- 胡宇舟
- 胡敏强
- 苏开宇
- 郑学仁
- 闫勇
- 陈向东
- 陈士伟
- 陈巧芳
- 陈志坚
- 顾学道
- 马恒太
- 魏悦川
- 黄明文
- 龙舟
- A·A·英格尔
- A·米什拉
- A·纽鲍尔
- A·阿塞罗
- CHEN Shao-Zhen
- CHEN Xiangdong
- DONG Yuge
- D·马修
- G·S·卡尔希
- Hiroaki Kitano
- Hisaya Nagai
-
-
邵宜祥;
过亮;
蔡国洋;
刘剑;
郭春岭;
胡丽萍;
孙素娟
-
-
摘要:
综合能源网络基于多能源技术的灵活性,可以为地区及更上级的能源系统提供服务。由于非线性因素和建模的复杂性,其运行不确定性在优化控制建模时常常被忽略。为此,提出了一个包含多能源可控装置的综合能源网络优化控制框架。并将改进型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MILP)和非线性网络方程的线性逼近用于该框架的二阶段迭代建模。在MILP优化阶段,基于电功率、热功率和天然气功率均衡等效模型,并引入不确定概率因子,将不确定运行进行集合约束,建立成本最小化的优化目标函数。在第二阶迭代计算阶段,使用非线性综合网络模型,引入微分参数的随机概率因子集合,为提高迭代逼近计算运行效率及可行性,将线性约束独立参数进行动态修正策略引入迭代过程中。最后,所提出的优化控制模型被应用到一个工业园区,实验结果表明,该优化模型算法可以最大化地节约运行能耗成本,确保计算效率的同时能够适应综合能源网络不确定性工况。
-
-
赵自豪;
李鹏慧
-
-
摘要:
大型风网解算时常用的回路分析法,其独立回路矩阵的计算复杂且难以理解,并且需要对雅克比矩阵进行求逆,从而导致运算量显著增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基本关联矩阵出发,采用线性逼近的办法,求解用节点分析法构建的风网方程.求解过程中利用了亥姆霍兹方程的对称正定性,避免了求逆矩阵的计算资源消耗,从而获得了良好的解算效果.最后文中给出了计算方法和应用实例.
-
-
王念平;
洪礼荣
-
-
摘要:
首先,提出了类MARS密码结构,给出了该密码结构的若干线性特性,并给出了线性变换的一种优化设计方法.具体地,通过分析一类具有特殊结构的线性逼近的传递规律,证明了无论怎样设计线性变换,t(1≤t≤3)轮线性逼近中至少有一条活动轮函数个数为0的线性逼近;4轮线性逼近中至少有一条活动轮函数个数不超过1的线性逼近;t(t>4)轮线性逼近中至少有一条活动轮函数个数不超过「8t/15」的线性逼近.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类MARS密码结构中线性变换的一种优化设计方法,该优化设计使活动轮函数个数的下界与MARS密码结构相比更加接近可能的最大值.
-
-
文高进;
王洪民;
钟灿;
尚志鸣
-
-
摘要:
针对红外图像非均匀性校正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熵的红外图像非均匀性参数化校正优选方法.该方法首先计算输入红外图像奇像元子图和偶像元子图的熵,选择熵值大者作为基准图像;接着通过基于图像熵的非均匀性参数化校正优选处理得到校正后的基准图;最后基于线性逼近的非均匀性校正,得到输入图像校正之后的结果图像.采用真实数据与其他两种传统红外非均匀性校正方法进行试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去除红外图像中的非均匀性条带噪声,有效保持输入图像原有信息,并获得较高品质的红外校正图像.
-
-
刘振波;
路全新;
闫玉峰
-
-
摘要:
通过对非线性时不变系统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鲁棒线性逼近的电液伺服系统精确位置控制方法.基于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模型,得到了其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鲁棒H∞方法,并引入图解法和整体凸映射方法求解控制器的模型,用于电液伺服系统的位置控制;通过分析非线性时不变系统,找出线性化误差出现的起因;在泰勒级数展开式的基础上,对减小线性化误差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联合图解法以及整体凸映射方法,从构造多面体和构造网格的角度出发,研究线性化不确定度问题,用于减小线性化误差.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位置控制的性能较好,超调量较小、调节速度较快、准确度较高.
-
-
徐琨;
刘宏立;
詹杰;
马子骥
-
-
摘要: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中,未知的发射功率大小会影响无线传感节点定位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的鲁棒的室内定位优化算法.根据网络中锚节点的发射功率未知的情况,将发射功率表示成一个未知参数参与目标节点的定位;采用数学转换和线性逼近的方法,将复杂的非线性非凸的定位问题转换为线性优化问题;利用最小二乘法(LSM)估算出目标节点的坐标.分别在计算仿真平台和实际的室内环境对提出算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发射功率未知的情况下,提出算法的定位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定位算法.
-
-
王霞;
李文明
-
-
摘要:
文章采用线性逼近原理,结合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平衡"思想,相应建立了"太极模型一",使"过流面积"与内筒旋转角度呈现出较好的近似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7;"太极模型二",满足了"主要工作区"中线性区间至少达"最大范围"长度的75%,相关系数在0.9986~0.9997范围内;"类椭圆模型",最大限度的降低外筒孔磨损范围,相关系数可接近0.75.
-
-
彭磊1;
孟虹宇1
-
-
摘要:
本文针对2016年数学建模-C题''电池剩余时间预测''的第一问,利用Excel软件绘出相关的曲线图像,利用MATLAB建立铅酸电池在不同电流下随时间变化的模型,利用线性逼近估计电池的剩余放电时间。
-
-
李凯
-
-
摘要:
在竞赛题中,经常遇到含参二次函数在有界闭区间中的最值问题,有时含的参数不止一个,直接讨论函数的对称轴与区间端点的关系,面临着很大的计算量,笔者发现这类问题的原型即为二次函数的最佳一致线性逼近,不需要高等数学中的理论,通过计算区间端点处的函数值和区间中点处的函数值得到一个关系式,再加上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即能破解这类问题.
-
-
伊文坛;
田亚;
陈少真
-
-
摘要:
PRIDE是Albrecht等人在2014美密会上提出的轻量级分组密码算法.PRIDE采用典型SPN密码结构,共迭代20轮.其设计主要关注于线性层,兼顾了算法的效率和安全.该文探讨了S盒和线性层矩阵的线性性质,构造了16条优势为2-5的2轮线性逼近和8条优势为2-3的1轮线性逼近.利用合适的线性逼近,结合密钥扩展算法、S盒的线性性质和部分和技术,我们对18轮和19轮PRIDE算法进行了线性分析.该分析分别需要260个已知明文,274 9次18轮加密和262个已知明文,274.9次19轮加密.另外,我们给出了一些关于S盒差分性质和线性性质之间联系的结论,有助于减少攻击过程中的计算量.本文是已知明文攻击.本文是关于PRIDE算法的第一个线性分析.%PRIDE is a light weight block cipher designed by Albrecht et al.in CRYPTO 2014,which adopts the classical SPN (Substitution Permutation Network) structure and iterates for 20 rounds.The construction of linear layers is very interesting and performances good both in security and efficiency.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roperties of the S-boxes and the linear matrices,and then constructs 16 different 2-round iterative linear approximations with the bis 2-5 and 8 different 1-round iterative linear approximations with the bis 2-3.Base on some suitable approximations,attacks on 18-round and 19-round PRIDE are presented by means of linear cryptanalysis with the properties of key schedule,the linear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artial-sum technique,which need about 274.9 encryptions with 260 known plaintexts and 274.9 encryptions with 262 known plaintexts,respectively.Furthermore,some interesting links between differential and linear characteristics are shown,which are helpful to reduce the compute complexity.Our analysis is the first linear attack on PRIDE block cipher with known plaintexts.
-
-
-
-
吉庆兵;
邓小艳;
祝世雄
- 《中国密码学会2007年年会》
| 2007年
-
摘要:
为了尽可能地解决搜索分组密码线性逼近较困难的问题,本文通过重新定义线性特征将搜索线性逼近问题转化为在赋以权重的有向图上找最短路问题;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一种运用蚁群算法搜索分组密码线性逼近的算法模型。将该模型运用到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上,本文搜索到了与文献[1]同样的线性逼近,从而为搜索分组密码线性逼近开辟了一种新的途径。
-
-
YI Wen-Tan;
伊文坛;
CHEN Shao-Zhen;
陈少真
- 《第13届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物联网专题》
| 2015年
-
摘要:
Fox密码算法是由欧洲学者Junod和Vaudenay是基于Mediacrypt公司的实际需求而设计的系列分组密码.由于在各种平台上的性能表现良好,该算法在许多安全产品中取代了IDEA算法,成为欧洲应用最普遍的密码算法之一.本文首先关注了Fox密码的零相关线性逼近问题,构造出一些关于Fox密码的4轮零相关线性逼近;然后利用合适的线性逼近,结合部分和技术,分析了减缩轮Fox密码针对多维零相关分析技术的安全性,并且成功地恢复部分轮子密钥信息.结果显示:攻击对5轮Fox-64的计算复杂度大约是2609次5轮Fox加密,对6轮Fox-64分析大约需要2119.4次6轮Fox加密.额外添加1轮并穷举轮子密钥,结果显示零相关分析方法对7轮Fox密码轮子密钥恢复依然有效.本文是第一个关于Fox密码零相关线性分析的结果.
-
-
-
宋军;
张焕国;
王丽娜
- 《第三届可信计算与信息安全学术会议》
| 2008年
-
摘要:
采用线性逼近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Hamming距离的遗传算法适应度函数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对1~6轮数据加密算法的不同模式长度的部分密钥进行了定量的对比分析实验,对6轮数据加密算法进行演化分析可获得21 bit的未知密钥.结果显示:适应度函数设计与密码分析对象的安全强度是影响演化密码分析效果的关键因素;由于演化技术是有指导的随机性或概率性技术.在一定数量的实验中,运行时间和成功率存在较明显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种群规模,明密文数量或演化代数能够取得更好的分析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