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补问题
互补问题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14篇,主要集中在数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力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6954篇;相关期刊78种,包括通化师范学院学报、大连理工大学学报、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03'、中国运筹学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等;互补问题的相关文献由171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兴斯、王秀玉、雍龙泉等。
互补问题—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6954篇
占比:99.33%
总计:17068篇
互补问题
-研究学者
- 李兴斯
- 王秀玉
- 雍龙泉
- 刘三阳
- 刘国山
- 张明望
- 李建宇
- 龚小玉
- 何素艳
- 修乃华
- 姜兴武
- 张培爱
- 胡新生
- 郭宗庆
- 马昌凤
- 黄正海
- 侯春莉
- 刘庆怀
- 刘晶
- 唐焕文
- 屈彪
- 张建科
- 张杰
- 张襄松
- 曾金平
- 李庆国
- 李琳
- 杨海建
- 武周
- 王征宇
- 王德人
- 王长钰
- 白中治
- 芮绍平
- 董立娇
- 陈国庆
- 陈涛
- 高岩
- 黄沙日娜
- 丁冰洁
- 丁小妹
- 丁涛
- 万中
- 严涛
- 严钦容
- 乔冬阳
- 任佳盈
- 何郁波
- 何霞辉
- 侯兆阳
-
-
闫佩玉;
李琦
-
-
摘要:
针对非光滑器件/电路的非光滑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标准数学规划问题的建模及仿真。首先将非光滑器件建模为具有可能发生状态跳变的分段线性函数;其次给出了由这些非光滑器件构成的电路的非光滑线性特性的动态系统方程;然后对这些非光滑动态系统方程进行时间离散化得到各种类型的一步非光滑问题,如(线性)互补问题或具有等式-不等式约束的非线性(或二次)规划,进而进行数值求解。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数值建模方法对于具有大量事件的非光滑系统是有效的,对于模型参数的变化具有鲁棒性。
-
-
张谭;
郑宏;
林姗
-
-
摘要:
基于Koiter法则,提出一种适用于Mohr-Coulomb非光滑本构模型的弹塑性积分方法;阐述Mohr-Coulomb准则角点问题产生的原因,采用经典的Kuhn-Tucker互补条件判断可能活跃的屈服面,将Kuhn-Tucker互补方程作为一类特殊的变分不等式,使用投影收缩算法进行求解,并进一步通过迭代确定实际活跃的屈服面;基于主应力特征方程,在主应力空间中计算屈服函数对应力分量的偏导数,同时在一般应力空间中执行应力返回.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解决了Mohr-Coulomb准则的角点问题,消除了光滑角点带来的误差,既避免了Mohr-Coulomb屈服函数在一般应力空间中角点处的数值奇异性,又不需要进行主应力空间法中所需的应力变换.
-
-
刘国山;
丁冰洁;
刁海璨
-
-
摘要:
对于一类具有广泛应用背景的非单调互补问题,我们构建了这类问题的Canonical对偶问题.其对偶问题可以写成和原问题类似的互补问题.我们给出了对偶问题和原问题解之间的对偶关系,并且将对偶问题转化成一个一维优化问题,这不但可以方便的求解这类问题,也为研究这类问题性质提供了一个非常直观的研究工具.最后,本文给出了几个算例来演示对偶问题的性质.
-
-
-
-
陈玉;
陈翠玲;
韩彩虹
-
-
摘要:
本文对互补问题提出一个新的广义例外族,它是例外族和d方向序列概念的推广;证明如果连续函数不存在广义例外族,那么该互补问题一定有解;也分别证明在Karamardian型条件,Isac and Gowda型条件或P-阶广义强制型条件下,连续函数不存在广义例外族;应用该广义例外族概念到P*映射互补问题,得到了一个新的存在性定理.
-
-
郭楠馨;
张守贵
-
-
摘要:
利用增广Lagrange乘子法和自适应法则,得到求解单侧障碍自由边界问题的自适应Uzawa块松弛法.单侧障碍自由边界问题离散为有限维线性互补问题,等价于一个用辅助变量和增广Lagrange函数表示的鞍点问题.采用Uzawa块松弛算法求解该问题得到一个两步迭代法,主要的子问题为一个线性问题,同时能显式求解辅助变量.由于Uzawa块松弛算法的收敛速度显著依赖于罚参数,而且对具体问题很难选择合适的罚参数.为提高算法的性能,提出了自适应法则,该方法自动调整每次迭代所需的罚参数.数值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理论分析.
-
-
-
刘铭;
董立娇;
王秀玉
-
-
摘要:
对互补问题进行了研究.将改进粒子群算法与凝聚函数相结合,并选取适当函数作为适应度函数,从而改进了粒子群算法.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在求解互补问题时收敛速度更快、准确率更高,是求解互补问题的一种有效的优化算法.
-
-
高建;
江小勤
-
-
摘要:
最近,一类由互补问题延伸而来的权互补问题被引入和研究,它是标准互补问题的推广.本文延伸一个求解单调互补问题的光滑型算法来解决单调权互补问题,并且在弱条件的假设下证明算法的全局收敛性.最后给出的初步的数值结果也证明了延伸的算法对于解决单调权互补问题是有效的.%Recently,a class of extended complementarity problems,called the weighted complementarity problem,was introduced and investigated,which is a generalization of the standard complementarity problem.In this paper,we extend a smoothing-type algorithm for the complementarity problem to solve the monotone weighted complementarity problem;and show that the extended algorithm is globally convergent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concerned problem has a solution,a weak condition.The preliminary numerical results are reported,which demonstrate that the extended algorithm is effective for solving the monotone weighted complementarity problem.
-
-
李建宇;
李兴斯
- 《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03'》
| 2003年
-
摘要:
本文从弹塑性问题的互补模型出发,导出了一个按照增量过程求解的弹塑性结构灵敏度计算方法.推导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利用互补关系和NCP函数将弹塑性本构模型等价表述为一组非线性方程,然后通过对平衡方程和本构方程直接变分导出了弹塑性结构灵敏度分析的计算格式.本算法在每一个增量步内,只需通过求解一组线性方程就能够求得当前载荷水平下的灵敏度值.针对材料性质发生变化时结构响应灵敏度的不连续,本文的算法又避免了以往增量算法中所必需计算的屈服载荷关于设计变量的敏度值.
-
-
李建宇;
李兴斯
- 《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03'》
| 2003年
-
摘要:
本文从弹塑性问题的互补模型出发,导出了一个按照增量过程求解的弹塑性结构灵敏度计算方法.推导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利用互补关系和NCP函数将弹塑性本构模型等价表述为一组非线性方程,然后通过对平衡方程和本构方程直接变分导出了弹塑性结构灵敏度分析的计算格式.本算法在每一个增量步内,只需通过求解一组线性方程就能够求得当前载荷水平下的灵敏度值.针对材料性质发生变化时结构响应灵敏度的不连续,本文的算法又避免了以往增量算法中所必需计算的屈服载荷关于设计变量的敏度值.
-
-
李建宇;
李兴斯
- 《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03'》
| 2003年
-
摘要:
本文从弹塑性问题的互补模型出发,导出了一个按照增量过程求解的弹塑性结构灵敏度计算方法.推导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利用互补关系和NCP函数将弹塑性本构模型等价表述为一组非线性方程,然后通过对平衡方程和本构方程直接变分导出了弹塑性结构灵敏度分析的计算格式.本算法在每一个增量步内,只需通过求解一组线性方程就能够求得当前载荷水平下的灵敏度值.针对材料性质发生变化时结构响应灵敏度的不连续,本文的算法又避免了以往增量算法中所必需计算的屈服载荷关于设计变量的敏度值.
-
-
李建宇;
李兴斯
- 《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03'》
| 2003年
-
摘要:
本文从弹塑性问题的互补模型出发,导出了一个按照增量过程求解的弹塑性结构灵敏度计算方法.推导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利用互补关系和NCP函数将弹塑性本构模型等价表述为一组非线性方程,然后通过对平衡方程和本构方程直接变分导出了弹塑性结构灵敏度分析的计算格式.本算法在每一个增量步内,只需通过求解一组线性方程就能够求得当前载荷水平下的灵敏度值.针对材料性质发生变化时结构响应灵敏度的不连续,本文的算法又避免了以往增量算法中所必需计算的屈服载荷关于设计变量的敏度值.
-
-
李建宇;
李兴斯
- 《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03'》
| 2003年
-
摘要:
本文从弹塑性问题的互补模型出发,导出了一个按照增量过程求解的弹塑性结构灵敏度计算方法.推导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利用互补关系和NCP函数将弹塑性本构模型等价表述为一组非线性方程,然后通过对平衡方程和本构方程直接变分导出了弹塑性结构灵敏度分析的计算格式.本算法在每一个增量步内,只需通过求解一组线性方程就能够求得当前载荷水平下的灵敏度值.针对材料性质发生变化时结构响应灵敏度的不连续,本文的算法又避免了以往增量算法中所必需计算的屈服载荷关于设计变量的敏度值.
-
-
李建宇;
李兴斯
- 《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03'》
| 2003年
-
摘要:
本文从弹塑性问题的互补模型出发,导出了一个按照增量过程求解的弹塑性结构灵敏度计算方法.推导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利用互补关系和NCP函数将弹塑性本构模型等价表述为一组非线性方程,然后通过对平衡方程和本构方程直接变分导出了弹塑性结构灵敏度分析的计算格式.本算法在每一个增量步内,只需通过求解一组线性方程就能够求得当前载荷水平下的灵敏度值.针对材料性质发生变化时结构响应灵敏度的不连续,本文的算法又避免了以往增量算法中所必需计算的屈服载荷关于设计变量的敏度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