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浆材
纸浆材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1年内共计190篇,主要集中在林业、轻工业、手工业、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4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81154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国际木业、广西林业科学、湖南林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国桉树种植与制浆造纸研讨会、2004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专题研讨会、2004年南方林木遗传育种研讨会等;纸浆材的相关文献由372位作者贡献,包括童方平、吴际友、姜岳忠等。
纸浆材—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1154篇
占比:99.77%
总计:81339篇
纸浆材
-研究学者
- 童方平
- 吴际友
- 姜岳忠
- 龙应忠
- 徐有明
- 王月海
- 秦光华
- 荀守华
- 丁贵杰
- 乔玉玲
- 王卫东
- 王彦
- 琴言
- 余格非
- 季孔庶
- 肖兴翠
- 艾文胜
- 吕雷昌
- 唐强
- 姚庆端
- 张含国
- 徐芝生
- 房桂干
- 杨章旗
- 林文奖
- 王桂岩
- 王章荣
- 罗建举
- 罗晓宁
- 董玉峰
- 袁素萍
- 邱进清
- 陈亚斌
- 佘济云
- 傅忠华
- 刘志坚
- 刘桂丰
- 吴义强
- 吴协保
- 周国福
- 唐效蓉
- 娄茂达
- 宋庆安
- 张冬梅
- 张德强
- 张磊
- 文轩
- 易霭琴
- 曹建红
- 曾志光
-
-
周燕
-
-
摘要:
桉树是世界三大速生树种之一,也是纸浆材的重要树种,有效培育桉树大径材不仅能够缓解我国木材紧缺的问题,保障木材市场供需平衡,还能够遏制天然林过度采伐,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就桉树大径材培育有关的内容进行分析与探究,指出桉树大径材培育的意义,介绍培育技术并提出一系列培育措施.
-
-
秦乃花;
于晓燕;
魏娟;
舒秀阁;
杜庆松;
秦光华;
董玉峰
-
-
摘要:
以6年生杨树无性系鲁林 1 号(Populus×'Lulin-1')、I-107(P.×euramericana cv.'74/76')和 L35(P.×euramericana cv.'L35')为试验材料,对其木材的纤维形态、化学组分、浆料性能和纸张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木材的纤维长度、纤维宽度和长宽比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鲁林1号的纤维长度和长宽比为1.153 mm和49.5,分别为I-107的98.8%和106.0%,分别为L35的99.74%和99.74%;鲁林1号木材的化学组分中综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较高,木素和戊聚糖等含量较低,浆料白度及强度性能各项指标优良.此外,鲁林1号的纸张具有较好的抗张指数与耐破指数,总体纸张质量介于I-107与L35之间.综合分析认为,杨树无性系鲁林1号适合配抄各种中高档文化用纸.
-
-
陈东;
莫锦权;
肖秋明;
肖裕勇
-
-
摘要:
为了满足生产实践和森林调查的需要,利用编制雷州尾叶桉U6无性系二元立木材积表的1059株样木原始资料,加编“雷州尾叶桉U6无性系立木纸浆材出材量胸高形数表和树高形数表”,且经检验相关其精度可靠,可供参考使用.
-
-
谭健晖;
黄永利;
冯源恒;
贾婕;
杨章旗
-
-
摘要:
Based on the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and the production of dry wood for excellent families in 15 and 22 years old, the heritability was evaluated and the excellent pulpwood family was selected in Masson pin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re were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ndexes of tree height, DBH and stem volume among families in 15 and 22 years old, but the heritability of that in 15 years ol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22 years old;the selection of the volume was satisfactory to improve the wood quality, but the improvements of the basic density and the cellulose content had little effect;the family of Gui GC443A performed well in the growth and the wood property, and can be planted as an excellent pulpwood family in large scales;we integrated with two factors of fiber yield and quality, and found the reasonable harvesting period of pulpwood was in 15 years old.%以15 a和22 a的木材干物质产量与木材纤维素产量为选择指标,进行马尾松遗传力估算和纸浆材优良家系选择。结果表明:15 a和22 a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家系间差异极显著,三者15 a时的遗传力均明显高于22 a;以材积选择为主改良木材品质效果理想,而基本密度和纤维素含量的改良效果甚微;以单位面积木材产量为选择指标,15 a和22 a两个年度均入选的优良家系5个,以纤维产量为选择指标,两个年度均入选的优良家系3个,其中,桂GC443A在两个选择指标和两个年度均表现突出,可作为纸浆材优良家系大面积推广。
-
-
-
李宗俊;
刘萍;
朱英娟;
莫晓勇;
莫燕卿
-
-
摘要:
纸浆材桉树人工林是国营雷州林业局主要森林类型.依据2015年1月调查的190块临时标准地数据,剔除优势木平均高3倍标准差范围之外的样地,符合要求的标准地有164块,等概率抽样选16块标准地作为检验数据.用哑变量的导向曲线法拟合比较了9种模型,结果表明:Logistic曲线拟合效果最好,在α=0.01时差异不显著.纸浆材桉树人工林的基准年龄为2a,龄级距为4,指数级个数为8个.选用相对优势高法导算地位指数表,落点检验表明有160块标准地优势木平均高落在地位指数表内,占比为97.6%.说明地位指数表可以很好地反映国营雷州林业局纸浆材桉树人工林立地质量.
-
-
-
-
于宏影;
张含国;
赵畅;
苏娜;
王绪
-
-
摘要:
采用伐倒木取样的方法,对帽儿山、凉水、加格达奇3个地点31年生长白落叶松种源的生长性状、基本密度以及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分析,运用spass18.0及DPS V14.10软件估算了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并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稳定性分析以及综合评价,以筛选出优良的纸浆材种源.结果表明,3个地点种源间基本密度差异极显著,其他性状在3个地点的种源间差异性不完全一致.材积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0.43%,其他性状的变异系数均<10%.多重比较和单地点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单地点优良种源,稳定性分析及地点间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多地点优良种源.整合几种分析方法筛选出的优良种源,最终选择鸡西、穆棱、白刀山这3个种源为优良纸浆材种源.3个优良种源的材积、基本密度、纤维素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310 m3、0.442 g/cm3、47.032%,其中材积和基本密度增产效果明显,分别超过总平均值2.99%、1.84%.
-
-
宁坤;
刘笑平;
林永红;
赵曦阳;
刘桂丰;
杨洋;
宋鑫;
李慧玉
-
-
摘要:
以帽儿山实验林场6年生49个家系白桦子代测定林为材料,对其生长和材性进行测定,采用生长和材性连续选择及指数选择法,进行白桦优良家系筛选。结果表明:白桦49个家系间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保存率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利用4个生长性状的多重比较初次选择出5个优良家系及3个亚优良家系;对这8个优良家系的材性性状进行方差分析,8个优良家系间纤维长度差异不显著,基本密度、木质素含量和综纤维素含量3项指标都达到了极显著的差异水平。采用选择指数法构建指数方程,选出I2为比较理想的多性状指数方程,并确定适合做纸浆材的家系为655、604和630。
-
-
季孔庶;
王章荣;
邱进清;
陈亚斌;
林文奖
- 《2004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专题研讨会》
| 2004年
-
摘要:
以纸浆材种源林、专营性种子园混合家系林和种子园子代测定林为基础材料,兼顾扦插生根率、造林成活率、采穗母株的生长量及材性性状(木材比重)等综合指标,经初选和复选,最终筛选出浆材优良无性系32个.这批无性系3a生林分的树高生长超过实生林分28.6﹪,胸径超过实生林分16.7﹪,生根率超过初选无性系28﹪,木材比重的选择增益平均达8.7﹪.比较采穗圃的不同营建方式及经营管理措施,认为圃地采穗圃优于山场采穗圃.考虑到圃地的地价较高或扦插圃附近难以找到合适的圃地,且山场的土壤条件、水源和交通均较优越,建立山场采穗圃也是可行的途径;采用施肥和修剪等集约化管理措施,能较大程度地提高采穗圃穗条数量和质量.利用筛选到的32个无性系,在漳平五一林场等单位共营建优良纸浆材无性系林分48hm.
-
-
-
-
-
王豁然
- 《中国桉树种植与制浆造纸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桉树是桃金娘科杯果木属伞房属和桉树属3个属树种的统称,接近1000种.除剥桉和尾叶桉外,全部自然分布与澳洲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桉树在3个水平上表现出生物多样性,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和造纸工业驱动下,中国桉树人工林迅猛发展,90年代初期,形成集约经营的以生产纸浆材为目标的无性系林业.大面积营建桉树人工林引起社会各界对栽培地区的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的广泛关注,必须在社会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寻求平衡,但是,平衡是暂时的,发展和变化是永远的。
-
-
杨民胜;
彭彦
- 《中国桉树种植与制浆造纸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论述了中国桉树人工林发展的三个阶段、现状和趋势.指出当前处于定向培育阶段,木片出口和制浆造纸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科技为其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扩大为其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并指出今后研究方向是在增大生长速度、拓宽种植范围的同时必须提高木材质量,以满足"林浆纸一体化"的需要。
-
-
-
-
姚庆端
- 《2004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专题研讨会》
| 2004年
-
摘要:
对福建漳州岩溪、天马和南靖3个试验点桉树品系的抗风抗冻、纤维材生长性状、木材纤维形态和化学组成成分等性能的测定与分析,经多性状综合评判、交互效应与变异分析,从中选择出具有抗逆性强,纸浆性能好,较高生长量、生物量和纤维产量,适合闽南山地发展的C9、C10和C6等3个桉树优良品系.这3个无性系4年生年平均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每株干材重量和纤维产量分别可达3.7~4.4m、3.3~3.7m、9~16.1kg·株·a和4.2~7.5kg·株·a,而且抗逆性强,稳定性好,木材纤维形态和化学组成等特性良好,是制浆造纸优质原料.
-
-
姚庆端
- 《2004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专题研讨会》
| 2004年
-
摘要:
对福建漳州岩溪、天马和南靖3个试验点桉树品系的抗风抗冻、纤维材生长性状、木材纤维形态和化学组成成分等性能的测定与分析,经多性状综合评判、交互效应与变异分析,从中选择出具有抗逆性强,纸浆性能好,较高生长量、生物量和纤维产量,适合闽南山地发展的C9、C10和C6等3个桉树优良品系.这3个无性系4年生年平均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每株干材重量和纤维产量分别可达3.7~4.4m、3.3~3.7m、9~16.1kg·株·a和4.2~7.5kg·株·a,而且抗逆性强,稳定性好,木材纤维形态和化学组成等特性良好,是制浆造纸优质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