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火炬松

火炬松

火炬松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641篇,主要集中在林业、植物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4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22796篇;相关期刊148种,包括安徽林业科技、福建林业科技、广东林业科技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13次全国林木引种驯化暨遗传育种(南方)学术研讨会、2004年南方林木遗传育种研讨会、第十届全国林木引种驯化学术研讨会等;火炬松的相关文献由975位作者贡献,包括黄少伟、钟伟华、徐有明等。

火炬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24 占比:2.66%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22796 占比:97.31%

总计:23427篇

火炬松—发文趋势图

火炬松

-研究学者

  • 黄少伟
  • 钟伟华
  • 徐有明
  • 刘天颐
  • 龙应忠
  • 刘纯鑫
  • 唐巍
  • 吴际友
  • 童方平
  • 王金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田兰
    • 摘要: 本文从育苗地选择与整地、种子处理与播种、苗期管理与防病、防灼伤、火炬松的特点、栽培技术及发展火炬松的可行性等方面介绍了火炬松育苗技术及发展前景,以期为提高火炬松育苗成活率提供参考。
    • 曾韦珊; 黄林旺; 陈曼钰; 毛积鹏; 黄少伟; 宁华珙; 刘天颐
    • 摘要: 火炬松Pinus taeda是一种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的针叶用材树种,针对火炬松针叶和树皮组织中的代谢产物的利用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探究火炬松针叶和树皮组织的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UPLC-MS/MS)对火炬松的针叶和树皮中的代谢物成分进行鉴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分析、聚类和富集分析等方法对火炬松针叶和树皮中的代谢物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从火炬松的针叶和树皮中共鉴定出523种代谢物成分,主要为氨基酸类、酚酸类、有机酸类、鞣质、脂质类和黄酮类等化合物。火炬松针叶和树皮组织部位之间代谢物成分含量差异显著,其中槲皮素、矢车菊素、原花青素、丁香树脂酚、表儿茶素等物质在树皮组织中的含量显著高于针叶组织,而柚皮素、山姜素、山奈酚、泽兰黄素、秦皮甲素等物质则在火炬松针叶组织中含量更高。此外,302种含量差异显著的代谢物显著富集于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黄酮与黄酮醇生物合成通路、氨酰tRNA生物合成通路、氨基酸生物合成通路及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
    • 吕欣欣; 冯志恒; 林熙; 李赛楠; 黄少伟
    • 摘要: 【目的】建立火炬松针叶儿茶素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为选育高生物活性成分火炬松良种奠定基础。【方法】以102个火炬松单株的针叶为试验材料,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测定其儿茶素含量。使用近红外成分分析仪采集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信息,对采集的光谱信息采用不同的方式(一阶导数(FD)、标准正态变量转换法(SNV)、平滑算法、乘积分散校正法(MSC)和标准化预处理以及FD+SNV、MSC+FD)进行预处理,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模型,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建立的回归模型参数,选择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建立火炬松针叶儿茶素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FD+SNV为最佳的近红外光谱信息预处理方法;建立了火炬松针叶儿茶素含量的近红外预测模型,该模型的主成分数为14,校正集相关系数(R_(C))为0.9696,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_(C))为1.3084,交互验证集相关系数(R_(V))为0.8171,交互验证集均方根误差(RMSE_(V))为3.1052。经过外部验证,验证集火炬松针叶样品的儿茶素含量实测值与预测值有显著相关性(R=0.8807)。【结论】建立了火炬松针叶儿茶素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准确、高效地预测火炬松针叶的儿茶素含量。
    • 胡珊; 杨春霞; 谷振军; 杜强; 肖平江; 李火根
    • 摘要: [目的]建立和优化火炬松体胚发生技术体系,为火炬松优良基因型体胚繁育及遗传转化体系建立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火炬松优良基因型的未成熟合子胚为材料,从基因型、球果采集期、基本培养基、植物外源激素组合及浓度等方面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条件进行优化;选取增殖效果好、具有胚性胚柄细胞团(ESM)的胚性愈伤组织开展体胚成熟的正交试验,选择发育正常的子叶胚进行萌发,8周后移栽。[结果]基因型、球果采集期、基本培养基和外源激素(PGR)组合及浓度等因子均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火炬松6种基因型中荣山52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63.33%;处于裂生多胚期的合子胚为外植体的最佳采样期(7月20日左右);6种基本培养基中,在DCR基本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40.00%;不同PGR组合及浓度中,以0.5 mg·L^(−1)6-BA+1.0 mg·L^(−1)2,4-D+2.0 mg·L^(−1) NAA+5.0 mg·L^(−1) ABA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50.00%。胚性愈伤组织在基本培养基MLP上培养14 d后,转入含有ABA 8.0 mg·L^(−1)、PEG 8000140 g·L^(−1)以及麦芽糖40.0 g·L^(−1)的体胚成熟分化培养基上,体胚发生数平均为411个·g^(−1),体胚萌发率可达93.33%;体胚苗移栽成活率可达86.30%。[结论]本研究优化了火炬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与体胚发生技术体系,体胚诱导率显著提升,为火炬松良种规模化繁育及遗传转化提供技术支撑。
    • 胡超; 于静
    • 摘要: 为充分发挥湖南省火炬松良种和湖北省造林地立地条件的优势,使湖北省火炬松良种造林工作能够达到“适地区适良种”的要求。通过运用MaxEnt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Arcgis)软件进行建模,对湖南省火炬松良种在湖北省同一适宜引种生态区进行精准预测,同时分析确定影响该火炬松良种生长的主导气候因子。结果表明:MaxEnt模型对该火炬松良种同一适宜引种生态区的预测精度高,模型预测的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AUC值均大于0.8。湖南省的火炬松良种在湖北省的中适生区面积为155350 hm^(2),主要分布在:鄂东的通山县、通城县、崇阳县和赤壁市,鄂中的洪湖市、监利县和石首;湖南省的火炬松良种在湖北省的低适生区面积为3411051 hm^(2),主要分布在:鄂东的蕲春县、浠水县、武穴市、黄梅县、黄州区、鄂州市、阳新县、大冶市、江夏区、蔡甸区、汉南区、咸安区和嘉鱼县,鄂中的仙桃市、潜江市、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公安县、枝江市和松滋市,鄂西的宜都市、当阳市、远安县、夷陵区、点军区、长阳县、秭归县、恩施市、建始县、宣恩县、利川市和来凤县;年日最高气温≥35.0°C日数日和年最少降水量是影响湖南省火炬松良种适生区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基于MaxEnt和GIS精准预测湖南省火炬松良种在湖北省同一适宜引种生态区,在火炬松良种精准引种方面起到前瞻性的作用,避免了引种湖南省火炬松良种的盲目性,从而获得良好的引种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谷振军; 刘安平; 肖平江; 丁伟; 欧阳承智; 杨春霞
    • 摘要: 扦插等无性繁殖技术可以快速提供大量优质材料,加快我国火炬松无性系造林进程。对江西省6个火炬松优良家系营建采穗圃,从扦插基质、扦插方式、穗条木质化程度、不同家系等方面开展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椰糠+珍珠岩(4∶1)基质的火炬松扦插成活率最高,采用扦插后用NAA处理液喷洒的生根效果好,使用半木质化穗条成活率高。在6个火炬松家系中,武林16和湖南39家系扦插成活率较高。不同家系之间扦插成活率差异显著,其中武林16和湖南39家系扦插成活率高,根长和根数量较好,且须根较多,说明是易于扦插家系。
    • 毛积鹏; 杜澄举; 黄林旺; 刘天颐; 黄少伟
    • 摘要: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是植物萜类化合物甲羟戊酸(MVA)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为了解其编码基因HMGR的系统发育及其在火炬松进化枝中的分子进化和表达特性.选取19个代表性物种的HMGR基因序列用于系统发育和分子进化分析,并以火炬松5个不同的组织部位为材料分析HMGR基因的表达特性.结果发现:HMGR基因在进化过程中相对保守,序列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323,受到的平均选择压大小为0.1212,表明HMGR基因在进化过程主要受纯化选择作用;在火炬松进化枝中受到的选择压大小为0.4293,并有14个位点检测到正向选择作用,且后验概率值大于0.95,表明HMGR基因不同位点受到的选择压差异显著;HMGR基因在火炬松嫩叶中具有最高的表达量,表明HMGR基因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
    • 陈兴国; 陈明泉; 陈兴红; 周瑜; 史帅; 高涛
    • 摘要: 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采取大面积皆伐的方式实施林分更新改造被严格禁止.湖北省钟祥市盘石岭林场现有火炬松林出现了林下生物多样性减退、冰冻灾害应对能力差、松材线虫病害威胁等问题,需要进行大面积采伐并更换树种.基于此,以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和目标树经营方法为指导,探讨了树冠连续覆盖下火炬松林更新改造的4种模式,以期为生态林树种更新和低产低效林改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 冯志恒; 吕欣欣; 李赛楠; 周晓煦; 蒋开彬; 黄少伟
    • 摘要: 以5年生火炬松为研究对象,采用DA7200近红外光谱成分分析仪扫描火炬松木芯,利用近红外光谱数据,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5年生火炬松木材基本密度近红外快速预测模型.比较分析不同预处理模型评价的相关参数,得到一阶导数与平滑算法结合的最佳预处理方法,校正集相关系数达到0.9252,校正集均方根误差为0.0057 g·cm-3,交互验证集相关系数达到0.7962,交互验证集均方根误差为0.0095 g·cm-3,外部验证集预测值与实测值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8057),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0139 g·cm-3.本研究建立的模型能满足对5年生火炬松木材基本密度的快速预测.
    • 司徒荣贵; 黄婷; 彭冠明; 林昌明; 黄炬峰; 毛积鹏
    • 摘要: 利用UPLC-MS/MS技术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湿地松P.elliottii、火炬松P.taeda和湿加松P.elliottii×P.caribaea松花粉的代谢物成分进行了鉴定与分析.共鉴定到368种代谢物,主要为脂质类、有机酸类、氨基酸类、糖及醇类和黄酮类等化合物.差异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4种松花粉组织中共鉴定到175种差异积累代谢物.分别有31、6、5和2种代谢物在马尾松、火炬松、湿加松和湿地松松花粉中显著高积累.其中原儿茶酸和神经酸在马尾松松花粉中特异性积累.8种必需氨基酸和绝大部分的不饱和脂肪酸和黄酮类化合物在4种花粉组织中的含量均无显著差异.综合表明4种松花粉均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及高生物活性物质,可为相应的药物和保健产品提供原材料.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