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颗粒
粉尘颗粒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321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矿业工程、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5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36249篇;相关期刊109种,包括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煤矿安全、煤炭工程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2013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年会、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等;粉尘颗粒的相关文献由692位作者贡献,包括于浩、刘金杰、吴敏芳等。
粉尘颗粒—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6249篇
占比:99.90%
总计:136380篇
粉尘颗粒
-研究学者
- 于浩
- 刘金杰
- 吴敏芳
- 曹小康
- 杨春水
- 胡勇
- 蒋俊海
- 赵力行
- 赵春城
- 邹昭平
- L·博克
- 刘国庆
- 吴付祥
- 张强
- 惠立锋
- 李征真
- 焦敏
- 王杰
- 罗小博
- 赵政
- 邓勤
- V·屈默林
- 张原
- 彭威
- 晏丹
- 桂祥友
- 王宇廷
- T·杰斯伯格
- T·沃尔兹
- 乔唐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刘强
- 吕天刚
- 唐佳新
- 夏佑科
- 姜平
- 孙山
- 庄维伟
- 李德文
- 李文鲁
- 沈剑
- 王跃飞
- 甘新式
- 章曙东
- 章鹏
- 蔡渊
- 谢义元
- 赵李盼
- 郑水华
- 陈一民
-
-
郑留群;
陈珠惠;
邹建平;
陈松
-
-
摘要:
比较筛选隔膜穿孔、金属异物和粉尘颗粒等3种缺陷类型电池的方法,总结各筛选方法的有效性以及对电池生产厂商的实践意义。化成初始电压筛选,可100%识别隔膜穿孔的缺陷电池;静态搁置电压筛选,除了能100%识别隔膜穿孔的缺陷电池,还可识别50%~80%充电过程中因隔膜受金属异物或粉尘颗粒膨胀挤压而表现出电压异常的缺陷电池;对静态搁置电压无异常、但在充电过程中电压波动较大的缺陷电池,动态电压差筛选可提升缺陷电池的识别率。
-
-
郑留群;
万里鹏;
陈珠惠;
邹建平
-
-
摘要:
自放电异常不仅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而且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在生产过程中,导致锂离子电池自放电偏大的因素很多,杂质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引入常见的不同种类的杂质,研究对锂离子电池自放电产生的影响。卷芯内外不同类型杂质导致自放电异常的比例存在差异,正极与隔膜间的金属杂质可导致90%以上的电池表现出自放电异常;在注液抽真空过程中,钢壳内的金属细粉会随着电解液向卷芯外圈靠近钢壳底部一侧的极片与隔膜间迁移,充电后,金属溶解并在负极表面析出生长,导致自放电异常。实验结果有助于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降低自放电不良率和提升电池自放电一致性。
-
-
郭尧;
孟海利
-
-
摘要:
研究目的:随着粉尘污染引起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运作事故频见,对紧邻既有铁路路堑爆破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本文从定性分析爆破粉尘扩散规律入手,利用ANSYS Fluent数值软件,分析路堑深孔爆破粉尘动态扩散特性和不同粒径粉尘的扩散分布范围,提出紧邻既有线不同距离爆破施工方案。研究结论:(1)爆破粉尘的运动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突喷阶段、卷积云阶段和扩散阶段,时长分别控制在1.5 s以内、5 s以内、60 s以上;(2)爆区上方粉尘主要集中在爆区周边,而自由面前方的粉尘沿风流方向扩散,粉尘颗粒所能达到的垂直高度最高约为14 m;(3)沿风流方向距爆破自由面位置10~15 m时,粒径>100μm的粉尘颗粒受重力作用基本沉积;在15~20 m时,粒径处于40~100μm的颗粒也快速沉降;25 m以外,主要以粒径<20μm的粉尘颗粒为主;(4)当爆区边缘距接触网距离<20 m时,应选择爆破抛掷方向平行既有铁路方向,且起爆时环境风流方向也平行既有线方向;同时,如果采用水雾降尘措施,水雾产生时间不应迟于主爆区起爆时间1.5 s,水雾高度控制在14 m为宜;(5)本研究成果可在紧邻电气化铁路爆破或对爆破粉尘有严格控制要求的施工区域推广应用。
-
-
赵洪宝;
刘绍强;
康钦容;
李岳;
蒋冬梅;
吴桐
-
-
摘要:
为减少露天煤矿粉尘弥散对矿区环境及人员、设备的危害,本文以河曲露天煤矿为工程背景,开展了露天煤矿粉尘运移、分布及治理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现场监测手段分析了不同区域的粉尘浓度变化情况,确定了露天煤矿产尘主要区域。(2)将分形维数引入粉尘的运移和分布当中,研究了粉尘粒径、风速与分形维数之间的相互关系。(3)以高分子材料为主体进行化学抑尘剂的配比研究,研发了一种清洁高效、低成本的化学抑尘剂,该化学抑尘剂对于粉尘颗粒具有较好的捕捉效果并且能够在喷洒后形成薄膜防止二次起尘。
-
-
宁克祥;
阮晨杰;
陈传威;
张传志;
王东方;
顾明言;
黄庠永
-
-
摘要:
建立了陶瓷除尘器气体流动和粉尘运动的数学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烛状陶瓷管除尘器内部气体流动特性和除尘特性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含尘气体流量增加,除尘器压强增加;含尘气体流过多孔介质区域的压强与过滤流速呈线性关系;含尘气体流量增加,粉尘颗粒捕集时间缩短,粉尘粒径越大捕集时间越长;含尘气体流量增加,陶瓷管上部的颗粒沉积占比增多;粉尘粒径增大,陶瓷管上部的颗粒沉积占比减少,下部的颗粒沉积占比增多。
-
-
-
-
摘要:
厨房是家中最有生活气息的地方,但如果不注意安全细节,也容易酿成悲剧!在厨房千万别做这些事:1.在明火下倒面粉。面粉是非常细小的粉尘颗粒,倾倒时扩散到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哪怕遇到一丝明火,都会引起爆炸。2.冷冻食品直接进油锅。没解冻的冷冻食品直接放进热油锅里,食物外层的冰迅速变成水蒸气,让油锅立即沸腾起来。
-
-
江桦锐;
肖海兵;
张松岭
-
-
摘要:
激光切割设备的吸尘罩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激光切割过程的除尘效果.针对激光精密切割过程的除尘难题,研究激光精密切割吸尘罩的固气二相流仿真及除尘效果.首先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原理,采用有限体积法,模拟激光精密切割粉尘颗粒的流向,研究粉尘颗粒在腔体中流动平顺和紊乱的分布与趋势.应用Fluent软件对气-固两相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吸尘罩内流场分布比较复杂,在进出口区域处存在二次流及回流现象,在出口处与腔体之间存在涡流及回流区域,但并不影响吸尘罩的整体除尘能力,可以明显看到其除尘效果.
-
-
宋亚新;
王帅;
马国良;
葛少成;
黄云;
于明生;
赵茂;
张子龙
-
-
摘要:
为了探究涡流场中粉尘颗粒的运动规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离散相模型的粒子跟踪技术,模拟了不同粒度粉尘颗粒在不同作用力影响下的扩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湍流脉动性和阻力的共同作用下,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呈上下波动状态;粉尘颗粒的粒度决定了颗粒趋近于稳定时的最终速度,但是对最终平衡位置没有影响;涡流场风流风速对粉尘颗粒的运移和扩散有重要的影响,在风力的作用下,粉尘颗粒的扩散范围增加,加大了污染程度.
-
-
宋亚新;
王帅;
马国良;
葛少成;
黄云;
于明生;
赵茂;
张子龙
-
-
摘要:
为了探究涡流场中粉尘颗粒的运动规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离散相模型的粒子跟踪技术,模拟了不同粒度粉尘颗粒在不同作用力影响下的扩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湍流脉动性和阻力的共同作用下,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呈上下波动状态;粉尘颗粒的粒度决定了颗粒趋近于稳定时的最终速度,但是对最终平衡位置没有影响;涡流场风流风速对粉尘颗粒的运移和扩散有重要的影响,在风力的作用下,粉尘颗粒的扩散范围增加,加大了污染程度。
-
-
田小明
-
-
摘要:
胡家河矿成功研制了5套干雾抑尘装置,该装置工作原理是利用超声波雾化喷嘴自身的结构产生超声波将水雾进一步细化,能够产生直径在1~10μm的水雾颗粒,对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特别是直径小于10μm的可吸入粉尘颗粒进行有效的吸附而聚结成团,受重力作用沉降,从而达到抑尘效果。该装置包括水源过滤器、气源过滤器、精密压力表、超声波雾化喷嘴、连接管路、阀门等部分。为了提高水气净化模块的便捷性,研发装备控制柜将水源过滤器和气源过滤器进行集成处理。
-
-
刘原一;
谭厚章;
朱轶铭;
王毅斌
-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
| 2014年
-
摘要:
煤质变化情况下可能在锅炉冷灰斗区域形成局域高浓度的CO/H2混合气,在高温掉焦过程中就可能形成爆燃。针对冷灰斗区域复杂的粉尘环境,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半开放环境下不同种类、粒径、浓度的粉尘颗粒对CO/H2爆燃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粉尘颗粒对CO/H2混合物爆燃特性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粉尘中挥发分析出、参与爆燃反应的结果。对高挥发分煤粉,挥发分析出并参与爆燃反应,随着挥发分含量的升高,混合物的爆燃强度逐渐升高;对低挥发分煤粉,粉尘颗粒的吸热影响大于挥发分参与反应的作用,从而降低了爆燃强度。对于银北煤,随着粉尘浓度的增加,混合物的爆燃强度先降低后增加。实验也证明了,对于无挥发分的焦炭粉,其爆燃强度随粉尘浓度的变化不明显。
-
-
余振辉;
柳静献
- 《2018全国袋式除尘技术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面对日益严重的大气粉尘环境污染问题,纤维滤料由于其优良的过滤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粉尘的捕集.滤料在过滤粉尘的过程中,颗粒在纤维表面被捕集、并逐渐长大形成粉尘树.本文在研究滤料捕集机理基础上,设计并研发了滤料捕集颗粒过程的显微显微影像记录影像记录系统,在强调真实直观、实时动态观测的基础上,将整个颗粒沉积过程完整的记录下来,对粉尘颗粒在纤维表面的沉积过程进行深入研究.论文分别研究了普通单纤维、通电单纤维以及筛网对颗粒的捕集过程.通过实验所得结果,建立了粉尘树枝模型,并对捕集颗粒进行了受力分析,解释了颗粒被捕集后的受力变化情况,得出了树枝倒塌的理论算公式.
-
-
-
陈晟;
李水清;
杨萌萌;
姚强
- 《2013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电除尘器是电厂尾气处理的主要设备,粉尘在沉积边界层内的电荷输运过程,如电荷的转移、累积和反电晕现象等,对于电除尘器除尘效率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利用Paschen定律定量分析荷电颗粒的放电条件.计算结果表明,在电除尘系统中通过场致荷电方式获得电荷的粉尘颗粒不足以引起颗粒放电,而颗粒—极板接触后发生电荷转移,导致电荷在颗粒表面局部积累会引起放电现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