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查价值
筛查价值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83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妇产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篇、专利文献62248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中国医疗器械信息、临床医学、中外医疗等;
筛查价值的相关文献由16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佩沙、刘慧杰、刘海波等。
筛查价值—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2248篇
占比:99.87%
总计:62331篇
筛查价值
-研究学者
- 刘佩沙
- 刘慧杰
- 刘海波
- 刘迪
- 宫敬
- 张国雄
- 张晓娴
- 张玲
- 李云念
- 杜雪青
- 焦桥
- 蔡怡
- 陈水琴
- 陈灿华
- 马质君
- 丁元军
- 丁娇
- 于文东
- 代晓云
- 任婧婧
- 何建芬
- 何翠玲
- 余恕玉
- 傅乔
- 冉美
- 冯龙
- 冷如冰
- 刘中棋
- 刘健
- 刘新梅
- 刘晓艳
- 刘浏
- 刘羿清
- 刘雅卓
- 单连强
- 史英
- 向海波
- 吕锦荣
- 吴峰
- 吴湫滢
- 吴燕芳
- 吴雪芳
- 周宇
- 周岑
- 唐建坡
- 唐晓青
- 夏颖
- 孔祥
- 孙振杰
- 孙春燕
-
-
张玲
-
-
摘要:
目的:评价HA-818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HbAlc的性能及对糖尿病的筛查价值,为临床上糖尿病的临床筛查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本中心收治的5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分别收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mL,置于预先加有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的采血管中,检测仪器为日本爱科莱公司HA-8180型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依据我国《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评价精密度和准确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HbAlc诊断糖尿病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HbAlc的批内精密度检测结果:HbAlc低值CV(1.12%)、HbAlc高值CV(0.89%),均≤3.0%;批间精密度结果:质控1 CV(2.41%)、质控2 CV(2.78%)均≤4.0%,结果均符合要求;HbAlc的偏倚值分别为0.18%,0.69%,均≤2.0%,结果符合要求;ROC曲线下,筛查糖尿病的HbAlc最佳阈值浓度为6.1时,其敏感度达到82.17%,特异度达到81.22%,ROC曲线下面积为0.891。结论:HA-8180型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HbAlc的性能良好,测定结果稳定性好,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在糖尿病的临床筛查和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
张璐璐
-
-
摘要:
目的分析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技术中供血者意外抗体筛查对于输血安全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医院在2017年1月至2020年2月行治疗性输血和手术备血的患者596例,应用微柱凝胶法对受血者予以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筛查,筛查阳性标本进行抗体特异性测定。结果596例受血人员共测定出抗体阳性240例(40.27%)。选取血型系统Rh-hr、MNSs、Kidd、Duffy、Kell、Lewis。240例阳性标本不规则抗体中,164例(68.33%)女性、76例(31.67%)男性,其中190例(79.17%)输血史/妊娠史、50例(20.83%)无输血史/妊娠史。240例抗体筛选阳性标本不规则抗体记录结果显示:测定出特异性抗体共106例(44.17%),未测定出抗体共134例(55.83%)。Rh-hr血型系统中,8例(3.33%)抗-D抗体、34例(14.17%)抗-E抗体、2例(0.83%)抗-C抗体、4例(1.67%)抗-C抗体、2例(0.83%)抗-Ec抗体。MNSs血型系统中,34例(14.17%)抗-M抗体、4例(1.67%)抗-s抗体。Kidd血型系统中,2例(0.83%)抗-JK抗体。Duffy血型系统中,2例(0.83%)抗-Fy抗体。Kell血型系统中,2例(0.83%)抗-K抗体。Lewis血型系统中,6例(2.50%)抗-K抗体、2例(0.83%)抗-Le^(b)抗体、4例(1.67%)自身抗体。结论在输血前测定不规则抗体是确保输血安全的主要方式,微柱凝胶法应用简便,且灵敏度较高,结果更具有稳定性,适用于输血前不规则抗体血清学测定。
-
-
于文东;
张艳艳;
薛瑶;
许克宁;
李存瑞;
赵春龙;
殷少龙;
唐建坡;
冯龙
-
-
摘要:
目的 探讨低剂量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CTVE)在早期结直肠癌诊断中的筛查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7月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375例疑似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常规CT和低剂量CTVE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金标准(病理检查结果)分析检查结果,并比较其辐射效果。结果 375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恶性315例,良性60例;常规CT检查发现:真恶性290例,真良性46例,误诊14例,漏诊25例。低剂量CTVE结果显示,真恶性312例,真恶性58例,误诊2例,漏诊3例。与常规CT检查比较,低剂量CTVE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恶性预测值、良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CTVE检查的CTDlw、DLP与常规CT检查相比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低剂量CTVE对早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检查,可以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敏感性较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
李洋;
张梦雅;
马超群;
周宇;
王峥;
王慧智
-
-
摘要: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在不同预产年龄孕妇中的筛查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于北京市贝瑞和康基因诊断实验室进行NIPT检测的牡丹江地区孕妇的临床资料,包括检测日期、检测孕周、预产期年龄、体重指数(BMI)、家族史、产前筛查模式等,对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1295例孕妇提供遗传咨询并继续随访,入组孕妇均完成妊娠结局和新生儿随访(至少至分娩后12周),对于NIPT筛查结果为阳性者建议行羊膜腔穿刺取羊水细胞培养完成染色体核型分析。将临床资料、产前筛查及诊断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分别评估NIPT的筛查能力、讨论NIPT在高龄组和适龄组孕妇中的筛查价值。结果1295例孕妇经NIPT检测阳性者13例,核型分析提示异常者10例,随访结果与产前诊断结果相符,NIPT检测灵敏度100%、特异度99.77%、误诊率0.23%、漏诊率为0%,PPV为76.92%,NPV为99.76%。传统产前筛查阳性孕妇经NIPT后侵入性诊断率仅为1.39%(6/431),≥35岁经NIPT后侵入性诊断率仅为0.90%(2/221)。尚不能认为≥35岁与<35岁(χ^(2)=0,P=1)NIPT检测阳性率不同,NIPT在不同预产年龄孕妇中也可能取得相同的筛查效果。结论NIPT在单一高龄为高危因素的孕妇中可能仍具有较高的筛查价值。
-
-
夏颖;
施梅;
张铭
-
-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视网膜微循环障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早期筛查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3月江苏省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125例DR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视网膜微循环障碍分为发生组(67例)与未发生组(58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3 d内接受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与OCTA筛查,比较两组深层视网膜黄斑区血流密度(MVD)、表层视网膜MVD、脉络膜视网膜MVD与黄斑中央凹无血管区(FAZ)面积;以FFA筛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OCTA对DR患者发生视网膜微循环障碍的筛查价值。结果发生组深层视网膜MVD、表层视网膜MVD、脉络膜视网膜MVD低于未发生组,FAZ面积高于未发生组(P<0.05)。OCTA筛查DR患者发生视网膜微循环障碍的灵敏度、特异度为95.52%、91.38%,Kappa=0.873,提示一致性良好。结论OCTA在早期筛查DR患者发生视网膜微循环障碍中具有良好的价值,可进一步推广。
-
-
王季圆
-
-
摘要: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期间徐州市丰县中医医院接诊的330例乳腺癌人群作为探究对象进行筛查,330例女性全部接受多普勒超声检查,共筛查出乳腺癌患者66例,将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对疑似乳腺癌患者进行穿刺病理取样检查,再根据多普勒超声显示的病灶形态、边缘、边界、内部回声、微小钙化、后方回声、纵横比、腋窝淋巴结、乳腺肿块中的血流分级等数据以及肿块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流分布情况来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患者中筛查中的效果。结果:病理化验结果显示,恶性肿瘤患者共有69例,包含23例导管内乳头状癌、14例髓样癌、11例黏液腺癌、10例腺样囊性癌、7例管状癌、4例小叶原位癌。将多普勒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5.65%,误诊患者3例,分别是纤维瘤患者2例和小叶增生患者1例。结论: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筛查时,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在早期内发现患者乳腺疾病,并对疾病的良恶程度进行鉴别,操作方便,无不良反应,可作为首选筛查方式进行推广。
-
-
高海彦;
李永红;
苗生虎
-
-
摘要:
目的:探讨基础性激素与抗苗勒式管激素水平检测对高龄育龄女性孕前卵巢储备功能筛查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在本院孕前检查的育龄女性4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35岁组174例.检测血清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及血清抗苗勒式管激素(AMH)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基础性激素联合AMH对高龄女性卵巢储备功能筛查价值.结果:35岁组血清FSH、E_(2)、FSH/LH水平依次升高,AMH水平依次降低,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占比(10.9%、16.7%、25.3%)依次升高(均P<0.05).对高龄女性卵巢储备功能筛查的效能,基础性激素曲线下面积(AUC)为0.711,灵敏度为71.2%,特异度为81.8%;AMH的AUC为0.762,灵敏度为74.3%,特异度为87.4%;基础性激素联合AMH的AUC为0.883,灵敏度为84.2%,特异度为90.2%.结论:基础性激素联合AMH检测提高了评估高龄女性卵巢储备功能的检测效能,可为临床指导高龄女性生育保健提高有效指标.
-
-
罗丹;
黄蕊;
马然
-
-
摘要: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常规三切面、特殊切面法对胎儿唇腭裂的筛查价值.方法 抽取周口市中心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疑似胎儿唇腭裂孕妇为对象,所有孕妇均于产前采用超声常规三切面法、特殊切面法筛查胎儿唇腭裂情况.比较超声常规三切面法、常规三切面联合特殊切面法的检查结果,计算产前超声常规三切面法、常规三切面联合特殊切面法对胎儿唇腭裂检查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超声常规三切面法对胎儿唇腭裂检出率(82.50%,66/80)低于超声常规三切面联合特殊切面法(96.25%,7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疑似胎儿唇腭裂孕妇中,最终经引产或分娩确诊78例(97.50%),超声常规三切面法对胎儿唇腭裂诊断的敏感性(79.49%)、特异性(50.00%)低于超声常规三切面联合特殊切面法(98.72%、100.00%).结论 应用超声常规三切面法联合特殊切面法筛查胎儿唇腭裂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优,有利于提高胎儿唇腭裂正确检出率.
-
-
吴湫滢;
张黎明;
郭红梅;
邓婉婷
-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检测颈项透明层(NT)增厚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筛查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产前检查并完成随访的68例超声检测NT增厚的孕产妇临床资料,根据CHD的发生结果分组,记录并比较两组基线资料,经Logistic回归分析超声检测NT增厚对胎儿CHD的筛查价值.结果 68例NT增厚胎儿中13例发生CHD,占比19.12%;55例无CHD,占比80.88%;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增厚值可能是胎儿CHD发生的影响因素(OR>1,P为8.026 mm时,预测胎儿CHD发生风险的AUC为0.936(95%CI 0.850~0.998),有较高预测价值,灵敏度为0.923,特异度为0.745.结论 NT增厚胎儿发生CHD风险较高,临床可根据产前检测NT增厚情况,以评估胎儿发生CHD的风险,或可能成为未来早期预防CHD的新方向.
-
-
高承香;
范慧;
郭翠梅
-
-
摘要:
目的:研究盆底肌电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于我院确诊FPFD并接受盆底肌电治疗的顺产妇产中随机抽取65例,对其进行盆底肌力测试和肌电评估,选择压力性尿失禁产妇(SUI)和盆腔脏器脱垂产妇(POP)的盆底肌电筛查结果,对比盆底肌电筛查的诊断价值,并分析治疗后肌电变化分析其治疗价值.结果:SUI组和POP组的各个盆底肌电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紧张收缩均值(30.17±9.64)μv,耐力收缩均值(26.29±7.63)μv,快速收缩最大值(38.92±9.37)μv,前静息均值(2.21±0.62)μv,后静息均值(2.38±0.75)μv.和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产妇分娩后盆底功能受到不同程度损伤,使用盆底肌电评估可初步诊断患者脏器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给予盆底肌电治疗有助于促进盆底肌收缩,改善盆底功能,提高产后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