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瓣
筋膜瓣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200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耳鼻咽喉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4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7888篇;相关期刊102种,包括临床骨科杂志、创伤外科杂志、实用手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十五届全国骨与关节损伤学术会议、浙江省第十八届烧伤外科学术会议、第九届全国烧伤疮疡学术会议等;筋膜瓣的相关文献由592位作者贡献,包括林琳、王珂、范启申等。
筋膜瓣
-研究学者
- 林琳
- 王珂
- 范启申
- 裴国献
- 赵延勇
- 郭德亮
- 金一涛
- 金丹
- 陈滨
- 魏宽海
- 周祥吉
- 庄洪兴
- 张功林
- 蒋海越
- 陈宏
- 陈德松
- 魏海温
- 丁自海
- 于君
- 于晓波
- 任高宏
- 何倩
- 侯春
- 冀航
- 刘振利
- 刘磊
- 周中英
- 唐江南
- 姚海波
- 孙宝田
- 宁金龙
- 安伟
- 寿奎水
- 张世民
- 张宁
- 张志华
- 张敬良
- 张涤生
- 徐成华
- 徐林
- 曹惠萍
- 朱小弟
- 李主一
- 李学渊
- 李文庆
- 李楚炎
- 杨军
- 梁刚
- 段砚方
- 涂江辉
-
-
蓝文涛;
刘美锭
-
-
摘要:
目的:研究指背动脉为蒂的筋膜瓣修复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07-01~2022-02-01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东二环院区外科手指皮肤缺损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指背侧筋膜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50例,对照组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50例,修复单指中、末节掌侧、背侧及指端缺损,术后随访3个月,填写指部缺损修复患者评价量表,对皮瓣感觉(包含两点辨别觉、之间痛觉)、关节活动、血液循环及总分进行比较。结果:50例指背侧筋膜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全部存活,两组皮瓣感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5.974, p = 0 0.05),两组血液循环有统计学意义(T = 6.093, p = 0 < 0.05),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20.556, p < 0.05)。结论:指背动脉为蒂的筋膜瓣修复指皮肤缺损操作简便,具有存活率高、感觉恢复、关节活动好等特点,是修复指皮肤缺损的良好治疗方法。
-
-
黄毅;
李磊;
胡勇;
刘启岑;
王桢
-
-
摘要:
目的:探讨腋窝筋膜瓣组织成型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84例接受腋窝筋膜瓣组织成型联合改良根治患者为研究组,85例接受常规改良根治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肩关节功能障碍程度、腋窝外形满意度等指标,探讨血清肿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肩关节功能障碍程度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腋窝外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超过60岁,BMI≥25 kg/m~2和仅行ALND是血清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腋窝筋膜瓣组织成型可以减少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引流量、引流管放置时间,减少术后血清肿、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及患侧肩关节活动障碍程度,提高腋窝外形满意度。
-
-
胡础图
-
-
摘要:
目的 探讨以角膜缘为基底结膜瓣筋膜的垂直切开可调节线小梁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262例(400只患眼)青光眼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132例,200只患眼)与对照组(130例,200只患眼).对照组以穹隆为基底结膜瓣进行小梁切除术,实验组则以角膜缘为基底结膜瓣进行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12个月,对比两组术后结膜切口渗漏、滤过泡、眼压、前房深度、术后视力、前房积血及脉络膜脱离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结膜切口渗漏率12.00%低于对照组的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129只患眼术后视力提高1行以上,对照组中62只患眼术后视力提高1行以上,观察期内无一例术后视力下降;实验组术后视力提高1行以上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前房积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角膜缘为基底结膜瓣筋膜垂直切开可调节线小梁切除术治疗效果更佳、安全性高、滤过泡形成更好,适用于各型青光眼.为防止角膜缘切口渗漏,应优先选择以角膜缘为基底结膜瓣筋膜垂直切开可调节线小梁切除术.
-
-
郑金龙
-
-
摘要:
游离皮瓣移植术疗程短、疗效好,是整形外科与创伤重建领域重要方法.根据ICD-9-CM-3编码规则,针对临床上皮瓣移植所处阶段、常用皮瓣类型、皮瓣供区及受区手术,对游离皮瓣移植术给出准确编码.在皮瓣准备阶段,游离皮瓣预制术编码为86.71,采用扩张皮瓣预制时,扩张器植入术编码为86.93;皮瓣转移阶段,手以外部位游离皮瓣移植术编码为86.74,手游离皮瓣移植术86.73,86类目不包括部位的游离皮瓣移植术编码于受区部位所在系统章节;皮瓣移植术后修复阶段的游离皮瓣修整术编码为86.75;手以外其他部位游离筋膜瓣和肌皮瓣移植术编码为86.74,手游离筋膜瓣和肌皮瓣移植术编码为86.73;供区皮瓣切取术86.71;游离皮片移植时,手以外的游离中厚皮片移植术86.69,手游离中厚皮片移植术86.62.皮瓣编码员编码时要了解手术内涵,根据实际手术情况,对游离皮瓣预制术、游离皮瓣移植术、供区皮瓣切取术、皮瓣供区皮片移植术、游离皮瓣修整术进行判断并准确编码.
-
-
刘华德;
边少权;
陈俊明;
林朝西;
黄源彬;
黄伟武;
吴海
-
-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拇指桡背侧筋膜瓣带蒂修复示、中、环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可行性,并且希望以此为契机得到推广.方法2016年6月~2019年6月,对50例示、中、环指末节不同程度缺损患者采用拇指桡背侧筋膜瓣带蒂修复.结果:术后50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12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观及感觉恢复满意.结论:拇指桡背侧筋膜瓣带蒂修复解剖恒定,切取方便,操作相对容易掌握,其学习曲线较短,可行性强,在基层手外科即可开展,成活率高,术后外观、感觉及功能恢复满意,可作为示、中、环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常规修复方法.
-
-
-
-
苟中坤;
吴泉玲;
董玮;
赵崇伟;
闫松;
王战伟;
高超
-
-
摘要:
目的 探讨带甲床的指端筋膜瓣修复手指甲床中间部位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9年6月,对收治的12例手指甲床中间部位缺损伤患者采用带甲床的指端筋膜瓣修复.术后观察甲床筋膜瓣成活情况、伤口愈合情况及指甲生长情况.结果 12例患指甲床筋膜瓣成活良好,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发生.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4.5个月,指甲均生长良好,无明显畸形,参照Zook等甲床修复评定标准:优10例,良2例,优良率达100%.结论 带甲床的指端筋膜瓣操作简单,临床效果较好,是一种修复手指甲床中间部位缺损良好的治疗方法.
-
-
-
-
-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加筋膜瓣修复手部两个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5例手部两个软组织缺损应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加筋膜瓣修复,切取的穿支皮瓣加筋膜瓣近端为穿支皮瓣,远端为筋膜瓣.血管蒂与受区的血管行端端吻合,筋膜瓣行一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皮瓣供区直接缝合.结果 1例筋膜瓣术后发生远端尖部小片植皮坏死,经2周换药处理逐渐自行愈合.所有的组织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2.0~4.5年,平均3.5年,受区外形较好,供区没有发生明显的功能障碍.本组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加筋膜瓣适宜修复手部两个软组织缺损.
-
-
-
- 《浙江省第十八届烧伤外科学术会议》
| 2008年
-
摘要:
肢体Ⅳ°烧伤既往采用交胸、交腹、交腿、交臂皮瓣移位修复,虽然疗效确切,但疗程长、痛苦大,往往需二期手术。远端蒂皮瓣、筋膜瓣能在不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血管的情况下,将近侧供区的组织带蒂转移至远侧受区,手术快捷,技术简单,成活率高,是修复肢体Ⅳ°烧伤,尤其是手足创伤缺损的好方法。本文介绍了自1999年4月~2007年12月应用75个远端蒂皮瓣、筋膜瓣修复69例肢体Ⅳ°烧伤患者的治疗过程以及临床效果。
-
-
-
刘振利;
赵建勇;
张远林;
张植生
- 《河北省第四届手外科学术会议》
| 200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逆行随意型筋膜瓣在手外科的临床价值及应用原则。方法:对手外伤及手部瘢痕挛缩病人行清创及瘢痕切除,按长宽比例设计逆行随意型筋膜瓣加中厚皮片移植。结果:57例手术后植皮完全成活54例,部分皮缘坏死漂浮3例。随访3个月到2年,植皮区皮肤柔软、弹性良好,与深部结构组织无粘连。结论:逆行随意型筋膜瓣是修复皮肤缺损的良好方法,具有手术简单,成活率高,植皮不臃肿等优点.
-
-
陈滨;
裴国献;
王珂;
金丹;
魏宽海
- 《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交流会》
| 2004年
-
摘要:
临床上经常遇到各种难以处理的骨缺损的病例,尤以大段的负重骨的骨缺损更为棘手.骨组织工程技术的出现给这一难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到目前为止,材料/细胞复合物已能肌肉、皮下等异位组织内成骨[],或是在小型哺乳动物的骨缺损处修复成骨,但这与临床的实际仍有较大的差距,为了探讨骨组织工程技术能否修复大型哺乳动物大范围的骨缺损,及如何促进组织工程骨的体内再血管化进程,本实验以羊胫骨20例缺损为模型,并以筋膜瓣作为促血管化的手段,对修复的结果进行了初步评价.
-
-
-
-
- 沛嘉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20.04.10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医疗器械领域的一种适用心脏二尖瓣和三尖瓣带瓣支架置换瓣膜,通过外科手术或经血管介入的方法植入,替换失去功能的心脏瓣,用于病人心脏的可植入瓣膜支架是支撑着布状结构的支架,瓣膜支架包含上端定位部分和下端瓣膜部分,上端定位部分有上下两侧并支撑多个钩子从下侧向下延伸,当钩子和下面侧将心脏组织锁定好时,瓣膜支架就会和心脏连接在一起,下端瓣膜部分从上端定位部分向下延伸,并包含一只单向阀,允许血液下行并阻止血液上行。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