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推理
空间推理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30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测绘学、数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79471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中国科技纵横、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九届年会、2005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等;空间推理的相关文献由22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大有、虞强源、刘亚彬等。
空间推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9471篇
占比:99.84%
总计:79596篇
空间推理
-研究学者
- 刘大有
- 虞强源
- 刘亚彬
- 欧阳继红
- 谢琦
- 廖士中
- 毛建华
- 郭庆胜
- 余先川
- 富倩
- 张笑非
- 李松
- 王生生
- 边馥苓
- 邓敏
- 陈娟
- 黄晶
- 于合龙
- 任虹宾
- 刘孔宇
- 刘建东
- 刘永山
- 吴静
- 周晶
- 夏立民
- 姚力
- 常晶
- 张丽平
- 张卫华
- 张燕
- 张铁强
- 徐文星
- 李健
- 李光强
- 李林
- 杜晓初
- 杨帅
- 樊瑞光
- 汪威
- 沙宗尧
- 温长吉
- 潘云鹤
- 熊琦
- 王华
- 王国伟
- 王淑鸿
- 祝东红
- 胡雅婷
- 胡鹤
- 董轶群
-
-
王菁晗;
翟玮;
尹欣欣;
张璇;
张皓然
-
-
摘要:
电塔这一类具有能源供给能力的构筑物是生命线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它的灾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多受其周围的建筑物和裸露的岩体、河床等地物的影响,导致对它识别的精度不高。为此,文章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空间特征的推理方法,能高精度识别电塔。文章以甘肃省西北部荒漠中的风力发电基地为例,电塔在其中占了大多数。经过实验计算,该方法的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8.96%,较传统方法的识别率提高了14.66%。此外,为了评价该方法的效果,提出误距风险这一评价指数来确定识别结果与实际地物之间的偏移量。经过计算,该方法在低风险的几率达到了94.21%,能够为灾后的电塔受灾情况及灾害评估提供基础的数据及技术支持。
-
-
丁杨华
-
-
摘要:
平面图形的面积教学往往从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开始,推导其他图形的面积公式。在复习平面图形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逆向”设计--让学生根据梯形面积公式倒推其他图形的面积公式,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具体地,可以从梯形面积公式“逆向”回溯,为空间想象营造场域;沟通梯形与规则图形的变化关系,促进有意义的空间想象;探索梯形与特殊图形的联系,强化空间想象;通过解决图形综合问题,不断提升空间想象力。
-
-
林秀英
-
-
摘要:
在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学生常常表现出空间想象力较差,缺乏空间观念.教师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资源,帮助学生积累感性认识,强化空间知觉;在动态演示中,直观呈现抽象的知识,促进学生建立空间表象;使用教学软件展示细节,引导学生猜想验证,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特征,提升空间推理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建构.
-
-
满冬蕊;
蒋存梅
-
-
摘要:
在当今社会,音乐无处不在,音乐聆听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许多人认为,音乐聆听不仅能调节情绪,而且也有助于促进认知加工,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莫扎特效应"就是典型的例子。在该研究中,研究者让大学生分别聆听10分钟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448)和放松指令,或静坐10分钟。结果显示,聆听莫扎特音乐后,大学生在空间推理测验的分数最高,而聆听放松指令和静坐后的空间推理测验分数没有明显差异,表明音乐聆听可以促进人们的空间推理能力。
-
-
-
-
鲍磊
-
-
摘要:
几何知识不仅在学习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学科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还可以美化我们的日常生活,例如设计花园或从事手工艺工作。学习几何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能够培养学生可视化、空间推理、批判性思维和演绎推理的技能(Jones,2002),这在澳大利亚全国课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即不仅仅注重对计算和数据的理解,也注重对空间和测量意义的感知。
-
-
李洁
-
-
摘要:
尝试将产品建模软件SolidWorks系统应用于"观察物体"教学中,通过物体的四视图同步关联表达,帮助学生观察、判断物体空间相对位置关系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
-
-
摘要:
“莫扎特效应”来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劳舍尔做的一次科学实验。在研究者设计的实验中,大学生们分别聆听十分钟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轻音乐,或者什么都不听保持安静。十分钟后,马上用智力测量表对其空间推理能力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聆听过莫扎特音乐的同学的分数,要高于聆听轻音乐和什么都不听保持安静的同学。
-
-
谢玉枚;
高海燕
-
-
摘要:
Dynamic spatial relations representation and reasoning have always been a focus of research in qualitative spatial rea -soning.In this paper,the qualitative spatial relation of spatial primitive area is represented by rectangle relation.Some elabora-tion and extension are made for dynamic spatial system defined by Bhatt.Eight moving actions are defined for spatial entity,and the state transition graph and the state transition table are given under different actions for interval relation in spatial situation with multiple spatial entities.A tuple is used to formalize spatial situation,a basic missions is defined in dynamic spatial system,what the new spatial situation is when an entity takes action in the history situation.The method to solve the missions is given,and the limitation and shortages of the method are also presented.Furthermore,an application situation is given in this paper.%动态空间关系的表示和推理一直以来都是定性空间推理中的研究重点.通过用矩形关系来表示空间原语实体为区域的定性空间关系,对Bhatt定义的动态空间系统进行细化和扩展,定义空间实体的8个移动动作,并给出拥有多个空间实体的空间场景下区间关系在不同动作作用下的状态转移图和状态转移表,指出状态转移图和概念邻域图的区别.用一个元组对空间场景进行形式化表示,定义动态空间系统中的一个基本任务,即历史场景在空间实体动作作用下推出新空间场景,给出这个任务的解决方法,指出方法的局限和不足,同时给出一个应用场景.
-
-
-
王晓东;
廖士中
- 《2009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定性路径是定性空间推理的一个基本概念.给出了一个基于Voronoi图的定性路径表示与推理方法.该方法应用Voronoi图的邻近关系来表示定性位置和定性路径,即用运动点所在Voronoi区域的邻域来表示定性位置,用运动点所经过的定性位置序列来表示定性路径.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定性路径推理算法,基于初始Voronoi图及不同时刻所有Voronoi区域的边数来动态更新Voronoi图邻近关系,可识别出运动点并找出定性路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
-
吴静;
肖根如;
毛建华;
陶国强
-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九届年会》
| 2005年
-
摘要:
在地图综合的过程中,比例尺的变化以及各种综合算子都可能导致目标产生空间关系冲突.以往在对空间关系进行维护时,通常只是对拓扑关系变化进行探测与控制.由于方向关系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途最为广泛的空间关系,研究在地图综合中如何有效维护目标间的方向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采用定性空间推理的方法,建立考虑目标方向关系的移位安全区,从而可以综合检测与控制拓扑关系与方向关系的冲突及其传播,并就本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思路.
-
-
虞强源;
刘大有;
黄晶
- 《第七届中国人工智能联合学术会议》
| 2003年
-
摘要:
空间区域间拓扑关系模型的发展是空间推理、地理信息系统(GIS)和计算机视觉等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对不确定区域间的拓扑关系模型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受到相关领域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在分析已有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不确定区域间的拓扑关系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认知合理性,将分明区域作为不确定区域的特例来统一处理,推断过程简便直观,可以基于已知事实给出所有可能的拓扑关系供用户选择.
-
-
-
刘亚彬;
刘大有;
虞强源;
冯佳昕
- 《中国电子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电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
| 2002年
-
摘要:
在空间推理(SR)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空间对象间拓扑关系的推理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空间对象间拓扑关系的表示和推理方法在矢量数据模型中已经被深入地研究过了,但是在栅格数据模型中却遇到了麻烦.本文提出了空间对象间拓扑关系的扩展栅格表示方法,其主要思想是首先利用定位函数来获得两个集合:区域图元集合和区域外部图元集合,然后再根据相邻图元的定义把区域图元集合分为区域内部图元集合和区域边界图元集合,最后利用9-交集理论来求精区域间的拓扑关系.
-
-
虞强源;
刘大有;
黄晶
- 《第七届中国人工智能联合学术会议》
| 2002年
-
摘要:
空间区域间拓扑关系模型的发展是空间推理、地理信息系统(GIS)和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对不稳定区域间的拓扑关系模型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受到相关领域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在分析已有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一种不确定区域间的拓扑关系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认知合理性,将分明区域作为不确定区域的特例来统一处理,推断过程简便直观,可以基于已知事实给出所有可能的拓扑关系供用户选择.
-
-
-
刘永山;
姜书奎;
黄章俊
- 《2005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基于MBR主方向关系的反关系的探索是研究空间方向关系反关系的基础,这方面的成果不仅可以直接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人工智能等系统中,还是对定性的空间方向椎理理论的补充和完善,本文中把方向关系和矩形代数理论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一种解决间题的思路.
-
-
刘永山;
姜书奎;
黄章俊
- 《2005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基于MBR主方向关系的反关系的探索是研究空间方向关系反关系的基础,这方面的成果不仅可以直接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人工智能等系统中,还是对定性的空间方向椎理理论的补充和完善,本文中把方向关系和矩形代数理论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一种解决间题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