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域容量
空域容量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1年内共计71篇,主要集中在航空、交通运输经济、科学、科学研究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9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7692篇;相关期刊26种,包括西部大开发(中旬刊)、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甘肃科技纵横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08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届学术年会等;空域容量的相关文献由11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海天、李纲、胡明华等。
空域容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7692篇
占比:99.78%
总计:27753篇
空域容量
-研究学者
- 张海天
- 李纲
- 胡明华
- 韩松臣
- 付莹
- 何志峰
- 刘松
- 刘计民
- 向欣恺
- 唐治理
- 廖如宾
- 张军
- 张婧婷
- 曹先彬
- 曹珊
- 朱永文
- 李印凤
- 杨康
- 杨曙辉
- 王宏伟
- 王长春
- 罗文三
- 陈志杰
- 陈爽
- JIANG Tao
- 丁飞雅
- 丁黎颖
- 严勇杰
- 余付平
- 余慧清
- 兆珺
- 党亚茹
- 刘强
- 刘志强
- 刘星
- 刘晓红
- 刘永刚1
- 刘源
- 刘继宏
- 印春峰
- 吴新勇
- 吴炯
- 周俊
- 周小华
- 周雄飞
- 唐金翔
- 回凤宇
- 姜涛1
- 孙宏
- 宋凯
-
-
金晶;
陈龙;
宋凯;
韩泽宇;
干浩亮
-
-
摘要:
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空中监视手段已不能满足民航运输需求,ADS-B作为新型监视技术,拥有定位精度高、应用成本低、数据自动传送等优势,是传统监视技术的良好补充或替代.探究了ADS-B技术在航空器运行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原理,结果表明,ADS-B的应用有助于提升航空运行安全、运行效率和空域容量,其应用原理主要依赖机载设备、高速数据链和地面系统.
-
-
赵嶷飞;
张志玮
-
-
摘要:
随着无人机在城市物流配送等领域的迅速发展,城市上空无人机承载能力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以前期调研的城市物流无人机实际运行情况为基础,总结归纳了城市物流无人机的运行模式,以可接受的冲突为度量建立无人机空域容量评估模型.选取中国民航大学南院校区上空空域对物流无人机空域容量进行实例验证,通过仿真得到了相应的空域容量,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够得到量化的空域容量,还可用于空域容量影响因素分析和无人机飞行空域规划.
-
-
-
刘继宏
-
-
摘要:
空域容量是实施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措施的重要依据,尤其在雷雨天气条件下空域运行容量精准预判,是流量管理战术阶段的重点也是难点.本研究目的在于介绍一种量化评估天气对空域容量影响程度的计算模型,以及在流量管理战术阶段应用该模型的方法,并为开发气象和流量管理人员协同决策支持工具提供参考.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天气对空中交通管制运行影响出发,选取流量管理员重点关注的五个关键气象指标,包括回波强度、降水强度、云顶高度、覆盖范围、位置趋势.研究结合运行实际进一步给出指标等级划分标准,运用指标权重提高了模型对不同空域结构的适用性.最后,通过选取典型场景进行实证研究,该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得到初步验证,在战术流量管理阶段表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
-
-
-
-
JIANG Tao
-
-
摘要:
本文基于市场需求,在一定空域容量条件下对航班时刻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航班时刻优化模型和算法.并结合实际航班数据,对北京区域10扇区的部分航班时刻进行了优化分析,提出航班时刻资源的优化方案.研究结果可对航班时刻计划进行优化调整,有效避免空中拥堵.
-
-
姜涛1
-
-
摘要:
本文基于市场需求,在一定空域容量条件下对航班时刻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航班时刻优化模型和算法。并结合实际航班数据,对北京区域10扇区的部分航班时刻进行了优化分析,提出航班时刻资源的优化方案。研究结果可对航班时刻计划进行优化调整,有效避免空中拥堵。
-
-
王乙
-
-
摘要:
在航空管制领域,航空管制室需要利用扇区移交点空中通行能力来对空域容量情况和交通能力进行判断,从而提升航空服务水平.本文将就目前扇区移交点空中交通通行能力的多种评估方法进行论述,并对各种评估技术的使用方法和使用特征进行系统分析,从而使航空管制室对扇区移交点通行能力的判断更加准确.
-
-
芦婧旖
-
-
摘要:
随着航空业的迅猛发展,民航空域的合理利用与优化成为民航发展研究的主要方向[1],从而实现民航高效准点的保障要求.本论述具体以银川河东机场为例,分析阐述银川河东机场空域因空军活动、雷雨绕飞、导航设备等因素对银川河东机场空域利用率的影响及空域存在的问题.本论述通过对银川地区空域资源利用情况的研究,阐述银川地区空域概况,深入调研银川河东机场近六年的航班起降架次、同比增长率,用数据模型计算银川河东机场空域容量,根据计算结果及调研实际情况从空域扇区的优化划分、改变军民航协调观念、优化进离场程序、科学进行流量管理[2],降低管制负荷[3]四方面提出优化解决方案.
-
-
严勇杰
- 《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介绍了4D航迹的定义、概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建立了4D航迹预测模型,深入分析了4D航迹对未来空管运行的重要意义,最后对航空器运行管理经历的三个阶段作了比较,说明基于4D航迹的运行管理实施的过程.其目的是提高空域容量和空中交通管理服务质量,采用基于4D航迹的空域运行,将现有的基于飞行计划和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转换到基于航空器航迹运行的模式上来,在高密度空域把航迹作为基本运行机制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