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分房
福利分房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1年内共计544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中国政治、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4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66篇;相关期刊295种,包括领导决策信息、瞭望、房地产导刊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三届中国管理学年会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2000年全国房地产公正业务研讨会等;福利分房的相关文献由444位作者贡献,包括包宗华、董彦芝、叶永烈等。
福利分房
-研究学者
- 包宗华
- 董彦芝
- 叶永烈
- 本刊编辑部
- 王卫斌
- 陆学艺
- 储俊华
- 吕福新
- 周咏馨
- 唐敏
- 孙宏志
- 崔益稳
- 张洪伟
- 德琨若鱼
- 李发增
- 李琨
- 李颖
- 林新华
- 林欣华
- 段海瑞
- 汪田姣
- 王宝平
- 王景涛
- 王泽群
- 田波
- 章明
- 耕夫
- 艾哲文
- 贾品荣
- 贾广葆
- 赵宏津
- 赵晓
- 闫国平
- 陈英凤
- 陶美珍
- 鞠传玲
- 马光远
- 黄少琴
- DONG Wanting(译)
- 丁东
- 丁宁
- 万雁
- 三公子
- 丛亚平
- 东方
- 东方晖
- 严笑
- 严飞
-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住房制度改革课题组
- 中国社科院课题组
-
-
德琨若鱼
-
-
摘要:
上世纪八十年代,单位有筒子楼,8平方米一间,给没有房子的职工"过渡"下。方岩毕业时先过渡在这里,结婚后名字挂到单位系统里去排队,参加福利分房。分到房的老师请同事去做客,方岩就此学会了红烧大排、烧烤麸、肉丝年糕这些上海菜的做法。
-
-
本刊编辑部
-
-
摘要:
8月31日,住建部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将以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此次发布会明确了“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共同构建的住房保障体系,即“让全体人民都住有所居”并非福利分房,而是在加强供给侧各种住房制度的创新,增加供给。
-
-
-
建筑实践编辑部(整理);
DONG Wanting(译)
-
-
摘要:
中国自建国以后经历了3次人口激增,大量的人口需求导致我国的住宅建设一直以来的发展重心都是重量不重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八五"后,国家通过全国设计竞赛、开展试点小区等方式,开始在设计中提倡创新,出现了一批灵活住宅的设计。1998年,国家取消福利分房,正式进入商品住宅时代.
-
-
-
-
摘要:
编辑同志:我的前妻去世后第六年,我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并与她在去年领了结婚证。我有一个孩子12岁,还有一套由福利分房转变为商品房的三居室住宅,我的后妻没有婚史也没有孩子我为了感谢她的追随,领结婚证前我写下字据同意将我的房产所有权的一半赠与后妻,但尚未办理增加所有权人的房产登记。
-
-
-
-
何梅1
-
-
摘要:
1998年,中国启动住房制度改革,福利分房成为过去,买房成了家庭财富增长的火车头。时至今日,国内70%以上的家庭财富都在房子上。房子的魔力,在于三十年来只涨不跌。既然市场中存在只涨不跌的资产,金融机构就会发行只赚不赔(刚兑)的理财产品。刚兑理财产品培养刚兑理财理念,大钱买房子(只涨不跌)、小钱买理财(刚兑),成了投资理财的标准动作,而股票、信托等高风险产品,始终难以进入大众圈层。
-
-
-
-
摘要:
从福利分房到住房市场化,再到如今的“市场与保障并行”;从筒子楼到家属院,再到各种住宅区,一步步曲折前行的住房改革,不但给人们的居住空间和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化,而且折射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社会变迁。
-
-
王卫斌
-
-
摘要:
自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纯粹福利分房时代宣告结束,住房分配的形式从实物向货币化过渡,住房供应的主体由保障房向商品房转变。政府放松管制,减少对市场的干预,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提高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随着房改的不断深化,住建规模迅速扩大,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总体大有改善。
-
-
-
-
-
-
-
-
符品
- 《2000年全国房地产公正业务研讨会》
| 2000年
-
摘要:
由于房改房是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和居民获得自己住房产权的最广泛的途径,因此,这一特殊的产权形式又是一种普遍的存在.本文论述了认识其特殊性,并为这一特殊的产权形式提供相适应的公证服务,既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需要,也是我国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
-
符品
- 《2000年全国房地产公正业务研讨会》
| 2000年
-
摘要:
由于房改房是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和居民获得自己住房产权的最广泛的途径,因此,这一特殊的产权形式又是一种普遍的存在.本文论述了认识其特殊性,并为这一特殊的产权形式提供相适应的公证服务,既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需要,也是我国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
-
符品
- 《2000年全国房地产公正业务研讨会》
| 2000年
-
摘要:
由于房改房是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和居民获得自己住房产权的最广泛的途径,因此,这一特殊的产权形式又是一种普遍的存在.本文论述了认识其特殊性,并为这一特殊的产权形式提供相适应的公证服务,既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需要,也是我国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
-
符品
- 《2000年全国房地产公正业务研讨会》
| 2000年
-
摘要:
由于房改房是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和居民获得自己住房产权的最广泛的途径,因此,这一特殊的产权形式又是一种普遍的存在.本文论述了认识其特殊性,并为这一特殊的产权形式提供相适应的公证服务,既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需要,也是我国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一个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