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禅僧

禅僧

禅僧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20篇,主要集中在宗教、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0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法音、佛教文化、日本研究等; 禅僧的相关文献由111位作者贡献,包括星云大师、明海、纪雪娟等。

禅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0 占比:100.00%

总计:120篇

禅僧—发文趋势图

禅僧

-研究学者

  • 星云大师
  • 明海
  • 纪雪娟
  • 刘长春
  • 朱良志
  • 江静
  • 耿静波
  • 邓宇晴
  • (日本)池澤滋子1
  • Claire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日顾雯; 马莉
    • 摘要: 本文以日本镰仓时代创建的圆觉兴圣禅寺为例,论述该寺初期历代住持以东渡弘法的中国禅僧为中心,形成了圆觉寺茶禅国际化的开端。东渡弘法的中国禅僧,都可谓是游历求学于如灵隐寺等各大名寺的学僧,又是跨海远征的国际型人物。禅僧游方行脚推进异地文化交流,实现了茶禅国际化的发展。圆觉寺从开山无学祖元到第十世,出身于中国的住持有6位,占60%,初期百年26位住持中有9位出身于中国,仍超过30%。围绕圆觉寺,现存有圆觉禅寺什物目录和历代住持语录,论证着赴日中国禅僧在移植茶禅文化中的意义。圆觉寺承传收藏的来自中国的禅寺文物,不仅代表着古都镰仓禅林文化之美,同时成为日本茶道具价值取向的基轴。
    • 星云大师
    • 摘要: 有心禅师德高望重,博学多闻,担任寂相寺住持,但来此向他问道的人虽多,可惜很少人能够契入,他有一位师弟名叫有得,根机迟钝,又有一目失明,平常都帮师兄做一些幕后工作,从未对客说法。有一天,有心禅师刚好出门,有一禅僧来此参访,希望能当面请求开示,有得师弟不得已,只好硬着头皮以" 无言对答"的方法来接见这位禅僧
    • Claire
    • 摘要: 禅僧西根·格拉辛在美国纽约州北部的临济宗禅院受戒后,在纽约寺庙工作。每个周日,他都在早上5—6时起床,进行1.5小时的禅修。具体步骤包括将祭桌上七个碗里面的水注满,然后念经和冥想。接着吃早餐,听基督教播客。多神信仰在西方禅僧中很普遍。午前,他会画一会儿西藏唐卡。
    • 郭文芳
    • 摘要: 东晋时期的敦煌僧人单道开,是一位以习禅为务的禅僧,也是文献记载中最早饮茶的僧人.虽然《高僧传》中对单道开的记载比较详细,但是并未提及其饮茶之事,涉及其茶事的记载主要出现在唐人所撰写的《晋书》和《茶经》中.而从《治禅病秘要法》、《禅秘要法经》等佛教经典来看,药补在僧人的习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茶所具有的益思、不眠等药性是茶与禅结缘的原因之一.
    • 纯道
    • 摘要: 在汉语中的“金襕”,原意是指佛教僧尼穿着的金色袈裟。在南宋禅僧赜藏编集的禅僧语录汇编《古尊宿语录》卷二中载:“世尊传金襕外,别传何法?”宋代释咸杰《赞开明禅师》中写:“道大不知谁辨的,帝王亲手付金襕。”
    • 日伊吹敦; 李铭佳(译)
    • 摘要: 序言六祖慧能在禅宗史上所占据的重要位置,我想不必多言。暂且不论其真实形象如何,在后代禅僧们眼中,其作为禅者的理想形象总是与菩提达磨相提并论的。但是,如今通过批判性研究的进展,我们逐渐明晰一个事实:这样理想化的慧能形象并非从其本人的人格和思想直接推导而来,而是在种种思想的对立中,在禅从形成期到成熟期的漫长过程中,逐步定型的。也就是说,六祖慧能并非过去我们所认为的那样是"全新的禅"的创造者。这一形象,实际上只是伴随着禅思想的发展而同步形成的理念。但不管怎么说,"六祖慧能"作为概念在初期禅宗史上具有殊为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其正是阐明"禅"之形成过程的要点。举例来说,神会所谓的"北宗"和"南宗".
    • 唐静
    • 摘要: 词与禅宗是宋朝两大主流,禅僧作为一个创作群体,身兼僧人与词人双重属性,是宋词与禅林之间关系愈发紧密的见证者之一.宋词的普世性以及禅宗的世俗化,僧人跻身词坛不足为奇.试以留存下来的禅僧词作为参考,选取其中表现世俗生活题材的作品为对象,分类反映僧人眼中的红尘俗世,折射出其内心的生命体悟与感情世界,展现禅僧词作的多元化风貌.
    • 纪雪娟
    • 摘要: 茶,是两宋诗词中的重要意象。宋元禅僧与士大夫以茶会友、吟诗赓和、互赠茶礼,成为宋诗纪事之一种。本文以日本僧人义堂周信《重刊贞和类聚祖苑联芳集》收录的宋元禅僧撰写的茶诗为研究重点,辑佚稀见茶诗,考证分析茶诗作者及传承世系,阐释茶诗价值,并列举了茶诗中有关采茶、煎茶、化茶、饮茶等茶艺流程。从中可见,随着入宋、入元僧人将诗文化、儒学化、世俗化的佛教带回日本,以诗言志,禅诗并举,倡导孝亲思想的诗歌风格,深刻影响了日本五山文学。
    • 陈尚君1
    • 摘要: 唐诗成就登峰诣极,唐代从皇帝到庶民,几乎人人都会吟诗,方外修行的僧道也如此.僧中当然有诗僧,那是因为他们兼具两种不同的身份。许多高僧升堂说法,也喜欢口灿莲花,韵句奔涌,一般他也不说是否引他人诗,也不知是否成篇,中晚唐禅僧尤甚,反复对核,确认颇有引及当时流行名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