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诗僧

诗僧

诗僧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39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宗教、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1篇、专利文献27篇;相关期刊277种,包括五台山研究、法音、佛教文化等; 诗僧的相关文献由342位作者贡献,包括覃召文、李舜臣、查明昊等。

诗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1 占比:93.54%

专利文献>

论文:27 占比:6.46%

总计:418篇

诗僧—发文趋势图

诗僧

-研究学者

  • 覃召文
  • 李舜臣
  • 查明昊
  • 韦德强
  • 高慎涛
  • 程柱生
  • 胡玉兰
  • 周裕锴
  • 郭烙
  • 任萍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李晓黎
    • 摘要: 释蕰上是明末清初诗僧群体中的一员,虽声名不彰,但其集句诗集《集文字禅》一卷却相当特别。《集文字禅》是专集惠洪《石门文字禅》而成,是今可知唯一一部严格意义上的诗僧集僧诗的集句诗集,而且与《石门文字禅》一起被收入《嘉兴大藏经》,获得佛教的认证。此集自带三家点评,集集句与集评为一体,为集句诗的理论建构提供了新的形式和新的内容。
    • 卞东波
    • 摘要: 惠洪是宋代著名的诗僧,其文集在中国古代无注,周裕锴教授所著的《石门文字禅校注》是对惠洪诗文集全面的校注。《石门文字禅校注》不但对《石门文字禅》中的词汇、典故精校详注,纠正了日本禅僧廓门贯彻《注石门文字禅》的众多错讹,而且注评结合,注意抉发惠洪创作的各方面特色。《石门文字禅校注》汲取中国古代注释学特别是宋人注宋诗的长处,释事兼释意,对惠洪的生平与文学创作进行了深入的考论,取得了很高的学术成就。但《石门文字禅校注》也存在一些标点和文字上的错讹,注释使用的版本也有待优化,注释也有一些可以补正之处。
    • 倪缘
    • 摘要: 南北朝时期,惠休与鲍照齐名,钟嵘却反常地将惠休诗歌置于下品。但《诗品》中所写理由却无法解释钟嵘的行为。通过考察南朝的历史背景、惠休与钟嵘的生平,能够发现钟嵘将惠休放在下品实有诗歌与政治双重因素。钟嵘强调诗歌情感要直寻而出,但惠休作为僧人,所表达的闺怨情感显然不符合钟嵘诗歌批评标准。同时惠休借诗才入仕,也是钟嵘难以理解与接受的。而惠休“好色嗜酒”的行为正是梁武帝所反感的,这给钟嵘在社会崇佛的环境中将负有盛名的诗僧惠休置于下品提供了政治条件。
    • 摘要: 当时有进士许洞者,善为辞章,俊逸之士也。因会诸诗僧分题,出一纸约曰:“不得犯此一字。”其字乃山、水、风、云、竹、石、花、草、雪、霜、星、月、禽、鸟之类,于是诸僧皆搁笔。——[北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左太冲诗:“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使人飘飘有世表意,不减嵇康“目送飞鸿”语。——[北宋]宋祁《笔记》“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 陈薇; 邱润润
    • 摘要: 地处浙江省天台县西南山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龙溪乡,是唐代著名诗僧寒山子的长期隐居地。这里山峦叠嶂,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增长缓慢。但是,近年来,这个一直很少有人问津的地方,却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全县农村工作会议在这里召开;县内外诸多知名国企、民企争相到这里投资兴业;许多外出谋生的村民纷纷返乡创业就业;越来越多的外来游客和中小学生到这里观光度假、接受研学教育;当地报纸、网络等媒体报道也多了起来……龙溪乡负责人告诉记者,龙溪乡的变化源自于省市县根据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重大决策,在这里实施的乡村振兴“隐逸龙溪”人居环境提升集成创新示范建设。
    • 张钰婧
    • 摘要: 莲荷的君子形象深入人心,而这一形象却并非文人儒生所独有,在宋代诗僧笔下,以莲荷寄托情志、喻托己身的诗作层出不穷,丝毫不逊色于文人诗作.不同于文人以"君子莲"自况,宋僧将莲荷视为安禅写心的象征,以莲喻修行为佛教之义,咏物言志为赋诗之法,形成了独特的"禅者莲"形象.在思想层面,体现了诗僧平衡世俗与出世的理想人格建构;在诗艺层面,诗境与禅境的圆融构成了莲荷意象禅意演变的重要一环.
    • 高慎涛
    • 摘要: 惠洪,宋代临济宗名僧,一生文学著述颇丰,然而僧俗两界对惠洪的文学成就多有微词。尤其是自王安石女以“浪子和尚”评价他之后,后世学人常以为惠洪诗文好为“未忘情之语”,认为惠洪不精戒律、好为绮语。惠洪作品中虽然有所谓的“未忘情之语”,其中不排除有艳羡繁华的凡思俗情之作,但多数并非世俗的情爱、思归之心,这一点可从对其作品的详细解读中得到印证。对惠洪的“好为绮语”“浪子和尚”等讥讽,不仅抹杀了惠洪的文学成就,也贬低了其宗教情操。
    • 王述尧; 吴琰萱
    • 摘要: 释道璨是南宋诗僧,江西南昌人,著有《无文印》二十卷、《柳塘外集》四卷,存诗191首。诗歌中占大部分比重的题材是交游诗和偈赞诗两类,分别呈现了释道璨的交游生活和他关于佛法的思考。其诗风未脱蔬笋之气,但也有不少清新淡雅之作;结构诗歌常用的意象是与佛教关系密切的"月""云"一类,营造了平淡幽微之境。
  • 9. 坐禅与吟诗:贾岛的佛禅因缘 北大核心 CHSSCD CSSCI CSTPCD
    • 周裕锴
    • 摘要: 贾岛诗中交往的僧人较多,宗派身份较复杂,但他与南宗禅师关系更密切,更信奉南禅宗旨.贾岛诗中描写的佛教生活,最突出的是坐禅,特别是霜天雪夜的独自静坐.南宗禅只反对把坐禅当做成佛的唯一途径,并非取消坐禅.在中晚唐时代,坐禅仍是南宗基本行仪之一.贾岛诗中方外题材占很大比例,对僧人生活和僧居环境的偏爱,使得其诗风充满"僧味",形成诗中"以鸟对僧"的独特现象.好用清寒孤寂的形容词和名词,则使得其诗风偏向"冷格".《二南密旨》与贾岛诗学观念相通,晚唐诗格类著作受其影响,被称为"贾岛格"."诗为儒者禅"的说法化解了贾岛作诗带"僧味"与论诗崇儒家之间的矛盾.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