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禅法

禅法

禅法的相关文献在1932年到2021年内共计195篇,主要集中在宗教、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93373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中国宗教、五台山研究、法音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本焕长老与当代佛教学术研讨会等;禅法的相关文献由173位作者贡献,包括唐思鹏、印禅法师、张新民等。

禅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2 占比:0.21%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3373 占比:99.79%

总计:93568篇

禅法—发文趋势图

禅法

-研究学者

  • 唐思鹏
  • 印禅法师
  • 张新民
  • 方立天
  • 李招培
  • 温金玉
  • 王学信
  • 高振农
  • 刘达科
  • 吉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韩焕忠
    • 摘要: 中晚唐时期的赵州从谂禅师天下闻名。他早年受南泉普愿禅师的熏陶和锤炼,行脚各地,参访高僧,既开阔了眼界,又提升了悟境。他从八十岁开始,在赵州城东大石桥附近的观音院住了下来,居化河北,故而被当时及后世的人们尊称为"赵州和尚""赵州古佛"。赵州从谂禅师在中国禅宗史乃至佛教史上的影响极为深远,其机锋禅语受到当时及后世参禅学者的普遍重视,其中许多言句都成为屡被拈提、传唱不衰的禅宗公案。
    • 白冰
    • 摘要: 牛头宗法融的禅法思想主要体现在《心铭》中,为法融后期的著作,禅法以无心、无知与绝观为修习次第,通过无处安心将三者统摄,是中观学理论在禅法上的重要代表。其理论来源于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僧肇《肇论》,吉藏撰《中观论疏》《大乘玄论》《法华义疏》等文献。至于敦煌本《绝观论》,则体现了法融早期的思想,以"道"为核心,细说圣凡的差别,但禅法体系并不清晰,不过其中的"无心"思想已经确立。法融禅法与以如来藏思想为核心的禅法有明显的区别,众生无心故能无知而绝观与众生心生万法故能观心而显净体现了两种禅法的特点。
    • 吴小丽1
    • 摘要: 中国禅宗与禅法自六祖慧能之后正式形成,五家七宗更是臻于鼎盛,这离不开东来的菩提达摩,之后的慧可、僧璨、道信、弘忍等传承,对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再向前追溯源流,禅也离不开印度早期哲学与宗教影响。早期印度宗教学派虽然复杂,但是其要义和问题主要是:一曰业报轮回,二曰解脱之道,三曰人我问题。跋陀禅师从印度带来的佛法关注重点还是在''解脱之道''上,这些禅观的修持法门也是到达''解脱之道''彼岸的具体修持方法。佛教自两汉传入中国,随着西域高僧们陆续来到中原传法,如禅师跋陀等,他们把原始印度大小乘禅法:''安般念''、''四念处''与''五停心''等具体修行法门也随之带入中原,受到汉地佛教第子们的仰慕和学习,大力推动了南北朝时期禅学的盛行。
    • 郑平
    • 摘要: 佛源是中国当代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高僧,为云门宗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佛源禅风独特,旨要有三:纯粹的禅心,互参的禅法,空明的禅趣.即,真诚坚定的向禅之心,解行并举的参禅之法,虚空明澈的说禅之趣.这些禅僧品格对当前宗教界具有相应的启示意义.
    • 王欣
    • 摘要: 僧稠是6世纪北方最具影响力的禅师之一,以四念处为主的禅学思想享誉北方.对僧稠的四念处进行考释,除了利用有关四念处的著作外,还利用敦煌文献中记载的三篇相关文章对四念处法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见,僧稠的四念处主要突出不净观和无我观,并辅以因缘观与白骨观,体现了其禅法的特色.最后对四念处在当时的影响,分皇室和民众进行探究,得出四念处盛极一时的原因是皇室的推崇和民众的信仰.
    • 摘要: “五宗禅法,是中华禅的核心所在,学修中华禅,将有效对治人类面临的身心灵问题,延缓生老病死,减少贪、嗔、痴、慢、疑,转化共同罪业,有序世界的成住坏空,并让人类明白,自己从哪里来,百年之后,又到哪里去。”
    • 罗词杰; 李尚励
    • 摘要: 通过对晚明寿昌法系著名禅师博山无异的禅法做个案研究,指出其经由“看话头”“起疑情”“心如墙壁”到“悟入”的完整禅法的同时,进一步揭示出其禅法向上超越和真参实究的思想特质及其发挥的当代价值.
    • 闫伟
    • 摘要: 禅法是指佛教修行的一种方法,本质上属于宗教体制中的修行法门.在禅宗形成的过程中,达摩、慧可、僧璨是禅门公认的最初三祖,其禅法大致可归于"楞伽禅"一系.达摩禅以"壁观"安心、"理行二入"修持,慧可、僧璨在继承达摩禅的基础上受到玄学的影响,其禅法具有自悟、逍遥、随性的特征,同时也体现出般若性空与佛教不二理论的内在特质.从达摩到僧璨禅法的变迁体现出般若思想的深入,对"东山法门"的形成具有较大影响,这也是佛教中国化在禅法上的深刻体现.%Zen is a kind of method of Buddhist practice,essentially belongs to a religious system.In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Zen,Dhamour,Huike and Sengcan are initially recognized as three ancestors of the Zen which can be roughly attributed to"a Zen wrote".Dhamour Chan to"wall view"at ease,"two"into practice,firstly,which the influenceofmataphysics,Sengcan is based on Dhamour Zen.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eisure,selfrealisation and freeness,the Zen gives expression to the innate idiosyncrasy of Buddhism Prajna theory and not empty.The changes of from Dhamour to Sengcan Chan embodying the deep Prajna thought,which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Dongshan Teaching"form.This is also reflected profound meditation on the point of view of Chinese Buddhism.
    • 徐文明
    • 摘要: 曹山本寂(840-901年)为洞山良价弟子,深明的旨,堪传法印,师资道合,妙唱嘉猷,使洞上玄风,播于天下,曹洞一宗,卓然成立。此宗赖洞山创业,至曹山大成,故有曹洞之名。曹山继往开来之功,由是可见其一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