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论
矩阵论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24篇,主要集中在数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7668篇;相关期刊97种,包括中国电力教育、中国大学教学、教育教学论坛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十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2004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等;矩阵论的相关文献由210位作者贡献,包括毛立新、王诗云、任水利等。
矩阵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668篇
占比:99.31%
总计:17790篇
矩阵论
-研究学者
- 毛立新
- 王诗云
- 任水利
- 刘新国
- 吴海容
- 周鹏
- 姜志侠
- 张艳
- 徐勇
- 戚建明
- 李俊杰
- 杨子玉
- 杨晗
- 楼嫏嬛
- 王晓晓
- 王震
- 王高峡
- 石冰
- 纪志坚
- 罗从文
- 胡正良
- 范庆民
- 谌雨章
- 赵杰
- 郭凯
- 金少华
- 钟坚敏
- Brua.RA
- FanK
- LIUXiao-ji
- LiLuoluo Dept.ofScientific Com puting and Com puter Applications Mathem atics and Com putation College Zhong- shan Univ. Guangzhou 510275.
- ZHANGJing-wen
- 丁颖
- 万振凯
- 乔占西
- 于健
- 任林源
- 何强
- 倪勤
-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 刘兆鹏
- 刘光荣
- 刘初生
- 刘勇进
- 刘勇进1
- 刘实
- 刘庆平
- 刘建华
- 刘建州
- 刘德有
-
-
任林源
-
-
摘要:
本文结合我校矩阵论教学方法的现状分析,首先分析了矩阵范数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和诸多因素,研究影响范数教学效果的问题,通过加强兴趣教学、案例教学、数学建模、对比等方法分层次进行课堂教学,并且利用现代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研究表明这些方法较好的提高了教学质量式。
-
-
李智勇;
黄振坤;
宾红华;
赵玲
-
-
摘要:
研究只对一个智能体进行非瞬时脉冲牵引控制的多智能体一致性问题。在通讯拓扑是无向连通图的情况下,应用矩阵论、代数图论和Lyapunov稳定性理论,给出使多智能体系统达到一致性的2个充分条件。与传统的脉冲方法相比,本文的方法具有较大的优势,特别是在脉冲强度适中且智能体数量很多时,可以有效减少脉冲次数。最后,仿真实例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有效性。
-
-
吴静;
王震;
任水利;
章培军
-
-
摘要:
“矩阵论”双语课程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该课程教学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教学团队进行分析与思考,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特色,以及课程的考核评价等方面,给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通过介绍团队若干有益的做法和实践举措,对“矩阵论”双语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进行探索与实践,对工科类高校双语课程教学与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
-
吴中成;
王国强;
郑中团
-
-
摘要:
作为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必备的数学基础,矩阵论在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方面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工程应用,围绕研究生矩阵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教学内容的选定、特色教材的编写、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线上课程资源建设、课程思政建设、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对矩阵论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讨。
-
-
楼嫏嬛
-
-
摘要:
"矩阵论"课程是一门关系到工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基础课程.为了有效培养研究生应用矩阵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矩阵论"课程服务创新型研究人才培养的水平,针对西安邮电大学"矩阵论"课程存在的具体问题,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一系列"轻数学技巧,重工程应用"的具体改革措施.
-
-
楼嫏嬛
-
-
摘要:
“矩阵论”课程是一门关系到工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基础课程。为了有效培养研究生应用矩阵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矩阵论”课程服务创新型研究人才培养的水平,针对西安邮电大学“矩阵论”课程存在的具体问题,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一系列“轻数学技巧,重工程应用”的具体改革措施。
-
-
郭杰;
郭淑妹;
韩松辉
-
-
摘要:
本文凝练了作者在工科研究生矩阵论教学中关于应用研究的一些实际做法,首先从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定义出发,结合专业背景探索了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在信息检索、机械振动以及图像压缩等方面的应用,加深学生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涵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意识,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
-
马爱清;
秦波;
张华富
-
-
摘要:
电力管道施工过程中,有时不可避免地要经过道路狭窄或地下管网密集的区域,为了保证安全水平净距,通常将此段电缆群变更为通道较窄的布置方式,但这会导致电缆群载流能力减小.将传热学原理和矩阵论相结合,基于IEC 60287提出了一种窄通道下电缆群不等负荷的矩阵优化方案,针对几种典型排管敷设的窄线路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温度场仿真,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准确性;最后通过对实际工程通道变窄前后的负荷进行对比设计了合适的窄线路,结果表明该通流方案可提高电缆的利用率,减小了通道变窄对载流能力的影响,窄线路采用不等负荷通流方案可提高电缆的输电能力,随着回路数的增加最大可提升6.53%.
-
-
王诗云
-
-
摘要:
本文以"矩阵论"课程出发,研究数学类基础课的课程思政的实施.以讲解待定系数法和最小多项式为例,讨论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数学素养、拼搏向上的价值观、认真严谨的人格等思政元素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学生.
-
-
-
沈沉;
陈颖;
梅生伟
- 《第十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适用于Jacobian-freeNewton-GMRES(m)方法的自适应预处理算法。该算法在Newton叠GMRES叠代过程中均采用rank-one方法更新预处理矩阵,这使得预处理矩阵更加近似于Jacobian矩阵的逆矩阵。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新的预处理算法后,Newton-GMRES(m)方法的收敛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将新的方应用于求解电力系统的潮流方程,通过与常规Newton法对比,可以明显地看到新算法在收敛特性方面的优越性。
-
-
沈沉;
陈颖;
梅生伟
- 《第十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适用于Jacobian-freeNewton-GMRES(m)方法的自适应预处理算法。该算法在Newton叠GMRES叠代过程中均采用rank-one方法更新预处理矩阵,这使得预处理矩阵更加近似于Jacobian矩阵的逆矩阵。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新的预处理算法后,Newton-GMRES(m)方法的收敛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将新的方应用于求解电力系统的潮流方程,通过与常规Newton法对比,可以明显地看到新算法在收敛特性方面的优越性。
-
-
沈沉;
陈颖;
梅生伟
- 《第十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适用于Jacobian-freeNewton-GMRES(m)方法的自适应预处理算法。该算法在Newton叠GMRES叠代过程中均采用rank-one方法更新预处理矩阵,这使得预处理矩阵更加近似于Jacobian矩阵的逆矩阵。测试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新的预处理算法后,Newton-GMRES(m)方法的收敛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将新的方应用于求解电力系统的潮流方程,通过与常规Newton法对比,可以明显地看到新算法在收敛特性方面的优越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