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知识创造

知识创造

知识创造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709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科学、科学研究、经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1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14816篇;相关期刊441种,包括全球科技经济瞭望、集团经济研究、管理观察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第六届学术年会、第十二届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学术会议、第十二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等;知识创造的相关文献由919位作者贡献,包括吴翠花、林岩、王毅等。

知识创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81 占比:4.39%

会议论文>

论文:28 占比:0.18%

专利文献>

论文:14816 占比:95.43%

总计:15525篇

知识创造—发文趋势图

知识创造

-研究学者

  • 吴翠花
  • 林岩
  • 王毅
  • 党兴华
  • 吴隆增
  • 李南
  • 郑承志
  • 顾新
  • 李柏洲
  • 梁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夏雪梅
    • 摘要: 1项目化学习的中国建构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引领我们为什么需要项目化学习?在《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一书中,我们提出,项目化学习是为了心智的自由。心智的自由不是放任个体的自由,每一个个体都在和他人的关系中生长,个体要对所处的共同体和自然界负责。今天的教育需要引导孩子思考如何用所学知识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 吴国蕊
    • 摘要: 文章综述了企业知识基础观的理论起源、主要观点、知识创造以及研究发展。首先,文章具体阐明了企业知识基础观发源的土壤,追溯了企业知识基础观的理论渊源;其次,介绍了知识基础观的主要观点;再次,阐述了企业知识的创造和获得的途径;最后,从组织学习角度描述了知识基础观的发展趋势。据此,文章回顾和整合了企业知识基础观的历史,并指出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 张光宇; 曹会会; 刘贻新; 曹阳春
    • 摘要: 从知识创造视角出发,在传统SECI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企业外部知识源,构建契合颠覆性创新特征的B-SECI模型,根据知识转移流动和创造演化等维度对颠覆性创新的发展特征与演化过程进行解构,分析颠覆性创新演化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颠覆性创新主要包含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遵循社会化、外显化、组合化和内隐化等过程,并在具体形式上经历了创意社会化、方案外显化、技术雏形化以及最终的产品商业化阶段。
    • 吴磊; 王欣然; 范丽鹏; 吴思思; 谭金波
    • 摘要: 随着连通技术与联通主义理论的支持与深入,在线学习中学习者兼具知识消费者与知识生产者双重角色,知识创造被视为重要的学习活动。知识创造理论与模型的研究逐步涌现,但是仍缺乏量化方法对知识创造过程与规律的有效揭示。为此,研究基于知识创造隐喻理论,以主题“人造物”视角,引入主题抽取方法与社会网络技术等对英语课程学期内7430条在线交互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与全面分析。研究发现:知识创造交互主题紧密围绕教学内容呈现动态变化规律,与社交网络节点位置显著相关,且具有长度适中、深度差异以及概率明显等特点。
    • 芮夕捷
    • 摘要: 为了揭示企业在各种技术创新上的不同激励和取向,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措施,首先从经济分析的视角研究了技术创新的分类和企业在不同技术创新上的激励;其次从作为技术创新基础的产品知识创造的视角分析了产品知识体系的构成及其涵义;最后说明了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的关系和价值。研究表明:在位企业更具从事渐进式技术创新的激励;产品系统的知识体系包括核心知识、辅助知识、外围知识;企业的激进式技术创新是以引入产品系统以核心知识为基础的,渐进式技术创新则是以引入产品系统以辅助知识为基础的;从产品系统的知识创造机理看,在位企业更倾向于从事渐进式技术创新;渐进式技术创新与激进式技术创新不存在优劣之分,也不存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关系;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未能进入全球创新能力前列的高水平,其主要原因在于需求的品质不高和长期实行凯恩斯宏观经济政策的结果。唯有深化改革开放,使企业面临更苛刻的需求,才能使企业在响应这种需求中不断提高创新水平。同时实行宏观经济需求侧与供给侧的均衡管理,当前应更注重供给侧改革,尤其关注产业集群的发展与升级。
    • 无; 夕阳(编译)
    • 摘要: 你会如何设计一个以儿童为中心但又不幼稚的空间?这是迪拜室内设计工作室Roar在设计阿布扎比幼儿管理局(ECA)新总部时面临的巨大挑战。ECA新总部位于阿布扎比的al-mamoura tower,是一个由100人组成的幼儿专家团队,该团队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关于0~8岁幼儿的身心发展与未来成长,包含早期护理和教育、健康和营养、家庭支持和儿童保护。设计的宗旨源于ECA发起的一项"世界幼儿发展(WED)运动",旨在为幼儿发展部门制定一项前瞻性计划,利用创新,为儿童未来做好准备,并通过知识创造和传播平台促进阿布扎比和全世界儿童的福祉。
    • 顾小清; 李世瑾
    •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教育系统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通过“人工智能促进未来教育发展”这一社科重大项目的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在凸显创新人才发展的挑战,支撑大规模教育的个性化实现,重塑知识观与教学创新,赋能未来教师发展,推动教育生态的系统变革等方面是关键着力点。同时,技术赋能教育、技术创新教育、技术重塑教育是人工智能促进未来教育发展“三部曲”的进阶样态。要探究人工智能促进教育发展的内核机理,必须以复杂系统视角来揭示技术、教育、社会三者之间互动的规律,以学习科学视角探索人工智能对教育发展的本质影响,以“历史-文化”视角预测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向。在此基础上,把握智能驱动下的创新人才发展战略,聚焦人工智能驱动下教育创新的关键要素,重塑人工智能助推的未来教育生态蓝图,助力打造我国“高质量且有温度”的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
    • 胡洋(译); 屠淑敏(审核)
    • 摘要: 社会和个人的自由、繁荣与发展是人的基本价值。只有当有文化的知情公民能够行使其民主权利并能在社会上积极发挥作用时,这些价值才能实现。富有成效的参与和民主的发展有赖于良好的教育和对知识、思想、文化及信息的自由和不受限制的获取。公共图书馆是各地通向知识之门,为个人和社会群体的终身学习、独立决策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公共图书馆通过提供各类知识访问、知识创造和知识共享的方式,包括没有商业、技术或法律方面障碍的所有科学知识和地方性知识,为创建健康的知识社会奠定了基础。
    • 陈燕儿; 沙勇
    • 摘要: 人才双循环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文献的角度研究了人才双循环所产生的技术进步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认为人才双循环可以通过创造与积累知识进而推动技术进步。人才双循环促进技术进步的路径可以分为技术溢出、教育激励、配置利用和智力回流四个方面,且其进步效应受公共政策、经济基础、吸收能力和金融发展等因素制约。对现有研究的述评和展望,可以为中国利用人才双循环实现技术水平提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 王惠芬; 刘婷
    • 摘要: 知识是企业获得并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在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实现知识共享对焕发企业知识创造活力的影响是企业实现战略性发展、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和核心力的重中之重。本文探讨了基于企业社交网络外部环境和企业文化内部环境的知识共享对激发企业知识创造活力的影响机制。通过探究知识共享对激发企业知识创造活力的影响机制,为企业如何在知识信息时代加强企业知识创造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提出相关建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